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恆星宜居帶中與地球大小相似的行星。(藝術模擬圖來源:英媒)
中國日報網8月16日電(沈洋)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8月15日消息,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在整個宇宙數以億計的恆星中,距離我們最近的一個恆星系統恰恰有可能孕育外星生命。
德國《明鏡周刊》報導稱,歐洲南方天文臺(以下簡稱ESO)將在8月底公布一項發現,一顆在我們臨近星系新發現的行星可能具有適宜生命生存的條件。新發現的這顆「與地球相似」的行星還未被命名,它圍繞著比鄰星運行,而比鄰星屬於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統的一部分,該星系距離太陽系僅有4.2光年。比鄰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一顆恆星,圍繞其運行的這顆行星則可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系外行星。
ESO發言人理察·胡克表示已經注意到了該報導,但拒絕承認或否認該報導內容,稱「對此不作任何評論」。
研究人員將一顆恆星周圍的一定距離範圍稱為「宜居帶」,在這一範圍內,水可以以液態的形式存在。新發現的這顆行星就被認為是處於比鄰星的「宜居帶」中。研究人員相信它是一個類地行星,且與比鄰星的距離可以使其表面擁有液態水,而液態水正是生命產生的重要條件。
目前尚未獲得關於這顆行星的更多細節,但在此之前,從未有科學家發現距離地球如此之近的類地行星。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也曾就發現新的行星發表聲明,但這些行星中的大多數不是溫度太高就是太低,都無法在其表面保有液態水;還有的與主要由巖石構成的地球和火星不同,是由氣體組成的,類似於太陽系中的木星和海王星。
就在2015年,NASA宣布發現了一個系外行星,將其描述為與地球「距離最近的雙胞胎」,並將其命名為克卜勒452b。這顆行星比地球大60%,擁有活火山、海洋和與我們類似的陽光。在克卜勒452b上,重力是在地球上的兩倍,而每年則擁有385天。但克卜勒452b距地球有1400光年,距離遠遠大於比鄰星軌道中新發現的這顆行星。
發現於1915年的比鄰星是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統中的三顆恆星之一,天文學家們相信它和半人馬座阿爾法A星及B星共同組成了一個三恆星系統。比鄰星是一顆低質量紅矮星,距離另兩顆恆星0.237光年,同時也比它們更靠近地球0.12光年,這使其成為距地球最近的恆星系統。
加利福尼亞大學教授菲利浦盧賓表示:「發現繞比鄰星運行的這顆行星讓人非常激動。這使人類到訪附近恆星系統顯得更加有吸引力。雖然我們早已知道,有許多行星圍繞太陽系附近的其他恆星運轉,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統也會有其他行星。」
(編輯:劉世東 周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