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宜居帶有上億千米寬,地球遠一點或者近一點有關係嗎?

2020-10-18 星辰大海種花家

如果地球離太陽近了一千公裡會怎麼樣?

地球在太陽系中位置是獨一無二的嗎?很多人可能覺得是!其實太陽系的宜居帶挺寬的,內側到金星附近,外側到火星外側,超過1億千米的寬度!

但並不代表在宜居帶內的行星都是宜居的,比如火星儘管在宜居帶外緣,但它一片荒涼並不適合生存,宜居帶是恆星給予的,而行星自身條件也要過關!

一、假如地球遠一點或者近一點,對地球有什麼影響?

上文說了,宜居帶那麼寬,近一點遠一點有啥關係啊?其實這關係還挺大的,並不是說地球在宜居帶的哪個位置都能過得很好!因為宜居星球的生態一旦成型,輸入參數稍有變化就會導致極為嚴重的後果

1、宜居帶內側過近

地球表面的大氣壓為100千帕,當前在這個條件下,積極溫室效應產生的保溫效果是令人極度舒適的,因為溫室效應並不總是壞的,在大氣環流與海洋以及地面的綜合效果下,人類安居樂業,不過可能是過得太安逸了,居然老想著自家人幹仗!

但如果靠的過近,那麼地球的積極溫室效應將會變得極度消極,因為過高的溫度將會引發過大的蒸發量,而大量的水汽進入大氣層後又會反過來加劇溫室效應,這會讓地球的溫升進入惡性循環,最終導致地球的結局金星化!

2、宜居帶外側過遠

當然離太陽的距離增加還比較好處理,只要還在宜居帶以內,只是可能會進入冰河期,比如緯度比較低的地方也開始大量封凍,但靠近赤道兩側的低緯度區域還是宜居的,就像《2012》中描述的世界!

二、假如地球靠近1000千米,對地球有影響嗎?

其實地球的近日點和遠日點都超過500萬千米,而對於北半球來說,遠日點是夏天哦,各位有感覺距離更遠了之後太陽的涼意嗎?相信肯定沒有,甚至認為,沒有空調這日子就沒法過了是吧!但這只是感覺,我們用數學的方式來做個簡單計算,如果地球向太陽方向靠近1000米,輻射究竟會差多少?

根據球體積公式4/3πr^3計算兩者之間的差異約為0.2%%,

地球增加了大概萬分之零點二的輻射,甚至都可以忽略不計!

當然靠近1000千米,地球的一年也會過得稍稍快那麼一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用角動量守恆計算下地球的一年大概會變成多久,不過一樣也是個可以忽略的數字

相關焦點

  • 太陽宜居有多寬?位於宜居帶的地球距離太陽遠一點和近一點會怎樣
    同時我們又會發現烤火取暖的時候,太靠近火爐會太熱,離火爐遠的時候又會太冷。因此最好的位置還是距離火爐不遠不近,這樣既不太冷又不會太熱。太陽就像一個大火爐,溫暖著周圍的行星。水星和金星就距離太陽太近了,因此它們表面溫度太高了。火星和火星以外的四顆行星就距離太陽太遠了。這些星球又太寒冷了。特別是海王星已經絲毫感受不到太陽的溫暖了。
  • 如果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縮短了一點,我們人類會如何?
    今天小編要帶大家了解的是:如果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縮短了一點,我們人類會如何?我們人類賴以生存在地球上,地球是處於太陽系之中的,太陽系的中心太陽為我們提供光跟熱,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如果沒有太陽的存在,地球上就不會有我們人類誕生了。
  • 對「金星已經邁入太陽系宜居帶,大氣層正在形成?」一文的駁斥!
    金星直徑:12103.6千米(地球直徑約12740千米);距離太陽:約1.1億千米(地球距離太陽約1.5億千米);金星表面溫度:約464度(地球平均溫度約15度)金星表面氣壓:約90個大氣壓(地球表面為1標準大氣壓)大氣成分:96.5%成分為二氧化碳!
  • 月球離地球這麼近,也在太陽系宜居地帶,為什麼沒有出現生命?
    地球位於太陽系的宜居帶中,與太陽的距離不近也不遠,這使地球接收到合適的太陽輻射,從而使表面溫度剛好能維持液態水的存在,這讓地球成為了生命的天堂。雖然距離地球僅38萬公裡的月球也是在太陽系的宜居帶中,但月球上卻是另一番景象,那裡一片死寂,毫無生機。之所以會有如此巨大的差異,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月球太小了。
  • 深入探索太陽系,近一點,再近一點
    深入了解我們的太陽系太陽系是一顆恆星,它是所有繞其運行的物體,行星、衛星、小行星、彗星和流星體。大多數恆星都擁有自己的行星,因此僅銀河系就有數百億個其他太陽系。太陽系也可以有不只一顆恆星。如果有兩顆恆星,就稱為雙星系統;如果有三顆或更多恆星,則稱為多星系統。
  • 比地球更適合住人,人類發現24顆「宜居」星球,地球將被捨棄?
    地球一直都是人類生存的家園,愛護地球,保護環境也是我們每個人都懂得的道理,但最近一段時間,美國科學家認為,地球不一定就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其實在太陽系外面還有24顆星球的條件也非常好,而且比地球更適合住人!
  • 近地點1600萬千米,遠地點4500萬千米,地球還有一顆準衛星?
    地月系統我們知道,圍繞行星運動的天體叫做衛星,衛星又有天然衛星和人造衛星之分。對於我們身處的地球家園來說,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月球距離地球的平均距離約為38.4萬千米,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它就像一個忠誠的衛士一樣,既繞著地球運動,也伴隨著地球一起繞太陽運動。在太陽系中,除了水星和金星尚未發現擁有衛星以外,其他行星都擁有自己的衛星,這其中地球擁有的衛星數量是最少的。
  • 太陽系在銀河系的什麼位置,你們知道嗎?大概4環多一點
    太陽系是地球所處的恆星系,地球正是處在太陽系宜居帶內,有著恆星太陽的關照才能成了為一顆生命星球,後來誕生人類成為文明星球,這在宇宙中是非常難得的
  • 假如M87*黑洞距離地球只有一光年,對太陽系會有什麼影響?
    誕生太陽系的奧爾特雲直徑約一光年,如果M87*黑洞在距離一光年的位置的話,大約就是在奧爾特雲外0.5光年的區域,看起來也不近,但在宇宙中動輒以萬光年計算的距離(M87星系距離地球約5500萬光年),簡直就已經碰在一起了!一、M87*黑洞到底是個多大的概念?
  • 比地球更適合居住,科學家發現24顆宜居星球,地球已不再完美?
    近日,美國和德國研究人員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宜居星球,太陽系外有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關於什麼是「宜居星球」,科學家並沒有想去找地球的克隆版,而是確定了「超宜居」標準,以符合潛在的超級宜居性,例如行星年齡、質量、體積、表面溫度、是否有水、與恆星距離等。
  • "超級地球「克卜勒22b宜居嗎?
    你會發現天文學有許許多多的模型,太陽模型,恆星模型,超新星模型,宇宙學模型等等。而研究是不是適宜人類居住的,也有模型,這個模型就叫做宜居帶模型。很多時候,我一說起宜居帶,就基本上會以為就是離恆星夠不夠就行。實際上,這個問題並不那麼簡單,遠比我們想像中複雜。我今天就帶著你通過研究克卜勒22b來了解一下這個「宜居帶」模型到底是咋回事?
  • 地球相似度指數最高的宜居星球,最近被發現了
    6月18日,PHL行星宜居實驗室發布最新成果:距離我們地球12.5光年外一顆紅矮星,圍繞著兩顆類地行星,不僅都處在宜居帶上,而且其中一顆ESI地球相似度指數高達0.94,這是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最像地球的行星。
  • 比地球更適合居住,科學家發現24顆超宜居星球,地球已不再完美?
    近日,美國和德國研究人員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宜居星球,太陽系外有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關於什麼是「宜居星球」,科學家並沒有想去找地球的克隆版,而是確定了「超宜居」標準,以符合潛在的超級宜居性,例如行星年齡、質量、體積、表面溫度、是否有水、與恆星距離等。
  • 如果地球軌道上真有兩個或者更多的星球會怎樣呢?
    地球位於太陽宜居帶中,這裡幾乎是太陽最好的位置,如果地球軌道上有幾十個地球,想一想那真是太好了,每一個地球上都可以生活很多人類,完全不用擔心人口的增多導致地球資源不夠用了,這簡直是好得不要不要的。然而,太陽系是不允許地球軌道上出現幾十個地球的。那麼如果地球軌道上真有兩個或者更多的星球會怎樣呢?
  • 地球所處的太陽系,其半徑可能達150億千米
    我們人類這一物種,在地球上的生存已經有了幾百萬年的歷史,自人類誕生以來,我們就一方面探索我們所生存的地球,另一方面,我們抬頭看天,探索神奇的宇宙。由於古代人類的認知有限,對於宇宙的探索基本只能依靠肉眼進行觀測,在很長的歷史時期,人們都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形成地心說。
  • 科學家發現太陽系早期有三個宜居星球,為啥現在只剩下地球一個?
    大量的證據證明,太陽系並不是宇宙中誕生出的第一批恆星,而是在某個大質量恆星死亡後產生的二代或者三代恆星,從時間上來推論也可以得到這個答案,宇宙年齡在137億年左右,而太陽系的歷史不到
  • 如果太陽系中有第二個地球,我們還能和平相處嗎?如何相互聯繫?
    在太陽系中,如果有兩個地球的話,它們會相互作用嗎?那它們將被安置在哪裡呢?這兩個行星能處於同一個軌道上嗎?在另一顆地球的「人」會與我們一樣嗎?我們之間會相互聯繫嗎?雖然這顆行星可能是地球的「近親」,但它距離太陽系約有1400光年遠。現在我們假設,在太陽系中還有第二個地球。假設兩個地球是一樣的,而唯一的區別就是地球上的「居民」。那麼,我們是否需要去擔心兩個行星之間的引力問題或者物種間的競爭呢?接下來,我們首先需要思考的是,把另一個地球放到太陽系的哪個位置呢?
  • 科學發現24顆宜居星球,堪比地球完美,美方為此研製超光速飛船
    據悉近日,美國和德國研究人員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宜居星球,太陽系外有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關於什麼是「宜居星球」,科學家並沒有想去找地球的克隆版,而是確定了「超宜居」標準,以符合潛在的超級宜居性,例如行星年齡、質量、體積、表面溫度、是否有水、與恆星距離等。
  • 宜居行星真的能「宜居生命」嗎,是否可以產生類似地球的生物?
    如果距離太近,水會立即蒸發;否則,如果距離太遠,水會再次結冰。太陽系中有八顆行星,只有地球溫度宜人,所以水才能以液態形式長期存在於地表。根本原因是地球與太陽的距離既不太近也不太遠,接收到的太陽輻射正好合適,所以地球表面會有液態水。在行星科學中,這一距離範圍被稱為「宜居帶」。
  • 金星已經邁入太陽系生命宜居帶,大氣層正在形成,人類能否移居金星...
    金星是太陽系中先天條件和地球最為相似的星球,但是說起來它又是讓人覺得最為惋惜的星球。金星的體積接近地球的90%,質量相當於地球的80%,是已知所有天體中(包括太陽系外行星)和地球質量最為接近的星球,而且金星上有大氣層,按理說它也應該成為一顆像地球這樣的有生命的星球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