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火星上種菜?沒有電影演的那麼簡單

2020-11-25 騰訊網

作者:佰思科學 | 沈東旭 邱亞明

幾年前有一部非常好看的科幻電影,叫做《火星救援》(The Martian)。由馬特·達蒙扮演的主角Mark Watney因一場沙塵暴被困火星。一開始地球上的人不知道Watney還活著。後來Watney想辦法與地球取得了聯繫,於是太空船趕去營救Watney。關鍵在於,Watney必須確保自己在太空船趕到時還活著。首先要解決的是吃飯問題。

《火星救援》中的馬特·達蒙

吃飯這件事難不倒身為植物學家的Watney,他決定在火星上種土豆。Watney手頭土豆是有的,可以直接出芽繁殖,但是土豆的生長需要水和肥料。Watney採用的是于謙的父親王老爺子的打法,用自己的屎和尿做肥料,再將飛船氫燃料燃燒後得到水,於是水和肥料都有了。結果土豆種植大獲成功,解決了Watney火星生存最大的問題。

火星大棚裡面的土豆

據Watney自己說,土豆味道很不錯。套用于謙父親李老爺子的經驗,Watney回地球之後,別人拉的可能就吃不習慣了。別笑,這是有科學道理的。吃糞便施肥的農作物會感染糞便中帶有的病原體。但是吃自己拉的反而沒事,因為本來都是自己的病原體。

在火星吃土豆

電影雖然好看,但其實在火星上種菜哪有這麼簡單。《火星救援》這本書寫於2011年,由於時代的局限性,書中有幾處嚴重的問題。首先,火星的土壤中就有水,只不過被凍成了冰。Watney如果能找到凍有冰的土壤,就不需要用燃燒這種危險的方式獲得水了。

Watney用燃燒的方式獲得水

當然,火星土壤中水冰的發現是在2017年,距離2015年電影的上映都過去兩年了。不過如何獲取水這事倒不是大問題,畢竟只是方法不同而已。最關鍵的問題是,火星的土壤,其實根本就不能用來種菜!!!至少地球上現在的植物適應不了。

火星衛星拍攝到的火星土壤中的冰(標示為藍色區域)

最近美國的一些科學家進行了一項實驗。他們選取了兩種植物:生菜和阿拉伯草。阿拉伯草學名又叫擬南芥,本來是一種常見的路邊雜草,沒有什麼農業價值,但在實驗室中常用來模擬植物的種植,在植物學研究中起著生物學中小白鼠和果蠅一樣的作用。在2000年,擬南芥成為第一個被人類進行完整基因測序的植物。

實驗室常用來做養殖用途的擬南芥

同時,研究人員準備了三種土壤。前兩種分別來自於夏威夷和南加州的莫哈韋沙漠(Mojave Desert),因為這兩個地方的土壤和火星土壤看起來很像。尤其是莫哈韋沙漠,這裡的巖石泛著紅色,看起來和火星有那麼點相似。NASA經常在這裡測試它的火星車。

莫哈韋沙漠景觀

第三種土壤是用地球上的材料,按照預期的火星土壤成分進行合成的。實驗結果是這樣的:在保證光照、溫度、澆水和施肥的條件下,植物在頭兩種土壤裡生活得很好,但在模擬火星土壤中,連種子發芽都沒能實現。顯然,真·火星土壤很可能不適合地球植物的生長。

實驗中使用地球土壤生長出的生菜

無奈之下,研究人員將地球土壤中發芽出來的植物再移植到模擬火星土壤中。儘管保證了澆水、施肥,植物們還是在一周內紛紛離世。該團隊發現,模擬火星土壤的PH值太高,高達9.5,而地球土壤PH值通常在7附近。說白了火星土壤屬於重度鹽鹼地(輕度鹽鹼地PH值為7.1到8.5,中度8.5到9.5,超過9.5是重度),地球極少植物能在這樣的PH值下生存。於是他們把PH值降到7.2,那些植物只多生存了一周,還是死了。

胡楊能在PH9的鹽鹼環境生長,但顯然不是人類火星食物來源

還有一個問題。火星土壤中含有大量的高氯酸鈣,含量能高達3%。對地球植物來說,這是一種有毒物質。在模擬土壤中加入類似比例的高氯酸鈣之後,那些植物根本無法生長,很快就掛了。高氯酸鈣是高氯酸鹽的一種,可以溶於水,通過水洗可以去除火星土壤裡的高氯酸鈣。另一方面,地球上有些微生物以高氯酸鹽為食物,同時釋放氧氣。因此,在火星上引入地球微生物,不僅能改善火星土壤,還能增加火星大氣中的氧含量。

高氯酸根的分子式為ClO4 ,氯原子加四個氧原子

現在問題來了,為什麼地球植物難以在火星土壤中生存呢?原來,地球土壤中,除了最基本的水、必要的礦物質元素比如氮磷鉀化合物等,還有大量的微生物,包括多種細菌和真菌。這些微生物將營養物質轉化成植物更容易吸收的成分。真·火星土壤中之所以植物難以長期存活,就是因為缺乏微生物的幫助造成營養物質吸收不好。此外,微生物還能幫助植物抵抗病原體的侵入。

土壤中的微生物對植物的生長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馬特·達蒙在火星照搬于謙父親郭老爺子的做法,其實是行不通的。在缺乏地球微生物的環境下,不光土豆難以吸收營養,生長過程中甚至都可能被馬特·達蒙自己拉出來的病原體殺死。

土豆苗

講到這裡,大家就應該明白,解決方案該是什麼了。科學家又模擬了五種火星不同區域的土壤成分,經過適當的處理後(比如調整到合適的PH值成分),在模擬的火星土壤裡面加入植物生長所需的細菌和真菌,這次實驗終於成功了,所有測試植物在保證水、肥、光照、溫度條件下都能正常生長。

蛾豆

科學家發現,一種叫做蛾豆(moth bean)的豆類植物,在乾燥的火星土壤中生長得非常好。蛾豆的營養成分不錯,和大豆的營養成分類似,產量還挺高。中國人對蛾豆不太熟悉,但是它是印度人喜歡的豆類食品。在各種咖喱煮成的糊糊中,常放上這種蛾豆。難道移民火星之後大家得改吃印度餐?

印度糊糊中常見蛾豆

為什麼要研究火星種菜的問題呢?按照NASA的計劃,2024年將重返月球(大概率實現不了),2030年代人類登陸火星。馬斯克正在賣力氣搞他的星艦(StarShip),搞成之後打算強行上馬火星單程之旅。也就是說,人過去之後就在火星呆著,先別回來,也沒辦法回來。因此,必須實現在火星種菜,這樣能把餓死的時間儘量往後推。

火星基地想像圖

現在有人正策劃在前文中提到的莫哈韋沙漠建一個火星生活模擬基地,為人類未來登上火星做準備。

莫哈韋沙漠中模擬火星基地

基地的主體由多個球形透明半圓球體組成,裡面將種植植物,研究如何讓這些植物在類似於火星的環境下生存下去。

基地的植物

此外,這還會是一個旅遊項目。遊客可以按每周花費3000至6000美元的價格在基地中生活,體驗火星度假的感覺。平均一天500到1000美元的開銷,你覺得花這個錢值得嗎?

夜景

我要是基地的運營主管,會設定這麼個項目。讓遊客按照于謙父親京城於八爺(簡稱京八)的模式種菜,規定自己拉的自己吃(不許送別人),說不定門票能賣得更火。

相關焦點

  • 想到月球上種菜?專家:這樣操作不是沒有可能……
    有人想到月球上種菜?專家:這樣操作不是沒有可能……  作者:郭超凱  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的約1731克月球樣品日前已在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月球樣品實驗室「安家落戶」。1月13日,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重大專項領導小組高級顧問歐陽自遠對外透露,嫦娥五號月球樣品將開展月表撞擊事件等諸多研究,再次引發網友對月壤能否種菜的討論。  有網友調侃道「種菜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執念」。那麼,月壤到底能不能種菜?沙漠、極地、高原、海島等惡劣環境的種菜經驗是否適用於月壤?未來人類能否在地外天體完成種菜的願望?記者採訪專家解答上述問題。
  • 有人想到月球上種菜?專家:這樣操作不是沒有可能……
    1月13日,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重大專項領導小組高級顧問歐陽自遠對外透露,嫦娥五號月球樣品將開展月表撞擊事件等諸多研究,再次引發網友對月壤能否種菜的討論。有網友調侃道「種菜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執念」。那麼,月壤到底能不能種菜?沙漠、極地、高原、海島等惡劣環境的種菜經驗是否適用於月壤?未來人類能否在地外天體完成種菜的願望?記者採訪專家解答上述問題。
  • 從美國科幻電影走進中國現實,最多三年,我國就要在月球上種菜了
    在科幻電影《火星救援》裡面,太空人能夠在火星種菜,這讓大家都感到非常神奇。那麼在現實生活中,真的能實現這一幕嗎?據外國媒體10月21日報導,中國對太空種植展開了探索,準備在月球上進行試驗,在月球上種菜。中國嫦娥六號月球探測器的組件裡面,將包含一個溫室,通過這個溫室,就可以進行種植試驗。
  • 「種花家」如何實現月球種菜夢?專家給出建議!
    1月13日,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重大專項領導小組高級顧問歐陽自遠對外透露,嫦娥五號月球樣品將開展月表撞擊事件等諸多研究,再次引發網友對月壤能否種菜的討論。有網友調侃道「種菜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執念」。那麼,月壤到底能不能種菜?沙漠、極地、高原、海島等惡劣環境的種菜經驗是否適用於月壤?未來人類能否在地外天體完成種菜的願望?記者採訪專家解答上述問題。
  • 我國要在月球上種菜,許多網友卻不是很開心
    圖註:《火星救援》中的種菜劇照在科幻電影《火星救援》中,《星期日郵報》表示,我國在月球上種菜的這件事,有我們來幫忙!而在各國的太空競爭中,如何在太空生存,尤其是如何在疑似存在生命的火星上生存,就是各國不斷探索的課題。如今我國計劃在月球上種菜,也正是這一系列太空生存課題中至關重要的一環。
  • 電影《火星救援》,孤單卻不簡單的航天員在火星上的故事
    本文素材選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電影《火星救援》,孤單卻不簡單的航天員在火星上的故事故事講的是載人宇航飛船阿瑞斯3號成功地飛到了火星上邊,但是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卻讓航天員們吃盡了苦頭,最後阿瑞斯3號被迫返航!
  • 為了去火星「種地」,中國將這打造成「火星」,模擬在火星種菜!
    模擬說行基地的意義非凡,但中國人骨子裡對種菜的嚮往,就算的登陸火星也不會熄滅,所以科學家們還真的在這裡模擬在火星環境下種菜!火星上雖然有大氣,但卻幾乎沒有氧氣,而且溫度實在是太低了,還有著經久不息的沙塵暴,所以想要在火星上生活,就必須要有一個能夠完全支撐太空人在裡面自給自足生存的生命艙。
  • 火星存在大量水資源,人類到火星種菜還會遠嗎?
    不過,這並不代表火星就沒有水了。要知道火星的氣溫是比較低的,再結合這些證據,恰恰說明我們很可能在火星上找到水。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最新研究發現,水在火星不可能以液態形式存在於地表。這是因為火星的大氣非常稀薄,海平面的氣壓還不到地球的1%。在低氣壓下,液態水將會很快蒸發乾淨,水冰也會升華到空氣中。
  • 中國在月球上種菜有幫手了
    英國《星期日郵報》10月18日文章,原題:如今我們正幫助中國在月球上種菜!英國科學家團隊計劃將溫室送到月球表面 一個英國科學家團隊已經籤約加入中國一個雄心勃勃的項目:在月球上生產食物。他們的目標是將溫室送到月球表面,希望種出小麥、甘薯、胡蘿蔔、洋蔥、羅勒葉和大蒜等,最終為月球上的太空人提供食物。首個溫室可能將作為中國嫦娥六號月球探測器的一部分,在2023年或2024年被送往太空。對未來的載人火星任務來說,這項研究非常有價值。
  • 月球不能種菜,但火星有機會,中國踏過絕望,實力逼近美國
    有人說,這月壤不能種菜,所以廣大網友的種菜心願,只能指望未來的火星採樣了,畢竟火星隕石中曾被檢測出有機物,或能滿足人類種菜願望,不知道各位朋友怎麼看?相信大伙兒都知道,火星是一顆神秘的星球,曾被科學家們猜測可能存在生命,因此吸引了無數人眼球。
  • 電影 | 《火星任務》:這部科幻片的腦洞,比走近科學還驚人
    抵達火星後,布雷克他們找到了盧克船長,繼而發現億外年前外星人留在火星上的遺蹟和信息,這一切都與人類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還記得2015年上映的《火星救援》嗎?馬特·達蒙被丟在了火星,不得已靠種土豆維(發)持(家)生(致)命(富)。然後在熬過了一年之後,地球派出的拯救小隊成功將他接回地球的故事。
  • 《火星救援》:如何戰勝一個你無法逾越的困難
    那些本該被「感情」和「高大上的主題」所填滿的部分,被一個個具體的小項目所取代了。導演真懂得抓住死宅們的心,把一場艱難的火星生存戰化整為零。Hermes上那麼多的太空人,每個都是蜻蜓點水,有些模板化。Jessica的表演得給個差評,念臺詞的時候一點情緒都沒有。演堅強的女隊長也不能這麼演啊,不是說四平八穩就等於有底氣。NASA的人也不例外。
  • 科學家警告:殖民火星,遠非將人類送到火星那麼簡單
    馬斯克是人類殖民火星計劃的狂熱追求者,按照這位矽谷大俠的計劃,最遲在2035年代,人類的足跡將能夠踏上火星的土壤,並且在未來50年以內,將100萬人送往火星,在火星建立一個人類永久居住地。目前看來,即使是將幾名太空人送往火星,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是運輸工具,而這個看起來簡單的問題迄今仍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 果然,中國科技的盡頭——種菜
    在@微博科普 17日發布的,一則關於「月球上的圖有啥用」的小調查中,比起其他科研類選項,想「種土豆」的網友人數最多,5萬人中有1.5萬人支持,佔比近30%。那麼問題來了,嫦娥在上頭那麼久都是怎麼過的呢?仙女不需要吃飯?
  • 月球土壤不能種菜,中國人天賦無處施展,月球基地食物來源怎麼辦
    我們中國人最關心的是月球土壤能不能種菜,然而這麼多年不管是美國還是前蘇聯對月球土壤的檢測分析發現月球土壤裡沒有任何有機物,也就是沒有含有碳的化合物或者碳氫化合物,對於植物來說有機物是其養分的重要來源,沒有有機物植物則不能正常生長發育,對於自帶種菜技能這種種族天賦的中國人來說,可謂大失所望。
  • 火星和土豆的愛恨糾葛 聽聽《火星救援》電影主創怎麼說
    本月初,書評君採訪了國家天文臺研究員礪珺,看過前1/3原著內容的他說,這本書「主要在講如何(在火星)活下去和如何種土豆」,而書評君的小夥伴甚至在20日的電影首映式上真的拿到了土豆呃……在走進電影院之前,我們不妨先了解一下《火星救援》這本「日誌體」的科幻小說。
  • 石油究竟是如何形成的?科學家:也許並沒有人類,想像的那麼簡單
    文/仗劍走天涯石油究竟是如何形成的?科學家:也許並沒有人類,想像的那麼簡單!全球氣溫變暖的這種局勢,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人類不合理的活動所導致的。在當今世界上,如果一個國家能夠掌握地球上大部分的石油資源,就可以成為世界上比較富有的國家,甚至不用吹灰之力就可以獲得大量的財富,比如中東地區的杜拜。那麼石油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其實關於地球上石油的來源被科學家們分為兩種。科學家們認為在遠古時期由於大量的遠古生物死亡,所以它們的屍體被時間所埋藏,逐漸的腐化演變成如今的石油。
  • The Martian 《火星救援》,口碑爆棚的硬科幻,年度最期待電影沒有之一.
    他們表示:」有強有力的證據證明,火星上存在流動的液態水。「 這也意味著火星的確有生命存在的可能。那麼為什麼大家都在提馬特. 達蒙?他和火星又有什麼關係?因為在馬上要上映的《火星救援》(The Martian)中,可憐的他又一次被留在了外太空,而這一回是火星上。
  • 如何在火星上生存?移民火星前你需要這幾部電影漲姿勢|清單
    關於移民火星的話題更是有增無減。那麼關於移民火星,你準備好了嗎?這個星球沒有食物, 沒有水源,氧氣稀少,氣溫極低,該部影片是來是由日本漫畫改編成的電影,給觀眾呈現了一場高大上的假面超人吊打蟑螂大戰,關於移民火星的話題更是有增無減。那麼關於移民火星,你準備好了嗎?
  • 《火星救援》作者:電影有個硬傷
    2012年,他在個人網站免費發行了這部小說的電子書,也聽從讀者建議,把它放上了亞馬遜。小說迅速稱霸電子書排行榜。2014年,《火星救援》的實體書進入了《紐約時報》十大暢銷書之列。一天,經紀人通知他,電影《火星救援》的主創已經確定:大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大明星馬特·達蒙。這一刻,安迪·威爾像是一個中了彩票還要看了又看的人:「我是不是看錯(彩票)號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