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火星表面有類似「水波」結構東西,人類文明或要移居

2021-01-16 環球科學貓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作者:文/虞子期

火星作為太陽系一顆與地球非常相似的星球,可以說如今人類也是期待「移居火星」,而這裡面的種種原因大家應該也知道,也許是「沒得選」,隨著地球生態系統變化的加劇,強大的自然災難在不斷影響地球生命的生存,而世界多次提出保護地球的計劃,但是始終都沒有做到,並且如今地球的破壞還在持續的上升,所以說保護地球也成為了大家的「腦後計劃」。

人類如今還是將發展放在第一位,對地球的保護毫不在意,雖然有部分的國家或地區確實不斷提升對地球的保護,但是這並非是一個人可以改變,需要全球共同努力才行,所以如今地球的整體破壞趨勢在加劇之中,並沒有變好,而火星移居就成為了科學家們持續發展和跟進的目標。

而根據《地球物理研究雜誌:行星》發布新研究指出,科學家在近些火星探索的時候,又發現了一種新現象。

火星發現類似「水波」結構的東西

從這裡,大家可能第一反應就是火星難道有水?當然這類似「水波」的結構其實並非是真實的水波,科學家們稱它為橫跨火星的巨型「瑪格麗普」結構,這是科學家們首次(第1次)發現的火星類似現象,其實簡單的來說,這就是火星表面的「沙波」,所以並不是什麼奇怪的現象,科學家們在發現之後,發現這火星表面的「巨型波紋」是在發生移動的。

其實簡單的來說,就是火星表面的一個「沙形疊加現象」,並且在以前雖然沒有看到這種被稱為「瑪格麗普」結構的現象,但是確實也觀察到了火星表面沙移動的模式,其中在2007年至2016年之間,兩個火星站點-Nili Fossae和McLaughlin火山口的巨型漣漪每年平均移動速度低至12釐米,最高記錄速度為每年19釐米,所以無論是快慢都是發生了移動模式。

如果不經過長時間的觀察,根本不知道火星沙還在移動,並且形成這種類似「水波」的機構,這就是一個大概情況。當然對於整個巨型波紋來說,波紋距離還是比較高,有高達35米的情況,這既是整個火星表面「巨波」的基本情況。當然綜合情況來說,這些發現也最多讓我們了解了下火星的氣候現象,其他用處暫時也沒有,但如果這對我們未來火星移居可能具有一定幫助。

人類真的能夠火星移居嗎?

對於如今的火星來說,確實移居困難還是比較大,火星的生態環境可以說非常的糟糕,但是人類的目標是要進行火星改造,所以移居火星是可以實現的,只是時間的問題。並且根據科學家表示,把火星改造為人類「第二地球」需要2-300年,改造之後人類就可以不穿太空衣在火星上生活了,所以這看來並非是天方夜譚,是真的可以實現移居的在未來。

當然很多人在這裡還是會說,改造火星還不如保護好地球,在前面我們就說了,不是不願意改變地球如今的現狀,而是人類根本就不往這方面進行發展,所以最終導致地球的生態環境越來越惡化。

如果人類保護了地球,那就沒有必要談移居火星的問題了,這是一個很明顯的趨勢,就是在沒辦法下的選擇。當然按照現有的情況來看,人類「第二地球」需要2-300年才可能完成,同時在這個時段我們還要發展移居火星的飛行器。

所以任務還是比較艱巨,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這遲早都可能實現。

人類移居文明真的能延續下去嗎?

當然對於如今的地球情況來說,如果人類不做出任何的改變,那麼遲早都很慢延續,只有選擇其他天體才可能移居下去。並且根據聯合國的報告指出,隨著地球人口的增長,人類對資源的需求會越來越大,如今世界人口約為76億,預計到2030年將達86億,到2050年將達98億,所以在資源競爭的情況之下,對地球的破壞一般會加劇,要想維護真的太慢了。

而尋找地外資源也就是必然的趨勢了,這樣人類才可能真正的延續下去,這就是大概的情況,整體上而言,這雖然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但是人類也只能這樣做了,每天可能全球都在不斷喊口號保護地球,但是真正來保護地球的並不多,而是過多的在競爭資源,滿足當下的要求,所以這不發現地外是不太可能的事情,這可能說法有點極端化,但是事實就是如此。

綜合情況來說,如今我們更加的關注到了火星上的一舉一動,因為這關乎人類未來的移居問題,所以在沒有實施全力保護地球的時候,多多進行地外探索也沒有什麼錯。

相關焦點

  • 8月傳火星發現「啤酒瓶」,火星到底有沒有生命?人類能移居嗎?
    ,屬於一個荒廢的天體,更不太可能出現與地球類似的火星生命存在。,可能並不是他所描繪的火星表面上有一個「綠色啤酒瓶」的證據。,一般也知道火星上面不可能出現這些東西。為何人類要移居火星?而對於火星移居的問題,主要是有很多科學家十分擔心人類未來的命運
  • 探測火星!人類移居火星的可能性有多大?
    「出發,去火星!」7月23日,中國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開啟火星探測之旅。火星,這顆人們熟悉的類地行星,有何神秘之處?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人類移居到火星的想法,有可能實現嗎?資料圖: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探測火星!人類移居火星的可能性有多大?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24日電(記者 上官雲)「出發,去火星!」7月23日,中國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開啟火星探測之旅。火星,這顆人們熟悉的類地行星,有何神秘之處?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人類移居到火星的想法,有可能實現嗎?
  • 科學家發現,金星上有類似金字塔的城市廢墟,難道真有外星文明?
    我們對於金星可能沒有火星那麼親切,因為金星的環境惡劣程度不是我們能想像的,當然,我們沒有辦法就此排除金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畢竟金星除了環境條件惡劣之外,其他的條件可是完全不遜於火星的,而且金星的大氣層也十分適宜人類,所以我們也不能排除人類移居到金星的可能性。科學家發現,金星上有類似金字塔的城市廢墟,難道真有外星文明?
  • 火星上發現「人類腿骨」!火星上真的有人類居住?
    但是很遺憾,以我們的太空望遠鏡觀測到的數據,尚未有足夠的證據證明有外星生命存在,甚至就連最基礎的生命形態都未曾發現過!火星是被認為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因為火星上有大氣層,而且很有可能存在生命賴以生存的液態水!所以火星是除了月球以外人類探測的主要目標。
  • 火星是否存在過文明?科學家發現火星上有「清晰」的人形雕像!
    畢竟火星一直是人類比較關注的星球,科學家也認為火星可能將會是人類下一個移居星球,所以對火星的探索從未停止過,尤其是最近中國發射的天問一號更是對火星探索開始了新的篇章火星的簡介火星一直被人們稱之為地球的兄弟星球,因為火星無論是地殼的成分還是相貌都和地球極其相似,而且火星處於地球和木星之間,是八大行星之一,所以它一天的自傳時間大概也是24小時
  • 火星南極或藏有4個「湖泊」,人類移居太空希望更大了?
    4個「湖泊」根據科學雜誌指出,數十年來,科學研究人員們一直在懷疑火星存在水,並且可能與我們地球一樣,在2018年的時候,科學家們首次在火星的表面發現了「冰水湖」的存在,在火星南極地區證實了它的存在,它隱藏在冰下約1.5公裡處,這加大了人類對火星存在生命的懷疑,而如今的新研究指出,一旦火星表面存在水的殘餘物,那麼很可能在火星表面下方存在幾個湖泊,並且還有更多的水是我們不知道的。
  • 火星表面發現「金字塔」?或真存在外星文明?科學家:不是好事!
    火星表面發現「金字塔」?或真存在外星文明?科學家:不是好事!現在隨著整個地球資源的破壞,和很多能源的減少,讓我們知道保護地球的重要性,而人類利用自己的智慧和科技發展,也是在宇宙中進行了探索,希望找到另一個跟地球差不多的星球,如果以後有機會的話,在技術條件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可以進行移民,但是這種想法到目前為止,沒有實現,不僅僅是因為技術方面的原因,更是因為很多宇宙中的東西我們都不知道,充滿了神秘感,但是最近有科學家表示在火星表面發現了一些神秘的東西
  • 探測火星 人類移居火星的可能性有多大?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24日電(記者 上官雲)「出發,去火星!」7月23日,中國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開啟火星探測之旅。火星,這顆人們熟悉的類地行星,有何神秘之處?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人類移居到火星的想法,有可能實現嗎?
  • 金星,比火星更適合人類移居?
    網友:金星會比火星更適合人類移居嗎?答:金星有許多意義重大的優點,這是火星比不上的,特別當你的目標是創造地球外類似地球環境的棲息地,在那裡居民可以不受任何地球重力因素的幹擾,從而可以容易地在地球與金星之間往返:因為金星的重力在太陽系中最接近地球的重力。
  • 人類第二棲息地或找到了!移居只是時間問題,並非「天方夜譚」
    因為未來人類可能會移居到火星上去,同時如今科學家們也懷疑火星上大概率是存在地外生命,甚至如今還可能有生命存在,所以這極大地推動了我們對火星的興趣。而如今科學家們稱火星存在生命的可能性,主要是建立在火星表面之下,也就是說如果火星還存在生命,那麼火星表面之下的條件可能更有利於生命的延續。如今這項研究已經在《科學報告》上發表,所以還是具有一定的參考性,不過要進行地下樣本採樣分析,才可能知道結果。
  • 人類若要移居火星,可能得在洞穴下生存
    目前發現的最大的熔巖管位於月球上,最寬處直徑達304.8米,長度超過40公裡,足以容納一座小鎮那麼大的太空基地。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隱藏在熔巖管可能是建立安全的月球或火星基地的關鍵。但他們自己對熔巖管的知之甚少,但因為月球與火星上的熔巖管形態與地球上的很相似,尤其是夏威夷、加那利群島和澳大利亞的熔巖管。科學家已經對地球上的熔巖管展開了大量研究,並利用這些研究結果來估測其它星球上熔巖管的大小、形狀和規模。
  • 火星表面有東西在不斷「旋轉」,衛星可以清晰看到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對於火星來說,人類如今是在想辦法「移居火星」,這雖然對大部分人而言,這可能是一個毫無意義的事情,因為從如今的火星情況來看,完全是沒有移居的必要。
  • 火星上有重大發現,形狀類似房屋結構,莫非是外星人的家園?
    火星上有重大發現,形狀類似房屋結構,莫非是外星人的家園?科技的力量是無窮大的,每個人都在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無論生活水平的提升還是其他行業的迅速發展,都是科技帶來的好處。不過有一個星球在對其了解的同時,人類的興趣也越來越大,還時不時的曝出一些大發現,它就是火星。美國宇航局發射過多艘探測器,為的就是在火星上找到存在生命的痕跡。火星上有重大發現,形狀類似房屋結構,莫非是外星人的家園?
  • 科學家發現太陽系外行星,身處宜居帶,或許適合人類移居
    科學家發現太陽系外行星,身處宜居帶,或許適合人類移居 2020-10-10 13:24:57 來源 : 科學星
  • 探測火星!人類移居到火星的想法,有可能實現嗎?
    「出發,去火星!」7月23日,中國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開啟火星探測之旅。火星,這顆人們熟悉的類地行星,有何神秘之處?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人類移居到火星的想法,有可能實現嗎?人類為何對火星「情有獨鍾」?
  • 8月「火星移居」再受熱議!人類有能力將它改造成第二地球?
    作者:文/虞子期「火星移居」在8月再受熱議,這個話題可以說也是老話長談,但是火星移居並非是一個非常容易的事情,因為如今的火星環境不適合人類居住,無氧氣,無水等等,同時受到的極端氣候現象也非常明顯,所以要想火星移居必須要針對火星實施改造才行,而以前我們對「火星移居」可能只是認為是「科幻」,就如我們發現不能需要呼吸的動物一樣,不可能變成了
  • 科學家發現地球表哥,最像地球的系外行星,人類想移居卻是妄想
    近年來,科學家展開了大規模的太陽系外行星的搜尋活動,並且發現了一些可能和地球類似的系外行星。在這些眾多系外行星中有一顆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像地球的。科學家把這顆行星命名為克卜勒452b。它的半徑大約是地球的1.6倍,體積是地球的4倍,質量大約是地球的3~7倍,表面重力大約是地球的2倍。克卜勒452b一年有385天,就像是2020年的農曆年。2020年農曆閏四月,一年有384天。就這一點,我想人類去了克卜勒452b那裡後沒有什麼不適應的。然而表面重力這一塊對人類來講是一大考驗。那裡的表面重力是地球的2倍。
  • 火星曾有類似地球這樣的生態環境系統?科學家找到很多證據
    今天小編要帶大家了解的是:火星曾有類似地球這樣的生態環境系統?科學家找到很多證據科學家們在太陽系當中尋找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的時候,關注度最高的莫過於火星了,因為在火星上有著跟我們地球相似的結構,而且跟我們地球一樣,同屬於恆星宜居帶之內,所以科學家們認為,在火星上加以改造之後,我們人類是可以進行移居的。
  • 火星或還有3個湖泊!人類移居希望可能更大了
    火星南極或藏有4個「湖泊」根據科學雜誌指出,數十年來,科學研究人員們一直在懷疑火星存在水,並且可能與我們地球一樣,在2018年的時候,科學家們首次在火星的表面發現了「冰水湖」的存在,在火星南極地區證實了它的存在,它隱藏在冰下約1.5公裡處,這加大了人類對火星存在生命的懷疑,而如今的新研究指出,一旦火星表面存在水的殘餘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