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太陽是太陽系唯一的恆星,它坐落於星系的中心,佔據了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太陽依靠本身強大的質量帶來的引力,牢牢束縛著八大行星,讓它們能夠穩定運行在自己的軌道上。
可是說恆星就是像太陽系這樣的小星系的管理者,正是宇宙中有數不盡恆星的存在,才能夠有效管理一個個小星系,從而維護整個宇宙的穩定。如果沒有這些恆星的存在,宇宙可能會非常亂,到處都是天體撞擊事件。而沒有恆星的存在,也不大可能會有生命星球的出現,不會有智慧生命的出現。
人類在沒有走出地球之前,我們對太陽的認知非常有限,那個時候我們仰望星空,看到天上一閃一閃的星星,認為它們跟太陽不是一類天體。可是當我們走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時候才明白,原來的認知是多麼的無知。夜晚天上的那些星星,除了極個別行星之外,基本上都是恆星。
只是由於這些恆星都在太陽系之外,距離地球比較遙遠,所以它們才看上去非常小。每一個恆星的周圍基本都有一個小星系的存在,而這樣的小星系只要機緣巧合之下,就有可能誕生一顆生命星球,甚至慢慢會成長為文明星球。
人類在走出地球之後,就開啟了地外文明搜尋計劃,可是想要探尋外星文明,我們基本上不可能在太陽系內尋找到,除非外星文明主動來到太陽系跟我們接觸。除此之外,我們想要尋找到外星文明,只能離開太陽系,前往其它的星系探索。
而宇宙是浩瀚廣闊的存在,如果人類未來有了初步星際航行的技術,能夠探索的區域也僅限太陽系附近的星系。而在人類還沒有能力進行星際航行之前,我們能夠做的就是通過天文望遠鏡不斷搜尋太陽系附近的每一個恆星,發現的恆星越多,對於人類未來的探索計劃越有利。
那麼太陽系附近的恆星中,離太陽最近的是哪一個顆?距離有多遠?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夠有希望前往?根據NASA的觀測數據,目前在距太陽17光年的範圍內發現的恆星有45顆,最近的一顆恆星則是比領星,距地球約4.24光年。
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半人馬座α星,認為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之所以會有這種誤解,是因為它是天空第三明亮的一顆星,距離地球約4.37光年。可事實上,半人馬座α星並不是一顆恆星,它是一個三星系統的總稱。
也就是這個系統中存在著三顆恆星,其中一顆就是半人馬比領星,這旨一顆暗紅矮星。比鄰星雖然距地球最近,可是我們卻無法直接觀測到它,原因就是它太暗淡了。我們在南半球觀測到的半人馬α星,只是其它兩顆恆星的光輝。想要觀測到比鄰星,需要非常先進強大的望遠鏡才行。
對於比鄰星,可能過去很多人不知道,直到去年《流浪地球》播出之後火了,人們才知道比鄰星。在流浪地球中,由於太陽氦閃即將發生,人類不得不改造地球,帶領它逃離太陽系去其它的星系安家。而科學家選擇的目標星系就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比鄰星系。
當然,《流浪地球》中科學家選擇比領星係為人類新的家園,其實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原因就是這個三星系統不適應人類的生存,根據科學家的觀測研究發現,比領星系並不非常穩定,而且還有超強的恆星能量爆發。這種能量爆發對於地球生命來說,是非常危險的,一旦發生,所有的生命都有可能終結。
所以,人類要選擇未來的移民星系,最好還是跟太陽系相似的單星系統,雙星系統或三星系統對於地球生命和人類來說,都有可能是無法適應的。當然,我們並不是說,比領星系不可能會有生命的存在,要知道,生命的生命力是非常頑強的,這一點科學家已經在地球上的一些極端環境中重大發現得到了證明。
地球上的一些生命,比如水熊蟲,有著非常頑強的生命力,可以在很多的極端環境下生存。甚至可以在太空中生存一段時間並產卵,地球都有如此頑強的生命,說明生命對於環境的需求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苛刻。
只要生命所需的基礎條件符合,即使是比領星系這樣的不穩定系統中,也有可能誕生生命,甚至於誕生智慧文明。《三體》中的強大文明不就是來自於比領星系這個三星系統嗎?雖然這只是小說中虛構的文明,但是在現實宇宙中,我們卻無法完全排除比領星系有生命甚至是文明存在的可能性。
想要揭開這些謎團,依靠天文望遠鏡,自然是無法觀測到比鄰星系的具體情況。只有飛船真正前往實在觀測,才有可能確定這個星系的真實情況,而要實現這個目標,對於人類來說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宇宙的距離以光年為基本單位,4光年遠的距離在宇宙尺度上是一個非常短的距離,可是這個距離對於人類現在的科技來說,卻是一道無法逾越的巨大鴻溝。新視野號太空飛行器的飛行速度大約是60,000 km/h,這在所有曾探索過太陽系的飛船中速度是最快的。
新視野號飛船從地球出發前往冥王星花費了9年多的時間,而以這個速度飛行,到達比領星系需要78000年才可以。這是多麼漫長的一個時間啊,所以要前往比領星系探索,飛船的速度最少也要達到亞光速飛行,就算是《流浪地球》中的速度到達比鄰星也需要數千年的時間。
數千的航行時間,除非是有不得不離開太陽系的理由,否則不會花費這個時間從地球前往比鄰星。未來人類要前往比鄰星探索,在星空中花費的時間要在百年以內。要實現這樣的亞光速飛行,需要強大能源的支持,化石類能源自然是不可能做到的,只有更強大的核聚變以及反物質或許才可以做到。
核聚變能源是一種非常強大的能源,在《流浪地球》的人類已經掌握了非常成熟的核聚變技術,可即使如此,能夠實現的星際航行速度也不過才千分之一光速左右。這樣的速度離我們實現探索比領星系還差得很遠,所以核聚變能夠讓飛船的速度實現質的飛躍,但卻無法讓我們實現初步的星際航行。只有反物質能源才有可能做到,而人類現在在核聚變道路上的探索還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夠實現,更不說要反物質能源了,所以我們想要實現前往比領星系的願望,可能至少也要在千年以後。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