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將要變成下一個地球,移居火星沒那麼難,你做好準備了嗎?

2020-12-03 洋子話科學

人類生存在地球上已經有幾百萬年的時間了,地球的環境十分溫和,是地球生物都共同依賴的家園,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地球的生態環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壞,已經嚴重威脅到了人類的生存。

人類如果想要繼續生存下去的話,要麼改善地球環境,要麼尋找第二家園,但是改善地球環境並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因此人類一邊治理地球環境,一邊著手探索「第二地球」。

由於人類的能力有限,無法實現光速,所以我們只能把移居外太空的希望寄托在火星上,雖然火星的環境十分複雜,沒有磁場、大氣層、氧氣等,不太適合人類生存,但是火星也是一顆處於宜居帶上的類地行星,它的環境與地球還有很多相似之處,因此人類可以通過後天的技術改造,讓火星變得宜居,成為下一個地球。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就曾提出火星移民計劃,當時有不少人對馬斯克的這一計劃提出了質疑,人們認為移民火星是一場有去無回的旅程,其中有不少科學家也反對這項計劃,並表示火星上資源短缺,人類根本無法生存。

要想火星適宜人類生存,其實並沒有我們想像得那麼難。首先要解決火星磁場的問題,有科學家曾經在對火星進行研究時發現,火星曾經是有大氣層的。

拿地球來說,在地球磁場作用下,太陽風難以抵達地球大氣層,因此地球磁場對大氣層起到保護作用,而火星正是因為缺乏磁場,以致大部分大氣層被太陽風「吹走」,所以要想火星有大氣層的前提是要有磁場。

目前人類也有了製造人造磁場的能力,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人造磁場位於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它可以產生高於100特斯拉的強磁場,大約相當於地球磁場強度的200萬倍,因此人類只要在火星和太陽之間的某一個點上放置一個人造磁場,那麼火星的大氣層就會慢慢凝聚起來。

由於火星的大氣層主要是由二氧化碳構成的,因此一旦火星上有大氣層,那麼溫室效應就成了催化劑,南極的冰川會因此融化,這樣一來就改變了火星冰火兩重天的氣候,有科學家表示,隨著土壤中二氧化碳的不斷釋放,火星上的大氣含量將達到0.21個大氣壓,相當於地球的五分之一,到時候人類就可以不用穿航天服隨意在戶外溜達了。

另外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火星會釋放出氧氣,這樣看來火星移居計劃並不是不可能實現的,相信在未來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們在不久的將來就可以搬家,前往火星了。不知道大家期不期待呢?

相關焦點

  • 「火星移居」8月再受熱議!人類能夠將它改造成第二地球嗎?
    ,所以要想火星移居必須要針對火星實施改造才行,而以前我們對「火星移居」可能只是認為是「科幻」,就如我們發現不能需要呼吸的動物一樣,不可能變成了「可能」。包括如今提出的「火星移民」計劃,造宇宙飛船,培養火星條件下的植物等等都在「如火純情」的進行之中。同時科學家們在火星發現的冰冠等也為未來移居提供了一定的基礎,冰冠可以提供一定水的基礎,但是這並非是長久之計,因為火星的冰冠是有時間存在,有時間不存在,並且極端條件下是很難開發出水資源,所以綜合「改造火星」,讓火星變成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地球」才是最為關鍵的。
  • 如果地球毀滅,人類能移居火星嗎?
    2011年,「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在火星拍到日偏食,發現古河床遺蹟,取得火星有水的有力證據,測定了火星年齡,發現火星有機物……越來越多的探測證據證明火星和地球如此相似。有朝一日,火星將會適合生命的繁衍。人類移居火星,絕對沒問題。  反對派:火星生態環境十分複雜,根本不適合人類移居  火星大氣稀薄,只有地球的1%,主要由二氧化碳、氮氣、氬氣、微量的氧氣和水汽組成。
  • 8月「火星移居」再受熱議!人類有能力將它改造成第二地球?
    作者:文/虞子期「火星移居」在8月再受熱議,這個話題可以說也是老話長談,但是火星移居並非是一個非常容易的事情,因為如今的火星環境不適合人類居住,無氧氣,無水等等,同時受到的極端氣候現象也非常明顯,所以要想火星移居必須要針對火星實施改造才行,而以前我們對「火星移居」可能只是認為是「科幻」,就如我們發現不能需要呼吸的動物一樣,不可能變成了
  • 火星和地球那麼多相似之處,人類未來能移居火星嗎?
    第一個是尋找除地球文明以外的其它星球文明,第二個就是尋找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可是上百年的時間過去了,科學家們還是沒能找到外星文明和第二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可是,也並不是沒有一點收穫,科學家們認為火星或許能適宜人類居住。
  • 金星,比火星更適合人類移居?
    網友:金星會比火星更適合人類移居嗎?答:金星有許多意義重大的優點,這是火星比不上的,特別當你的目標是創造地球外類似地球環境的棲息地,在那裡居民可以不受任何地球重力因素的幹擾,從而可以容易地在地球與金星之間往返:因為金星的重力在太陽系中最接近地球的重力。
  • 天問一號已​飛​約1.6億公裡,人類為何要探測火星?移居嗎?
    當然美國最後的探測器還是恢復了正常,分析可能是因為太空船短暫處於地球的陰影下時,造成太空船一部分的溫度比預期的要低所導致。所以我國沒有遇到這些問題,大家完全不用擔心了。站在火星探測的角度來講,火星探測是人類進入太空的一個挑戰,同時當人類對火星的一切基本因素都掌握好了,那麼未來我們「進入火星」更深層次的探索就更加方便了。除了最基礎的火星生態,大氣等環境數據收集之外,科學家們最為主要的就是好要進行兩個任務進行確定,那就是「火星生命」,「火星移居」的問題。這兩個問題是具有相互的關係。
  • 200年之內我們人類可以移居火星嗎?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
    移居火星和登陸火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移居必須建立在登陸基礎之上,然後改造或者目的行星的部分區域被改造成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我想,200年之內人類很難移居火星。火星是地球的鄰居,兩者最近距離為5500萬公裡。
  • 人類將移居火星,在改造火星計劃中,它們被定為火星首批「居民」
    只有距離地球較近的金星、水星、木星也先後被排除,因為這些星球上的環境實在是太惡劣了。最終人類將目光聚焦在了火星上面,一個與地球有著許多相似點的外星球。試想人類是如何改造火星的?大約需要一年的時間,就可以將讓火星上空的大氣層逐漸變密變厚,達到地球誕生早起的初步狀態。細菌將是火星上必不可少的「客人」待大氣層建好後,人類最需要準備的便是大量的水。
  • 如何將火星變成地球
    基本可以確認,火星就是太陽系內最適合人類移居的地外星球了,雖然目前看起來,它的環境依舊非常惡劣。 那麼假如人類未來真的無可選擇而移居火星呢?理論上該怎麼操作才能使得火星看起來越來越像地球呢?
  • 地球還能讓人類生存多久?火星上發現「水冰庫」,移居更近了!
    ,有很多人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地球還能供人類居住多少年呢?  如果地球真的變得不適合人類生存,那麼人類又該何去何從呢?因此科學家們將更多的目光放到了其他的星球上,比如金星,月球,火星等等,希望可以通過人類科技的改造,讓這個星球變成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
  • 火星是下一個地球嗎?揭秘有關於火星的,那麼你不知道的秘密
    由於受到距離時間,文明等級的阻礙,人類已經被困於地球數百萬年時間了。儘管,人類文明在近200年時間才快速發展,直到上個世紀,人類才將腳步邁入了外太空。但畢竟,人類自誕生於地球以來,人類都沒有離開過地球。不知道是人類力量的不足,還是人為的力量將人類困在了地球上。地球就像是人類的牢籠一般。人類終將會衝破阻礙,離開地球。但終於離開了地球的人類,又面臨了一個新的問題,人類下一步該去往哪裡呢?
  • 火星是下一個地球嗎?揭秘有關於火星的,那麼你不知道的秘密!
    地球就像是人類的牢籠一般。人類終將會衝破阻礙,離開地球。但終於離開了地球的人類,又面臨了一個新的問題,人類下一步該去往哪裡呢?原本,人類認為自己的選擇理應該很多。畢竟宇宙中遍布行星。哪怕只在銀河系中,都有著4000億顆的恆星,更不要說每一顆恆星附近圍繞著的多少顆的行星了。哪怕比地球生態環境更優越的行星,在宇宙中都比比皆是。
  • 馬斯克飛船​升​高約152米,但移居火星或有去無回
    ,需要進行改造才可能將其變成「第二地球」或者「第二棲息地」,所以如今的第一步就是現實人類可以上去,然後再進行改造,而埃隆·馬斯克如今的做法就是在實現這一步。這意思就是相當於一個升級版,當然火箭彈跳的第二次嘗試並沒有那麼順利進行,最初定於上周星期日進行,但由於惡劣天氣襲擊了德克薩斯州而被中止。
  • 如果火星沒有變成沙漠行星,火星文明出世,能和人類和平相處嗎?
    所以,人類在走出地球之後,首先探索的就是太陽系的宜居帶,在這個宜居帶之內並不是只有地球這一顆行星,我們還有兩個鄰居,一個是金星,一個是火星。由於金星離地球更近一些,所以人類走出地球之後,第一顆探索的行星就是金星。可是當探測器到達金星軌道之後,我們才發現,這是一顆煉獄星球。
  • 火星探測規模空前,火星有望變成人類的下一個宜居家園嗎?
    2020年的七月下旬至八月,是難得的火星發射的窗口期,世界各國都不想放棄這個難得的機會,紛紛籌備各自的火星探索計劃。我國的「天問一號」也帶著全中國人的夢想,飛上太空,正式開啟了中國人的火星探測計劃。這麼多國家探測火星,火星能不能被地球化,有望變成人類的下一個宜居家園嗎?
  • 如果太陽變成了紅巨星,那麼寒冷的火星會適合居住嗎?
    從觀測數據中可以看到,火星和太陽的距離大約是2.2億公裡,比起日地的距離還要多出7000多萬公裡,因此,如果將太陽能再大一些,那麼其就能縮短火星跟它的距離,從而讓更多的熱量傳送到火星上,從而達到提升這枚溫度的效果。
  • 星際飛船將進行跳躍式測試,移居火星指日可待?
    而至於為何人類要移居到火星上去,道理很簡單,未來地球將可能成為一顆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天體,無論是自然資源還是破壞的問題,都在影響人類的生存。相當是進行18288米的高度測試,如果成功的話,那麼馬斯克將可能更加有信心進行火星移民計劃了。這次的目的就是進行一個更高高度的試驗發射。
  • 火星上發現「水冰庫」,人類是否可以通過改造,加快移居的腳步?
    地球還能讓人類生存多久?火星上發現「水冰庫」,移居更近了!在地球環境日益惡劣的情況下,有很多人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地球還能供人類居住多少年呢?地球環境的變化和人類活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工業化時代加快腳步的情況下,地球環境變得越來越糟糕,天氣變得越來越頻繁。
  • 移居火星:離我們還有多遠?
    移居火星:離我們還有多遠?一個多世紀以來,科幻作家們一直熱衷於這個紅色星球上的故事,描述那裡有可呼吸的空氣、液態水和先進的外星生命。然而,1965年水手4號探測器拍下了第一張近照,卻發現火星完全不適合人類居住——高達96%的二氧化碳濃度,荒涼、乾燥、大氣稀薄,非常危險。
  • 《嗨,去火星吧!》| 第五集《移民火星靠譜嗎?》
    電影《火星救援》中講述主人公被困火星之後,利用僅有的資源來種植土豆維持生計,事實真是這樣嗎?《火星救援》電影裡面提到了種土豆,但是實際情況要比那個電影上要複雜得多,種土豆也沒那麼容易。第四,火星的磁場非常弱,不像地球的大氣和地球的磁場一樣可以保護地球表面的生物不受宇宙輻射影響;但是在火星表面這些輻射水平非常高,如果在這樣的地方不加防護的話,人是很容易得癌症的,所以說你要在火星生存,就一定要想辦法做好這個輻射的屏蔽,可能最好的辦法就是在火星挖坑,住在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