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集聚資源推動重大科技項目攻關

2020-12-06 中國政府網

上海:集聚資源推動重大科技項目攻關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8-15 09:02 來源: 文匯報

集聚資源推動重大科技項目攻關
楊雄赴中科大上海研究院調研科創中心建設工作

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楊雄14日前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研究院調研科創中心建設工作。楊雄指出,要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勇攀高峰的決心,緊緊圍繞國家戰略,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加快布局,搶佔高地。要統籌集聚各方資源和人才,創新體制機制,打通產學研一體化瓶頸,力爭在基礎科研和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實現自主創新,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升國家未來綜合競爭力作出應有貢獻。

中國科技大學上海研究院是中科大在滬創辦的一所新型研究院。上午,楊雄一行來到這裡,察看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創新中心。該中心與國內外多家科研機構緊密合作,圍繞量子信息與量子科學前沿領域協同攻關,部分科研和應用成果處於國際領先水平,若干基礎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在參觀實驗室時,市領導仔細了解科研內容及成果應用情況,並撥打視頻電話體驗量子通信技術。負責人介紹說,中心正致力於打造國際一流的量子信息科技研發基地。未來一方面將承接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另一方面將推進成熟的量子技術成果轉化和應用推廣。市領導給予充分肯定和鼓勵。

  在與中科大上海研究院、中科院上海分院等單位負責人座談交流時,楊雄說,面對日益激烈的全球科技創新競爭,我們一定要有「不進則退」的危機感,主動擔當國家戰略任務的使命感。要牢牢把握世界科技進步大方向,瞄準關係全局長遠的「兵家必爭之地」,前瞻布局一批重大戰略項目,努力實現科技創新的跨越式發展。要抓住科創中心建設歷史機遇,加快建設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一批重大創新功能型平臺,促進全球創新資源集聚,推動重大科技項目攻關。

  「核心是人才,關鍵在機制。」楊雄強調,要統籌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業、政府等各方面力量,依靠創新體制機制,以「爬坡過坎」的韌勁,著力開展重大科技專項和產業化協同攻關,著力破除制約產學研一體化的深層次瓶頸,著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和全產業鏈布局。要積極探索體現科研人員勞動價值的收入分配製度,吸引全球優秀科研人才,打造創新創業人才高地。

責任編輯: 劉楊

相關焦點

  • 打造中山科技創新資源集聚區
    今年1月,市委十四屆八次全會明確把中物院光子科學中心、中科院低溫技術研究中心兩個重大科技項目建設布局南區,打造中山科技創新園。這既是對中山無大科學裝置現狀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南區前所未有的新機遇、新挑戰、新突破。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市委、市政府以大決心、大格局、大手筆引入兩大科學裝置,深層次目標在於重塑城市創新生態、提升中山創新能力、打造中山「科技中心」。
  • 四川省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第三批重大科技攻關項目招標公告
    四川省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第三批重大科技攻關項目招標公告     為推動國家級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以下簡稱攀西試驗區)戰略資源創新開發,有效利用和整合國內外科技資源,加大力度推進攀西試驗區科技攻關
  • 構築科創中心「四梁八柱」,「十三五」期間上海科技創新凸顯五大亮點
    研究誕生國際首個體細胞克隆猴,推動以腦圖譜為核心的國際大科學計劃的組織和實施,有力吸引和集聚高水平創新資源。與此同時,研究誕生國際首例人工創建單條染色體的真核細胞,研發成功全球首個基於多靶點的抗阿爾茨海默症藥物GV971。凡此種種,不一而足,都充分表明上海在科技創新策源的康莊大道上正闊步前進。
  • 人才集聚引項目 同頻共振促發展
    核心提示以人才聚項目、以項目促發展,中山不斷推動產才融合,實現高端人才集聚與重點產業發展同頻共振。3月17日,中山市創藝生化工程有限公司收到廣東省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廣州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檢驗報告。
  • 奮鬥 我的2021丨集聚創新資源賦能先進位造業
    「3年前,作為首批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創新引領型產業集群專項項目承擔單位之一,我們針對『特種裝備用鈦合金研發及其加工成形技術工程化研究』開展科研攻關,現在已經解決了這項『卡脖子』技術難題。」1月11日,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洛陽先進位造產業研發基地(以下簡稱「清洛基地」)執行主任馬明星自豪地說。
  • 四川省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第二批重大科技攻關項目招標公告
    為推動國家級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以下簡稱攀西試驗區)科技攻關取得實效,為攀西試驗區建設提供科技支撐,按照攀西試驗區建設領導小組總體安排,2015年繼續推進攀西試驗區重大科技攻關項目招標工作。
  • 上海張江科學城:生產穩定有序 科技創新不停歇
    張江科學城集聚了國家海底科學觀測網、高效低碳燃氣輪機試驗裝置、中科院「十三五」科教基礎設施等一大批國家級科研項目與大科學設施,是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承載區,擔負著建設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等諸多戰略使命。
  • 四川省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 第二批重大科技攻關項目招標公告
    為推動國家級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以下簡稱攀西試驗區)科技攻關取得實效,為攀西試驗區建設提供科技支撐,按照攀西試驗區建設領導小組總體安排,2015年繼續推進攀西試驗區重大科技攻關項目招標工作。本次招標堅持企業主體、政府引導,按照「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採用面向全球公開招標的方式,優選科技攻關合作單位。
  • 上海研發投入佔GDP的4%,《2019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報告》新鮮出爐
    2020年是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科創中心基本框架的一年,《報告》的發布,將成為展示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成效的重要平臺。【建成和在建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達14個】上海瞄準世界科技前沿,不斷增強原始創新能力,加快科技創新前瞻布局。以大科學設施集群為載體,搭建與全球科技對話的窗口。
  • 2020年新一代人工智慧 將圍繞五大方向持續攻關
    科技創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慧」重大項目又有了新的進展。記者1月9日從科技部獲悉,科技部日前正式發布關於對科技創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慧」重大項目2020年度第一批項目申報指南徵求意見的通知。徵求意見於1月9日前截止。
  • 上海市長應勇視察上海交大張江科學園、李政道研究所建設
    ,推動創新資源力量進一步向張江集中,不斷增強創新策源能力,加快在關鍵核心技術攻堅、科技創新成果產業化等方面取得突破,著力提升科創中心的集中度和顯示度,更好服務全國改革發展大局。要著力對接全球創新網絡,集聚更多國際先進水平實驗室、科研院所和研發機構,吸引更多優質資源在上海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希望高校及科研機構深化與產業界合作,奔著產業需求去,與龍頭企業攜手,推動科技成果加快轉化,打造世界級新興產業集群。
  • 廣州黃埔區構建「院地全作」高地 集聚中科院13個項目
    一年多來,黃埔區高度重視與中科院的合作,取得顯著成效,5G濾波器項目從啟動建設到投入使用僅用時10個月,展現了「黃埔速度」。目前,黃埔區已集聚中科院2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10個高水平創新平臺、1個成果轉化母基金,共計13個重大項目。
  • 產業研究|利用資源稟賦加快產業集聚,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協同發展、資源優化產業集聚作為頗具特色的經濟組織形式,不僅可以很好的促進區域產業轉型升級的實現,同時在推動域內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產業集群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引擎:一、產業集群的發展可以實現資源優化配置,聚集各類資源要素,降低基礎設施建設和企業運營成本。二、對內,產業鏈中的龍頭企業可以充分發揮集聚帶動效應,促進產業鏈中的企業快速成長發展;對外,可以吸引更多相關企業到此集聚。
  • 董雲虎:新材料對建設製造強國、推動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
    本文圖片均由 金松 攝6月26日,上海新材料民營企業座談會在市政協召開。市政協主席董雲虎出席會議並講話。會上,來自集成電路配套材料、高端裝備特型鍛造、水溶性高分子材料等領域的民營企業代表和相關行業協會負責人發言,詳細介紹本市新材料民營企業發展情況及面臨的困難問題。
  • 若干重大科創共建項目籤約中科院兩大平臺新園區慈谿開園
    會上,慈谿市政府籤署溫醫大慈谿生物醫藥研究院、中科院慈谿中心、中科院慈谿醫工所、中國(慈谿)生命健康前沿技術交叉創新研究院等若干共建項目。當日,中科院慈谿中心、慈谿醫工所兩大平臺舉行了開園儀式,中科院慈谿醫工所學術委員會也宣告成立。  慈谿市政府與溫州醫科大學將共同建設溫醫大慈谿生物醫藥研究院。
  • 上海寶山打造海洋生物產業集聚示範平臺
    廟行鎮供圖中新網上海5月19日電 (王子濤)5月19日,「深藍號」漁業捕撈加工船試航巡禮活動暨框架合作協議籤署儀式在上海市寶山區吳淞客運碼頭舉行。寶山區經委、廟行鎮人民政府、上海崇和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三方籤訂投資促進《戰略合作協議》,聯合相關科研院所與高校,圍繞海洋生物資源的產業化和應用創新,打造高值化利用研發中心、保健品藥品銷售中心,形成海洋生物產業集聚示範。「深藍號」是中國自主研製建造的第一艘漁業捕撈加工一體船,也是世界目前最大最先進的漁業捕撈加工一體船之一。
  • 2020精準醫學產業化(上海)高峰論壇即將在上海開幕
    、科技、資本、產業等眾多科創要素,助力資源深度對接,深化區域交流與合作,為中國精準醫學產業化發展點亮前行之路。上海精準醫學產學研創新聯盟的成立,旨在積極響應上海全球科創中心建設,充分發揮上海創新創業人才集聚、產業門類齊全的綜合優勢,推動上海生物醫藥領域產學研重大成果攻關。
  • 充分利用資源稟賦推進園區建設 加快產業集聚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
    充分利用資源稟賦推進園區建設 加快產業集聚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 孫喆到呼蘭區調研 2020-07-28 19: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四大功能」在上海高質量發展中加快形成
    疫情沒有延緩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步伐。目前,在光子領域,硬X射線、軟X射線裝置正加快建設,光源二期首批線站、超強超短雷射實驗裝置預計今年年內建成,將與上海光源、活細胞成像、神光等設施初步形成全球規模最大、種類最全、綜合能力最強的光子大科學設施群。目前,上海建成和在建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已達14個,數量和投資總額全國領先。全球高水平研究機構正加快在上海集聚發展。
  • 「上海建成科創中心基本框架」系列訪談上海交大校長林忠欽院士...
    大學作為基礎研究、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在科技研發、項目攻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主動對接上海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建設進程中,大學要發揮自身優勢,儘快搶抓機遇、實現轉型升級,不斷提升前沿科技創新研發和關鍵技術的全球影響力,為科創中心建設、創新驅動發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戰略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