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宜居帶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可以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了解一下。
記得以前上學的時候條件沒有現在這麼好。每到寒冷的冬天帶來的時候,教室裡面就會支起一個燒爐來取暖的。這時候的我最羨慕的就是座位靠近火爐的同學了。整個冬天都被火爐烤得暖洋洋的,舒服極了。
同時我們又會發現烤火取暖的時候,太靠近火爐會太熱,離火爐遠的時候又會太冷。因此最好的位置還是距離火爐不遠不近,這樣既不太冷又不會太熱。太陽就像一個大火爐,溫暖著周圍的行星。水星和金星就距離太陽太近了,因此它們表面溫度太高了。火星和火星以外的四顆行星就距離太陽太遠了。這些星球又太寒冷了。特別是海王星已經絲毫感受不到太陽的溫暖了。
地球就是太陽系中的幸運兒。它到太陽的距離不遠不近剛剛好。這樣地球上的溫度適宜,表面的水剛好以液態的形式存在著。因此我們說地球位於太陽的宜居帶上。
太陽系的宜居帶基本上位於地球軌道附近。太陽系的宜居帶有多寬呢?科學家對此有不同的看法。有的科學家經過計算認為,如果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再遠150萬公裡,地球就會進入到不可逆轉的冰河時代;如果日地平均距離再近750萬公裡,那麼地球就會出現不可逆轉的溫室狀態。那麼太陽系的宜居帶寬度也就是900萬公裡。不過也有的科學家認為太陽系的宜居帶的寬度可能在1.4億到1.7億公裡之間。
即便是太陽系宜居帶的寬度有1.7億公裡寬,也只能容得下一個地球。太陽系的宜居帶還是很窄的。那麼在宜居帶範圍內,地球距離太陽遠一點和近一點有關係嗎?多少移動一些應該影響不到,因為地球在近日點和在遠日點時,距離就相差了500萬公裡。
但是如果地球移動到了到宜居帶的邊緣地帶,肯定會有影響的。地球上的環境就要發生劇烈變化了。地球會變得不是太冷就是太熱,地球氣溫就處在地球生命能夠忍受的溫度範圍極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