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條柴特博格250過坑前叉彎折的視頻在車友圈中廣為流傳,然後4月23日博格250的廠家官方發布了關於這次事故的一條通告:
看看這個「通告」結尾的第2、3條怎麼說的:
「2.機動車改裝對技術規範要求較強,尤其對原車電路、剎車、發動機等安全部件,建議不要進行改裝,否則容易引起制動失靈、排放不合格、易燃等重大安全隱患;
3. 自行改裝因其特殊性,存在安全不可控因素,所有改裝車輛無法獲得正常的三包權益,由此而產生的後果與責任,需自行承擔。」
這意思就是減震彎了是車友改裝的鍋,他們廠家不背。這個廠家真的能說不背就不背麼?正好去年摩博會肉叔路過柴特的展臺還拍了幾張照片,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減震為什麼會彎?這個鍋廠家該不該背?
1、設計上有沒有問題?
我們來看看正常的博格250前叉及減震系統是什麼樣子。從這張摩博會上的照片可以看到,博格250的減震系統是一種古典摩託車才有的彈簧頭減震,它主要通過下面幾個部件來完成減震動作。
在單人乘坐時,博格250的前叉是下圖的姿態,可見減震器杆與車輪運動槓桿的連接點C在車輪軸心B的上方,A點是車輪位置支撐杆與車輪上下運動槓桿的固定點,AC與AB之間形成了一個夾角。此時如果遇到制動產生的減速力和碰撞力時,是由減震器杆和車輪位置支撐杆四根一起承受的,可能車輪位置支撐杆的受力會由於槓桿作用承受得稍微大點,但大得不明顯。
但在前輪遇到顛簸和制動時,ABC三點的位置發生了變化。顛簸和前制動造成的重心轉移會使減震器杆壓縮,車輪運動槓桿的角度也隨之發生變化,車輪上移,如下圖所示。
此時由於減震器杆的壓縮,A點與C點的高度差的會變得更大,因為高度差帶來的槓桿作用也會被放大,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受到制動減速力或是碰撞的力,將會由後方的那對車輪位置支撐杆(上圖綠杆)首當其衝的單獨承受而不是聯合減震器杆四根一起承受,事故圖片(下圖)中這根支撐杆的彎曲角度也證明了這一點。這正是此類前叉減震的結構弱點,如果博格250的這對支撐杆的壁厚足夠厚、直徑足夠粗或是硬度足夠高的話,多數情況下也是能夠撐住的,但是事故案例中,博格250沒能撐住...
答案不言自明,設計問題是存在的。
2、車友改裝的擋泥板有沒有問題?
廠家說前叉彎折是擋泥板改裝引起的,我們來看看案例中的這臺車的前擋泥板是如何安裝的:
諸位恕肉叔眼拙,肉叔實在是沒有發現擋泥板的前支撐點在哪裡,但肉叔通過推斷仔細觀察,還是發現了點端倪:
肉叔推斷,第一個可能性,這位車友的擋泥板前部是用這塊鐵皮僅僅維持了支撐角度,並沒有固定;第二個可能性,使用別的方案將擋泥板前固定點與發生彎折的車輪位置支撐杆連接,但圖中角度無法看到。不過這並不那麼重要,因為無論怎樣固定,我們都能知道擋泥板是固定在不與車輪位置聯動的支撐杆上,結合我們前面所說的前叉結構帶來的減震壓縮時的前輪會向上移動,這意味著前輪隨著減震壓縮動作的時候擋泥板並不跟著動作,就可以解釋為什麼事故時輪胎外沿與擋泥板摩擦並導致了前輪抱死。
真相永遠只有一個(江戶川柯南),前叉結構帶來的弱點正好遭遇了不合理改裝造成的前輪抱死,兩股合力一起謀殺了受害者-前叉。
那麼我們來說結論:無論是什麼情況引起的車輪抱死,不管是主動剎車抱死還是被動卡住抱死,前叉支撐杆都不應該彎折。設計用料上的鍋,廠家是怎麼甩也甩不脫的。
肉叔撰文時,獲悉又有另一個博格前叉彎折案例發生:
三輪車受撞損傷輕微,博格車主肯定是剎車了,聽肉叔一句,不能剎車啊![手動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