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火星變成地球2.0?其實比你想像的要簡單一點,再簡單一點

2020-11-22 張書樂

推薦語:不管多簡單,送東西包括送人過去,都是超級難的事情,沒辦法,距離還真的是問題

下文轉載自作者:趣說科學

美國有一家非常著名的民營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這家公司的投資人名為埃隆馬斯克。在業內享有極大的名氣,因為他是世界上第一個實現運載火箭升空之後,還能順利的回到原定的發射基地的。我們都知道早期的運載火箭將飛船探測器送入太空後,會因為燃料燃燒殆盡墜入太平洋。因而成本極高,理應該被淘汰,但一時間並沒有更好的運載火箭來替代,但埃隆馬斯克打造的獵鷹9號火箭卻完美地避過了這一弊端。埃隆馬斯克也算是一戰成名。

不過其實早在2000年初期,埃隆馬斯克就已經在考慮這一工程了。雖然目前埃隆馬斯克發射了多顆衛星到達地球上空,看起來更像是壟斷地球上的網際網路發射通訊工具。但事實上,埃隆馬斯克早在2007年的時候,就已經表示未來將會殖民火星。

起初,埃隆馬斯克的行為舉動並沒有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原因也是因為當時的太空探索技術相對來說還比較落後,同時火星是一顆和地球生態環境差距極大的行星,即便人類登陸了火星,也不代表人類具備殖民火星的能力。就像美國半個世紀前就已經登陸了月球,卻也無濟於事!

然而,隨著人類太空航天科技的不斷提升。人們已經不僅僅只局限於殖民火星了,甚至想要將火星變成地球的2.0版本,未來如果地球無法再容忍人類繼續生存居住下去,人類可以優先考慮移民到火星上生存,來減小地球上的生態壓力。只是人類如何才能在火星上生存居住下去呢?

火星雖然距離地球很近,同樣也處在太陽系內的宜居帶上,但火星的晝夜溫差極大。火星上也缺少磁場和大氣層,甚至連人類日常所需的飲用水都無法解決。除了人類能夠克服登陸火星這一距離難題之外,似乎火星並沒有值得人類未來嘗試居住的必要。然而其實我們應該透過現象看到本質,火星如今雖然和地球環境相差頗大,但經過人類的改造,火星是有機會變成下一顆地球的,而且過程其實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困難。

地球上之所以有溫和的光照雨露,和地球上擁有著厚厚的大氣層,有著密不可分割的關係。若是火星上也存在大氣層,火星就不需要一直被太陽風暴所困擾了。但可惜的是火星上又缺乏磁場,於是人類如果想要改造火星第一步自然是阻礙太陽風暴。這一點可以通過往火星和太陽的五個拉格朗日點中的第一個放置一個巨大的

磁器

,用來幹擾太陽風暴。這就無形間充當了火星的保護傘。而第二個要解決的問題顯然就好辦多了。火星上雖然不存在大氣層,但是也有著96%以上的二氧化碳氣體的,只不過比較稀薄而已。可火星的南北極上又被發現了是存在著厚厚的乾冰的。如果人類能夠將這些乾冰升溫升華,火星上將很有可能形成溫室效應。火星也就不用擔心冰火兩重天了。科學家可以藉助含氯的化合物,使其產生溫室效應氣體,就像一種催化劑一般。加劇火星上的二氧化碳氣體,使大氣濃度升高,火星上的壓強也會升高,火星上的沸點也會升高,距離人類登陸火星就更

近一步

了!

火星的升溫,讓南極的凍土冰蓋也可能融化,而早在2018年時,義大利的宇航局就已經發現到火星的南極蓋下存在著20km的液態的鹽水湖。綜上總結是不是曙光已經出現了呢?

至於火星上沒有樹木,鳥語花香,生態萬物。這些如果原本無法從火星上自然被孕育出來。只要人類能夠順利的登陸火星,順利的適應在火星上的生存環境,一切問題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解決,人類可以培育溫室中的花朵,植物,蔬菜等等。人類只需要短暫的一段時間從地球上運送物資,就可以更長久的居住在火星上,自給自足。

2020年5月30日下午3:22分,美國宇航局聯合埃隆馬斯克這家民營的航天公司一同成功地發射了首次的載人工程,不得不說,距離人類登陸火星,殖民火星已經越來越近了。儘管科學家篩選出了更多顆相比火星而言,更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但大多數行星都距離地球比較遠。從目前來看,火星真的很有可能成為人類的第二家園。

相關焦點

  • 新中式|生活可以簡單點,再簡單一點
    閒來無事便在家中泡起了一壺茶,像這種喝喝茶、看看書的簡單逸致的小日子已經很久沒過了。每天都在為工作、生活而忙忙碌碌。現在只希望播放的音樂慢一點,再慢一點,手中的茶也簡單一點,再簡單一點。茶藝的繁瑣,在此刻也不在意了;茶的口感,也不再講究了;在此刻不高談美學,不深求悟道,只需一壺,一杯,簡單就好。茶如生活,生活如茶。喝的第一口可能會感到微微苦澀,但是喝下去之後,口齒留香。
  • 生活簡單一點,挺好
    其實仔細想想,人活一輩子不容易,我們真的不需要太苛求自己,可謂你有你的路途,他有他的生活,你有你的苦悶,他有他的開心。 很多時候,不快樂不是因你活得比別人差,而是因為你活得還不夠簡單。只要懂得知足常樂,隨遇而安,就能天天有好心情時時陪伴。
  • 生活其實可以平凡一些,簡單一點
    生活有多簡單,人就有多平凡。平凡是大多數人的狀態,沒有能力去改變的時候,就要學會去接受,正視自己的地位,好好過生活就沒有什麼不對。俗話說「窮則獨善其身,富則兼濟天下」,沒有必要勉強自己去做超過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自己一日三餐飽,四季冬春暖,遵紀守法講道德,雖然都是平凡簡單的事,在這個充滿各種誘惑的社會裡,要每個人都能做到還是很難。
  • 科學家研究發現,火星環境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好,可能成為第二地球
    可能很多人不理解,科學家為什麼要花費如此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探索研究火星?可能有人認為,科學家研究探索火星是為了在火星上發現生命,可事實卻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火星是否有生命對於人類來說其實並不重要,科學家不斷探索火星目的也不在此,真正的目的是為了人類未來的生存家園,為了人類的未來。
  • 太陽系宜居帶有上億千米寬,地球遠一點或者近一點有關係嗎?
    如果地球離太陽近了一千公裡會怎麼樣?地球在太陽系中位置是獨一無二的嗎?很多人可能覺得是!其實太陽系的宜居帶挺寬的,內側到金星附近,外側到火星外側,超過1億千米的寬度!但並不代表在宜居帶內的行星都是宜居的,比如火星儘管在宜居帶外緣,但它一片荒涼並不適合生存,宜居帶是恆星給予的,而行星自身條件也要過關!一、假如地球遠一點或者近一點,對地球有什麼影響?
  • 做人簡單一點,我們是不是就幸福了
    有關幸福,其實說簡單就簡單,說複雜也複雜,簡單的是生活,複雜的是人心 雖然該女子一再表示自己付出了青春,需要青春費,但新婚丈夫還是堅持要離婚,並且讓女子退回彩禮和交往期間花費的幾十萬,可見,婚前坦誠有多重要。 該男子直言,你要求我有房有車,還有高額彩禮,我要求你是處女,圈子乾淨難道過分麼?只能說明該女子抱有僥倖心理,結果偷雞不成蝕把米,估計曾經站在她一起的人也不敢認為她做得對。
  • 探索火星並不簡單,但絕對不是詛咒
    雖然美國宇航局在一段時間前發布了「天空人」火星探索項目,但至少需要一到兩年的時間才能看到火星探測器在這個項目中正式發射。。 但現在美國宇航局專注於火星。 然而,探索火星並不像探索月球那麼簡單,這對任何國家都是一樣的,因為地球和火星的距離遠遠大於地球和月球的距離
  • 總說忙趴下了,其實把生活簡單一點,焦慮自然就減少了
    01心理學有個現象,說人的心裡有一個特別奇怪的地方,就是住大房子這種舒服的享受,不超過一周你就適應。一周以後你就不會再感受到住住大房子的快樂,你會覺得反正都差不多還要打掃衛生很煩。但是上班很遠,這件事帶來的焦慮,10年8年你也減少不了。我覺得非常有道理。就拿我來說吧。我這人睡眠質量不是很好,動不動愛失眠。好不容易睡著了,我又怕睡過頭。
  • 如何在火星上種菜?沒有電影演的那麼簡單
    後來Watney想辦法與地球取得了聯繫,於是太空船趕去營救Watney。關鍵在於,Watney必須確保自己在太空船趕到時還活著。首先要解決的是吃飯問題。 在火星吃土豆 電影雖然好看,但其實在火星上種菜哪有這麼簡單。
  • 如何把月亮變成我們的第二個家園?
    我們要花多長時間才能把我們的天然衛星變成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呢?它最後會是什麼樣子呢?或者退一步說,這件事到底能不能行得通呢?為什麼我們選擇了月球而沒有選擇火星呢?火星地表下埋藏著大量的水和冰,從這方面看,這顆紅色星球是能夠成為第二個地球的最佳選擇了,但是由於在「地球化「其他星球這方面我們實在毫無經驗可言,所以我們要優先考慮在我們這顆天然衛星上動手。
  • 地球上出現兩個月亮,是浪漫還是災難?恐怕沒你想像得那麼簡單
    很久以來,月球一直是作為衛星伴隨在地球的身邊,從而悄無聲息地影響著地球的方方面面,例如潮汐和地震等等。那麼現在如果我們的月亮有一對雙胞胎呢? 此時的你在夜空中不只是能看到一顆,而是能看到兩顆這樣的衛星,會發生什麼呢?
  • 地球會是外星文明的實驗室嗎?真相可能遠比我們想像的要複雜
    可是想像很美好,現實往往會跟我們開玩笑,科學家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努力探索尋找,不要說外星文明了,連最簡單的外星生命都沒有發現。這是什麼情況?有科學家認為,地外生命在宇宙中應該是普遍的存在,因為組成生命所需的各種物質條件,在宇宙中並不稀奇。正常情況下來說,宇宙中應該不缺乏生命星球,即使外星文明比較稀少,可是放在浩瀚的宇宙當中,應該也是一個無法估計的數量。
  • 電影《火星救援》,孤單卻不簡單的航天員在火星上的故事
    但奇蹟的是,馬克卻活了下來,後來他躲到了火星航天基地進行療傷,但是下一次的火星任務卻要等到4年之後,火星基地裡的食物補給又十分短缺,這時候他該做出怎樣的抉擇?為了能夠活下來,他展現了自己強大的生命力!對於一個喜歡科幻電影的人來說,火星救援真的吸足了人們的眼球,畢竟製作精良,剪輯合理的科幻電影現在是越來越少了很多網友都表示自己很喜歡硬科幻作品,就是那一類非常專業的科幻電影,現在看樣子火星救援這部電影是全沾上了!我們喜歡火星救援並不是毫無道理的。這樣的硬核科幻電影你又怎能不愛?
  • 如果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縮短了一點,我們人類會如何?
    今天小編要帶大家了解的是:如果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縮短了一點,我們人類會如何?我們人類賴以生存在地球上,地球是處於太陽系之中的,太陽系的中心太陽為我們提供光跟熱,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如果沒有太陽的存在,地球上就不會有我們人類誕生了。
  • 把火星一步一步變成地球,似乎沒有那麼困難只需要解決這一問題
    你有沒有想過未來的火星移民會逐漸變成現實?也許把火星變成地球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複雜,因為我們只需要解決這一個問題就可以很好的去進行火星的改造問題了。在說火星改造之前,咱們先說一下埃隆.L1點上放置一個大磁鐵的話,就可以幫火星建立起來防護罩來抵禦太陽風,當然這個磁鐵肯定是要足夠大才行的,不過這確實是幫火星建立大氣層的個潛在的方法。
  • 就簡單一點吧,生活和關係都是
    你是怎麼對我的,我都感覺得到。就簡單一點吧,生活和關係都是。—— 一罐寡言你是怎麼對我的,我都感覺得到。氣場是很微妙的東西,見一次面就知道彼此是否融合。我對你的態度,取決於你對我的態度。我本是一個怪人,做不到刻意討好,順其自然就算了。你對我好,我加倍對你好,你不對我好,我也沒所謂,因為沒有人有義務對自己好。好與不好,都是本分。
  • 石油究竟是如何形成的?科學家:也許並沒有人類,想像的那麼簡單
    文/仗劍走天涯石油究竟是如何形成的?科學家:也許並沒有人類,想像的那麼簡單!全球氣溫變暖的這種局勢,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人類不合理的活動所導致的。在當今世界上,如果一個國家能夠掌握地球上大部分的石油資源,就可以成為世界上比較富有的國家,甚至不用吹灰之力就可以獲得大量的財富,比如中東地區的杜拜。那麼石油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其實關於地球上石油的來源被科學家們分為兩種。科學家們認為在遠古時期由於大量的遠古生物死亡,所以它們的屍體被時間所埋藏,逐漸的腐化演變成如今的石油。
  • 阿聯火星探測器要來了!火星探測變簡單了嗎?
    火星,被人類視為最有潛力的第二家園。從地球移民火星,一直是科幻小說的熱門話題。探測火星是空間科學家們的夢想,希望有一天能把火星改造成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現在移民火星也是馬斯克的夢想,發現新大陸以後,歐洲人的後裔準備好了下一次更遙遠的移民。
  • 來自火星的隕石,它是如何跨越上千萬公裡來到地球的?
    來自於地球之外別的星球上面的一些巖石掉落到地球上,然後就被稱之為隕石,一般來說隕石都是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因為通過這種特殊的巖石,研究學者能夠分析出關於一些宇宙太空中別的星球的信息,因此隕石也是很多人爭相收藏的東西。不過在這其中有一種隕石叫做火星隕石,簡單的說是來自於火星的一種石頭。
  • 如果太陽系中有第二個地球,我們還能和平相處嗎?如何相互聯繫?
    2015年,美國宇航局的克卜勒超級太空望遠鏡發現了迄今為止最接近地球的「副本」,它叫做克卜勒-452。克卜勒-452又被稱為「地球2.0」,它每385天繞著一顆與太陽大小相同的恆星旋轉。地球2.0位於一個相對宜居的區域,這意味著它不是太熱或太冷,而且它可能還有一個巖石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