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嫦娥五號「成功完成任務,進入月球軌道踏上返回地球的歸途,這部紀錄片帶你回顧2012年好奇號的火星探測之旅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British Channel」全球資訊,一手掌握日前,「嫦娥五號「成功完成在月球的科研任務,進入月球軌道踏上返回地球的歸途據國家航天局專家的解讀,「嫦娥五號「的上升器將在遠程控制下和軌道器進行」合體「,這是返回地球的第一步,需要十分嚴格的科學計算才能」分毫不差「實現對接,這顯示出「嫦娥五號「的複雜先進技術。和美俄之前登月不同的是,此次「嫦娥五號「是在」月海「——風暴洋附近降落並取回2公斤月壤,這在全世界範圍還是第一次,對於月球的起源等科學研究工作有著重要意義。
-
馬斯克想在2050年前將100萬人送到火星?人類如何從火星返回地球
基本上可以認為,相當於在火星上打造了一座較大規模的火星城市。要知道,即使是在地球上,打造一座規模較大的城市,成本是很高昂的,耗時也會相當長。在遙遠的火星上打造一座同等規模的城市,難度會更大,能否在2050年完成,確實是很難說。在完成基礎設施的建設之前,將這麼多人送上火星表面,其實不現實。人類登陸到火星以後,還能返回地球嗎?
-
太空人為什麼無法從火星返回地球?
從火星返回地球比去月球或去火星的單程任務對人類來說更具挑戰性和危險性。首先火星比月球的重力更強火星上的重力是月球上的兩倍多(大約是地球的三分之一)。目前,如果要載人去火星,運載火箭和逃離火星引力所需的燃料成本高得令人望而卻步。從月球表面升起的每千克質量需要從地球發射632千克的硬體、燃料箱和燃料。
-
火星樣本返回地球之後,我們要做什麼?防止樣本汙染地球環境
送到實驗室後,科學家將對樣本進行細緻分析 隨著一系列火星軌道器和火星車任務取得巨大成功,科學家對這顆紅星的了解不斷加深。為了進一步揭開紅星的神秘面紗,科學家需要將火星樣本帶回地球。現在,歐洲航天局和美國宇航局計劃執行火星樣本採集-返回任務。送到實驗室後,科學家將對樣本進行漫遊者無法在火星表面做到的細緻分析。
-
火星,「天問」來了!中國深空探測踏上新徵程
◎龐丹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任務)正式實施,標誌著我國深空探測踏上新的徵程。
-
火星載人登陸的最大困境:為何人類無法從火星返回地球?
其實按照現有的技術來說,我們前往火星雖然花費巨大,但是在技術上是沒有難度的。可是現在的困難不是去火星,而是返回地球。載人登陸火星後,就再也不能回來了,你還願意去火星嗎?隨著科學的發展,我們在航天領域的成就很多,更大推力的火箭,更精密可靠的控制系統,這些我們必須承認。
-
何時能從火星取樣返回?我國計劃比美國早一年
長徵五號火箭與其他國家的火星探測任務不同,我國是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環繞、著陸、巡視3個目標,這一「彎道超車」的做法,令世人矚目。跟隨我國的步伐,7月30日19時50分,美國「毅力號」火星車在佛羅裡達甘迺迪航天發射中心發射升空,踏上「奔火」徵途。
-
人類為什麼無法從火星返回地球,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人類50年前就實現了載人登月,而且可以從月球返回,那麼人類登陸火星是否也可以安全返回地球呢?但是科學家卻告訴我們,以我們目前的技術,還無法從火星返回地球,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現在載人登陸火星,只能是一個單程車票,太空人將會留在火星上而無法返回地球。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來聽聽科學家的解釋。
-
火星樣本返回計劃讓科學家熱血沸騰!
那麼,返回火星本身的樣本任務呢?事實上,我們已經對火星的地質和大氣有了相當多的了解,因為在地球上發現了火星的大塊。數百萬年前,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火星,把它們撞出了火星,它們漂浮在太空中,最終撞上了地球,並在一次穿越大氣層的旅行中令人難以置信地倖存了下來。
-
馬斯克:第一批火星移民很有可能無法返回地球
——數據解構世界矽谷鋼鐵俠馬斯克一直有一個夢想,那就是移民火星,在新的星球上生活。他為之付出了艱苦的努力,成立了Space X公司,在無數的心血澆灌下,終於逐步踏上徵服火星的旅途。可是,到了火星就足夠了嗎?事實上,馬斯克在「人類前往火星」峰會上也表示過,相比於到達火星,人類在火星上生活會更加危險。火星不同於人類熟悉的地球,氣候十分惡劣,甚至需要用核武器來提前清理環境。
-
宇航專家陳昌亞:登陸火星最難的是返回地球
圖片說明:陳昌亞博士正在介紹宇航知識 東方網記者蔣澤3月4日報導:人類歷史上首次全過程模擬從地球往返火星的試驗「火星—500」,正在位於俄羅斯的生物醫學問題研究所的密閉試驗艙中進行。中俄聯合火星探測型號副總設計師、上海衛星工程研究所研究員陳昌亞博士,在第117期新民科學咖啡館上表示,人類登陸火星還需要克服很多技術難關,從火星返回地球就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陳昌亞用月球和火星作比較,他說:「當年美國人登陸月球時,陸地發射的物體總質量達到118噸,到月球軌道時還有47噸。」
-
男主出生於火星,16年後返回地球,可他的身體卻發生恐怖變化
隨著啼哭聲的到來,人類首個在失重環境下孕育的男孩,成功在火星誕生。但眾人還未來得及高興,其母親薩拉便突然去世,而更糟的是,這個孩子誕生在火星,由於火星的重力等情況,孩子的身體構造也與,正常人大不一樣,這也造就他只能在火星生存,孩子以後又該如何生活呢?
-
歐巴馬:2030年前送人類上火星並返回地球
美國總統歐巴馬近日在CNN網站發布文章稱,美國政府將在本世紀30年代到來之前將人類送上火星並安全返回。在文章中歐巴馬提到,除了各領域的頂尖專家,美國還有上千個商業公司在從事航天研發業務。接下來兩年中會首次有私人企業送太空人去國際太空站。
-
NASA火星樣本返回地球預算可能花費額外的10億美元 毅力號很關鍵
科學家們說,火星的第一批原始碎片至少要再十年才能降落到地球上,所以在地球上的實驗室裡拿著一塊原始的火星是行星科學家最期待的夢想,而NASA及其歐洲同行則希望將夢想變為現實。該報告提供了建議:「我們一致認為,火星樣本返回計劃應該繼續進行;我們認為它的科學價值將非常高,具有改變世界上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鄰居,以及可能關於另一個世界的獨立生命起源的發現的潛力。」獨立審查委員會主席兼商業航天公司前總裁大衛·湯普森,在11月10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
-
火星採樣返回從今年開始 NASA太空「連續劇」開場 完成任務需10年
原來,這臺火星車的任務將是一個跨越10年的「火星採樣返回」任務的開始!如果說中歐的火星車是一部獨立短片,那NASA的這次火星車任務則只是一部連續劇的開始!太空消息的編輯邁克·沃爾表示人們必須快速適應這一轉變,在「阿爾忒彌斯」登月任務進行的同時,NASA正在聯合歐洲空間局(ESA)展開為其數十年,聲勢浩大的火星採樣返回計劃。儘管兩個機構的合作尚未得到相關的審批,但NASA已經行動了起來,在2020火星漫遊車上,工作人員準備了38個樣品收納容器。2021年初抵達火星後,火星車將在兩年內將採集到的火星樣品裝滿這38個容器。
-
被帶回地球的火星樣本對人類有威脅性嗎?科學家:應限制返回地球
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發展,人類對火星的探索也越來越深入,火星探測器在火星上的發現也越來越多。而且根據國外媒體報導,按照美國NASA和歐洲空間局ESA的計劃,人類將在2030年之前,將通過美國NASA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收集存儲從火星上發現的原始樣本,並將其運回地球。那電影裡的恐怖災難會在現實中發生嗎?那些火星樣本會對人類造成威脅嗎?
-
去火星容易,為什麼太空人不能從火星返回?
而火星距離地球的距離太遠了,地球到火星的最近距離約為5500萬公裡,最遠距離則超過4億公裡。兩者之間的近距離接觸大約每15年出現一次。1988年火星和地球的距離曾經達到約5880萬公裡,而在2018年兩者之間的距離將達到5760萬公裡。
-
火星疑似發現「廢墟」?未來太空人登陸火星,如果無法返回怎麼辦
如美國的「毅力」號火星車將會在火星上面採集火星樣本,隨後NASA將聯合ESA展開取樣返回地球的項目。這一個技術,或許會驗證往返地球與火星的技術。這對於載人登陸火星來說,是比較關鍵的,因為和無人探測器相比,載人登陸火星需要考慮到如何將太空人安全帶回地球。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如何到達火星?它到底有多厲害?
再過幾天中國的第一枚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就將踏上火星的徵程,它將開啟多個第一,其中最引人矚目的任務是第一次進入火星軌道就直接登陸火星,這是以往任何一個國家或者組織都沒有嘗試過的任務!「天問一號」如何登陸火星,它將經歷如何的過程,將展開怎樣的任務,且聽種花家一一道來!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如何到達火星?它到底有多厲害?
再過幾天中國的第一枚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就將踏上火星的徵程,它將開啟多個第一,其中最引人矚目的任務是第一次進入火星軌道就直接登陸火星,這是以往任何一個國家或者組織都沒有嘗試過的任務!「天問一號」如何登陸火星,它將經歷如何的過程,將展開怎樣的任務,且聽種花家一一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