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火星變成地球

2020-11-22 騰訊網

基本可以確認,火星就是太陽系內最適合人類移居的地外星球了,雖然目前看起來,它的環境依舊非常惡劣。

那麼假如人類未來真的無可選擇而移居火星呢?理論上該怎麼操作才能使得火星看起來越來越像地球呢?

火星的大氣密度僅有地球的1%不到,所以建造火星的第一要做的就是建造火星的大氣,而建造大氣需要考慮的就是避免剛弄出來的大氣被太陽風吹走,所以,火星的磁場建造幾乎就是未來的必然了,因為如果沒有這個磁場的存在,未來火星上的許多項目將難以展開。

火星上的初步大氣層建立起來後,火星地面的大氣壓強將會達到地球的2%左右,但這是的大氣依舊還是非常的稀薄,不過到達這個量之後確實沒必要在繼續建造大氣層了,因為這一步之後,火星大氣可以容納足夠的熱量,然後這熱量將會融化火星上越來越多的二氧化碳。

周而復始的,二氧化碳會越融越多,然後火星大氣的濃度自然也就越來濃了,而當火星上的二氧化碳溶解得差不多的時候,那時候的火星大氣壓估計就可以達到地球的20%到40%了。

火星的大氣建造是這樣,那麼大氣組成已經生態的建造呢?

在生態建造方面,首先需要的就是基地型的小型生態圈了,這樣常見的生態圈,在未來幻想中常見的就是一個在透明圓頂下生長的類地生物群系。可以使得基地儘可能的自給自足,以便工作人員可以全職留在那裡,儘可能像早期派到火星上的機器人那樣,可長期的留在火星上指導工作。

同時,在柯伊伯帶弄來一些含有大量氨氣的彗星。氨是NH₃,可用作肥料,也可以分解,用氫來作燃料,而氮則排放到火星大氣中進一步增大大氣的密度。

目前,科學家已經發現了一些未來可能會在在火星條件下生存的地衣。當火星大氣壓力達到地球5%時就可以將它們移植過去,並大量分散於火星地表,而它們可能就是第一批自然生長的火星物種了。

同時,隨著火星大氣變得越來厚,更多的地衣,甚至是藻類和其他簡單的生物都逐漸的可以存活下來,並慢慢分解表面物質進入到火星的土壤中。

當大氣壓力達到地球壓力的三分之二,如果氮含量足夠高,大氣沒有毒性,那個時候也就可以逐漸的將基地裡面的一些生存環境要求相對較高的棚內植物放養到外面了。

相關焦點

  • 假設地球來到火星軌道,會發生哪些變化?地球一年將變成687天
    地球會重演冰河時代火星軌道與太陽平均距離約2.25億公裡,而地球軌道與太陽平均距離約1.5億公裡,當地球來到2.25億公裡軌道後,距離變遠了,光照變弱了,地球表面自然就變冷了,南北極冰川融化停止,已經融化的永久凍土將重新凝結。
  • 如何把火星變成地球2.0?其實比你想像的要簡單一點,再簡單一點
    我們都知道早期的運載火箭將飛船探測器送入太空後,會因為燃料燃燒殆盡墜入太平洋。因而成本極高,理應該被淘汰,但一時間並沒有更好的運載火箭來替代,但埃隆馬斯克打造的獵鷹9號火箭卻完美地避過了這一弊端。埃隆馬斯克也算是一戰成名。不過其實早在2000年初期,埃隆馬斯克就已經在考慮這一工程了。
  • 把火星變成地球?專家表示火星殖民計劃可以!但別參考地球!
    自NASA宣布了21世紀30年代將人類送上火星的目標之後,似乎火星已經成了地球的可能目標之一。但是人類真的做好殖民火星的準備了嗎?改造火星將是一項艱巨而複雜的工作,所以也許我們應該先在地球上進行一些實踐。專家喬納森·濟慈表示,如果我們要把火星變成地球,我們可以從重新改造地球中得到一些想法。
  • 地球是如何變成「冰球」的,也將如何變成「火球」
    並非所有人都認為地球曾經進入過這兩次全球性冰期。支持該觀點的部分證據,比如在遠古熱帶區發現的冰川遺蹟,其可靠性依然存疑。也有科學家認為,地球經歷的這兩次冰期不是全球性的,冰川並沒有侵入到赤道兩側。但是這篇論文的作者認為,那兩次全球性冰期是存在的。
  • 火星移民如果成功,未來將變成什麼樣子?
    火星的引力僅有地球一半,空氣稀薄,風化腐蝕幾乎為0,這意味著一旦建立大規模的基礎建設,例如全球鐵路系統、超級工廠等發展大規模智能工業,規模和維護難度都將大大低於地球。火星上進行航天事業難度也低於地球:引力小、受太陽引力幹擾也小、空氣阻力幾乎忽略不計。
  • 火星男孩曾預言,2020年地球將面臨大災難,地球將靠火星人拯救
    文/行走天涯 火星男孩曾預言,2020年地球將面臨大災難,地球將靠火星人拯救 2012年的時候曾被瑪雅人預言是地球的世界末日,所以這一年到來的時候,很多人都擔心自己沒了家園,會消失的無影無蹤,可實際是多年時間過去了,地球並未消失,人類還依舊在地球上安居樂業
  • 火星上的「滷水」是人類希望!新技術將把它變成氧氣,太驚喜了
    這個問題,近日終於有了答案,來自美國的科學家稱,火星上的「滷水」未來開變成氧氣和燃料,人類移民火星,或許真的指日可待。那麼,既然火星是這種惡劣條件,為何火星上還有液態水呢?火星上的液態水是如何來的呢?這就需要從火星的演化開始說起了。研究認為,雖然如今的火星荒涼一片,但是火星也曾經擁有過一段短暫的宜居期,而這種宜居期,是火星和一顆巨大的隕石相撞說產生的。
  • 火星是「自由星球」在火星上地球法律將不被承認
    (肯定有很多人看到馬斯克這麼囂張就很氣憤,你算什麼,還來制定火星主權,不過你再厲害,在地球也是有人類的法律做保障,但是出了地球,在宇宙裡的事情就不好說了)隨著科技進步,人類已經把目標看在看太陽系,而太陽系中火星被許多科學家(其中也包括史蒂芬·霍金)認為是一個殖民的理想行星。
  • 踏上火星,如何返回地球?
    踏上火星,如何返回地球?此外,從長遠看,火星探測還有可能解決未來地球上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例如,地球可能總有一天會遭受地外星球的撞擊而毀滅。為此,現在就必須逐漸全面而深入地了解火星才行,為改造火星、建造火星基地奠定基礎,做好準備。在2020年,阿聯、我國和美國已經分別向火星發射探測器,人類走上火星成為未來趨勢。但未來太空人如何從火星返回地球,對於目前來說,還是個尚待解決的技術難題。
  • 人類熱衷探索火星,能把它變成第二地球嗎?向木星借倆衛星就行了
    不過封閉式基地的建設很難承載大規模的人口移民,因此人類如果想將火星變成第2個地球,必須將火星進行地球化改造,那麼有辦法改造嗎?人類的科技能力足夠強的時候,當然還是能改造的!如何改造呢?這是可以嘗試如下辦法!
  • 將火星改造成「第二地球」的可能性有多大?研究者給出答案
    除了「天問一號」之外,因為今年是火星探測的窗口期,所以,阿聯、美國等也都發射了火星探測器,雖然發射時間、發射任務等都不大相同,不過有一個探測任務卻是一樣的,那就是去火星上尋找生命,並且看看將火星改造成「第二地球」的可能性有多大。
  • 不遠的火星,下一個「地球」?人類在火星該如何生存?
    然而這些古老的海洋可提供現在地球上海洋中大約百分之一的水。地球的一些其他特徵,火星上也曾有過。證據表明火星上還曾有過極地冰蓋。所以,如果我們逃到這個紅色星球上將會發生什麼?如果我們都搬到了火星?就算你跳上了從地球上出發的最快的太空飛行器,到達那裡需要40天到9.5個月的時間,取決於行星上的地址。
  • 本周將上演火星衝日 肉眼可見火星變成三倍大
    據《太陽報》10月12日報導,本周將出現「火星衝日」,用肉眼可以看到火星將變成正常大小的三倍,並且更加明亮。據悉,火星將在10月13日到達太陽的背面,屆時火星和太陽將正好處於地球兩側,這種現象大約每兩年出現一次。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解釋說:「從我們的角度來看,當太陽從西方落下時,火星將在東方升起,然後整夜懸在空中,直到太陽再次從東方升起後,火星將從西方落下。由於火星和太陽將出現在天空的兩側,所以我們說火星在背面。」
  • 需要10000枚核彈才能將火星變成地球,馬斯克:沒問題
    火星的大氣壓僅為地球大氣壓的1%,想要讓氣壓提高到適宜人類生存的狀態,必須要向其填充氣體。這部分氣體肯定不能從地球上運,這是不現實的,不過好在火星上本來就具備氣體儲備,它們大部分都以固態形式儲存在火星的南北兩極。
  • 「地獄般」的金星和火星現狀或將是地球的未來
    火星和金星是曾經的水世界,如今都變成可怕的非宜居星球我們已經知道火星上存在有過液態水,而且是大片海洋,金星被認為是地球的雙胞胎星球
  • 如何使用新技術將火星土壤帶回地球
    導讀:美國和歐洲航天局將開始大膽的努力,將火星巖石和土壤樣本帶回地球。它將包括兩個機器人流動車以收集最好的標本,以及一個精巧的傳送系統以將這些材料帶回家。,將它們留在火星表面繼續執行任務。這個「取水漫遊者」將穿過火星表面,收集毅力留下的樣品罐。
  • 需要10000枚核彈才能將火星變成地球,馬斯克:沒問題
    馬斯克的「火星核轟炸」計劃一經提出就受到廣泛關注,相信你也有不少疑惑。為什麼我們需要加熱火星?馬斯克為何執著於用核彈轟炸火星呢?被冰凍的氣體人類一直將火星視作「下一殖民地」,但是如果人類想要殖民火星,面對的最大的問題便是火星稀薄的大氣層。火星的大氣壓僅為地球大氣壓的1%,想要讓氣壓提高到適宜人類生存的狀態,必須要向其填充氣體。
  • 「地獄般」的金星和火星現狀將是地球未來
    國外媒體報導,我們已經知道火星上存在有過液態水,而且是大片海洋,金星被認為是地球的雙胞胎星球,也曾經擁有過海洋。距離地球最近的兩個行星上都發現有過海洋存在,但現在它們都失去了這樣的環境,這暗示了什麼?前不久,美國宇航局再次發現火星上湖泊遺蹟,認為火星在50萬年前就有液態水海洋存在,那時候地球上已經出現了生命。
  • 來自火星的隕石,它是如何跨越上千萬公裡來到地球的?
    可是火星根本沒有撞擊到地球上,又是如何將這些石頭送到地球上的呢?關於這一點可能很多人都比較的好奇,火星並不比咱們地球小,而且火星也是被研究學者,一直重點懷疑存在生命體的一個星球,並且火星存在的年代非常的久遠,而且在過去的火星或許還真的像我們地球現在一樣,也是一個比較溼潤溫暖的星球,在上面很有可能也孕育了生命體,至於為什麼現在會變成如此惡劣的環境。
  • 改造火星將成現實,未來移民火星的第一批「居民」,並非人類
    雖然我們還不知道火星何時會成為「第二地球」,但火星迷們都相信人類一定可以做到,不過,問題也隨之而來,人類若想移民火星,都需要完成哪些任務?火星該如何改造?我們都知道,按照火星目前的情況,顯然它並不適合人類。但是,未來如果對它加以改造,火星還是有機會變成「第二地球」的。我們應該如何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