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火星基地,很可能建在洞穴裡

2020-08-23 GET資訊

為了在火星上建立基地,未來太空移民可能將被迫在極端惡劣的條件和宇宙輻射的衝擊下生存,為了解決這項嚴重的問題,大家可能最終會選擇躲在地下,被稱為熔巖洞的洞穴中。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躲在熔巖洞中可能是建立安全的月球或火星基地的關鍵。 但他們自己對熔巖洞的知之甚少,但因為月球與火星上的熔巖洞形態與地球上的很相似,尤其是夏威夷、加那利群島和澳大利亞的熔巖洞。 科學家已經對地球上的熔巖洞展開了大量研究,並利用這些研究結果來估測其它星球上熔巖洞的大小、形狀和規模。

根據上個月發表在《地球科學評論》上的一項研究,歐洲航天局和幾所研究大學的科學家們相信,這些地下洞穴很可能大到作為火星基地。

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與帕多瓦大學的研究人員們對火星與月球數十億年前形成的地下穴洞展開了分析,這些穴洞可以屏蔽宇宙輻射,並且這些熔巖洞的體積比地球上的大1000倍。

該團隊也對地球上的類似熔巖洞展開了測量,用來估算其它行星地表下方熔巖洞的體積。 目前發現的最大的熔巖洞位於月球上,最寬處直徑達304.8米,長度超過40公裡,足以建造一座小鎮規模的太空基地。

根據這項研究,火星和月球上的熔巖洞比地球上的要大得多,足以讓他們相信,未來移居火星的定居點或研究前哨站可以安全地將人們藏匿在裡面。

儘管熔巖洞空間很大,但研究人員認為它們出奇地穩定,這意味著定居者不必擔心它們周圍會有坍塌的現象。 歐洲航天局研究員Francesco Sauro表示,熔巖管可以提供穩定的屏障,免受宇宙和太陽輻射以及微隕石撞擊的影響。此外,它們在穩定晝夜溫差的方面具有巨大潛力。

在世界各地,人們充分動用自己的創造力,試圖設計出能夠幫助人類安全殖民其它星球的方法,但都遭遇了重重挑戰。 這些方法可謂花樣繁多,包括用3D列印技術將月壤製成可用的材料、以及用於抵禦隕石和輻射的蜂巢狀結構等等。

而熔巖洞最大的好處在於,它可以免去大興土木的麻煩,還有可能為我們提供一個晝夜溫差較小的環境。

相關焦點

  • 未來的火星基地,很可能建在洞穴裡
    為了在火星上建立基地,未來太空移民可能將被迫在極端惡劣的條件和宇宙輻射的衝擊下生存,為了解決這項嚴重的問題,大家可能最終會選擇躲在地下,被稱為熔巖洞的洞穴中。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躲在熔巖洞中可能是建立安全的月球或火星基地的關鍵。
  • 人類若要移居火星,可能得在洞穴下生存
    為了在火星上建立基地,未來定居者可能將被迫在極端惡劣的條件和宇宙輻射的衝擊下生存,為了解決這項嚴重的問題,大家可能最終會選擇躲在地下,一個被稱為熔巖管的洞穴的地方。目前發現的最大的熔巖管位於月球上,最寬處直徑達304.8米,長度超過40公裡,足以容納一座小鎮那麼大的太空基地。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隱藏在熔巖管可能是建立安全的月球或火星基地的關鍵。
  • 科學家發現人類移民月球及火星的新棲息地 熔巖洞穴
    最近美國科學家提出了一個新的研究結論,他們發現火星和月球的火山熔巖洞穴寬度可能分別是地球上熔巖洞穴的100倍和1000倍,這可以為地球上的太空人提供庇護所和探索機會。在地球上,這些熔巖洞穴存在於夏威夷、加那利群島、澳大利亞和冰島等地。它們的直徑從33到98英尺不等。月球和火星上的熔巖洞穴可能超過25英裡,這是根據衛星圖像、雷達數據、太空飛行器觀測到的塌陷熔巖洞穴的天窗,以及月球和火星上熔巖洞穴的數字地形模型得出的。
  • 火星生命被發現?專家發現奇特洞穴,它到底藏了啥秘密?
    曾經美國的「機遇號」還在火星上拍下了一個正在舞動的不明物體,它在火星的土壤上翻滾跳躍,這一現象讓科學家沸騰了,有專家猜想這或許就是外星文明,但是也有科學家表示,這一現象很有可能是因為自然風力引起的現象,並非是什麼外星生命。
  • 在月球建太空基地不是夢,義大利發現月球熔巖管,住裡面可防輻射
    隨著人類航天科技的不斷發展,不少國家都已經有能力發射太空探測器,例如今年夏天以色列、中國和美國都成功發射了火星探測器。人類進行地外星球探索的目的是尋找一個宜居星球,然後在上面建造移民基地,目前看來火星的希望較大。而在建立火星基地之前,人類同樣需要在月球上建立基地,因為月球基地可以充當人類登陸火星的中轉站。
  • 未來建造火星基地可能會使用什麼材料?美國宇航局回答:真菌!
    你可能常常陶醉在科幻小說或者科幻電影中,關於火星的題材可能是為數最多的。呈現在我們眼中的是奇異的外星地貌、紅色的沙丘、飛行的機器和由金屬建造的城市或基地。但科幻畢竟是科幻,現實可能和你的想像有著很大的出入,比如說,未來的火星基地用什麼材料建造?就地取材燒磚或煉鋼嗎?錯!
  • 我的起源和火星1號基地 線下活動今日啟動!
    據悉,《我的起源》新版本還將1:1真實比例還原植入火星1號基地場景,究竟會為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值得期待!登陸火星1號基地 感受獨特地表位於甘肅省金昌市金川區的火星1號基地,是中國青少年航天科普計劃「太空C計劃」線下體驗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內唯一的火星生存模擬基地及航天主題實景科普基地,以嚴謹的科學邏輯,加上獨特的想像力,帶給大家非凡的火星生存體驗。8月13日,【星球 ?
  • 未來馬斯克在火星建城市
    伊隆·馬斯克想在火星上建一座城市,他已經知道他需要什麼才能成功。他現在的帖子寫道:「我們必須通過大過濾器」,很可能是指費米悖論的一個解釋。這個悖論最早由科學家恩裡科·費米提出:如果宇宙中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為什麼我們還沒有探測到呢?
  • 火星救援種土豆的事可行嗎?未來火星建立基地的可能性有多大
    文/太陽隨著我國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關於火星是否能夠滿足我們生活需求的問題再次被熱議,那麼,像影視劇中在火星上種土豆的事情能夠發生嗎?未來人類在火星建立基地的可能性有多大?因為如果要中出土豆,種子先得進行相關處理,直接埋在土裡是不行的,其次用人的排洩物進行施肥是最大的BUG,因為土豆這類植物並不能直接吸收糞便當中的有機物,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先將糞便進行堆肥發酵處理,降低其中的有害物質,在進行使用。所以說如果能處理好上述的一些細節,在火星上種出土豆不是不可能的事情,甚至連其他的一些植物也可以進行種植。
  • 月球和火星地下熔巖管體積龐大 或可容納未來人類太空基地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8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行星科學家們指出,月球和火星地表下方的熔巖管體積十分龐大,足以容納未來太空探索的行星基地。目前發現的最大的熔巖管位於月球上,最寬處直徑達304.8米,長度超過40公裡,足以容納一座小鎮那麼大的太空基地。
  • 月球和火星上地下熔巖管體積龐大 或可容納未來人類太空基地
    北京時間8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行星科學家們指出,月球和火星地表下方的熔巖管體積十分龐大,足以容納未來太空探索的行星基地。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與帕多瓦大學的研究人員們對火星與月球數十億年前形成的地下穴洞展開了分析,這些穴洞可以屏蔽宇宙輻射,並且這些熔巖管的體積可達地球上的1000倍。
  • 深入洞穴,地球模擬任務,火星月球生命探測準備
    布朗克的項目是美國宇航局的天體生物學任務,名為BRAILLE(弱光環境下的生物和資源模擬調查),項目使用一個四輪的美國宇航局測試探測器來探索熔巖床的九個洞穴,作為探索火星和月球的練習。項目目標不是獲得對地球洞穴的專業見解,這九個洞穴對地球上的科學家來說都很容易接觸。
  • 火星會有生命嗎?探測器發現火星洞穴,科學家:它們或生存在地下
    火星會有生命嗎?探測器發現火星洞穴,科學家:它們或生存在地下雖然我們目前還沒真正找到外星生命的跡象,但是我們一直沒有停止過對外星生命的搜尋。在這麼多星球中,火星是比較受我們人類關注的一顆類地行星,有一些觀點認為,火星可能存在生命。當然,火星是否存在生命,只有當我們發現了生命的跡象,才會找到答案。
  • 月球的神秘洞穴裡,究竟藏著什麼?
    在晴朗的天空裡,月亮是僅次於太陽的天空中第二亮的物體。但如果我們探索月球,會發現巨大的黑暗神秘洞穴。這些洞穴很可能是巨大地下洞穴系統的入口。它們散布在月球表面上。這些洞穴位於大小不等的隕石坑中,直徑從5米到900米之間。其中許多可能是月球熔巖管的入口。
  • 三問青海火星模擬基地:中國最像火星的地方(圖)
    三問青海火星模擬基地火星與地球地貌  我國首個火星模擬基地項目將落戶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紅崖地區,這裡擁有典型的雅丹地貌群,其獨特的地形地貌、自然風光、氣候條件使之成為專家眼中「中國最像火星的地方」。  近日,我國首個火星模擬基地項目將落戶青海的消息,引來各界關注。
  • 火星上最可能存在生命的地方,這裡有神秘的洞穴,數量有上千個
    儘管如此,大多數科學家對外星生命的存在還是抱有樂觀態度,因為太陽系中存在著不少在這方面具有可能性的星球,例如火星、木衛二和土衛六。這三顆星球之所以被科學家寄予希望,是因為它們可能存在著冰凍水。以距離地球最近的火星為例,雖然NASA在過去四十多年的探索中從未發現火星生命的存在,但是他們的火星探測器在火星的兩極地區發現了疑似冰層覆蓋的區域,這是否會點燃科學家們心中存在火星生命的希望呢?大多數天文愛好者是這麼認為的,但部分科學家可不這麼認為,他們依然認為火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非常小,何出此言呢?
  • 火星上最可能存在生命的地方,這裡有神秘的洞穴,數量有上千個
    儘管如此,大多數科學家對外星生命的存在還是抱有樂觀態度,因為太陽系中存在著不少在這方面具有可能性的星球,例如火星、木衛二和土衛六。這三顆星球之所以被科學家寄予希望,是因為它們可能存在著冰凍水。以距離地球最近的火星為例,雖然NASA在過去四十多年的探索中從未發現火星生命的存在,但是他們的火星探測器在火星的兩極地區發現了疑似冰層覆蓋的區域,這是否會點燃科學家們心中存在火星生命的希望呢?
  • 馬斯克的火星殖民計劃,登陸火星不是問題,但建基地或有潛在危險!
    而在其殖民火星計劃中,建造一個可以自給自足的「火星基地α(Mars Base Alpha)」非常重要,但最大的障礙將是等待定居者的潛在危險。星艦是未來替代獵鷹9號火箭、獵鷹重型運載火箭等載具,以及承擔登陸月球和前往火星的任務。其外形有點像我國老百姓屋頂上的水塔,不過要更大更長。星艦(Starship)SN5 原型機已在上個月完成了靜態點火和升空150米的懸停測試,下一步就是建造第一臺超級重型助推器原型機。按最終版本的資料顯示,星艦高約50米,將裝備6-8個猛禽火箭發動機,一次可搭載多達100名太空人。
  • 「未來火星生活周」活動在金昌「火星1號基地」舉行
    「未來火星生活周」活動在金昌「火星1號基地」舉行每日甘肅網10月12日金昌訊(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趙吉仁 通訊員柯玉棟)雙節期間,「2020未來火星生活周」活動在金昌「火星1號基地」舉行。活動以「一起會更好」為主題,分為「未來生活方式」線上挑戰賽、「一起會更好」火星音樂晚會和「未來生存力」線下挑戰賽、科普知識講座三個方面的內容,進行形式多樣的文化交流,傳播中國航天發展成果,呼籲太空探索領域國際合作,探討人類共建共享的未來生活。
  • 《我的起源》星球登陸計劃圓滿結束 火星基地將1:1植入亮相!
    登陸火星,尋找起源!《我的起源》星球登陸計劃現已落下帷幕,中國青少年航天科普計劃「太空C計劃」完美起航。高度擬真的火星基地環境,有趣又有意義的內容科普,火星基地將來自火星的震撼體驗一一傳達。為了紀念本次活動,遊戲內也將1:1還原植入火星基地,讓更多玩家們得以感受火星的探索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