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船上的粑粑都去哪兒了,真的是入海肥魚?

2021-02-23 直觀學機械

點上面藍色字體直觀學機械可長期訂閱我們

法律顧問:趙建英律師

前段時間咱們分享了好多有意思的話題

比如火車的便便都去哪裡了

原來它們的處理經歷了

由一瀉千裡到真空集便器的變化

↓↓

還有另外一個話題:

飛機上的便便都到哪裡去了

原來它們的處理方式

經歷了由天降「藍冰」到真空馬桶系統的回收過程

多年前國外有一個關於飛機糞便的報導

英國約克郡一名女子不幸斃命

原因是被飛機排洩物擊中

她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被尿戳死的人

↓↓

可見

糞便和尿液的處理並非小事

必須重視起來

說完了火車和飛機

咱們直觀學機械的網友「相聲迷」

突然提出:輪船的汙物是要排到海裡嗎?

看到他提的這個問題時

我第一印象就是鄰村老王養魚時

好像用發酵後的雞糞來餵魚

海魚每年都捕不完

長得都挺肥的

難道輪船上的粑粑會入海肥魚?

由著這個看似正確的想法發散下去

如果排入大海的糞便不被魚吃掉的話

從古至今

這麼多船在海上逛蕩

天天排汙入海

不把海填平了嘛

我們小時候就聽說的精衛填海的故事

其實

這個想法很瘋狂

在以前,也就是很早很早以前

排便直接入海

基本上是沒有人管的

而今

便便會從各個衛生間輸送到同一個地方

然後儲存起來

等輪船回港停靠時會被專車運走

而不是排在海中

當然這也是絕對禁止的

是不是不符合「入海肥魚」常理

其實這是有法律規定的

 

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海洋公約有兩個——


Safety of Life atSea(海上人命安全公約,簡稱SOLAS)——自鐵達尼號沉船事故以來,至今發揮著保障人命安全的重要作用。


防「汙」公約:Preventionof Pollution From Ships(國際防止船舶造成汙染公約,簡稱MARPOL)——旨在保證船舶海洋運輸中對於環境的保護。

 

你以為船上能夠「生產」出的汙水只有「拉撒」嗎?

Naïve



 

根據MARPOL公約的定義,船舶生活汙水(Sewage)包括以下這些:

任何型式的廁所排出物和其他廢棄物;

醫務室(藥房、病房等)的洗手臺、淋浴室排水孔的排出物;

裝有活畜禽貨的處所的排出物;

混有上述排出物的其他廢水。  

我們可以簡單地把他們分成兩類:

黑水(Black Water)和灰水(Grey Water)。

黑水,顧名思義那就是非常「汙」的水了,主要指包括居住區域的廁所馬桶的排出物,以及從船上醫務室或衛生室洗手臺、淋浴房產生的排出物。

灰水則包括除開醫務室之外其他房間的洗手池、淋浴間,以及廚房洗菜,做飯等產生的廢水。

也就是說,「噓噓恩恩」的都是黑水,洗手洗澡洗菜之類的生活用水都是灰水。但要注意的是,醫務室等醫療部門出來的全都屬於黑水

 

不同的水會被暫時儲存在船上不同的地區,接下來等待它們的有兩條路:與大海擁抱or再次回歸陸地。

 

當然,要和大海擁抱不是那麼容易的,需要經過好幾道關卡。

首先,你得跑遠點……

就貨船為例:

在距離陸地3海裡(約合5.5公裡)以內不允許排放任何汙水;

在距離陸地3海裡(約合5.5公裡)以外的區域,可以排放經過處理的生活汙水;

在距離陸地12海裡(約合22公裡)以外的區域,可以以一定的速率排放未經處理的生活汙水。


如果不想讓汙水擁抱大海,那就重回陸地好了。

船上通常會設置一個專門的艙室來存放汙水,在船舶靠岸後會有專門的人來接收。可能有人會問,靠岸後通過什麼手段來接收這些生活汙水呢?每個國家的標準都一樣嗎?

人類規定了一種東西,叫「國際通岸接頭」。


有了這個,船舶停靠在任意港口就都可以方便地回收生活汙水啦。

不過,由於回收固體廢物要有一定的費用,船上啟用汙水分離處理裝置也要有一定成本,所以,在監管不力的情況下,仍然有船將汙水和糞便直接排到船外。

這也許就是人類的弱點吧,哪裡有規定,哪裡就有漏洞。。。

End

來源:直觀學機械,其他媒體如若轉載,來源註明要清晰

資料源:上海科協(ID:SHKX47),作者:王巡

評論處大家可以補充文章解釋不對或欠缺的部分,這樣下一個看到的人會學到更多,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

相關焦點

  • 清明節吃蒿子粑粑,真的是為了粑魂?
    今天是庚子年清明節,在深切悼念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同時,被忘了吃上一塊香香糯糯的蒿子粑粑。清明節除了掃墓,踏青,放風箏,還有一件同樣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吃蒿子粑粑。有多少人和小編一樣,被媽媽告訴說:清明節吃一塊蒿子粑粑,粘住魂魄,不為邪惡所侵。
  • 蒿子粑粑,舌尖上的春天
    早春時節,對於湘北的人來說,是吃蒿子粑粑的好時節。蒿子作為一種大山裡的自然饋贈,經過農人之手,搖身變成了舌尖上的美食。對於在外的故鄉人來說,蒿子粑粑經過長途運輸,走進城市,是告慰異鄉人舌尖上的鄉愁。而吃蒿子粑粑,對故鄉人來說,是在享受人間舌尖上的春天。
  • 孩子不在幼兒園「拉粑粑」,你真的了解原因嗎?
    ,但是很多寶寶對於幼兒園都是非常抗拒的,要不就是哭鬧著不肯上幼兒園,要不就是在幼兒園調皮搗蛋不讓人省心。而且小朋友多半都比較容易上火,上火以後「拉粑粑」都不太容易,有些小朋友怕「拉粑粑」佔用太多時間,或者被老師訓斥,那乾脆就不拉了。
  • 百慕達三角洲,頻繁出現失蹤的輪船與飛機,真的穿越了嗎?
    在地球上時常會發生許多神秘的事件,這些事件難以用科學解釋。提起百慕達三角洲很多人會感到恐懼,但歷史上這裡曾經發生過許多神秘的失蹤案件。有很多人認為,或許在百慕達三角洲就存在著平行世界的入口,這些消失的輪船與飛機其實都去往了另一個空間,這樣的說法有依據嗎?
  • 這些動物的繁殖方式奇特,甚至有些需要「粑粑」來孵化?
    不過動物界的繁殖方式就多變了,可不是單純的兩性繁殖,這些動物的繁殖方式就很奇特,甚至有些需要「粑粑」來孵化?1、章魚的「葡萄串」護仔章魚能夠在複雜的海洋環境中生存,肯定有它的獨特之處,章魚雖然沒有堅硬的外殼保護自己,但是柔軟的身體讓它可以進入到很小的洞穴之中,為此在產卵的季節,章魚的仔仔們會像葡萄一樣的串在一起,而章魚為了保護這些仔仔會停止覓食,就守在仔仔們身邊哪兒也不去。
  • 人坐輪船、汽車坐輪船不新鮮,火車坐輪船過海了解一下
    人坐輪船、汽車坐輪船不新鮮,火車坐輪船過海了解一下 說起輪船大家都不陌生,即使沒有親自坐過,也一定聽說過。輪船行駛在水面之上,通常都是用來運人的,也有運汽車的。要說輪船運送火車,相信很多人都表示質疑,火車體積龐大,而且非常重,一節車廂重60噸左右,火車坐輪船不怕把輪船壓沉嗎?
  • 大別山裡蒿子粑粑兩種吃法都很美味
    入春後,生長於低崗野地,採擷後搗碎,浸泡,去汁,揪幹,然後用糯米粉加水拌和,也可加進臘肉等佐料,做成圓粑粑。可用蒸籠蒸,也可用平鍋焊,熱吃冷食均可。這種蒿子粑略帶綠色草類清香,特別甜美可口,實乃最具地方特色的食物。
  • 爸媽的時間都去哪兒了 今年遼視春晚找答案
    近日,由2017遼視春晚發起的「曬父母年輕合影,助父母登遼視春晚「活動正在如火如荼的徵集中,活動第一天就有千餘張報名照片,網絡上無數心懷感恩的子女們都想給自己的父母送上一份難忘的新春大禮。  金猴鬧春後 遼視春晚再打感情王牌  當翻開一本本布滿灰塵的老相冊,一張張老照片開啟了時光的閘門,花季的媽媽,帥氣的爸爸,往日黑白的紀念,青澀的愛情,牽手就一生的篤定都在眼前重現。又是一年春節到,我們的父母已不再年輕,他們為孩子為家操勞一生,早已把那些往日的甜蜜塵封。怎樣陪他們度過一個難忘的春節?
  • 蜂蜜真的是蜜蜂拉的粑粑嗎?
    蜂蜜才不是蜜蜂的粑粑呢!不要自己噁心自己了!那麼蜂蜜是怎麼被蜜蜂生產出來的呢?所以蜂蜜是小蜜蜂辛辛苦苦採集製作出來的並不是小蜜蜂的粑粑這些是真的嗎?小孩子喝蜂蜜會性早熟事實上蜂蜜中的性激素含量很少比其他日常食物還要少如果每天都喝很多蜂蜜
  • 第019期:時間都去哪兒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曲《時間都去哪兒了》,周末了不妨放下工作,翻翻自己的老照片吧!時間都去哪兒了?小時候的我和長大的我,同樣的笑容記下了時間的軌跡。網友冰雁供圖。 時間都去哪兒了?70年代的二七紀念塔下,媽媽與小姨騎著自行車。2014年,媽媽與小姨再次來到塔下。網友何良供圖。 時間都去哪兒了?
  • ​在南極拉的粑粑,為什麼一定要烤一下帶走?
    知識並不都是枯燥的,有很多知識學起來輕鬆,而且有趣。比如:在南極的廁所裡,很多馬桶是只能大便不能小便的;在南極的廁所裡拉粑粑後,很少用水衝,主要是用火烤的;在南極的廁所裡烤粑粑後,糞灰都是要帶回祖國的(自己給自己鏟屎)。
  • 《歌手》上的菲律賓版《時間都去哪兒了》,這次是真的聽哭了
    讓我們更感動的是,這首描摹父母對子女之愛的歌曲,來自菲律賓歌手KZ譚定安的演繹,堪稱菲律賓版《時間都去哪兒了》。她在《歌手》上唱的這一版《Say Something》,被華晨宇贊為這個節目他最喜歡的一場表演,歌曲的原唱,葛萊美獎得主A Great Big World也在自己的twitter上轉發點讚。
  • 【科普】都去哪兒看氣象景觀?
    【科普】都去哪兒看氣象景觀?這些氣象景觀都要去哪兒看呢下面小編就來個大家捋一捋 日出日落景▲圖自百度 我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區幾乎都有日出、夕陽美景。
  • 王錚亮《流淌的歌聲》再唱《時間都去哪兒了》
    在《時間都去哪兒了》這首歌發行十周年之際,王錚亮再次唱響這首走進千家萬戶的經典歌曲,讓所有觀眾體會到了不一樣的溫暖和感動。本期節目由羅大佑擔任時代傳唱團團長,帶領王錚亮、葉蓓、許飛等歌手用音樂講述時光的故事。
  • 香蕉的種子都去哪兒了?
    香蕉的種子去哪兒了
  • 《時間都去哪兒了》歌詞樸實細膩、深情震撼,觸動著觀眾的心
    《時間都去哪兒了》《時間都去哪兒了》由音樂人董冬冬與陳曦夫婦共同創作 。而在陳曦作好詞後,董冬冬第一時間進行了譜曲2014年王錚亮首度受邀參加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自彈自唱《時間都去哪兒了》,歌詞樸實細膩、深情震撼,觸動著觀眾的心。
  • 《新聞聯播》結尾播放歌曲《時間都去哪兒了》
    王錚亮《時間都去哪兒了》是春節期間媒體、群眾最關心的熱門歌曲和話題,歌裡傳遞的真摯親情所帶來的正能量社會影響力,讓央視《新聞聯播》近期已經兩次專門設計重要環節再推薦王錚亮的《時間都去哪兒了》。一首流行歌曲能夠在央視《新聞聯播》裡被如此大力推薦,王錚亮自己也表示大大鼓勵了內地原創歌曲的音樂人。
  • 「我們的閱讀時光」你知道不同的動物它們的粑粑都是什麼樣子的嗎?
    雖然這本書我們有挺長一段時間沒看了,但是今晚小石頭在馬桶上拉粑粑的時候突然來了句:拉鼴鼠頭上。著實讓我挺驚訝的,敢情是小傢伙懂得活學活用了。於是晚上我們又把這本書拿出來又看了幾遍。有一天小鼴鼠剛從地下伸出頭,就遇到了一件倒黴的事,一條像香腸似的粑粑正好落在了它的頭上。
  • 民歌節王錚亮催淚獻唱《時間都去哪兒了》
    王錚亮《時間都去哪兒了》  搜狐娛樂訊 「門前老樹長新芽,院裡枯木又開花;半生存了好多話,藏進了滿頭白髮……」幾句簡單樸實的歌詞將四季的變換、生命的流逝娓娓道來,「時間都去哪兒了?  習近平主席接受俄羅斯電視臺專訪時也曾提及這首歌《時間都去哪兒了》,「我個人的時間都去哪兒了?當然是都被工作佔去了。」馬年央視春晚上,實力歌手王錚亮自彈自唱歌曲《時間都去哪兒了》,溫柔的旋律緩緩流淌進觀眾的心田,平實卻動人的歌詞配上王錚亮真摯的演繹引起了觀眾的共鳴,對親情的濃濃的呼喚瞬間鑽入心肺。
  • 蒿子粑粑最簡單的做法
    周末陪孩子去鄉下遊玩,在田野邊發現一茬嫩綠可人的野生蒿子。那清翠欲滴的一抹綠色讓我忍不住下手摘了回來。蒿子,是一種野生植物,可以食用,常用於配料。蒿子品種多樣,有艾蒿,白蒿,青蒿……用這些當配料可以做成形式各樣的食品,比如青團,艾餈,糖油粑粑……口味也可以是多樣的,包餡的,不包餡的,鹹味的或是甜味的,做法呢也是多樣化,蒸,煮油煎,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來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