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新區擴大優質教育覆蓋面 新區學生家門口上學

2020-12-05 瀟湘晨報

內容提要:截至今年9月,濱海新區新增幼兒園學位27747個,先後建成天津師大附屬濱海學校、大港東城小學等26所中小學,引進天津一中濱海學校、南開中學濱海生態城學校。與清華大學附屬小學共建臨港實驗小學,與北師大附中共建十二年制學校。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科目:教育 答卷人:濱海新區教育體育局天津北方網訊:截至今年9月,濱海新區新增幼兒園學位27747個,先後建成天津師大附屬濱海學校、大港東城小學等26所中小學,引進天津一中濱海學校、南開中學濱海生態城學校。與清華大學附屬小學共建臨港實驗小學,與北師大附中共建十二年制學校。「十三五」以來,濱海新區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進行新一輪學校布局調整,規劃新增教育用地,讓更多孩子在家門口入學。

優質教育資源遍地開花

今年9月,欣嘉園片區又有一所新建小學——玉簪小學投入使用,該項目是天津市實驗中學濱海教育集團為新區教育發展打出的又一組合拳。與此同時,東疆首個小學也正式投用,填補了區域空白。「十三五」期間,濱海新區穩步推進市重點工程和新區改善民生20件實事,先後建成天津師大附屬濱海學校、大港東城小學等26所中小學、幼兒園33所,南開中學濱海生態城學校、天津一中濱海學校、天津實驗中學濱海學校、北師大生態城附屬中學等一大批優質教育資源紛紛落戶,讓新區學生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教育資源。

今年9月,濱海新區與市教委共同籤署推進濱海新區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合作協議,除繼續做強做優合作共建學校外,還將加快耀華中學等與新區合作辦學的進程,並支持高校在新區高起點舉辦公辦附屬學校(幼兒園)和公辦藝術類高中階段學校等。

幼兒園新增27747個學位

按照「學前教育全面配置,基礎教育均衡配置」的原則,新區統籌規劃教育布局,加大公辦園建設力度。截至2020年9月,新增民辦園118所,其中政府投資新建幼兒園16所、接收小區配套幼兒園19所,並著力進行無證園治理提升,共計新增學位27747個,入園難問題得到緩解。在濱海新區教體局的牽頭下,目前已組建了37個公辦民辦幼兒園「保教質量發展共同體」,84所民辦園320名教師到公辦幼兒園跟崗實踐,並對新區1123名幼教人員進行專業培訓。此外,新區加大民辦幼兒園扶持力度,對資質合法、信譽良好的民辦幼兒園給予資金補貼,主要用於支持民辦幼兒教師業務進修、開展幼教教育科學研究、補貼日常事業經費、購買玩具圖書等。

合作辦學打造教育新高地

5年前,天津茱莉亞學院落戶于家堡引發了全球古典音樂界的關注。作為紐約茱莉亞學院建校110年來的首個海外分校,天津茱莉亞已經部分投用,近期還舉辦了首次開放日活動。不論是高雅的音樂藝術還是優美的建築風格,都成為濱海新區的新晉網紅打卡地。

「十三五」期間,濱海新區規劃2平方公裡高教園區,吸引國內外知名學校設立分校或特色學科,與北京大學工學院合作建設濱海數據產業園,與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共建職業教育培訓中心。開展塘沽第一職專世界先進水平職業學校和濱海職業學院、濱海中專國內先進水平職業學校試點建設。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成立濱海新區職業教育集團和9個行業指導委員會。

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等重點平臺承接著首都轉移項目在職職工隨遷京籍子女在濱海新區就學接受學前教育、義務教育,簡化入學手續,濱海新區與北京市、河北省共建基礎教育合作聯盟,與唐山市籤訂了職業教育合作協議,探索區域教育協同發展的新體制、新機制和新模式。服務新區新動能引育,高校對接濱海新區「1+3+4」產業體系,校企合作共建一批應用技術研發團隊、工藝與產品開發中心和高水平實訓基地,推動企業、學校、科研院所圍繞產業關鍵技術、核心工藝和共性問題開展協同創新。

下一個五年,濱海新區在現有基礎教育設施共415處基礎上,近期將規劃新建欣嘉園第三小學等13所小學;規劃新建濱海東壹區九年一貫制學校等12所一貫制學校,規劃新建新區塘沽新港中學(塘沽七中初中)、天津實驗中學海港城學校等7所中學。預計到2035年,濱海新區教育設施將達到939處。(津雲新聞編輯孫暢)

【來源:北方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天津濱海新區北部崛起宜居生態小鎮
    原標題:濱海北部崛起宜居生態小鎮   記者從濱海建投集團獲悉,日前,位於黃港生態休閒居住區的濱海新區最大保障性住房項目──欣嘉園暖塘第三季1456套房開盤即售罄。
  • 天津市濱海新區
    天津市濱海新區全力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  一、立足戰略定位,打造北方樞紐,營商環境建設凸顯新優勢  濱海新區設立五個開發區引領區域經濟發展:濱海新區  三、堅持問題導向,塑造「四個濱海」,營商環境建設取得新成效  (一)打造智慧高效的政務環境,建設「效率濱海」
  • 濱海新區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 到2022年實現濱海新區營商環境建設水平處於全國前列,國際化水平顯著提升;到2035年實現營商環境建設國際領先水平,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現代化、國際化海濱新城。昨天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濱海新區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去年10月,國務院和市委、市政府相繼印發了加快推進新時代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的支持文件。
  • 濱海新區有國家海洋公園啦
    ■ 建立天津濱海國家海洋公園,以加強濱海溼地保育、生物資源生態修復,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維持海洋生態系統健康為目的,打造一個集保護管理、資源利用、科研監測、生態修復、宣傳教育、社區共管於一體,設施完善、科研領先、管理高效、功能齊全的國內領先的海洋自然公園。
  • 天津濱海新區2018-2019年度第一學期小學轉學通知
    2018-2019年度第一學期   濱海新區小學生轉學規定   依據《義務教育法》和《天津市小學生學籍管理實施辦法》,結合我區實際,制定《2018-2019年度第一學期濱海新區小學生轉學規定》。
  • 天津濱海新區政協2020年履職成效顯著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高質量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也是濱海新區建設生態、智慧、港產城融合的宜居宜業美麗濱海新城的重要一年。
  • 天津濱海新區打造世界級航空航天產業基地
    《天津市濱海新區航空產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和《天津市濱海新區航天產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出臺,《規劃》提出,新區將繼續加快建設空港經濟區、開發區西區、濱海高新區為代表的航空產業集聚區,到2015年,新區航空產業和航天產業將分別實現工業總產值500億元,到2020年,二者的產值則將達到
  • 紹興濱海新區快速發展高端生物醫藥產業
    這是紹興濱海新區蓄力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的又一個重要節點。近年來,濱海新區集聚國內外優質科創資源,引進各類高端人才,積極推進高能級平臺建設。今年年初,濱海新區高端生物醫藥產業平臺入選第二批浙江省「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培育名單,開啟產業發展新徵程。
  • 紹興濱海新區快速發展高端生物醫藥產業_杭州網
    這是紹興濱海新區蓄力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的又一個重要節點。近年來,濱海新區集聚國內外優質科創資源,引進各類高端人才,積極推進高能級平臺建設。今年年初,濱海新區高端生物醫藥產業平臺入選第二批浙江省「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培育名單,開啟產業發展新徵程。
  • 濱海新區:健康「智造」正當時
    寬敞明亮的廠房、精密複雜的儀器、緊張施工的工人、幾臺工程車正在往廠房內運送材料……近日,濱海新區威海帕斯碸新材料公司的廠房裡,一派忙碌景象。「我們的廠房共分兩層,每層1萬平方米,現在首批生產設備已經基本安裝就緒,部分車間已經開始進行試生產,初步生產規模達到1000噸。」
  • 新區各部門各單位積極動員部署「鼓足闖勁謀改革,提升膽氣勇創新...
    濱海新區融媒體中心  用輿論引導營造大討論熱烈氛圍  11月20日,濱海新區融媒體中心組織召開「鼓足闖勁謀改革,提升膽氣勇創新」大討論活動動員部署會。中心領導班子全體成員、各部門負責人和職工代表參加會議。會議宣讀了濱海新區融媒體中心大討論活動實施方案,明確了領導小組成員和工作機構,並就大討論活動指導思想、活動主題、工作步驟、工作要求等進行詳細部署。
  • 紹興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紹興濱海新區發展規劃的通知
    通過與上海外高橋保稅區、杭州綜合保稅區等開展戰略合作,吸引一批優質企業落戶綜合保稅區。根據新區需要,加快建立智慧交通、智慧環保、智慧城管等城市綜合管理平臺,逐步完善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社區等智慧公共服務網絡,營造智慧生活環境。二、建設5G新基建設施加快5G網絡等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行5G基站建設審批「一件事」改革,使新區成為全市率先實現5G網絡全覆蓋區域。
  • 濱海新區訪老外 預備翻譯沒用上
    本報訊(記者張虹紅實習生曹倩)由今晚傳媒集團《今晚報》和團市委共同主辦、天津EF英孚教育承辦的EF杯「我眼中的濱海新區」小記者英語採訪大賽進入高潮,進入複賽的55名中小學生昨天上午來到濱海新區,用英語採訪了開發區和保稅區的外資企業負責人。
  • 天津濱海新區十年城變與京津冀協同發展再思考
    這是濱海新區最初的輪廓。差不多同一時期,京津冀協同發展,也在醞釀之中。1994年的春天,天津市決定在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港保稅區的基礎上「用十年左右的時間,基本建成濱海新區」。經過10餘年自主發展後,2006年5月26日,國家發布了《國務院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有關問題的意見》,正式批覆天津濱海新區為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 天津市濱海新區多學科教師聯合開展教研活動
    日前,濱海新區高中政治、歷史和語文等三科教師聯合開展優勢學科「抗美援朝精神」專題教育教研活動。  活動旨在探尋課堂教學中如何發揮人文學科優勢,將愛國主義教育、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時事政策教育有機結合,將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融入高考評價過程中,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育人目標。
  • 天津濱海新區公布小學生轉學規定
    日前,天津濱海新區出臺小學生轉學規定。按照規定,申請在2020-2021第二學期轉學的,須在12月21日—25日到轉入學校提交申請及相關材料。同時,規定中還列出了由於無空餘學位,無法接收轉入學生的學校名單。
  • 濱海新區召開2021屆初高中畢業班工作研討會
    濱海新區日前召開2021屆初高中畢業班工作研討會。 會議對2020屆畢業班工作進行了總結,對2021屆畢業班工作提出了指導性意見和具體要求。學校代表展示了學校科學管理、有效教學、關愛全體學生的經驗和做法,教研員對畢業班複習教學給予了精準指導,教體局對畢業班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
  • 寧波杭州灣新區(前灣新區)發展前景如何?熱銷樓盤有哪些?
    文化小鎮(來自杭州灣新區管委會) 杭州灣新區致力於建設成為21世紀中國的樣板城市、讓每一個家庭在這裡,可以擁有好的就業,重點學校,優質醫療,貼心的生活品質,悠閒的度假空間
  • 同心戰疫|來自濱海新區的最新消息
    按照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安排部署,濱海新區啟動「濱城大篩」全員核酸檢測,從11月21日上午開始,利用2-3天時間,對濱海新區全體居民進行大規模核酸檢測篩查。11月20下午,和平區接收到支援濱海新區大規模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檢測篩查的任務
  • 天津濱海新區打造農業品牌集群
    新區特色農產品品牌打響後,不僅身價提升,而且銷路不再愁 ◎ 今年新區將積極創建特色農產品優勢產業區,建設高標準糧食生產功能區、基本保障型蔬菜生產功能區和優質特色作物標準化功能區。同時,大力發展種養結合循環農業,做強大港冬棗、茶澱葡萄、楊家泊對蝦等一批農產品特色品牌,加快建設雜交粳稻良種生產基地、優質肉羊育種示範基地、對蝦繁育一體化示範基地 在近日舉行的「首屆鮮食番茄擂臺賽暨第三屆京津冀蔬菜工廠化生產技術交流會」上,來自京津冀、寧夏等地的共計61個園區報名參賽,初選參賽品種達到100餘個。最終,新區永豐種植合作社榮獲擂主獎和最受大眾歡迎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