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虞子期
在太陽系之中,地球是如今已知唯一的生命星球,雖然近些年來,人類不斷對地外生命進行搜尋,希望找到第1個具有生命體的天體,同時發現超級地球的存在,加大人類地外移居的可能性。
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之下,我們看到的「超級地球」都是距離我們非常遙遠,如今的技術雖然能夠給出初步的預估,但是根本沒有辦法確定出到底是否適合人類居住,並且也無法確定是否有生命存。
而如今科學家們「放眼」地球周圍,將目光聚焦到了直徑約為地球的53%,質量為地球的11%的火星上,這將可能開啟人類「第二棲息地」或者「第二地球」的挖掘。因為未來人類可能會移居到火星上去,同時如今科學家們也懷疑火星上大概率是存在地外生命,甚至如今還可能有生命存在,所以這極大地推動了我們對火星的興趣。
從如今的情況來說,火星表面基本可以肯定是不存在生命的,因為由於輻射和極端溫度,火星表面被認為不適合居住。而如今科學家們稱火星存在生命的可能性,主要是建立在火星表面之下,也就是說如果火星還存在生命,那麼火星表面之下的條件可能更有利於生命的延續。
如今這項研究已經在《科學報告》上發表,所以還是具有一定的參考性,不過要進行地下樣本採樣分析,才可能知道結果。
並且,如今越來越多的證據說明了火星古代與地球類似,這就提供了火星多重環境的可能性。雖然火星的表面如今沒有了,但是只可能是縮小了該星球上的可居住空間,來自紐約大學阿布達比分校空間科學中心的Dimitra Atri 認為,火星所承受的強烈輻射可能會產生一種 「化學不平衡」,生物可以為仍躲在地表下的生物提供能量。所以這就是他們認為火星地下如今可能仍然具有生命的情況。
按照這個情況來說,如果這位科學研究者的結論正確,那麼第1個地外生命可能很快就會在火星上發現,而不是在木衛二上面去尋找,所以還是比較期待的。
簡單的來說,如果火星的地下真的存在生命,那麼就說明了地下確實能免受火星表面遇到的一些極端氣候現象,那麼我們在未來移居火星的時候,就可以在火星地下建立城市,這樣也可以免受來自火星表面的影響,所以說這確實提供了一定的基礎。當然如果能夠在火星地下找到一些可以使用的資源,還是一個重大的突破。
人類要想居住在火星上,必須要一個非常適合的環境,所以這是趨勢。這相比我們在火星表面建立城市來說要簡單很多,畢竟所處的條件不一樣,所以對火星地下的研究確實可以突破下。
同時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科學家相信,在火星的表面之下,確實有概率存在生命,所以是否發現就等待人類探測器去探索了,我國的天問一號也有這方面的探索研究,美國宇航局(NASA)的火星毅力號探測器同樣如此。
這個問題也不是第1次說了,主要原因就是地球的生態系統越來越糟糕了,並且如今還在持續加劇之中。所以在人類沒有進行地球生態系統保護的時候,我們只能選擇到其他星球,而火星就是其中的一個。
雖然如今人類沒有辦法進行直接性的火星移居,但是7月科學家也說了一個新消息,依照如今的科學家技術來看,進行火星改造也並非是「天方夜譚」,所以說還是可以做到的。
而改造這個過程大概需要200-300年,所以從時間上來說也不太久,當然至少兩輩人可能是看不到了,只有未來的人才能夠實現這個移居。所以從如今的情況來看,人類確實未來可以移居火星,只是時間問題。
當然如果接下來,將地球的生態環境做出調整,那麼也能夠在地球上持續延續人類文明,只不過從如今情況來看,人類似乎並沒有這方面的打算,雖然有保護的,但是破壞遠遠大於了保護,所以地球的氣候現象變得越來越極端,還在持續上升之中。
綜合情況來說,如今我們對火星的了解其實也算是皮毛,有沒有生命還需要繼續探索,但是唯一可以看到趨勢的就是人類移居火星計劃正在「積極性進行」中,所以人類成為星際文明或許是遲早的事情吧,這就看人類未來對地球的「取捨」問題,後期有這方面的消息我們再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