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若要移居火星,可能得在洞穴下生存

2020-08-27 小章說科技圈那些事

為了在火星上建立基地,未來定居者可能將被迫在極端惡劣的條件和宇宙輻射的衝擊下生存,為了解決這項嚴重的問題,大家可能最終會選擇躲在地下,一個被稱為熔巖管的洞穴的地方。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與帕多瓦大學的研究人員們對火星與月球數十億年前形成的地下穴洞展開了分析,這些穴洞可以屏蔽宇宙輻射,並且這些熔巖管的體積可達地球上的1000倍。

該團隊也對地球上的類似熔巖管展開了測量,用來估算其它行星地表下方熔巖管的體積。目前發現的最大的熔巖管位於月球上,最寬處直徑達304.8米,長度超過40公裡,足以容納一座小鎮那麼大的太空基地。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隱藏在熔巖管可能是建立安全的月球或火星基地的關鍵。但他們自己對熔巖管的知之甚少,但因為月球與火星上的熔巖管形態與地球上的很相似,尤其是夏威夷、加那利群島和澳大利亞的熔巖管。科學家已經對地球上的熔巖管展開了大量研究,並利用這些研究結果來估測其它星球上熔巖管的大小、形狀和規模。

不過現在,由於上個月發表在《地球科學評論》(Earth-Science Reviews)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歐洲航天局(European Space Agency)和幾所研究大學的科學家們相信,這些地下洞穴很可能足夠大到可以容納和遮蔽功能性火星基地。

根據這項研究,火星和月球上的熔巖管比地球上的要大得多,足以讓他們相信,未來移居火星的定居點或研究前哨站可以安全地將人們藏匿在裡面。

儘管熔巖管體積更大,但研究人員認為它們出奇地穩定,這意味著定居者不必擔心它們周圍會有坍塌的現象。歐洲航天局研究員Francesco Sauro在一份新聞稿中稱,熔巖管可以為行星體表面提供穩定的屏障,免受宇宙和太陽輻射以及微隕石撞擊的影響,此外,它們在提供晝夜溫差不變的環境方面具有巨大潛力。在全球各地,人們充分動用自己的創造力,試圖設計出能夠幫助人類安全「殖民」其它星球的方法,但都遭遇了重重挑戰。這些方法可謂花樣繁多,包括用3D列印技術將月壤製成可用的材料、以及用於抵禦隕石和輻射的蜂巢狀結構等等。而熔巖管最大的好處在於,它可以免去修建的麻煩,還有可能為我們提供一個晝夜溫差較小的環境。

相關焦點

  • 未來的火星基地,很可能建在洞穴裡
    為了在火星上建立基地,未來太空移民可能將被迫在極端惡劣的條件和宇宙輻射的衝擊下生存,為了解決這項嚴重的問題,大家可能最終會選擇躲在地下,被稱為熔巖洞的洞穴中。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躲在熔巖洞中可能是建立安全的月球或火星基地的關鍵。
  • 未來的火星基地,很可能建在洞穴裡
    為了在火星上建立基地,未來太空移民可能將被迫在極端惡劣的條件和宇宙輻射的衝擊下生存,為了解決這項嚴重的問題,大家可能最終會選擇躲在地下,被稱為熔巖洞的洞穴中。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躲在熔巖洞中可能是建立安全的月球或火星基地的關鍵。
  • 未來人類可能移居火星,但要在上面改造重建,或許需要一百年
    未來人類可能移居火星,但要在上面改造重建,或許需要一百年這個美麗的地球,已經在這個宇宙中,存在有四十六億年了。在這漫長的時間中,這個地球很多生物,經歷了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的歷程。恐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們出現後就成為了這個地球上的「霸主」,還統治了這個地球1.6億年之久。
  • 未來人類可能移居火星,或許需要100年,才能成功改造火星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對於能源的消耗也是逐漸增加,因為物質生活的提高,世界上人口數量急劇增長,有專家預測,在未來地球可能負擔不起人類日常生活所需的能源,如果到了這個地步,人類將何去何從?,同時對太陽系外的行星進行探索,這是因為這些星球距離地球較近,想要移居星球也會比較方便,更重要的是火星和地球十分的相似,不僅同處宜居帶,更重要的是火星距離地球相當的近!
  • 美國公布火星1000多個洞穴資料圖!裡面真有生命?
    當然我們上面也說了,火星的緩解如今基本上是沒有辦法居住的,但是為何人類還有不斷地想辦法去火星,世界很多國家都在說「移居火星」,其實最為根本的原因可能存在兩個方面,第一個就是開採火星資源,第二個就是預防地球出問題。
  • 科學家發現,火星表面有類似「水波」結構東西,人類文明或要移居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火星作為太陽系一顆與地球非常相似的星球,可以說如今人類也是期待「移居火星」,而這裡面的種種原因大家應該也知道,也許是「沒得選」,隨著地球生態系統變化的加劇,強大的自然災難在不斷影響地球生命的生存,而世界多次提出保護地球的計劃
  • 人類將移居火星,在改造火星計劃中,它們被定為火星首批「居民」
    大家都知道,火星上的大氣十分稀薄,早晚溫差也在50攝氏度以上,想要移居到火星,大氣試需要人類最先解決的問題。被人類改造過的火星,有了厚厚的大氣候,在一段時間後,很可能就會下一場大雨,這樣火星上便有了寶貴的水資源。
  • 火星將要變成下一個地球,移居火星沒那麼難,你做好準備了嗎?
    人類生存在地球上已經有幾百萬年的時間了,地球的環境十分溫和,是地球生物都共同依賴的家園,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地球的生態環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壞,已經嚴重威脅到了人類的生存。由於人類的能力有限,無法實現光速,所以我們只能把移居外太空的希望寄托在火星上,雖然火星的環境十分複雜,沒有磁場、大氣層、氧氣等,不太適合人類生存,但是火星也是一顆處於宜居帶上的類地行星,它的環境與地球還有很多相似之處,因此人類可以通過後天的技術改造,讓火星變得宜居,成為下一個地球。
  • 如果地球毀滅,人類能移居火星嗎?
    雖然人類踏上火星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此次火星車著陸點的成功選址,為後續人類登陸火星、移民火星奠定了基礎。  在美國人穆斯克的8萬人移民火星計劃裡,每位火星「殖民先驅」都必須為這趟火星之旅支付50萬美元的「旅費」。除此之外,在太空超重、失重等因素影響下,移民對人的身體素質要求很高。也就是說,移民者既要有錢還要有強壯的身體。如此苛刻的移民條件,你能行?我不信!
  • 探測火星!人類移居到火星的想法,有可能實現嗎?
    「出發,去火星!」7月23日,中國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開啟火星探測之旅。火星,這顆人們熟悉的類地行星,有何神秘之處?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人類移居到火星的想法,有可能實現嗎?人類為何對火星「情有獨鍾」?
  • 8月傳火星發現「啤酒瓶」,火星到底有沒有生命?人類能移居嗎?
    上面我們也說了,對於如今的火星來說,火星表面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極低。強大的輻射,沒有氧氣,水等物質都不適合生命生存,沒有生命的基礎條件是不可能生存下來的。所以大概率是沒有生命的。而部分科學報告指出,火星生命可能存在地下也是進行的一個猜測。
  • 火星適合人類生存嗎?科學家:其實人類要克服的困難,還有很多!
    不過很顯然,以人類目前對地球的了解,和地球上頻繁出現的這些災難,都促使著人類要加快對太空的探索,要找到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星球。火星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一,也是太陽系內由內及外的第四顆行星。並且作為類地行星的火星,在科學家們看來,火星也是最有可能適合人類居住的一顆星球。
  • 金星,比火星更適合人類移居?
    網友:金星會比火星更適合人類移居嗎?圖解:水手10號拍攝的金星真實色彩影像,其表面被一層厚厚的硫酸雲遮蓋著正如支持金星比火星更適合移居的人所說的那樣,你完全不必擔心如何在金星地獄般的表面生存這個問題,你只需建造像飛船和船隻那樣可以推動自身(以一種緩慢的速度)且能夠穿過氣壓大概1巴(1巴或1000毫巴,大體上相當於地球的海平面氣壓
  • 人類移居太空的首選地是火星?
    現實中,浩瀚星空,人類都爭相選擇火星作為探測目標。那麼,人類為何如此執著於火星?有人說,我們的生命原本就是來自火星,也有人說,地球的現在就是火星的過去。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家們堅稱在火星上發現的人臉和金字塔都是真的,而科幻電影《火星救援》中馬特·達蒙成功在火星上種出土豆的片段更是深入人心。
  • 火星或還有3個湖泊!人類移居希望可能更大了
    所以這就是他們能夠合理解釋的地方,只不過人類如今的技術無法實現直接進行火星地表之下的探測,所以到底這湖泊之下是否存在生命,還有待考證,如果真的存在這些「湖泊」,那麼人類未來移居火星的希望就更大了,也就是移居太空的希望更大了,至少這些湖泊提供了水資源的基礎,同時還是有一定概率存在生命的,美國宇航局(NASA)不才發布了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就是針對火星生命而去的。
  • 是否可以將整個城市都移居到月球或火星的熔巖隧道?
    科學家發現火星上有許多非常大的熔巖隧道,它們的頂部有的跟帝國大廈一樣高。月球上也有非常多,非常大的熔巖隧道,它們的高度比杜拜的哈利法塔還高,它們的天窗也有足球場那麼大。這些非常寬的地下大洞穴,可以擋住太陽的輻射損害,未來可以作為人類的基地,科學家說。熔巖隧道是地表下的一個通道,它是火山爆發時,急速流動的熔巖衝刷形成的。
  • 火星會有生命嗎?探測器發現火星洞穴,科學家:它們或生存在地下
    火星會有生命嗎?探測器發現火星洞穴,科學家:它們或生存在地下雖然我們目前還沒真正找到外星生命的跡象,但是我們一直沒有停止過對外星生命的搜尋。在這麼多星球中,火星是比較受我們人類關注的一顆類地行星,有一些觀點認為,火星可能存在生命。當然,火星是否存在生命,只有當我們發現了生命的跡象,才會找到答案。
  • 地球還能讓人類生存多久?火星上發現「水冰庫」,移居更近了!
    如果地球真的變得不適合人類生存,那麼人類又該何去何從呢?因此科學家們將更多的目光放到了其他的星球上,比如金星,月球,火星等等,希望可以通過人類科技的改造,讓這個星球變成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根據目前科學研究所發表的最新成果來看,科學家又在火星上有了新發現,人類距離移居火星變得越來越近了,那麼他們究竟在火星上發現了什麼呢?
  • 假若人類長期移居火星,還能否重回地球,重力環境告訴你:不可能
    導讀:伴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科技力量也愈發強大。從來開始了一系列對於宇宙,對於外太空的探索。眾所周知,火星地表有過水流的跡象。雖然火星並不是完全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但是假若在火星上建立一個完全密閉的基地,人類還是可以進行生活的。
  • 天問一號已​飛​約1.6億公裡,人類為何要探測火星?移居嗎?
    當然美國最後的探測器還是恢復了正常,分析可能是因為太空船短暫處於地球的陰影下時,造成太空船一部分的溫度比預期的要低所導致。所以我國沒有遇到這些問題,大家完全不用擔心了。站在火星探測的角度來講,火星探測是人類進入太空的一個挑戰,同時當人類對火星的一切基本因素都掌握好了,那麼未來我們「進入火星」更深層次的探索就更加方便了。除了最基礎的火星生態,大氣等環境數據收集之外,科學家們最為主要的就是好要進行兩個任務進行確定,那就是「火星生命」,「火星移居」的問題。這兩個問題是具有相互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