外國網友假想太陽系行星與月球換位

2020-11-21 中國網

如果土星出現在月球的位置,它從地球上看起來將十分巨大。

中國網1月1日訊 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31日報導,如果太陽系中的其他行星出現在月球的位置,它們從地球上看起來是什麼樣子呢。近日,外國網友製作了一段視頻,展示了木星、土星等天體出現在月球位置時的假想景象。

視頻中,碩大的土星出現在地球天際,幾乎佔據了整個天空。這一場景生動地詮釋了這些天體較之月球的龐大體積。

視頻的製作者表示,他們希望以一種直觀的方式向人們展示,如果太陽系中的其他行星處於月球的位置,它們從地球看起來是什麼樣子。

不過,視頻中呈現的景象只可能是一種假設,因為如果真有巨型天體如此靠近地球,其巨大的引力將撕裂地球的大氣層、引發猛烈的潮汐以及造成其他影響,導致地球生存環境的毀滅。

相關焦點

  • 達州石雕"九大行星"排錯位 火星冥王星換位引吐槽
    「九大行星」排列錯誤,「火星」「冥王星」換位引網友吐槽  近日,達州網友反映,濱河路段石雕「九大行星  網友吐槽:排列錯誤是疏忽還是沒有文化?  近日,網友「寧淺夏」微博發布消息:「你們發現什麼了沒有?達州濱河路作為一處公共場所,路段中「九大行星」的放置,此處應該為火星。其他順序都是按照太陽系九大行星排列,唯獨把火星和冥王星位置對調。這麼明顯的錯誤會不會太有損達州形象了?是疏忽還是確實沒有文化?」並配有三張圖片,用紅色圈出了錯誤行星。
  • 精彩好文 一顆假想中的流氓行星以及它背後的故事
    Nibiru,中文翻譯為尼比魯,它的本意是代表出現在蘇美爾神話中的神,而對於天文界來說,它指的是一顆不存在的假想中的行星。曾經有人預言,Nibiru會引起地球的毀滅。Nibiru是一顆假想的神秘行星大家不用擔心,Nibiru的存在只是一個假想,一部「純粹的小說」而已。
  • 忒伊亞,太陽系過去的一顆行星(月球來源)撞擊形成現今的月球
    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這些年人類重返月球又興起熱潮。可見人們對月球的痴迷程度只增不減,而它又是怎麼形成的呢?我們知道太陽系有著八大行星,可是以前還存在過一顆行星,不是冥王星,而是一個叫做忒伊亞的行星,據說月球的來源也與其有著很大的關係
  • 「第九大行星」蹤跡越來越明顯,這個神秘大傢伙或本不屬於太陽系
    據推測,這顆可能存在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的質量約為冥王星的4500倍,或者說是地球質量的10倍,比天王星小一些,應該是一顆氣態行星,但是這樣質量的行星引力也很強大了,因此其引力才能顯著影響位於柯依伯帶幾顆"矮行星"的運行軌道。
  • 月球是行星嗎 月球屬於什麼星
    月球是月亮的天體名稱,也就是我們用眼睛看到的那個月亮。在中秋節還有著賞月、吃月餅的習俗,古時候的神話傳說中月亮上面還住著嫦娥。那麼月球和地球一樣嗎?月球是行星嗎?月球屬於什麼天體呢?一起來看看吧!
  • 太陽系是被「設計」出來的?科學家:不想承認,但充滿太多巧合
    巧合一:地球恰好在太陽系內的宜居帶  我們都知道,太陽系內有八大行星,這八大行星距離太陽的位置都不相同,其中最近的為水星,最遠的是海王星,但是不管是最近還是最遠,這些星球都沒地球運氣好,太陽系內的行星才能夠安全的孕育生命(當然了,也就咱們地球一個行星能夠孕育)
  • 九大行星是太陽系的內行星
    後來,發現冥王星的質量低於月球,被排除九大行星之外。天文學家先後發現冥王星與太陽系其他行星的一些不同之處。冥王星所處的軌道在海王星之外,屬於太陽系外圍的柯伊伯帶,這個區域一直是太陽系小行星和彗星誕生的地方。20世紀90年代以來,天文學家發現柯伊伯帶有更多圍繞太陽運行的大天體。比如,美國天文學家布朗發現的&34;,就是一個直徑和質量都超過冥王星的天體。因此,從&34;改為&34;就不難理解了。
  • 月球或升級為行星 學界認為月球擁有行星的特徵
    月球或升級為行星 學界認為月球擁有行星的特徵時間:2017-02-21 12:15   來源:中青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月球或升級為行星 學界認為月球擁有行星的特徵 近日一則月球或升級為行星的新聞引發關注。眾所周知,月球是地球的衛星,但這種定義未來可能被徹底顛覆。
  • 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科技知識:太陽系八大行星之類地行星
    ,山東事業單位考試網特整理了事業編招聘備考資料,下面為大家分享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科技知識:太陽系八大行星之類地行星。公共基礎知識 | 面試 | 時事政治宇宙浩如煙海,而我們所熟知的太陽系只是銀河系當中一個小小的星系。太陽是整個太陽系的中心,圍繞著太陽運轉的有八大行星,而其中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主要是以矽酸鹽石作為主要成分的行星,被稱之為類地行星。類地行星的結構大致相同:一個主要是鐵的金屬中心,外層則被矽酸鹽地幔所包圍。
  • 太陽系外緣新發現上百顆小型行星
    科技日報北京3月15日電 (記者劉霞)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近日報導,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分析「暗能量調查」(DES)項目4年收集的數據後得出結論稱,他們在海王星軌道外的太陽系外緣發現了139個先前未知的小型行星,新發現或有助於科學家找到假想中的太陽系第九顆行星——「行星九」(Planet Nine
  • 中國正式開始探索太陽系行星:從月球開始!
    中國新一代行星科學家在決定未來探索任務的科學目標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對中國的行星研究界來說,當前計劃對於深空探索的重視不僅標誌著一個新的開始,也標誌著一個轉折點。   月球是中國第一個國家級太空探索任務的目標。目前的探測任務在地形、風化結構和基於月球的天文觀測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還提供了關於軟著陸技術、漫遊車和科學儀器的寶貴的工程知識,可用於未來針對月球和其他行星的空間探索。
  • 距太陽最近的行星水星,其晝夜溫差達到610℃,為太陽系內最大
    太陽系的大行星總共有八個,我們稱為八大行星,距離太陽由近及遠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八大行星距離太陽的距離不是均勻分布的,其中水星距離太陽大約為5800萬千米、金星距離太陽1.08億千米、地球距離太陽1.49億千米,火星距離太陽2.28億千米。
  • 太陽系行星群圖
    它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火星有時候會更近)。古羅馬人稱作維納斯,中國古代稱之為長庚、啟明、太白或太白金星,古希臘神話中稱為阿佛洛狄特。公轉周期是224.71地球日。夜空中亮度僅次於月球,排第二,金星要在日出稍前或者日落稍後才能達到亮度最大。
  • 科技知識:太陽系八大行星之類地行星
    宇宙浩如煙海,而我們所熟知的太陽系只是銀河系當中一個小小的星系。太陽是整個太陽系的中心,圍繞著太陽運轉的有八大行星,而其中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主要是以矽酸鹽石作為主要成分的行星,被稱之為類地行星。類地行星的結構大致相同:一個主要是鐵的金屬中心,外層則被矽酸鹽地幔所包圍。
  • 月球離地球有多遠?距離可容下7大行星
    如果把太陽系的大行星排列在地球和月球之間,可以放得下幾個?如果你的答案不是「全部」的話,那麼你大概就回答錯了。這裡有一張有趣的合成圖像,顯示所有太陽系內的大行星都可以被排成一線,放到地球和月球之間,甚至還有空餘。
  • 科學家在太陽系內外都發現類地行星,哪顆行星會成為第二地球?
    最近有外國媒體報導,澳洲山火有逼近澳大利亞首都坎培拉的趨勢,如果山火的趨勢再得不到遏制的話,那麼將澳大利亞十分不利。實際上這僅僅是地球生態系統出現問題的其中一個縮影,早有科學家在上個世紀就提出了地球的自然環境將會在未來幾十年裡發生巨大變化。再加上許多數據表明人類對自然環境造成的傷害越來越嚴重了,人類的未來何去何從呢?
  • 如果用太陽系其它行星代替月球會怎樣?木星最壯觀,土星最美麗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自然天體。現有理論認為,月球是由於巨型天體撞擊地球之後分離出去的物質。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今天我們提出一個有意思的話題,如果太陽系其它行星來代替月亮會是一種怎樣的景象
  • 新證據:太陽系可能隱藏著一顆鬼魅行星
    天文學家發現驚人的新證據,表明太陽系可能存在第九顆行星——不,他們不是指冥王星。在上周發表的一篇新論文中,科學家宣布,他們識別出了一顆小型巖石天體。它位於海王星以外,它的奇特運動軌跡顯示:它可能受到一顆較大行星的引力影響。
  • 太陽系9號行星,真的存在嗎?
    雖然地球在太陽系中,但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並不完全了解自己的「鄰居」。
  • 盤點太陽系最神秘的九大行星
    人類登陸月球已經是五十年前的事了,但對太陽系還是不太了解。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太陽系的九大謎團。,那是唯一知道「躺著」公轉的行星,嚴格來說,天王星是液態氣體行星,天王星是一個非常矛盾的世界,在 197.2℃下成為太陽系最低溫度的行星,旅行者2號探測器通過天王星時表面溫度高達6650°C的離子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