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虞子期
在太陽系之中,除了地球之外,火星可以說是人類最期待移居的一顆星球,雖然如今的火星是一顆「荒廢」的天體,但是人類未來會將其打造為「第二地球」或者「第二棲息地」,這並非是天方夜譚,如今人類就正在實施之中。
所以對於火星移居來說,未來將不是「夢」。而至於為何人類要移居到火星上去,道理很簡單,未來地球將可能成為一顆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天體,無論是自然資源還是破壞的問題,都在影響人類的生存。
主要原因就是人類對地球的破壞已經遠遠大於了我們的想像,如今各種氣候「臨界點」都在被觸發,所以遲早人類可能會因為氣候的改變而走向一條「不歸路」,那火星將可能成為人類唯一未來可以適合居住的天體。
如今在世界範圍之中,「馬斯克」的火星移民計劃可謂是進行得非常快,並且各種高難度的火星移民項目測試也非常順利地進行之中,根據最新科學報告指出,馬斯克的星際飛船將進行「跳躍式」的測試。
這個跨度可以說非常高,在前段時間,我們是看到了伊隆·馬斯克通過星際飛船原型--SN5和SN6,完成了150米的測試飛行,而如今是直接進行原型SN8的測試,預計是完成6萬英尺往返飛行測試。
相當是進行18288米的高度測試,如果成功的話,那麼馬斯克將可能更加有信心進行火星移民計劃了。這次的目的就是進行一個更高高度的試驗發射。
原型SN8將在大約一周後完成建設,並且它與SN5和SN6是非常不一樣的,這次的原型SN8將配備「控制飛行的大型控制襟翼」,這是最大的一個特點。當然原型SN8相當於是SN5和SN6的一個升級版,所以也要進行早期測試及靜態點火、其他地面檢查等前期準備工作,如今會不會出問題我們也不知道,但是在前兩個比較順利的基礎上,可能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這是伊隆·馬斯克的星際飛船進一步的熱議點,從150米「跨越到」約18288米的高度。
當然站在技術上來說,確實人類移居火星可能是指日可待,如今的發展趨勢越來越強,並且在各種技術上都不斷突破,如果伊隆·馬斯克的星際飛船再次測試成功,那麼人類離移居火星就更加近了,畢竟技術達到了,上火星就更加容易了。
而站在火星的環境上來說,可能就不會那麼快了,如今的火星還是一顆荒廢的天體,要將火星改造成為「第二地球」或者「第二棲息地」還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行。
按照科學家的說法,人類將火星改造成為「第二地球」,需要2-300年,改造之後人類就可以不穿太空衣在火星上生活了,這也才算是真正的火星移居,當然在前期的時候,主要就是人上火星的問題,而不是其他的情況。所以也只有在能夠上火星之後,才能談火星改造的問題,如今也只能算是一個計劃,科學家也透露了一下如何進行火星改造。
那就是「首先要提高火星的表面溫度,讓冰蓋融化,在火星表面保持液態水,並製造出溫室效應。然後在上面種一些低等植物,慢慢改變大氣,提高溫度,讓火星溫度接近地球。」這樣人類未來就可以將火星變成地球了,所以看上去方法不是太難,就是需要東西實施才行,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按照馬斯克的一份「殖民火星時間表」來看,預計在2024年將人類送上火星,到2050年建立起能夠自給自足的火星城市。所以在時間上來說,如今的他的計劃是比科學家說得還要快,並且他在9月初的「人類前往火星」峰會上,也曾強調人類到達火星已不是問題,如今最大的問題是在於人類如何在火星上生存。所以歸根結底最為重要的就是「火星改造」。
但是從它的描述來看,最快4年之後,人類將第一次前往火星表面,所以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可以看到這個事件的,同時建立火星城市也是可以看到的。而只要成功之後,馬斯克還將持續建立星際飛船,預計10年內生產1000艘星際飛船。
每年發射1000次前往火星的星際飛船航班,平均每天3次。然後在9年的時間內,將送上100萬人到火星上去,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計劃,當然到底有多少人上去,暫時沒有一個明確的數據。
反正我們從綜合的計劃來看,人類上火星是「遲早」的事情,並且按照馬斯克的計劃,100萬人可能很快永久性離開地球。所以地球的壓力也將緩慢減輕,如果100萬人都走了,那麼對地球來說可能也是很好的事情,減輕了對地球的影響。雖然相對於全球的人口來說,這只是「冰山一角」,相對沒有多大的影響,但是人類是縮小趨勢而不是持續快速增長趨勢,這就是「逆轉」。你覺得馬斯克能夠送百萬人口上火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