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下午,學校在東活五樓報告廳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研究院管理學博士、碩士研究生「科技之旅」·合肥行移動課堂舉行了專題座談會,校長侯建國院士、副校長張淑林教授、校長助理陳曉劍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長屠兢教授、管理學院副院長華中生教授等出席座談會。
侯校長首先對上海研究院努力探索新的教學形式, 積極開展移動課堂表示充分肯定,對上海地區的同學回本部感受校園文化,貼近科技前沿表示熱烈歡迎。侯校長在給同學們介紹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50年來的歷程後指出,學校當前正在認真學習和深刻領會胡錦濤總書記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建校50周年發來的賀信精神,不斷地在辦學方向和辦學目標上統一思想、形成共識,在繼續堅持「全院辦校、所繫結合」、「質量優異、特色鮮明、規模適度、結構合理」辦學方針的基礎上,確定了新階段的發展目標:「努力建設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明確了科學發展的辦學思路:「學術優先、以人為本、協調發展、科學管理」;形成了「135」創新發展工作思路,正努力將學校推進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座談會上,學生代表們踴躍發言,與校長積極互動,場面氣氛十分活躍。學生代表紛紛發言指出,「移動課堂」這種創新的教學模式,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堂教學與現場教學相結合以及思辨思研相結合,通過多方交流與互動,拓寬了視野,提高了研究事物、感知世界的能力,科大校史館的參觀令大家深刻體驗到這裡大師雲集、人才薈萃、群星璀璨,體驗到這裡氣象崢嶸、碩果纍纍、桃李芬芳,令人肅然起敬,自覺追隨。 大家一致表示,這次以「科技創新和科學發展」為主題的移動課堂,令同學們感觸深、收穫大。
副校長張淑林教授最後作總結講話。張校長指出,上海研究院大膽創新一些新的教學模式,如此次的移動課堂這種互動式教學,還有遠程教學和網絡虛擬教學都在一定程度克服了異地辦學的資源局限,值得肯定和繼續探索下去。張校長還對校友資源給予了高度的重視,指出上海研究院匯聚了一批上海地區的精英人才,這是學校謀求在經濟發達地區進行學科布局和創新發展可資借鑑的重要力量和寶貴財富,希望的現在的同學、未來的校友們做到 「今天我以科大為榮,明天科大以我為榮」,感恩科大,報效母校,共同推動學校各項事業特別是上海研究院的快速發展。張校長還與同學們一起分享了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相結合的科大文化,深情並茂的送給在座同學們一句話:「我們不光要給你們一袋米,因為米總會吃完;我們還要給你們一桿槍,有了這杆搶,就可以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同學們都為之鼓舞振奮,報以熱烈的掌聲。#p#分頁標題#e#
據了解,2009年4月10日—12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研究院院長助理陳良高帶隊的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碩士研究生一行近50人,回到合肥開展了為期3天的以「科技創新與科學發展」為主題的移動課堂,這也是上海研究院去年以來第三次大規模組織回本部開展此類教學活動,學校對此次移動課堂高度重視,校長助理、上海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陳曉劍教授親自謀劃、全程參與了移動課堂的各項教學活動,管理學院、研究生院等單位為移動課堂提供了有力的指導與教學的支持。學員先後參觀了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室、國家同步輻射加速器實驗室、微尺度國家實驗室、學校校史館和中電科技集團第38研究所、合肥濱湖新區等單位,並聆聽了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李建剛研究員、中電38所所長吳曼青研究員、合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李曉麟等的專題報告。此次上海研究院研究生移動課堂主題突出、行程緊湊、內容豐富,受到了學員的普遍歡迎與高度好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簡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中國科學院所屬的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
1958年9月創建於北京,首任校長由郭沫若兼任。它的創辦被稱為「我國教育史和科學史上的一項重大事件」。建校後,中國科學院實施「全院辦校,所繫結合」的辦學方針,學校緊緊圍繞國家急需的新興科技領域設置系科專業,創造性地把理科與工科即前沿科學與高新技術相結合,注重基礎課教學,高起點,寬口徑培養新興、邊緣、交叉學科的尖端科技人才,匯集了嚴濟慈、華羅庚、錢學森、趙忠堯、郭永懷、趙九章、貝時璋等一批國內最有聲望的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