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鄰星是距地球最近的恆星,有行星位於它的宜居帶之上嗎?有

2020-12-04 科學信仰

作為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生命,人類的優越感由來已久,可隨著人類對於宇宙認知的加深,傲慢便隨之蕩然無存。

在我們心中獨一無二的地球,在宇宙中不過是一粒塵埃,而我們視若神明的太陽只是宇宙中不可計數的恆星之中的一員,而且還是一顆不算太大的黃矮星。

在銀河系之中,如太陽一般的恆星有多達數千億顆,當然,這些恆星之間的距離以我們熟悉的尺度來看都是十分遙遠的,而距離地球最近的系外恆星就是比鄰星了,它與我們的距離大約為4.22光年。光速約為每秒30萬公裡,4.22光年就是以光速飛行4.22年所經過的距離。

4.22光年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很遠的距離,可是在宇宙尺度下,這個距離已經是非常近了,可以說是近得就快挨在一起了。

比鄰星還有著另外的一個名字,那就是南門二c。為什麼是南門二c呢?因為比鄰星實際上是處於一個三合星系統之中的,也就是說在那裡有三顆恆星,其餘兩顆分別為南門二a和南門二b。

這個三合星系統與著名的科幻小說《三體》中所描述的三體系統並不相同。三顆恆星並不是在相互的引力作用下呈現無規則的運行,實際上比鄰星位於南門二a和南門二b的外圍,並且圍繞這兩顆恆星運行。

比鄰星以何種形式繞行兩顆恆星,目前還不能確定。

有一種說法認為比鄰星是以近似於圓形的軌道來圍繞兩顆恆星公轉,如果是這樣,那麼公轉的周期將會非常長,大約為50萬年左右。另一種說法則是比鄰星以雙曲線軌道來進行運轉,如果是這樣,比鄰星脫離這個三合星系統只是時間問題。

與太陽相比,比鄰星的質量算是相當小了,其只有太陽質量的1/8左右,太陽是一顆黃矮星,而比鄰星只是一顆紅矮星。正因如此,雖然比鄰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系外恆星,但是我們用肉眼是無法觀測到比鄰星的。

比鄰星的年齡與太陽相近,都是50億年左右,但比鄰星的壽命則要遠長於太陽。

這是因為質量越大的恆星,其內部的氫核聚變就越劇烈,燃料消耗的速度就越快,所以質量越大的恆星則壽命越短。太陽的壽命大約為100億年左右,而比鄰星的壽命則可以達到上千億年。

正是因為如此,著名的科幻小說《流浪地球》才會把比鄰星作為太陽燃盡之後,地球文明的逃離目的地。不過由於《流浪地球》的創作時間較早,那個時候還不確定比鄰星附近是否存在著宜居的行星,所以小說中描述的是地球到達比鄰星附近後再去尋找宜居的行星。

現在我們已知在比鄰星的附近確實存在著一顆圍繞它運行的類地行星,而且這顆行星還恰好處於比鄰星的宜居帶之內。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位於這顆行星之上,那麼比鄰星所呈現出的效果就和我們的太陽一樣了。等等,比鄰星是位於一個三合星系統之中的,如果我們真的來到這個行星上生活,會不會出現三顆太陽呢?

這就多慮了,比鄰星是位於三合星系統的外圍,與另外兩顆恆星的距離相對較遠,不過如果位於比鄰星的宜居帶行星上,另外兩顆恆星所呈現的視覺效果與我們通常所看到的星星並不相同,看起來,它們的大小和亮度可能會與月亮比較相近。

相關焦點

  • 最新研究:距地球最近的恆星系統或存在類地行星
    德國《明鏡周刊》報導稱,歐洲南方天文臺(以下簡稱ESO)將在8月底公布一項發現,一顆在我們臨近星系新發現的行星可能具有適宜生命生存的條件。新發現的這顆「與地球相似」的行星還未被命名,它圍繞著比鄰星運行,而比鄰星屬於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統的一部分,該星系距離太陽系僅有4.2光年。
  • 歐南臺證實,比鄰星發現宜居類地行星!
    在這幅藝術家繪製的想像圖中,比鄰星這顆紅矮星出現在這顆行星的地平線上方,而在比鄰星這顆「太陽」的右上方還能看到另外兩顆亮星,它們是半人馬座α(南門二)雙星。這顆行星比地球略大一些,處在比鄰星的宜居帶內,溫度適宜讓液態水存在於行星的表面。圖片來源:ESO/M.
  • 離我們最近的恆星比鄰星
    離我們最近的恆星是比鄰星,它是一顆小紅矮星,距離我們4.2光年。它是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的第三個成員,雖然它離我們很近,但我們用肉眼是看不到它的。2016年,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圍繞著比鄰星運行的行星,被命名為比鄰星b。這顆行星幾天前才被確認。現在,天文學家已經證實了第二顆行星比鄰星c的存在。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有三顆恆星。比鄰星是最小的,也是離我們最近的。
  • 比鄰星,是距離我們太陽最近的恆星,那麼它到底有多大?
    實際上,這顆小小的恆星幾乎稱不上是一顆恆星了,它的質量僅僅略高於褐矮星——一個介於行星和恆星定義之間的天體。儘管比鄰星的質量為木星的150倍,它卻只比木星大1.5倍而已。在2016年8月24日,歐洲南方天文臺宣布發現了比鄰星b,它繞比鄰星公轉,軌道半徑為0.05天文單位(7,500,000公裡),公轉周期約為11.2天,質量至少為地球質量的1.3倍。因為它處於比鄰星的宜居帶內,所以有著適宜的溫度,以此可以推斷其星球表面可能存在擁有液態水的區域。
  • 在附近恆星的宜居帶上發現了地球大小的行星
    與太陽相比,他是個既渺小又黯淡的恆星,是太陽40%的大小,大約僅有太陽1/50的亮度,位於劍魚星座裡距地球100光年的位置,在我們南半球可以觀測到。相對而言,離我們最近的恆星,比鄰星距離地球4.2光年。要了解這些距離,如果你搭乘最快的宇宙飛船(帕克太陽探測器)抵達比鄰星需要將近2萬年的時間。
  • 距太陽系最近恆星系統內發現一顆類地行星
    科技日報北京8月24日電 (記者張夢然)本周英國《自然》雜誌在封面位置刊登了一項天文學重要發現,一顆小型巖石行星繞比鄰星運行,而比鄰星正是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新發現的行星被命名為比鄰星b(Proxima b),質量約為地球的1.3倍,其表面溫度理論上允許液態水存在。比鄰星是一顆紅矮星,距太陽系僅4光年多一點,因此也是人類研究最深入的低質量恆星之一。
  • 盤點距離地球最近的宜居星球!看看你想去哪個?
    歐洲南方天文臺宣布在與地球最近的恆星比鄰星周圍發現一顆位於宜居帶內的行星——比鄰星b。它是已知離地球最近的宜居系外行星。  比鄰星b的質量為地球的1.3倍,距離比鄰星700萬公裡,公轉周期為11.2天。該行星位於比鄰星的宜居帶以內,目前不排除該行星表面有液態水的存在。
  • 歐南臺證實,比鄰星發現宜居類地行星!| 果殼 科技有意思
    這顆行星比地球略大一些,處在比鄰星的宜居帶內,溫度適宜讓液態水存在於行星的表面。圖片來源:ESO/M. Kornmesser天文學家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ESO)的望遠鏡,以及其他天文觀測設施,已經找到了確鑿的證據,表明有一顆行星正圍繞著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半人馬座比鄰星(Proxima Centauri)運轉。
  • 8.6光年外的天狼星周圍有宜居行星嗎?
    迄今為止,天文學家已經找到了超過4000顆的系外行星,其中有些可能處在所在恆星系統的宜居帶中,例如,離我們最近的比鄰星b(4.2光年)就是這樣一顆潛在的宜居行星。不過,天文學家目前還未曾在天狼星雙星系統中發現行星。想要找到系外行星並非容易,因為天文望遠鏡的口徑非常有限,難以直接分辨出遙遠的系外行星。
  • 比鄰星周圍的行星可能不止一個
    天涯若比鄰。比鄰星b。ESO還記得半人馬座比鄰星b嗎?
  • 每五個類太陽恆星,就會有一個類地行星,位於它的宜居帶內
    類地行星真的有這麼多嗎?每五個類太陽恆星,就會有一個位於它的宜居帶內的類地行星。在宇宙中,地球這樣的行星有多常見呢?這是一個讓天文學家和夢想家們思考了幾十年的問題,不過現在多虧了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助力,他們找到了答案。
  • 科學家發現比鄰星不只一顆行星,還有一顆6倍地球質量的潛在行星
    比鄰星是距離我們太陽系最近的恆星,只有4.22光年,它也是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中人類攜帶地球前往的地方,4.22光年的距離也使得地球航行了2500年才得以到達。那麼比鄰星系是怎樣的情況呢?那裡有行星存在嗎?
  • 「比鄰星」系統可能潛藏一顆更小行星
    一個國際科研團隊在最新一期《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撰文稱,他們再次證實,有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圍繞距太陽最近恆星「比鄰星」旋轉,該行星名為「比鄰星b」(Proxima b),質量為1.17倍地球質量,位於其恆星的宜居帶,公轉周期為11.2天。  4年前,HARPS光譜儀首先發現了「比鄰星b」。
  • 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宜居帶內,生命仍有存在的可能!
    近日,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在離太陽最近的恆星,比鄰星上的宜居帶內有一顆行星,生命仍然有存在的可能!為什麼要用「仍然」兩個字呢?其實這個研究要從2016年說起。2016年8月,歐洲南方天文臺(ESO)的天文學家宣布,在鄰近的半人馬座比鄰星系統中發現了一顆系外行星,科學家稱它為Proxima b,即比鄰星b。這一消息讓人興奮不已,因為這是離我們太陽系最近的一顆巖石行星,距離僅4.23光年,它也在其恆星的宜居帶內運行。從那時起,人們進行了多項研究,以確定這顆行星是否真的能支持生命存在。不幸的是,到目前為止的大多數研究都表明,宜居性的可能性並不高。
  • 比鄰星b附近可能有「超級地球」作伴
    繼2016年在比鄰星附近發現比鄰星b之後,天文學家最新研究發現,這顆恆星附近可能還存在另一顆行星——比鄰星c。相關研究日前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  比鄰星是太陽最近的鄰居,離我們只有大約4.2光年。自從在比鄰星旁邊發現第一顆行星後,研究人員就在疑惑:會不會還有第二顆?
  • 地球去流浪 比鄰星是個好歸宿嗎
    因此,理論上地球可以選擇任何一顆年輕的恆星代替太陽使生命延續。」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苟利軍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流浪」的地球應該在距離恆星多遠的軌道上「紮根」?苟利軍指出,這就涉及到了宜居帶的問題。宜居帶指一顆恆星周圍有更大機會存在生命或生命生存環境的區域。如何界定這一範圍?
  • 另一個地球實現!科學家詳解比鄰星附近的宜居星球
    歐洲南方天文臺公布了一項重要發現,科學家們在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除太陽外)比鄰星的周圍發現了一顆系外行星,引發廣泛關注。比鄰星位於半人馬座,是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最新研究確認其周圍存在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並且由於到恆星的距離適中,這顆行星的表面溫度很有可能較為溫和,從而能夠允許水體以液態形式在其地表存在。
  • 比鄰星 (roxima Centauri)(距太陽系最近的恆星)
    比鄰星是離太陽最近的恆星。它是一顆暗淡的紅矮星,比我們的太陽還要小几千倍。我們在這裡看到的是最近發現的一顆繞軌道運行的巖石行星。在右邊,你還可以辨認出半人馬座阿爾法星,它是一顆雙星,有兩個類似太陽的成分。
  • 比鄰星三體世界會有生命嗎?天上有三個太陽,外星人活得很艱辛
    你是否有這樣的經歷呢?夏天晴朗的夜晚坐在鄉村的小河邊抬頭仰望著浩瀚無垠的星空。看著天上的銀河和滿天的繁星產生無限的遐想,「我們的地球溫暖而舒適,宇宙其它恆星的周圍也會是這樣嗎?它們那裡也是不是有地球這樣生機勃勃的行星呢?」銀河系的直徑至少有10萬光年。它裡面有1000億~4000億顆恆星。銀河系中行星數量應該更是不計其數。
  • 已確認比鄰星的第二顆行星
    它是半人馬座阿爾法(Alpha Centauri)三星系統中的其中一顆。儘管距離很近,但我們仍無法肉眼看到它。2016年,天文學家宣布發現了一顆圍繞比鄰星運行的行星,命名為比鄰星b(Proxima Centauri b)。就在幾天之前,天文學家宣布確認比鄰星恆星擁有第二顆行星比鄰星c(Proxima Centauri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