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的發展又確實是一柄雙刃劍—— 孫明哲
在時代繁榮的今天,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朝前發展,然而科技是把雙刃劍,在給人們帶來諸多方便和好處的同時,也帶來了摧毀一切的潛在威脅。只有適通過適當的方式,科技才能發揮它最大的好處。
宋學文平凡的前半生
核電站作為高效率、能源消耗少的發電廠,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豐富的電能,然而一旦核電站輻射洩漏後果將不堪設想。
曾經廣為人知的車諾比事件,成為了無數蘇聯人的噩夢,這件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的影響直到今天仍然存在。
慘遭核輻射摧殘的人並不少,早在1996年,我國一位19歲的小夥子,就曾因撿到一條「鑰匙鏈」而失去雙腿和左臂,從此告別了自己原本平凡幸福的人生,他就是宋學文。
宋學文,1977年出生在吉林的一座大山中,那個年代的家庭生活並不富裕,為了改變家中的窘境,宋學文早早便退了學,轉身走向社會。
到吉林後,宋學文進入一家建築公司開始了他的職業生涯。作為大山的孩子,宋學文吃苦耐勞,待人和善誠懇,深受同事喜愛。
雖然沒有讀完學,但是宋學文渴望讀書獲取知識的心卻始終沸騰,在業餘時間,宋學文喜歡閱讀文學著作,讀書是除了工作外他做得最多的事。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憑藉著基本的文筆功,宋學文還常常幫助公司撰寫宣傳稿、組織活動。由於表現突出,入職沒多久宋學文便得到了提拔。
事業進步、升職加薪,宋學文和大多數人的職業軌跡並沒什麼不同,對於他來說,擁有安穩的工作,成家立業便已知足。然而這樣的美好並沒有持續多久,命運總如同六月的天,說變就變了。
意外遭遇人生滑鐵盧
就在1996年,在工作上業績不凡的宋學文再次得到提升,升職加薪的喜悅並沒有持續多久,卻在一場意外遭遇中戛然而止。1月份的清晨,一切都和往常沒什麼不同,宋學文早起準備去上班。
積了雪的大地在霧中顯得十分寂寥,就在一片皚皚白雪中,一個閃閃發光的東西引起了宋學文的注意,走近一看,是一條鑰匙鏈,考慮到這是有人無意中丟失的物品,因此宋學文將其拾起來,站在原地等待失主。
就這樣等待了半個小時後,宋學文見無人來領便裝進了自己的口袋匆匆趕去上班。致命的危險正在靠近。
宋學文並未有任何察覺,早上9時左右,宋學文突然感覺身體不適,隨之而來的便是嘔吐、頭暈、四肢無力。
那時候的宋學文怎麼也想不到自己面臨的將是人生中最大的一場橫禍,向單位請假後宋學文回宿舍休息,症狀愈發嚴重,領導這時也趕了過來。
在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單位領導瞬間石化,隨後趕緊命令屋內其他人員全部撤離,並將宋學文送往了醫院。
原來,宋學文撿到的並非普通的「鑰匙鏈」,而是某集團進行射線探傷作業遺落下的核放射性物質瓚-192!
在當地醫院治療了兩天後不見效果,宋學文的病情日益惡化,沒過多久便送去了北京醫院接受治療,這是全國唯一的放射病治療中心。
然而由於長時間受輻射,宋學文的雙腿已經腫得是原來的兩三倍,只能彎曲,無法伸直,腿上布滿了各種水泡,為了避免病情惡化,只剩下截肢一種方法。
然而截去雙腿並未阻止核輻射的進一步肆虐破壞,在隨後住院的三年內,宋學文已經前前後後經歷了七場手術,哪裡壞了切哪裡。
於是,他失去了雙腿,也失去了左臂,體重一下子下降到五十公斤,原本健全的身體不復存在,剩下的只有長時間躺在病床上的一具軀殼。
宋學文從未想過自己會有這麼一天,陷入悲痛的他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把自己封閉了起來,害怕陽光,害怕見到其他人。
年輕的宋學文成為了中國首例核輻射受害者,悲劇的主要來源是放射性物質的-192,這是一種用來做無損探傷檢測用的伽馬放射源之一,被歸類於二類放射源即高危險源,銥-192釋放出來的γ射線威力強大,足以穿透1000mm厚的鋼板。
當人體暴露在該射線輻射範圍之下,便會被其穿傷,造成嚴重的損傷。人類若是在沒有防護的情況下接觸這類高危險源,短短幾小時或是幾天就足以失去性命。
結婚生子走完後半生
對於任何人來說,這樣的悲劇無疑是毀滅性的,雖然宋學文一開始曾幾番想過一了百了,但最後他還是堅持了下來,而正是這份堅持為他帶來了頑強的意志力,也帶來了幸福美滿的家庭。
不久後,宋學文遇到了他的妻子楊光。在一次意外撥通的電話中,宋學文向電話對面的女人講述了自己的故事,也許是一場意外或是上天於心不忍,楊光沒有掛斷這個陌生來電,而是選擇聽了下去。
一場愛情就此悄悄發芽,兩情相悅的二人成功走進了婚姻的殿堂。楊光的出現點亮了宋學文人生中的晦暗,從此,他多了一份堅持下去的理由。
2004年,宋學文用一根手指敲出了32萬字的自傳《生死鏈》,通過文字記載的形式,宋學文希望能夠以自己的經歷警惕他人,同時幫助有著同樣遭遇的人們。
四年後,為了讓大山裡的孩子能夠接受更好的學前教育,他和妻子回到了鄉下創辦了一所幼兒園。
隨後,以《生死鏈》為藍本、宋學文為男主拍攝的電影《站起來》正式上映,然而同天,正是日本發生福島核電站洩漏的日子,一切似乎冥冥中早已註定。
2015年,發生了宋學文人生中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他和楊光的兒子出生了。
所幸的是,兒子一切正常,這也讓宋學文稍稍放了心。然而,核輻射的破壞力遠遠超過人們的想像,宋學文這些年一直飽受折磨。
兩年後宋學文被檢查出放射性白內障、記憶力損傷、肝硬化等眾多疾病,如今的宋學文和19歲那年進入醫院的他判若兩人,家庭是他堅強的後盾,儘管病情日益惡化,他卻從未放棄過任何生的希望。
同時,為了給妻子和兒子帶來更好的生活,宋學文開了網店,在網上出售東北大米。做起生意的宋學文十分厚道,為了客戶能夠吃上放心大米,他直接與農戶籤約,追求質量非銷量,用傳統的工藝進行粗加工,禁止拋光、打蠟。
宋學文還接下了離家三百多公裡遠的小鎮的光纖改造的小工程,早出晚歸,認真負責。也許,宋學文心裡很清楚死神隨時都會降臨,於是選擇在一息尚存的時候拼命為妻兒未來的生活打下牢靠的基礎。
2019年4月23日,虛弱的身體早已被透支完畢,宋學文不幸離開了。從1996年到2019年共23年間,他一直在與病魔做著頑強的抵抗。
這些年,他絕望過也振奮過,時常樂觀卻也難免沮喪,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旅程中,賢惠的妻子和可愛的兒子一直堅守在他身邊。19歲之前,宋學文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然而卻因為一條「鑰匙鏈」人生的軌跡就此徹底改變。
科技發展固然是好事,然而同樣重要的是人類對待科技的態度,只有以正確的方式,端正的態度對待科技,科技才能真正為人類所用。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繫,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