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侯建國等出席上海研究院「科技之旅」·合

2020-12-06 MBA中國網

4月11日下午,學校在東活五樓報告廳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研究院管理學博士、碩士研究生「科技之旅」·合肥行移動課堂舉行了專題座談會,校長侯建國院士、副校長張淑林教授、校長助理陳曉劍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長屠兢教授、管理學院副院長華中生教授等出席座談會。

侯校長首先對上海研究院努力探索新的教學形式, 積極開展移動課堂表示充分肯定,對上海地區的同學回本部感受校園文化,貼近科技前沿表示熱烈歡迎。侯校長在給同學們介紹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50年來的歷程後指出,學校當前正在認真學習和深刻領會胡錦濤總書記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建校50周年發來的賀信精神,不斷地在辦學方向和辦學目標上統一思想、形成共識,在繼續堅持「全院辦校、所繫結合」、「質量優異、特色鮮明、規模適度、結構合理」辦學方針的基礎上,確定了新階段的發展目標:「努力建設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明確了科學發展的辦學思路:「學術優先、以人為本、協調發展、科學管理」;形成了「135」創新發展工作思路,正努力將學校推進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座談會上,學生代表們踴躍發言,與校長積極互動,場面氣氛十分活躍。學生代表紛紛發言指出,「移動課堂」這種創新的教學模式,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堂教學與現場教學相結合以及思辨思研相結合,通過多方交流與互動,拓寬了視野,提高了研究事物、感知世界的能力,科大校史館的參觀令大家深刻體驗到這裡大師雲集、人才薈萃、群星璀璨,體驗到這裡氣象崢嶸、碩果纍纍、桃李芬芳,令人肅然起敬,自覺追隨。 大家一致表示,這次以「科技創新和科學發展」為主題的移動課堂,令同學們感觸深、收穫大。

副校長張淑林教授最後作總結講話。張校長指出,上海研究院大膽創新一些新的教學模式,如此次的移動課堂這種互動式教學,還有遠程教學和網絡虛擬教學都在一定程度克服了異地辦學的資源局限,值得肯定和繼續探索下去。張校長還對校友資源給予了高度的重視,指出上海研究院匯聚了一批上海地區的精英人才,這是學校謀求在經濟發達地區進行學科布局和創新發展可資借鑑的重要力量和寶貴財富,希望的現在的同學、未來的校友們做到 「今天我以科大為榮,明天科大以我為榮」,感恩科大,報效母校,共同推動學校各項事業特別是上海研究院的快速發展。張校長還與同學們一起分享了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相結合的科大文化,深情並茂的送給在座同學們一句話:「我們不光要給你們一袋米,因為米總會吃完;我們還要給你們一桿槍,有了這杆搶,就可以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同學們都為之鼓舞振奮,報以熱烈的掌聲。#p#分頁標題#e#

據了解,2009年4月10日—12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研究院院長助理陳良高帶隊的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碩士研究生一行近50人,回到合肥開展了為期3天的以「科技創新與科學發展」為主題的移動課堂,這也是上海研究院去年以來第三次大規模組織回本部開展此類教學活動,學校對此次移動課堂高度重視,校長助理、上海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陳曉劍教授親自謀劃、全程參與了移動課堂的各項教學活動,管理學院、研究生院等單位為移動課堂提供了有力的指導與教學的支持。學員先後參觀了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室、國家同步輻射加速器實驗室、微尺度國家實驗室、學校校史館和中電科技集團第38研究所、合肥濱湖新區等單位,並聆聽了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李建剛研究員、中電38所所長吳曼青研究員、合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李曉麟等的專題報告。此次上海研究院研究生移動課堂主題突出、行程緊湊、內容豐富,受到了學員的普遍歡迎與高度好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簡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中國科學院所屬的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

       19589月創建於北京,首任校長由郭沫若兼任。它的創辦被稱為「我國教育史和科學史上的一項重大事件」。建校後,中國科學院實施「全院辦校,所繫結合」的辦學方針,學校緊緊圍繞國家急需的新興科技領域設置系科專業,創造性地把理科與工科即前沿科學與高新技術相結合,注重基礎課教學,高起點,寬口徑培養新興、邊緣、交叉學科的尖端科技人才,匯集了嚴濟慈、華羅庚、錢學森、趙忠堯、郭永懷、趙九章、貝時璋等一批國內最有聲望的科學家, 得到迅速發展,建校第二年即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

 

相關焦點

  • [公告]中天科技:關於支持中科大上海研究院量子保密通信研究的捐贈...
    證券簡稱:中天科技 編號:臨2014-029 江蘇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支持中科大上海研究院量子保密通信研究的捐贈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會全體成員保證公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和完整,對公告的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負連帶責任。
  • 中科大上海研究院:與「滬杭幹線」量子通信無任何往來與合作
    中科大上海研究院:與「滬杭幹線」量子通信無任何往來與合作 澎湃新聞 2017-07-19 07:11 來源:澎湃新聞
  • 侯建國接任中國科學院院長
    11月25日,中國科學院黨組召開2020年第14次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時,侯建國就開始以中科院黨組書記的身份來主持會議。個人簡介(源自中科院官網):侯建國,漢族,1959年10月生於福建省。博士,物理化學家和納米材料專家,研究領域包括納米材料與結構、單分子物理與化學、掃描隧道顯微學。
  • 中科大上海研究院量子工程中心:京廣量子通信幹線正在建設
    8月29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位於上海浦東的中科大上海研究院量子工程中心了解到,我國的量子通信網絡建設的步伐正在加快,目前正在研發多顆中高軌和低軌量子通信衛星,同時連接北京和廣州的量子通信幹線也在建設當中。
  • 侯建國調研中科院上海、蘇州地區研究所
    、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電子學研究所蘇州研究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和中科蘇州地理科學與技術研究院。  侯建國強調,要繼續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和頭等大事抓好抓實;要引導廣大黨員切實增強「四個意識」,牢固樹立「四個自信」,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要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指示和對中科院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學習好、領會好、貫徹好,並落實到各項科技創新實踐工作中
  • 中科大,又布局兩個研究院,和國科大差距仍然很大
    中國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這兩個大學是親兄弟,其實也是仇人。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前身是中國科技大學北京研究生院,可以說中國科學院大學應該算中科大的兒子才對。以前中國科技大學是中科院唯一的直屬高校,可是說非常牛,不過中國科學院大學成立後,中科大繼承的家產頓時少了一大半。這對中科大來說是一個很傷悲的事情。
  • 中科大原校長出任中科院黨組書記
    另據中新社報導,11月25日,白春禮以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中科院院士身份出席了「《財經》年會2021:預測與戰略」。侯建國 資料圖侯建國出生於1959年10月,福建福清人,他是我國物理化學領域的權威專家,44歲就當選為中科院院士。
  • 上海交通大學江西光電研究院籌建調研座談會召開 吳樹儉、毛奇出席
    上海交通大學江西光電研究院籌建調研座談會召開。萬年縣委書記吳樹儉,縣委副書記、縣長毛奇,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姚晗,縣政協副主席方建民,及上海交大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副院長鄒衛文、江西萬駿光電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曹俊誠一行出席會議。
  • 安捷倫公司與中科大共建聯合實驗室
    安徽省省長李斌,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陰和俊,安徽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詹夏來,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吳存榮,副省長倪發科、謝廣祥,中國科技大學黨委書記許武、校長侯建國出席。、仿真到測試的流程,從而推動研究院和企業共同發展。
  • 市黨政代表團赴中科大考察交流 舒歌群出席座談會 丁純胡啟生率隊
    市黨政代表團赴中科大考察交流 舒歌群出席座談會 丁純胡啟生率隊 2020-05-19 1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本碩博均學成於中科大,史上首位
    這是中科院官方第一次披露侯建國上任院長的消息。 為什麼說是「悄然」呢? 第一位中科院系統「本土」院長 從侯建國院士的履歷來看,最明顯特徵就是: 本科、碩士、博士,都在中科院系統培養。 侯建國1959年出生在福建平潭。1978年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晶體專業學習,四年後取得學士學位。
  • 上海:集聚資源推動重大科技項目攻關
    上海:集聚資源推動重大科技項目攻關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8-15 09:02 來源: 文匯報集聚資源推動重大科技項目攻關楊雄赴中科大上海研究院調研科創中心建設工作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楊雄14日前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研究院調研科創中心建設工作。
  • 唐仁健任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侯建國任中科院黨組書記,他們都曾在...
    上述消息顯示,侯建國已任中科院黨組書記;陰和俊已任黨組副書記。侯建國簡歷侯建國,男,漢族,1959年10月生於福建省。博士,物理化學家和納米材料專家,研究領域包括納米材料與結構、單分子物理與化學、掃描隧道顯微學。
  • 中科院與重慶市科技合作座談會在京舉行
    中科院與重慶市科技合作座談會在京舉行 2020-12-18 科技促進發展局 【字體:大 中 小】 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重慶市委副書記、市長唐良智出席並講話。重慶市副市長熊雪、中科院副院長張濤參加座談。  侯建國感謝重慶市委、市政府長期以來對中科院各項事業的支持。他指出,中科院一直高度重視與重慶市開展科技合作,「十三五」期間,雙方通過共建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學院等,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科教融合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成效顯著的創新成果。
  • 中科大校長親自赴蘇部署,蘇州高等研究院來了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官網放出了一個重磅消息,中科大校長包信和院士和分管中科大蘇研院工作的副校長杜江峰院士一道赴蘇州部署蘇州高等研究院的建設工作。中科大副校長杜江峰院士首先代表學校宣讀了蘇州高等研究院的工作組人員名單,表示要推動現有的中科大蘇州研究院升級轉型為蘇州高等研究院。
  • 中科大科技周展示「墨子號」量子衛星等高科技
    韓蘇原 攝   中新網合肥5月20日電 (記者 韓蘇原)「墨子號」量子衛星、人工智慧展示、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等一批「神秘」科技被揭開面紗……20日,在中國四大科教基地之一的安徽合肥,中國科大東區、西區、中國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及上海研究院舉行對外開放活動,為民眾奉上一場觸手可及的「科普大餐」。
  • 中科大遭遇強拆始末
    ,兩輛推土機開進了位於秀浦路99號的中科大上海研究院。  隨後,一篇「中科大校門被民企強拆」的網帖將此事曝光。中科大與校園開發商糾纏經年的矛盾,由此浮出水面:因為土地確權不明、投資協議細節爭執等原因,雙方發展均受限——中科大上海研究院未能如願發展成中國的「普林斯頓高研院」,投資方稱自己未能收回預期收益。擁有校園不動產產權的開發商——民企上海正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正陽集團)開始行使「主權」,要求中科大要麼交租,要麼離開。
  • 上海交通大學內蒙古研究院揭牌成立
    7月30日上午,由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與上海交通大學共同舉辦,推進「科技興蒙」行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對接會暨上海交通大學內蒙古研究院揭牌儀式在呼和浩特市舉行。自治區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石泰峰會見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楊振斌一行。
  • 上海交通大學籤約商湯科技共建清源研究院
    12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學與商湯科技共建清源研究院的籤約儀式在商湯科技大廈舉行。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副校長毛軍發,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執行長徐立,聯合創始人、研究院院長王曉剛,雙方有關科研人員參加籤約儀式。籤約儀式由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黨委書記蘇躍增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