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心理學有個現象,說人的心裡有一個特別奇怪的地方,就是住大房子這種舒服的享受,不超過一周你就適應。一周以後你就不會再感受到住住大房子的快樂,你會覺得反正都差不多還要打掃衛生很煩。
但是上班很遠,這件事帶來的焦慮,10年8年你也減少不了。我覺得非常有道理。就拿我來說吧。我這人睡眠質量不是很好,動不動愛失眠。好不容易睡著了,我又怕睡過頭。
有次忘了定鬧鐘,醒來的時候已經八點半。我上班是九半,平時上下班都是一個半小時。坐地鐵肯定是要遲到的,而那時候正好是上下班高峰期,打車也得堵在路上。一路上我不停催促司機快點,可運氣不好還是堵了。
沒辦法最終還是遲到了半小時,我真是懊惱,不僅損失了打車費,一路上因為焦慮,心情一時難以平復,當天的工作弄得一塌糊塗。後來,我買了車,不再擠上下班的地鐵,但我卻要為找停車位煩惱。後來是跟一個同事買了公司周邊小區的停車位,才少了很多煩惱。
02
很多時候我都在想,假如我在這個小區有房子,那該是件多輕鬆的事情。走路十分鐘就能到公司,中午還能回家吃飯。
即使遲到了,老闆一個電話,十分鐘就能到,公司的業務一點都不會耽誤。加班很晚,老婆也不會擔心我在外面出事,散步買水果的工夫順道來看一下就可以了。所以上班距離遠所帶來的焦慮是長期的,而住一個大房子所帶來的滿足感是短期的,看你怎麼選。
我見過特別多很會享受的人,就是在公司附近大概500米之內租一個小房子。把離公司遠的大房子當度假地。周末帶上老婆孩子,回家炒幾個小菜,不要太美。
我還見過有的人把大房子租出去,拿那個租金來租城裡的小房子。真的是一點壓力都沒有。他跟他老婆還是各自租了個房子。想對方了就去對方那裡過夜,感覺就像在談一輩子戀愛一樣。
03
有個數據統計,61%的人都認為自己很難有時間享受生活。他們總說沒時間我很忙,那怎麼樣能夠省出時間來呢?把上班的距離縮短就能節省不少時間。
但那些人往往顧慮很多,說那孩子怎麼辦,老人怎麼辦。夫妻間的感情怎麼維護,好麻煩,好麻煩呀。算了,我還是繼續焦慮上下班吧。
就像我老婆一樣,我說市郊這麼大的房子,打掃起來實在麻煩。每天晚上關一遍窗戶都焦慮得要死,就生怕哪個地方開了個縫,進來一個人。何不去市區買套小點的房子,我老婆硬是不願意。
說我想法太簡單了,萬一爸媽過來住怎麼辦。萬一姐姐一家來玩怎麼招待呀,那麼小的地方。說得好有道理的樣子,可是一年到頭爸媽和姐姐才來一倆次。她還每天累死累活打掃衛生。
我們家房子很大,但總感覺空間都被她佔滿了。她捨不得扔衣服,總說著這件要穿的,那件也要穿的。可是從來沒見過她再次穿過。我看不下去,扔了一些,她還很失落。我摸著她的頭,安撫了好一陣子,她才原諒我。
04
想讓生活變得簡單,其實需要取捨,這其實是一種思維的改變。我們要給自己來一場斷舍離,雖然在這當中可能損失一些財物,但你的心情會變得愉快。
很多時候我們捨不得放棄已經過去很久的種種事,捨不得放棄對權力和金錢的追求。我們只能用生命為代價,透支著健康與年華。在得到一些自己認為珍貴的東西時,是有多少和生命休戚相關的美麗,像沙子一樣它直接溜走。
人生的時間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年輕的時候,我們還可能任意生長,到了一定年紀才發現,時間就那麼一點點。以前一年很長,如今感覺還沒開始,就到了年尾。轉過頭一看,這一年挺忙,卻什麼也沒做。
說好的陪陪家人,卻總以忙為藉口。說好的讀幾本書,卻總是累得倒頭就睡。說好的去走走,卻總是窩在家裡看綜藝。時間在溜走,我卻有種無能為力的感覺。我該怎麼辦,芒果推薦一本書給你,希望能幫到你,走出無為的忙碌,走出時刻的焦慮,讓生活變得簡單點,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
05
《斷舍離》作者山下英通 過參透瑜伽「斷行、舍行、離行」的人生哲學,並由 此獲得靈感,創造出了一套通過日常的家居整理改善 心靈環境的「斷舍離」整理術。其中,斷=斷 不需 要的東西,舍=捨棄多餘的廢物,離=脫離對物品的執 著。
《斷舍離》通過學習和實踐斷舍離,人們將重新 審視自己與物品的關係,從關注物品轉換為關注自我 ——我需不需要,一旦開始思考,並致力於將身邊所 有「不需要、不適合、不舒服」的東西替換為「需要 、適合、舒服」的東西,就能讓環境變得清爽,也會 由此改善心靈環境,從外在到內在, 煥然一新。
山下英子,生於東京,日本早稻田大學文學部畢業,大學期間開始學習瑜伽,並通過瑜伽參透了放下心中執念的修行哲學「斷行,舍行,離行」,隨後便致力於提倡以這種概念為基礎的、任何人都能親身實踐的新整理術「斷舍離」。
從2000年起,以雜物管理諮詢師的身份在日本各地舉行「斷舍離」講座,引起日本 NHK、TBS、東京電視臺、《每日新聞》、《日本經濟新聞》等各大媒體競相採訪,令斷舍離講座成為社會流行話題,掀起了一輪又一輪「全民斷舍離」的熱潮,參加講座的學員也日益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