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宣稱,發現了24個「超宜居」的類地行星

2020-12-05 IT專家網

科學家宣稱,發現了24個「超宜居」的類地行星

2020-10-10 22:14:49 來源 : 天文在線

利用一系列標準,研究人員在已知的4500個行星中篩選出了總共24個可能宜居的行星。

(圖註:發現了24個與地球類似的「超宜居」的行星)

據稱,這24個「超宜居」的行星及其所在的星系可能擁有比地球及太陽系更適合生命生存的環境。

這個項目由華盛頓州立大學主導,這些行星有著比地球更大的年齡、略大的體積以及更暖溼的環境。

研究者補充說,相比於壽命更長的恆星,在環繞變星公轉的宜居行星上生存的生命可能有著更強的繁殖能力和更長的壽命。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24顆「超宜居」星球,人類可以準備「搬球」了嗎
    科學家一直在試圖尋找人類的新家園。而最近美德科學家宣稱,發現了24顆可能比地球更宜居的太陽系外行星。自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科學家第一次在宇宙中發現系外行星後,便開始尋找宇宙中適宜人類居住的行星。目前,科學家發現了4500顆太陽系以外的行星。
  • 比地球更宜居?美國科學家在太陽系外發現24顆「超宜居」行星
    據英國《太陽報》當地時間10月5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們在太陽系之外發現了24顆行星,他們認為這些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生存,更加宜居。在華盛頓州立大學(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領導的一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詳細描述了這些潛在的「超宜居」行星的特徵。這些行星距離我們超過100光年,但可能是我們在地球以外發現生命的最大希望。
  • 科學家發現24個超宜居星球
    美國最新研究指出,地球是目前已知唯一擁有生命的行星,但若與太陽系外的24個潛在「超宜居」行星(superhabitable planet)相比,地球可能不是最適合生命生存的地方。馬庫奇及同事指出,距離地球100光年的24個系外行星及其候選行星,可能是比地球更適合生命生存的超宜居行星,並將超宜居星球定義為「任何比當前地球擁有更多生物量和生物多樣性的行星」,本質上必須比地球更老、更大、更溫暖且更溼潤。
  • 24顆「超宜居行星」被發現,比地球更宜居
    由於需要具備這麼多條件,而很多星球都達不到這樣的要求,雖然我們已經發現了4000多顆系外行星,但是此前還未曾發現一顆完全適宜我們生命的星球。不過,現在科學家找出了24顆「超宜居」行星,並繪製出它們完美的輪廓。
  • 24顆「超宜居」行星被發現,地球不是生命「最宜居」的行星?
    科學家發現24顆超宜居行星,比地球更適合生命生存!這是最近很多媒體報導的消息,初看消息時我有些震驚,這是真的嗎?於是我點開一看。美國和德國研究人員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宜居星球,太陽系外有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科學家從4500顆已知地外行星中篩選出24顆「超宜居」行星,近期在美國《天體生物學》雜誌發表文章,詳細介紹這些距離地球超過100光年的「超宜居」星球。
  • 科學家發現24顆「超宜居」行星,若存在生命,將比地球上更舒適
    人類太空探索已經半個多世紀,但沒有發現過任何地外生命存在,目前來看地球生命就是宇宙中的唯一。但仔細來想這個結論又太過於絕對,因為從時間和空間上來講,宇宙中不可能僅僅存在地球生命。滿足以上條件的行星,科學家習慣把它稱之為宜居行星。
  • 科學家們聲稱,比地球更宜居的「超宜居」行星,可能有24個
    利用一系列標準,研究人員在已知的4500個行星中篩選出了總共24個可能宜居的行星。(圖註:發現了24個與地球類似的「超宜居」的行星)據稱,這24個「超宜居」的行星及其所在的星系可能擁有比地球及太陽系更適合生命生存的環境。這個項目由華盛頓州立大學主導,這些行星有著比地球更大的年齡、略大的體積以及更暖溼的環境。
  • 美俄天文學家隔空論戰「超宜居」行星是否真的宜居?
    美國科學家宣布找到24個「超宜居」行星最近,美國教授德克·舒爾策·馬庫赫,與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以及美國維拉諾瓦大學天文學家合作確定了行星「超宜居」的標準。這個標準涵蓋了:行星年齡、質量、體積、表面溫度、是否存在水還有與恆星的距離等等方面。最終在人類目前已經發現的4500地外行星中,它們篩選出了24顆「超宜居」星球。這24顆「超宜居」星球,按理說是非常適合生命體生存的,可惜他們都距離地球超過100光年?既然「超宜居」的星球有了,憑我們現在的科技能不能確定那些星球上存在生命呢?
  • 比地球更宜居,科學家們發現24顆「超宜居」的星球
    近日,美德兩國的科學研究人宣布了一件令人振奮的消息,他們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適宜居住的星球,他們發現太陽系外有24顆行星,可能要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篩選出了24顆宜居行星。這些科研人員是根據「超宜居」的標準,從4500顆已知的地外行星中篩選出了24顆認為是「超宜居」的行星。但實際上,並沒有一顆行星是真正能夠滿足所有的「超宜居」條件。但是一般情況下,只要能夠滿足四個條件,那麼就意味著生命體可能在那裡生活的要比在地球上更加舒適。
  • 美國科學家小組宣稱:發現24個比地球更適合生命居住的行星
    迄今為止,地球是宇宙中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然而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地球生物學家德克·舒爾策·馬庫奇率領的一個科學家小組近日披露,宇宙還有比地球更適合生命居住的星球。馬庫奇稱,通過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獲得的數據,對4500顆系外行星進行了篩選,最後確定了24顆比地球更適合生命居住的行星。
  • 美國科學家小組宣稱:發現24個比地球更適合生命居住的行星
    迄今為止,地球是宇宙中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然而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地球生物學家德克·舒爾策·馬庫奇率領的一個科學家小組近日披露,宇宙還有比地球更適合生命居住的星球。馬庫奇稱,通過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獲得的數據,對4500顆系外行星進行了篩選,最後確定了24顆比地球更適合生命居住的行星。科學家小組為新發現的行星確定的「超宜居」標準主要有以下幾點:太陽是恆星;年齡比地球要大;體積質量更大;氣候更為溫暖;空氣更加溼潤;液態水豐富;生物多樣性;標準的大氣壓;與恆星距離適中;恆星壽命更長;空氣成分合適;氧氣充足等等。
  • 地球不一定最適合人類居住,科學家發現多顆「超宜居」行星
    隨著科學的發展,人類開始尋找地外宜居星球,宇宙中大約有1000億個星系,每個星系又有不計其數的恆星,許多恆星都有行星圍繞著其旋轉,要怎麼才找到宜居星球?首先,行星要處於我們所說的宜居帶內,行星與恆星的距離要合適,地球就處於太陽的宜居帶內,它與太陽的距離不近也不遠,剛好能夠保存液態水存在的環境,環境要和地球相似,上面能夠住人,科學家就是根據這個模型來尋找宜居星球。
  • 科學家發現24顆超宜居行星:比地球更宜居
    美德兩國研究人員宣布,在對行星年齡、表面溫度、是否有水等條件進行比對後,最終從4500顆已知地外行星中篩選出了24顆「超宜居」行星。這些行星距地球均超100光年,它們圍繞旋轉的恆星壽命比太陽長且變化更慢,因而生命體或更容易在這些星球生長。 (央視新聞)
  • 比地球更宜居!科學家發現24顆「超宜居」星球
    這是美國航天局提供的新確認的行星運轉概念圖。新華社/美聯新華社北京10月6日電(記者王鑫方)美國和德國研究人員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宜居星球,太陽系外有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同時就職於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和德國柏林工業大學的教授德克·舒爾策-馬庫赫牽頭這項研究,與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和美國維拉諾瓦大學天文學家合作,確定「超宜居」標準,例如行星年齡、質量、體積、表面溫度、是否有水、與恆星距離等。
  • 科學家發現24顆超宜居星球:比地球更宜居
    美德科學家發現24顆超宜居星球:比地球更宜居4500顆已知地外行星中篩選出了24顆「超宜居」行星。這些宜居行星通常是指, 在其恆星周圍正確的軌道區域 ,溫度適中,足以讓液態水在其表面存在, 而不會凍結或沸騰。
  • 科學家發現24顆超宜居行星,距地球超100光年
    這是美國航天局提供的新確認的行星運轉概念圖。新華社 / 美聯美國和德國研究人員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宜居星球,太陽系外有 24 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同時就職於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和德國柏林工業大學的教授德克 · 舒爾策 - 馬庫赫牽頭這項研究,與德國馬克斯 · 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和美國維拉諾瓦大學天文學家合作,確定 " 超宜居 " 標準,例如行星年齡、質量、體積、表面溫度、是否有水、與恆星距離等。他們最終從 4500 顆已知地外行星中篩選出 24 顆 " 超宜居 " 行星。
  • 科學家發現24個行星,比地球更適合人類居住
    這不就有好消息傳來,科學家發現24個行星,比地球更適合人類居住。近日,美國和德國研究人員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宜居星球,太陽系外有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關於什麼是「宜居星球」,科學家並沒有想去找地球的克隆版,而是確定了「超宜居」標準,以符合潛在的超級宜居性,例如行星年齡、質量、體積、表面溫度、是否有水、與恆星距離等。
  • 科學家發現 24 顆超宜居行星,比地球更適合生命生存
    IT之家10月9日消息 新華社報導,近期,美國和德國研究團隊在《天體生物學》雜誌上發表文章,詳細介紹了 24 顆距離地球超過 100 光年的 「超宜居」星球。其中一些星球比地球更古老、稍微大一些、略溫暖些、可能更溼潤。它們圍繞旋轉的恆星壽命比太陽長且變化更慢,生命體因而可能更容易在這些星球生長。
  • 繼發現24顆「超宜居」行星後,又發現超級地球
    科學家們制定了「超宜居」標準,最後從已知的4000多顆系外行星中選出了24顆「超宜居」行星,並繪製出這些「超宜居」行星的輪廓:它們環繞K矮星運行,年齡大約為50億到80億歲之間、尺寸比地球大10%、平均溫度比地球高5℃、大氣中的氧氣含量在25%-30%之間,還有豐富的水資源等。
  • 美科學家找到24顆超宜居行星,比地球還適合居住,或有地外文明
    24顆行星很可能比我們的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他與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和美國維拉諾瓦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首先確定了地外行星「超宜居」的標準,其中包括行星年齡、質量、體積、表面溫度、大氣成分,是否在宜居帶中,是否有液態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