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已​飛​約1.6億公裡,人類為何要探測火星?移居嗎?

2020-09-21 環球科學貓

作者:文/虞子期

在2020年,火星探測器的發射可以說也是進入到了一個新階段,多個國家同時發射火星探測器,預計在2021年都會著陸在火星表面,展開對火星的探索,當然如今到底有幾個探測器能夠成功著陸到火星表面,一切都是未知數。

火星的探測難度不在於發射,而是在著陸的最後階段,所以我們拭目以待吧。而下面我們要說說我國的「天問一號」情況。

在7月我國發射天問一號探測器之後,如今已經在太空飛躍了一段時間了,當然大家也比較關心它如今的狀態,確實作為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我們時刻需要關心它的進度,同時世界很多國家也在關注,因為這是我國航天實力的一個體現。

如今天問一號到哪裡了?狀態如何?

根據9月21日發布的新消息指出,9月20日23時,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4臺120N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20秒,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並在軌驗證了120N發動機的實際性能。

這些一切正常(都正常),所以這是一個令人高興的事情,大家應該還記得美國火星探測器在行走的過程之中,還出現了「異常信號」的情況,所以如今沒有什麼問題就是最好的。

當然美國最後的探測器還是恢復了正常,分析可能是因為太空船短暫處於地球的陰影下時,造成太空船一部分的溫度比預期的要低所導致。所以我國沒有遇到這些問題,大家完全不用擔心了。

同時截止發布消息時刻,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60天,距離地球約1900萬千米,飛行路程約1.6億公裡,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地面測控通信各中心和臺站跟蹤正常,這就是它的基本情況,這次修正之後,意味著我國火星探測器離火星更近了。

人類為何要探測火星?

站在火星探測的角度來講,火星探測是人類進入太空的一個挑戰,同時當人類對火星的一切基本因素都掌握好了,那麼未來我們「進入火星」更深層次的探索就更加方便了。

除了最基礎的火星生態,大氣等環境數據收集之外,科學家們最為主要的就是好要進行兩個任務進行確定,那就是「火星生命」,「火星移居」的問題。這兩個問題是具有相互的關係。

火星生命如今在人類的探索之中,都是持有懷疑的態度,但是到底有沒有生命,在2021年可能會有一個初步的結果,美國宇航局(NASA)發布的毅力號探測器基本都是針對火星生命而去的,所以初始的結果很快就要來了。而對於火星移居問題,也算是在火星探測之後的一項計劃,這樣來確定人類是否可以快速移居到火星上去。

人類有可能移居火星嗎?

從火星如今的條件來說,人類是沒有辦法移居到火星上去的,上面氧氣,水等基礎性的物質都沒有,更加別說直接性種植食物了,所以只有在人類探索火星之後,進行對火星改造才可能移居到火星上面去。

根據嫦娥之父表示,把火星改造為人類「第二地球」或者「第二棲息地」並非是天方夜譚,是完全可能的,依照人類現有的科學技術來看,需要2-300年。

所以從科學家的說法來看,人類是可能移居在火星上去的,只要將其變成「第二地球」就行了,這算是人類的「再造地球計劃」了。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人類為何要移居火星,這似乎比保護地球更加的難,有很多科學家十分擔心人類未來的命運,因為我們的地球受到太多的自然威脅,再加上人類自身的一些行為,未來很可能把地球破壞得不能宜居了。

而如今人類看到這些狀態,似乎還是沒有將地球放在心上,始終保持持續破壞的態度,雖然有部分國家在逆轉破壞的局面,但是綜合情況來說,全球的破壞已經是遠遠大於了保護。

所以人類才想方設法地「再造地球」,不然真的當地球變成一顆不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了,到時候再來進行想辦法離開地球,那就為時晚矣。根本就沒有機會,如今提前準備算是做了地球最糟糕狀態的一個打算,所以也是一個好事情。

相關焦點

  • 2020年亞洲首個可在火星進行軟著陸的天問一號都幹了啥
    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說過:「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人類不會永遠呆在搖籃裡。」人類最先會登陸哪顆行星?火星的呼聲最高!也許是因為它有稀薄大氣、有水、溫度要比其它系內更接近地球、距離不算太遠……每隔約26個月人類將會迎來向火星發射探測器的窗口期。2020年這個窗口期又到了,今年中國、美國、阿聯的火星探測器均勻成功發射,現在它們正在漫長的地火轉移軌道上前進。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累計飛行1億公裡
    1億公裡。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約36天,距離地球約1075萬千米。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專家稱,7月23日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直接送入地火轉移軌道,成為一顆人造行星,與地球、火星共同繞太陽公轉,並逐漸遠離地球,飛向火星。
  • 要飛4.7億公裡:天問一號到火星的時間準了!
    最新消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在一個多月後,今年2月10日左右,在臨近火星後實施近火制動。天問一號將被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成為火星的一顆人造衛星,為著陸火星作準備。天問一號是我國獨立開展行星際探測的第一步,將通過一次發射實現對火星的「繞、著、巡」,即火星環繞、火星著陸、火面巡視。
  • 天問一號奔向火星要飛多遠?比嫦娥五號任務更難,為何探索火星?
    2020年的中國航天充滿驚喜,2021年開年的重頭戲則是天問一號。隨著時間的推移,廣大國人卻有點等得不耐煩了。天問一號到底要飛多久,飛多遠,怎麼還沒到火星?探索火星難度很大,為何還要堅持呢?
  • 天問一號飛行裡程約1.6億公裡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9月20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4臺120N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20秒,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並在軌驗證了120N發動機的實際性能。 為什麼要進行軌道修正?
  • 飛向火星!天問一號探測器累計飛行達1億公裡
    央視新聞客戶端8月28日消息,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8月28日10時08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路程達到1億公裡,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多個載荷完成自檢,確認設備狀態正常,相關工作正按計劃穩步推進。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約36天,距離地球約1075萬公裡。
  • 1億公裡!今天,天問一號飛出新裡程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8月28日10時08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路程達到1億公裡,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多個載荷完成自檢,確認設備狀態正常,相關工作正按計劃穩步推進。  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約36天,距離地球約1075萬公裡。
  • 天問一號已向火星出發,要飛七個月才能到達,超過5000萬公裡
    7月23日12時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我們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搭載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上天,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因為路途遙遠,「天問一號」大約需要經過7個月的時間飛行抵達火星,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約1.3億公裡 將在除夕前抵達火星軌道
    據中國航天科工官微消息,截至2021年1月3日6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63天,飛行裡程突破4億公裡,距離地球約1.3億公裡,距離火星約830萬公裡。探測器姿態穩定,按計劃將在一個多月後實施近火制動,進入環火軌道,準備著陸火星。
  • 天問一號已飛行1.6億公裡,「向火而行」路上他們做了什麼
    2020年9月20日23時許,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順利完成對天問一號的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從7月23日發射至今,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60天,距離地球約1900萬千米,飛行路程約1.6億公裡,在這期間,天問一號與它的飛行控制團隊之間都發生過什麼故事呢?定下一個小目標,先飛它一個億!
  • 奔向火星!「天問一號」需要飛多遠?
    天問一號飛行裡程突破4億千米 計劃今年進入環火軌道並著陸火星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今天(1月3日)6時,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在軌飛行約163天,飛行裡程突破4億千米,距離地球接近1.3億千米,距離火星約830萬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按計劃將在一個多月後實施近火制動,進入環火軌道,準備著陸火星。
  • 天問一號飛行裡程突破4億公裡,距離火星約830萬公裡
    截至2021年1月3日6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63天,飛行裡程突破4億公裡,距離地球約1.3億公裡,距離火星約830萬公裡,飛行狀態良好。按計劃將在一個多月後實施近火制動,進入環火軌道。天問一號任務是我國獨立開展行星際探測的第一步,旨在通過一次發射實現對火星的「繞、著、巡」,即火星環繞、火星著陸、火面巡視。天問一號探測器總重約5噸,由環繞器和著陸巡視器組成,著陸巡視器主要包括進入艙和火星車。目前,探測器已完成第三次在軌自檢,各系統工作正常。探月逐火共奮進,追夢求真向天行。
  • 要飛4.7億公裡:天問一號2月10日左右被火星捕獲
    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消息稱, 按照計劃,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在一個多月後, 今年2月10日左右 ,在臨近火星後實施近火制動,也就是俗稱的「剎車」減速。   之後,天問一號將被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成為火星的一顆人造衛星,為著陸火星作準備。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我們為什麼要探測火星?
    根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2020年7月23日12點41分左右,我國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本次搭載的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這是我國首次自主探測火星,要通過一次任務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難度係數非常高。
  • 探測火星 人類移居火星的可能性有多大?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24日電(記者 上官雲)「出發,去火星!」7月23日,中國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開啟火星探測之旅。火星,這顆人們熟悉的類地行星,有何神秘之處?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人類移居到火星的想法,有可能實現嗎?
  • 天問一號打卡1.37億公裡,我們的火星探險還有幾道坎兒?
    天問一號打卡1.37億公裡,我們的火星探險還有幾道坎兒?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消息,截至9月11日上午9點,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路程達1.37億公裡,距離地球約1530萬公裡。目前,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相關工作按計劃穩步推進。那麼進程怎麼樣?
  • 4億公裡的火星之旅,天問一號是如何規劃的
    拍攝:Tea-tia從地球到火星:路上有多遠?每26個月,地球上會有一小段時期特別適合發探測器去火星,這時地球和火星近距離約為5500萬公裡,而地火最遠距離則超過4億公裡。事實上,人類六十年火星探測史上,絕大多數探測器都是在這樣的「火星發射窗口」出發的。
  • 已經飛了1億千米,要想到達火星,天問一號還要邁過哪些坎?
    8月28日10時08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更新了一條朋友圈:飛行裡程已達到1億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多個載荷完成自檢,確認設備狀態正常,相關工作正按計劃穩步推進。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約36天,距離地球約1075萬千米。
  • 1億公裡!天問一號飛出新裡程碑
    據澎湃新聞網消息,截至8月28日10時08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路程達到1億公裡,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多個載荷完成自檢,確認設備狀態正常,相關工作正按計劃穩步推進。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約36天,距離地球約1075萬千米。
  • 天問一號飛了1.37億千米,美阿兩國火星探測器到哪了?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1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截至9月11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路程達1.37億千米,距離地球約1530萬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相關工作按計劃穩步推進。今年7月,阿聯希望號、中國天問一號、美國毅力號三個火星探測器先後踏上「奔火」徵途,掀開人類火星探測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