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南臺證實,比鄰星發現宜居類地行星!

2020-12-05 果殼網

天文學家在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半人馬座比鄰星周圍發現了一顆行星。在這幅藝術家繪製的想像圖中,比鄰星這顆紅矮星出現在這顆行星的地平線上方,而在比鄰星這顆「太陽」的右上方還能看到另外兩顆亮星,它們是半人馬座α(南門二)雙星。這顆行星比地球略大一些,處在比鄰星的宜居帶內,溫度適宜讓液態水存在於行星的表面。圖片來源:ESO/M. Kornmesser

天文學家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ESO)的望遠鏡,以及其他天文觀測設施,已經找到了確鑿的證據,表明有一顆行星正圍繞著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半人馬座比鄰星(Proxima Centauri)運轉。這顆人們搜尋了很久的行星,編號為比鄰星b,每11天就繞著它那顆寒冷的紅色母星公轉一圈,溫度也適合液態水存在於它的表面。這顆巖石星球只比地球略重一點,是離我們最近的系外行星——或許也是距離我們最近的太陽系外生命可能的居所。描述這一裡程碑式發現的論文,2016年8月25日將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比鄰星是一顆紅矮星,距離太陽系只有4光年多一點,是除太陽以外離地球最近的恆星。這顆溫度較低的恆星位於半人馬座,太過黯淡而無法用肉眼看見,附近還有另外兩顆比它明亮得多的恆星——半人馬座α(南門二)A和B。

上面那張照片展現了歐南臺拉西亞天文臺3.6米望遠鏡的圓頂,以及圓頂上方的南天星空,具體星座及南門二和比鄰星的位置參見圖注。下方兩張插圖則是哈勃空間望遠鏡拍攝的南門二雙星(左下)和比鄰星。比鄰星是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天文學家發現那裡有一顆行星。圖片來源:Y. Beletsky (LCO)/ESO/ESA/NASA/M. Zamani

2016年上半年,歐南臺設在智利拉西亞天文臺的3.6米望遠鏡,利用HARPS攝譜儀對半人馬座比鄰星進行了定期觀測,同時還通過世界各地的其他望遠鏡對它進行監測。這一觀測項目被稱為「黯淡紅點」(Pale Red Dot),在英國倫敦瑪麗王后大學的吉列姆·安格拉達-埃斯契德(Guillem Anglada-Escudé)的帶領下,一個天文學家團隊試圖尋找這顆恆星細微的前後搖擺——如果有行星繞著這顆恆星旋轉的話,行星的引力就可能導致恆星出現這樣的運動。

由於這一課題在公眾間引發了極為廣泛的興趣,從2016年1月中旬到4月,整個觀測項目所取得的進展都通過「黯淡紅點」網站及社交媒體對外公開。《自然》雜誌上即將發表的那篇報導,也配發了世界各地其他專家撰寫的幾篇延伸閱讀文章。

吉列姆·安格拉達-埃斯契德解釋了這項獨特研究的背景:「可能存在一顆行星的最初線索出現在2013年,但當時的探測結果並不是很有說服力。從那時起,我們就一直在努力推進,在歐洲南方天文臺及其他天文臺的幫助下,通過地面望遠鏡取得進一步的觀測。最近進行的『黯淡紅點』項目就是規劃了大約2年的結果。」

這張圖片展示了一些天體的大小比例,包括南門二雙星和比鄰星,以及其他一些大小已經被甚大望遠鏡幹涉儀(VLTI)精確測量的恆星。太陽和木星也被繪製在圖中,作為對比。可以看出,比鄰星是一顆非常小的恆星,直徑甚至只比木星大一點點。圖片來源:ESO

「黯淡紅點」項目獲得的觀測數據,結合歐南臺及其他天文臺此前對比鄰星的觀測,揭示出了明確的信號,指向了一個真正令人激動的結果。有時,比鄰星以每小時大約5千米的速度靠近地球,大概相當於人類正常的步行速度,有時它又以同樣的速度遠離地球。徑向速度上的這種有規律的變化模式,每過11.2天就會重複出現一次。根據都卜勒效應,這樣的徑向運動會導致比鄰星的光譜發生微妙的偏移。通過對這些偏移的細緻分析,科學家推斷那裡存在一顆質量至少為地球1.3倍的行星,在大約700萬千米的距離上繞著比鄰星運轉——這個距離只有太陽到地球距離的5%。

吉列姆·安格拉達-埃斯契德對過去幾個月來他的興奮之情作了如下評論,「在『黯淡紅點』項目持續進行的那60個夜晚,我每一天都在檢驗這個信號是否保持一致。頭10天的數據看起來很有希望,頭20天的數據與預期相符,到了第30天,結果已經相當明確了,所以從那天開始我們就在撰寫論文了!」

藝術家畫筆下的比鄰星b,這顆行星繞著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比鄰星運行。半人馬座裡明亮的南門二雙星也出現在畫面中的行星和比鄰星之間。比鄰星b質量比地球略大,在宜居帶內繞著比鄰星旋轉,可以有液態水存在於行星表面。圖片來源:ESO/M. Kornmesser

比鄰星這樣的紅矮星是一類活躍的恆星,它們能夠通過多種方式發生變化,「模擬」出一顆行星存在的信號。為了排除這種可能性,在「黯淡紅點」項目持續進行期間,天文學家團隊還利用智利聖佩德羅德阿塔卡馬天文臺的ASH2望遠鏡和拉斯昆布瑞天文臺全球望遠鏡網絡,對比鄰星的亮度變化進行了極為仔細的監測。比鄰星發生耀閃時採集的徑向速度數據,在最終分析時被排除掉了。

儘管比鄰星b環繞恆星公轉的軌道,要比太陽系裡水星環繞太陽的軌道更近得多,但比鄰星本身也比我們的太陽要黯淡得多。結果就是,比鄰星b非常舒適地處在比鄰星的宜居帶內,估算出來的表面溫度允許水以液態形式存在。儘管軌道適宜,但比鄰星b這顆行星的表面環境,或許還會受到來自那顆恆星的紫外線及X射線耀閃的劇烈影響——要比地球所受來自太陽的高能輻射強烈得多。

這張信息圖示將比鄰星b的行星軌道與太陽系裡的同一區域作了對比。比鄰星比太陽更小,溫度也更低,這顆行星環繞比鄰星的軌道也遠比水星環繞太陽的軌道要近得多。新發現的這顆行星位於比鄰星的宜居帶內,液態水能夠在這顆行星表面存在。點擊圖片可以放大。圖片來源:ESO/M. Kornmesser/G. Coleman

兩篇獨立的文章探討了比鄰星b的宜居性及氣候。他們發現,目前還無法排除這顆行星上存在液態水的情況,如果真有液態水存在,那麼水也可能只存在於這顆行星上陽光最充足的區域,不是這顆行星永遠朝著比鄰星的那一面(同步自轉),就是赤道帶附近(3:2共振自轉)。比鄰星b的自轉、來自比鄰星的強烈輻射,以及這顆行星的形成歷史,使得那裡的氣候與地球全然不同,不太可能擁有季節變化。

儘管比鄰星實際上要比太陽小很多,但由於距離很近,在新發現的行星上看來,比鄰星的大小是地球上看到太陽大小的3倍。圖片來源:ESO/G. Coleman

發現這顆行星只是一個開始,未來天文學家將對它展開更全新的觀測,不論是使用現有設備,還是使用下一代的巨型望遠鏡,比如歐洲特大望遠鏡(European Extremely Large Telescope,E-ELT)。比鄰星b將成為在宇宙中其他地方搜尋生命存在證據的首要目標。事實上,半人馬座α南門二系統也將是人類首次嘗試星際旅行,也就是所謂的「突破攝星」計劃的目的地。

吉列姆·安格拉達-埃斯契德總結說,「儘管已經找到了許多系外行星,而且未來還會找到更多,但搜尋最近的類地行星並取得成功,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終生難得的一次體驗。許多人的故事和努力都匯聚於這一發現。這個結果對於他們所有人來說也是一份大禮。接下來的任務是,在比鄰星b上尋找生命……」(編輯:Steed)

相關焦點

  • 歐南臺證實,比鄰星發現宜居類地行星!| 果殼 科技有意思
    這顆行星比地球略大一些,處在比鄰星的宜居帶內,溫度適宜讓液態水存在於行星的表面。圖片來源:ESO/M. Kornmesser天文學家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ESO)的望遠鏡,以及其他天文觀測設施,已經找到了確鑿的證據,表明有一顆行星正圍繞著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半人馬座比鄰星(Proxima Centauri)運轉。
  • 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不簡單,歐南臺又有新發現!
    比鄰星(Proxima Centauri)是距離太陽系最近的一顆恆星,僅4光年有餘。對於三體迷來說,這顆暗淡的紅矮星有著超越現實的意義。因為它與雙星系統半人馬座α星A-B共同構成一個三體星系,名曰半人馬座α星。沒錯,這裡正是《三體》中三體人的老巢所在。
  • 天文學家在太陽系外發現潛在宜居行星(組圖)
    (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新華社北京8月25日電 一個國際團隊24日在英國《自然》雜誌網絡版上發表報告說,他們通過長期觀測發現,一顆環繞比鄰星運行的行星可能具有適合生命繁衍的環境。比鄰星是距太陽系最近的恆星,或許在不久的將來人類能夠發射探測器到這顆潛在宜居行星上探索生命痕跡。比鄰星位於半人馬座,是一顆紅矮星,距離太陽系約4.2光年。
  • 科學家宣稱,發現了24個「超宜居」的類地行星
    科學家宣稱,發現了24個「超宜居」的類地行星 2020-10-10 22:14:49 來源 : 天文在線 利用一系列標準,研究人員在已知的4500個行星中篩選出了總共24個可能宜居的行星。
  • 已確認比鄰星的第二顆行星
    2016年,天文學家宣布發現了一顆圍繞比鄰星運行的行星,命名為比鄰星b(Proxima Centauri b)。就在幾天之前,天文學家宣布確認比鄰星恆星擁有第二顆行星比鄰星c(Proxima Centauri c)。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擁有三顆恆星,比鄰星是其中最小且離我們最近的一顆。
  • 比鄰星系統複雜得很 除了類地行星還有塵埃帶
    比鄰星那兒又有新發現,這回做出貢獻的是「哎媽」——位於智利的ALMA(阿塔卡馬大型毫米/亞毫米波射電望遠鏡陣)發現我們的鄰居比鄰星周圍存在一個與太陽系極為相似的塵埃帶
  • 科學家在太陽系內外都發現類地行星,哪顆行星會成為第二地球?
    與此同時,科學家們也將目光投向了太陽系外,雖然系外區域是人類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企及的地方,但對類地行星的探索還是很有必要的。目前科學家們已經發現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比鄰星中存在一顆位於宜居帶的行星,它就是比鄰星B。由於比鄰星是一顆紅矮星,它的表面溫度比太陽溫度低很多,因此科學家通過探測數據推測該行星上存在大氣層和液態水。至於該推測是否屬實,還有待未來的驗證。
  • 「比鄰星」系統可能潛藏一顆更小行星
    一個國際科研團隊在最新一期《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撰文稱,他們再次證實,有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圍繞距太陽最近恆星「比鄰星」旋轉,該行星名為「比鄰星b」(Proxima b),質量為1.17倍地球質量,位於其恆星的宜居帶,公轉周期為11.2天。  4年前,HARPS光譜儀首先發現了「比鄰星b」。
  • 科學家手把手教你如何探測「三體」行星
    它雖然處在宜居帶,真的宜居嗎?一般探測系外行星有哪些方法?未來,我們還有哪些探測計劃?新發現:離我們最近的一顆系外行星,處於宜居帶北京時間8月25日凌晨1點,歐洲南方天文臺召開發布會,宣布了他們最新的一項發現:在除太陽之外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比鄰星周圍,發現了一顆位於宜居帶的類地行星候選體。
  • 科學家發現比鄰星不只一顆行星,還有一顆6倍地球質量的潛在行星
    行星上面有生命存在嗎?其實天文觀測中已經發現比鄰星系中有行星存在,2016年8月時歐洲南方天文臺宣布在比鄰星附近發現一顆行星!它就是比鄰星b,和地球差不多大小,距離比鄰星只有700萬公裡,比水星到太陽的距離還近得多,然而由於比鄰星是一顆紅矮星,質量只有太陽的1/8,所散發出的光和熱也比較弱,表面溫度只有2800k左右,所以其宜居帶比太陽系更靠近星體,因此比鄰星b這顆行星位於比鄰星的宜居帶中。
  • 比鄰星周圍的行星可能不止一個
    天涯若比鄰。比鄰星b。ESO還記得半人馬座比鄰星b嗎?
  • 比鄰星是距地球最近的恆星,有行星位於它的宜居帶之上嗎?有
    另一種說法則是比鄰星以雙曲線軌道來進行運轉,如果是這樣,比鄰星脫離這個三合星系統只是時間問題。與太陽相比,比鄰星的質量算是相當小了,其只有太陽質量的1/8左右,太陽是一顆黃矮星,而比鄰星只是一顆紅矮星。正因如此,雖然比鄰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系外恆星,但是我們用肉眼是無法觀測到比鄰星的。
  • 距太陽系最近恆星系統內發現一顆類地行星
    科技日報北京8月24日電 (記者張夢然)本周英國《自然》雜誌在封面位置刊登了一項天文學重要發現,一顆小型巖石行星繞比鄰星運行,而比鄰星正是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新發現的行星被命名為比鄰星b(Proxima b),質量約為地球的1.3倍,其表面溫度理論上允許液態水存在。比鄰星是一顆紅矮星,距太陽系僅4光年多一點,因此也是人類研究最深入的低質量恆星之一。
  • 比鄰星b被潮汐鎖定沒法宜居?科學家:超算模擬結果是這樣的
    由於孕育生命的條件極為苛刻,所以,很多系外行星都被排除在宜居行星之列以外。當然,也有研究表明,某些行星是有可能具備孕育生命的潛力的,如離我們超過5500萬公裡遠的火星,離我們大約4.24光年遠的比鄰星b。當然,這些行星目前只是列為可能適宜孕育生命、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暫時未確認這些行星是否和地球一樣存在生命。
  • 比鄰星b附近可能有「超級地球」作伴
    繼2016年在比鄰星附近發現比鄰星b之後,天文學家最新研究發現,這顆恆星附近可能還存在另一顆行星——比鄰星c。相關研究日前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  比鄰星是太陽最近的鄰居,離我們只有大約4.2光年。自從在比鄰星旁邊發現第一顆行星後,研究人員就在疑惑:會不會還有第二顆?
  • 科學家在比鄰星軌道發現第二顆超級地球!
    天文學家發現了另一顆可能圍繞我們的鄰居——半人馬座比鄰星運行的系外行星。如果得到證實,這將是第二顆環繞該恆星的系外行星,同時也是一顆超級地球!比鄰星是在1915年被發現的,大約13000個天文單位。比鄰星是一顆紅矮星,或稱M矮星。它離太陽大約4.2光年,是我們最近的鄰居。它是三叉星系中的第三顆恆星,與半人馬座阿爾法AB雙星一起組成三叉星系的三大主體。
  • 科學家詳解比鄰星附近的宜居星球
    歐洲南方天文臺公布了一項重要發現,科學家們在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除太陽外)比鄰星的周圍發現了一顆系外行星,引發廣泛關注。比鄰星位於半人馬座,是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最新研究確認其周圍存在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並且由於到恆星的距離適中,這顆行星的表面溫度很有可能較為溫和,從而能夠允許水體以液態形式在其地表存在。
  • 離我們最近的恆星比鄰星
    2016年,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圍繞著比鄰星運行的行星,被命名為比鄰星b。這顆行星幾天前才被確認。現在,天文學家已經證實了第二顆行星比鄰星c的存在。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有三顆恆星。比鄰星是最小的,也是離我們最近的。
  • 比鄰星是否擁有第二顆行星?
    據美國國家天體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說,距離我們太陽最近的比鄰星附近可能有第二顆行星。如果被證實,它將是一個理想的候選者通過新的即將到來的空間天文望遠鏡來直接成像。藝術家對於半馬人座b的概念,一個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圍繞著我們的太陽最近的恆星,接近半馬人座。
  • 【關注】一個新地球被發現了?太空移民將要實現了?
    近日,歐南臺公布一則新發現:在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周圍發現一顆位於宜居帶的類地行星。也就是說,地球的「孿生兄弟」可能出現了…… 去年, NASA剛剛宣布過, 他們找到了一顆與地球十分相似的星球, 叫做「克卜勒452-b」(Kepler 45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