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濱海新區
全力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
一、立足戰略定位,打造北方樞紐,營商環境建設凸顯新優勢
濱海新區設立五個開發區引領區域經濟發展: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港保稅區,東疆保稅港區,中新生態城。
二、堅持目標導向,建立「五項機制」,營商環境建設注入新動力
建立高位協調機制,落實「戰區制、主官上」。搭建長效推動機制,繪就「一張藍圖」。鞏固多區疊加機制,吹響行動號角。制定嚴格考核機制,發揮指揮棒作用。織密共建共享機制,營造共同締造活躍氛圍。
濱海新區
三、堅持問題導向,塑造「四個濱海」,營商環境建設取得新成效
(一)打造智慧高效的政務環境,建設「效率濱海」
一是實行「三個一」,企業準入即準營
一個窗口出證、「一枚印章管審批」、「一企一證」。
二是做好「加減法」,審批服務便利化
承諾審批做減法。探索實行信用承諾審批分級管理,企業信用越好,提交的材料越少、等待時間越短。
智慧政務做加法。上線「濱海新區政務幫辦平臺」,網上服務全程引導式填寫表單、信息自動帶入、審批材料一鍵提交。
三是持續「提效率」,辦事更省時更省力
提高建築許可效率,提高登記財產效率,提高繳納稅費效率,
提高跨境貿易效率,提高退出市場效率。
政務服務中心
(二)打造公正透明的法治環境,建設「法治濱海」
全面貫徹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和《天津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保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良好環境。
規範監管公正執法,加大司法保護力度,加大智慧財產權保護。
(三)打造成本競爭力強的市場環境,建設「活力濱海」
降低企業成本,加大信貸支持,強化誠信體系建設。
(四)打造宜居宜業人文環境,建設「美麗濱海」
一是生態優先。實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強化大氣汙染「五控」治理,
二是宜居宜業。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加大教育衛生文化投入,
三是人才引進。充分發揮「海河英才」和「鯤鵬計劃」疊加效應,全力打造群賢畢至、才智湧動、活力迸發的人才「窪地」。
四是城市治理。完善智慧城市設計,加強智能科技在城市建設中的創新應用,建設5G基站1000餘個,智能科技產業佔工業比重超過30%。
(五)打造產業環境,建設「智慧濱海」
高鐵站俯瞰夜景
一是產業集聚。濱海新區出臺2020年新動能引育工作方案,編制產業圖譜,大力發展以人工智慧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
二是創新提速。科技型企業創新發展不斷加速,積極打造科技企業梯度扶持體系。
三是綠色製造。工信部公布第五批綠色製造名單中,天津港保稅區獲批成為國家第五批綠色製造名單中綠色工業園區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