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例核輻射案受害者離世:為愛和希望奮鬥了23年

2020-12-02 大河報

還記得中國首例核輻射案受害者宋學文嗎?事件發生至今已經23年了,他現在過得如何?記者4月19日聯繫上了他。

1996年,20歲的吉林小夥宋學文無意中在雪地裡撿到一條附著核放射物質的金屬鏈,強烈的輻射讓原本活蹦亂跳的小夥子,成為了失去雙腿和左手小臂的殘疾人。

紫牛新聞記者採訪得知,這些年,宋學文活得很拼,也很精彩,結婚生子一樣沒落下,還寫小說、拍電影、開辦幼兒園。

不幸的是,核輻射的傷害一直潛伏在他的身體裡,近幾年病變持續惡化。隨時可能死亡的陰影,就像一把利劍一樣懸在他的頭上。

他很忙,白天工地幹活晚上網上賣大米。他將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沒理由去逃避,幹就完了。」他說,餘生要盡力賺錢,希望給妻兒的將來留一份保障。

今天下午,記者發稿前夕,突然想起來要給宋學文打個電話。但接電話的是個陌生的聲音,獲知記者的身份後,他告訴記者,他是宋學文的弟弟,哥哥已經於4月23日去世了……

撿到一條「小鏈子」

誰知卻是核放射物質

宋學文出生在吉林蛟河的大山裡,父母都是農民。1994年,18歲的他高中畢業,經招聘成為吉化集團建設公司的工人。

那時,青春年少的宋學文長相英俊,憑著農民特有的吃苦精神讓其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入職不久他就被提拔為管線工小組長,工作之餘他還愛好寫作,經常給公司的廣播站寫宣傳稿,曾經有一篇散文還獲過獎;他也熱愛運動,是單位的越野長跑運動員。

他也曾對自己的人生做過美好的設想,然而不久後,夢碎了……

1996年1月5日,這一天註定已深深地嵌入宋學文的記憶,無法抹滅。

宋學文受傷前舊照

那天早晨,東北氣溫逼近零下三十度。宋學文像往常一樣從宿舍去工地上班,途中他在雪地上撿到一條「BB機鏈子」,烏灰色。詢問同行人無果後,著急上班的他就把鏈子裝進了自己的褲子口袋,準備完工後再尋找失主。

僅僅十多分鐘後,宋學文就開始出現了奇怪的反應。「頭暈噁心,後來還想睡覺」,宋學文以為自己患上了重感冒,於是熬到中午就請假回了宿舍。但後來的情況愈發嚴重,「嘔吐到虛脫,雙腿還劇烈疼痛。」

晚間,工友們得知情況後準備將他送醫,「給我穿衣服時,施工隊長趕來探望,突然好像想起了什麼,問我有沒有在工地撿到什麼塊啊、鏈子啥的東西?」宋學文想了半天,「我撿了一個BB機鏈子」。

正是撿到的這條小鏈子害了他。施工隊長將此事上報後,公司領導圍滿了他的宿舍。此時,宋學文才知道那條金屬鏈上附著的火柴頭大小的物體,是核放射物質銥-192。吉化集團將其用於30萬噸乙烯施工現場的射線探傷作業,但由於操作人員違反程序,致使該放射源從工作容器中脫落,遺失在施工現場。

以前從未聽說核輻射的宋學文,就這樣暴露在超劑量輻射中長達10個多小時。

三年救治撿回一條命

失去了雙腿和左小臂

宋學文被送到當地醫院時,醫生們壓根就沒聽說過此類病情。當公司領導跟醫生說是核輻射時,醫生疑惑地問道:「啥?河輻射?大河還是小河?」他們以為是跟河流有些關係。

經過葡萄糖輸液後,宋學文病情愈發嚴重,陷入了昏迷。兩天後,宋學文被公司緊急送入全國唯一的放射病治療中心——北京307醫院救治,剛入院時,他的右腿已經腫得比原來粗兩三倍,彎曲不能伸直,而且上面布滿水泡。

正常人接受的輻射量本應少於0.5Gy,但宋學文的全身受照劑量卻是2.9Gy,右腿最大吸收量甚至達到了3738Gy。他是當時受核輻射傷害最嚴重的人。

到目前為止,核輻射在世界範圍內尚無治癒的方法,病變不可預知,為了防止擴散只能截肢。此後,宋學文在北京接受了持續3年的治療。其間,宋學文經歷了7次大手術,小手術無數,「哪裡病變切哪裡」,他被依次截去了雙腿,左手前臂,右手除了中指完整,其它指關節也被截去。

時至今日,再回憶那段治療過程,他只記得「疼,24小時不間斷的疼」。疼痛充斥了他的整個大腦,「疼到最後就麻木了,根本沒空去想其它事情。」

治療的過程漫長而艱苦,宋學文介紹, 受傷前他體重有109斤,而治療後只剩下50多斤。

宋學文接受了一次又一次截肢

那段時間他的身體仿佛陷入了一個死循環,「皮膚一點點潰爛,之後再截肢、再修復,這些過程反覆循環,仿佛永無盡頭。」 宋學文說,四肢一段段被截去,最初並沒啥感覺,直到有一次上廁所時,他才被鏡子裡的自己嚇了一跳,「簡直成了肉段。」此時,他才知道自己被傷得有多嚴重。

1998年秋天,治療告一段落,已成了殘疾人的宋學文回到了吉林,單位將他安排在一間十多平米的宿舍,每月發800多元。

絕望時一個隨機電話

認識了一個善良女孩

生活在自己的陰暗小屋,看著自己殘缺的身體,宋學文對未來已心灰意冷。他不願出門,不願見人,每天只能透過小小的玻璃窗去打量外面的世界,那是他最苦悶的一段時光。

父母怕兒子想不開,希望兒子能與社會有所交流,於是省吃儉用幫宋學文安裝了一部固定電話。宋學文若干年後分析,正是那部電話解救了他,「它讓我撥通了未來的妻子的電話,此後我才逐漸從陰影中走出。」

一天清晨5點多,實在睡不著了的宋學文隨機撥通了一個本地號碼,他只敢與陌生人交流,「想找個陌生人聊聊自己的絕望」。

接電話的是個年輕女孩:「有什麼事嗎?」聽到電話那頭的聲音,宋學文撒了一個謊:「今天是我的生日,沒人祝我生日快樂。」女孩接著說:「那我祝你生日快樂!」

好久未與人交流的宋學文聽到對方禮貌的話語,突然改變了主意,他不想聊「絕望」了,試著正常地對話。本就風趣幽默的他打開「話匣子」後,逗得對方直樂,不知不覺兩人聊了一個上午。從交談中,宋學文得知女孩叫楊光,是一家醫院的實習會計。

宋學文感慨,有時候緣分就是來得這麼猝不及防。女孩的溫柔善良給宋學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楊光也被宋學文的幽默所吸引。此後,兩人經常通過電話聊生活、聊愛好,十分投緣。

時間長了,楊光知道宋學文是殘疾人後,非但沒嫌棄,反而給予了諸多鼓勵。1999年1月18日,楊光手捧一束鮮花出現在宋學文面前,宋學文淚流滿面。宋學文回憶,那時候他就對這個善良的女孩有了深深的依戀。「人如其名,那時的她,美麗善良,就像一束溫暖的陽光,灑進了我的心田。」

而楊光在以後的幾年,也是一直陪伴在宋學文身邊,辭職陪他到北京複查身體,陪他奔波在維權的路上……

掙脫了世俗的壓力後,兩人確定了戀愛關係。宋學文也振作了起來,身體也在逐漸好轉。

結婚生子一樣沒落下

出書拍電影開幼兒園

經過4年訴訟,吉林省高院2000年做出終審判決,吉化集團建設公司r射線探傷機放射源失落後,超劑量誤照宋學文致其終身殘疾。該公司除已支付的搶救治療費用外,另行賠償宋學文48萬餘元。此案是國內首例核輻射案,宋學文也被稱為首例核輻射案受害者。

雖說除去維權、訴訟、安裝假肢的費用後,宋學文最終只剩下8000多元,但他們也覺得挺滿足的,畢竟四處漂泊的日子總算告一段落了。

坐在輪椅上的宋學文

此後,安裝了假肢的宋學文不但身體重新站了起來,而且還過上了比普通人更精彩的人生。結婚生子一樣沒落下,還出書、拍電影、開起了幼兒園。宋學文說,他還是挺喜歡此後的生活的,「跟原來的同事相比,他們有的我也有,不過我的閱歷可比他們豐富多了」。

宋學文在掃地

隨著記憶的衰退,宋學文決定將自己坎坷的經歷和與楊光的愛情故事記錄下來,憑著右手那根完好的中指,2003年,他用了七八個月時間,敲出了30多萬字的自述小說《生死鏈》,並在次年出版發行。

2006年,經過8年同甘苦共患難,宋學文與楊光走進婚姻的殿堂。

2008年,為了減輕生活壓力,同時也為了讓大山裡的孩子能接受到學前教育,宋學文與楊光在老家蛟河市松江鎮愛林村貸款辦起了幼兒園。不過,近幾年來隨著農村人口的減少,以及幼兒園需要不斷地升級改造,他們並沒賺到錢。

宋學文在照看幼兒園裡正午睡的小朋友

2011年,宋學文的小說被一位華裔導演拍成了電影《站起來》,由他本人擔任男主角。宋學文介紹,拍電影那段時間,他已完全以一個正常人的心態回歸到生活中了,當導演要求表演必須真情流露時,他反而覺得是一個挑戰,「對之前的經歷已經淡漠了」。

2015年,兒子的出生讓宋學文夫妻感到意外而驚喜。「擔心核輻射對基因的影響會遺傳給後代,加上楊光又患有糖尿病,之前我們就沒考慮過要孩子。」宋學文說,妻子懷孕期間,胎兒做DNA檢測半個月才能出結果,那是他們最受折磨的時候,「既擔心又忐忑」。好在,最終一切正常,小傢伙出生後健康活潑,全家人都鬆了口氣,感覺生活更有奔頭了。

宋學文和妻兒

核輻射還在威脅他

為了妻兒他一直在奮鬥

不幸的是,就在他們努力將生活拖入正軌時,核輻射仍然沒有放過宋學文。

2017年7月,宋學文出現吐血的症狀,依託網絡捐款十多萬,他又來到北京307醫院複查,結果查出了放射性白內障、記憶力損傷、肝硬化、糖尿病……

一連串的病症讓宋學文對此後的人生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我要與時間賽跑,盡力多賺錢為妻兒的將來留一份保障。」

宋學文介紹,目前一家三口生活沒有保障,經濟上很拮据。「出書、拍電影都有些收入,但僅夠維持基本生活,加上隨著兒子長大,更加捉襟見肘了。雖說開辦了幼兒園,但也不賺錢,還因為這個,我們一家反而不符合當地的低保政策了。」

社會也曾給過宋學文幫助,不過他覺得還是自力更生才行,「別人的錢也是辛苦得來的」。

思考過後,宋學文如今把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

先從網際網路銷售幹起,他覺得這個更符合自己的實際。宋學文2018年起,開起了網店銷售東北大米,為了讓客戶能吃上放心大米,他還特意註冊了「私房米」品牌,直接與農戶籤約,採用傳統工藝進行粗加工,不拋光、不打蠟。

宋學文與他經營的私房米

不過,網店的收入也並不能讓其儘快致富,於是去年底,宋學文在離家300多公裡的一個小鎮上,接下光纖改造的小工程。每天早晨5點就起床,草草吃完早飯,在別人還在睡夢中的時候,宋學文就帶著工人們出工了。工人們負責挖坑、立線杆、掛線和入戶,他則指揮、協調。

白天工作八九個小時,風裡來雨裡去;晚上他還要上網處理顧客訂單,聯繫物流賣大米。

宋學文經營的私房米

說起為什麼要這麼拼?宋學文說,近期隨著病情的不斷惡化,他也不知道自己還能堅持多久,隨時都可能死亡的陰影,就像一把利劍一樣懸在他的頭上。

宋學文稱,自己能活這麼久在醫生眼裡是奇蹟。「前年去北京複查,我給一位當年的醫生打電話時,對方問我是誰,當聽說我就是當年那個被輻射傷害的宋學文時,他驚訝得不得了。可能在他的潛意識中,覺得我可能早就不在了。」

對於自己,宋學文已不奢求未來,目前因經濟原因他已放棄治療;不過對妻兒,他覺得自己還有義不容辭的責任。「我沒有理由去逃避,幹就完了。」這就是宋學文對現在自己的要求。

23年風雨坎坷,不管是身體還是心理上,宋學文都承受了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他也曾經歷自暴自棄、自卑、自閉,不過這些坎坷他都挺了過來,而且還創造了精彩的人生。回憶過往,宋學文用一個句話來形容:痛並快樂著。

發稿前悲傷的消息

今日下午,記者準備發稿,想再問問宋學文一些事情,於是撥打了宋學文的手機,誰知接電話的是他的 弟弟,他沉痛地告訴記者,「4月23日,哥哥已經去世了」。

這個消息讓記者十分震驚和難過 ,謹以此文紀念一位與命運抗爭了23年的漢子,願他在天堂幸福,也祝願他的妻兒今後能夠好好生活。

來源: 揚子晚報 編輯:徐華美

相關焦點

  • 與命運抗爭23年 中國首例核輻射案受害者離世
    中國首例核輻射案受害者離世,與命運抗爭23年,根據親身經歷撰寫自傳宋學文 被核輻射「生死鏈」改變的人生宋學文生前照。新京報記者 李一凡 攝姓名:宋學文性別:男終年:43歲生前身份:中國首例核輻射案受害者。1996年時年20歲,因誤拾地上附帶放射物質的「鐵鏈」而致高位截肢。
  • 中國首例核輻射案受害者離世:撿一條"小鏈子"致殘
    (原標題:中國首例核輻射案受害者離世:為愛和希望奮鬥了23年)
  • 未知的東西不要撿,中國首例核輻射案受害者抗爭23年後離開人世!
    原子彈,這兩個原子彈對日本的打擊可謂是空前絕後,據說一直到現在廣島和長崎比較嚴重的「核汙染區」仍是寸草不生,如果人在那片區域待久了也會很影響健康!原子彈為什麼有這麼大和這麼久的破壞力,通俗的來說它就是靠「核聚變」瞬間產生的衝擊力。而這股衝擊力不僅僅是瞬間形成的波浪摧毀實體,它還具有很長的「放射周期」,可謂是一旦染上「核」,那就是後患無窮!
  • 國內首例核輻射案受害者宋學文的第22年:資深醫生看到他還活著時...
    1996年,吉化集團建設公司工人宋學文偶然在施工現場撿到一條白色金屬鏈,然後隨手將其放在右膝的褲兜裡,從此宋學文開始遭受到數十年核輻射的折磨……宋學文也成為國內首例核輻核射案受害者。 如今41歲的宋學文很清楚,核輻射的傷害就潛伏在體內,靜靜地改變著他。 據中國青年報3日報導,最近幾年,他的放射性白內障加重了,就連看5米外的物體都是模糊的。
  • 國內首例核輻射案受害者:我要活下去
    昨日,41歲的宋學文告訴新京報記者,希望能得到來自社會的幫助,讓他可以通過治療多活一段時間,陪陪只有27個月的兒子。  時間回溯至1996年1月5日,20歲的吉化集團建設公司工人宋學文,在工作途中撿到一個金屬鏈。兩小時後,宋學文頭暈噁心、身體紅腫、布滿水皰……  事後查明,宋學文所撿的金屬鏈為放射性金屬銥-192。
  • 國內首例核輻射案受害者吐血入院 想回家和妻兒過年:票不好搶
    核輻射的傷害伴隨了宋學文整整22年。1996年1月5日,宋學文誤拾放射性金屬,將超標數倍的核輻射量帶入身體;數年間,他先後接受了七次手術,當年參加越野長跑的健全人,失去了雙腿和左前臂,右手的五個手指,也只餘中指尚完整。
  • 國內首例核輻射案受害者:哪裡爛了就要切哪,除了痛苦還有恐懼
    因誤撿了一條「項鍊」,讓20歲的吉林宋學文失去了雙腿和左邊的胳膊。故事還得從1996年說起,當時還在某建設公司上班的宋學文,在去公司的路上偶然發現施工現場有一條白色金屬鏈,出於好奇,他把這條鏈子隨手進了右邊的褲兜裡。沒過多久,他就感到頭暈目眩、四肢無力。
  • 國內首例核輻射案受害者:四肢僅剩右臂 兒子27個月
    2001年的宋學文。視覺中國今年冬天,戴著假肢,坐著輪椅的宋學文在吉林老家掃雪。受訪者供圖  宋學文遭放射源誤照終身殘疾,生活20餘年後目前病情惡化,最放心不下27個月的兒子  「最放心不下的就是27個月的兒子,但現在實在是走投無路。」
  • 國內首例核輻射受害者:笑著活下去
    一條鏈子導致宋學文一生的悲劇,只因上班路上誤撿了一條放射性金屬鏈,沒想到卻遭到了強烈核輻射,最後導致被迫高位截肢。從健康的人到一級殘疾人,輻射後雙腿截肢多個器官受損,它的人生就是被一條鏈子給決定了,20多年來經歷了多少的痛苦和黑暗,在終於有了奔頭的時候,命運再一次將他推向了深淵。從去年開始,宋學文病情突然惡化,被告知隨時可能離世。
  • 孫偉銘案今日二審 受害者家屬希望維持原判[圖]
    9月2日,3家受害者家屬拿到先期60萬元賠款,並沒有在諒解書上寫下「請求貴院對孫偉銘從輕判處」的字樣。今日,案件二審開庭,多名法學專家都認為孫偉銘被改判的可能性很大,受害者家屬則希望維持原判否則將抗議。
  • 瘋狂英語創始人前妻談鶴山家暴案:沒有「受害者」僅有「倖存者」
    5月24日,作為同樣被家暴傷害過的人,李金在個人的頭條帳號(@麗娜華的Mom)中發布了一篇文章,在文章中李金表達了自己對鶴山家暴案的看法,李金說:"家暴中不應該是'受害者',而應該是'倖存者',並且對於我們來說,從來都沒有'輕傷'"。
  • 衢州細菌戰:中國受害者的75年[組圖]
    這是記者拍攝的第70位細菌戰受害者。1940年10月4日,日軍「731」部隊在衢州空投下大量帶有鼠疫等病菌的麥粒、棉花、跳蚤,拉開了日軍對華細菌戰的序幕。衢州成為受災最嚴重的地區。時至今日,衢州仍有一百多名老人忍受著細菌戰病痛的折磨。
  • 8·4日軍遺留毒氣事件 受害者訴日政府案今宣判
    8·4日軍遺留毒氣事件:受害者訴日本政府案二審今宣判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2003年8月4日,侵華日軍遺棄的化學毒劑芥子氣在齊齊哈爾市的一處工地被發掘,造成43人中毒,一人死亡。從2004年,毒氣受害者向日本政府遞交訴訟請求書開始,受害者對日本政府的訴訟進行了將近九年的時間。
  • 戰後日本核爆受害者淪為「活標本」
    今年8月,美國作家蘇珊·索薩德歷經10年採寫,出版了《長崎:核戰爭之後的生活》一書,揭開了美方以日本平民為「標本」,秘密研究核武器危害的內幕。神秘人尋訪核爆受害者1945年8月9日,15歲的日本女孩峰子在三菱公司位於長崎的工廠裡勞作。午休時間還沒到,一道閃光和強烈的衝擊波,讓這座城市的日常生活戛然而止。
  • 美國佛州高中槍擊案兩名倖存者自殺,又一受害者父親輕生
    據美國中文網報導,上周,美國佛州帕克蘭高中槍擊案兩名倖存者相繼自殺身亡,引起了全美範圍內對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的討論,但這仍沒能夠挽救另一個生命。當地時間2012年12月18日,美國康乃狄克州紐敦,校園槍擊案遇難者葬禮舉行。據悉,當地時間14日,一名槍手闖入當地的桑迪·胡克小學,射殺了26名師生後自殺,遇難者中包括20名兒童。
  • 「兩彈一星」鄧稼先離世已過去34年,他留下的2個子女,現狀如何
    經歷過戰爭的中國已經滿目瘡痍,百廢待興,與西方國家比較起來,我國的經濟和科技實力都遠遠落後。而這時就湧現出了很多熱血愛國的科研人員,他們遠赴海外進行深造,學有所成後為國效力。並為自己國家的科研事業貢獻出自己的一生,讓自己的人生價值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 諾貝爾獎獲得者科斯:中國的奮鬥就是全人類的奮鬥,未來的希望在中國
    199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羅納德·哈裡·科斯的主要學術貢獻在於,揭示了「交易價值」在經濟組織結構的產權和功能中的重要性。他的傑出貢獻是發現並闡明了交換成本和產權在經濟組織和制度結構中的重要性及其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
  • 放棄國外一切回國奉獻,奮鬥7年後赫然離世,為中國帶來百年進步
    我們知道,在已經過去的10年裡,中國軍工可以說迎來了突飛猛進的進步。當然這也離不開無數的科學工作者為此而付出的巨大努力和貢獻。黃大年是眾多為國防事業鞠躬盡瘁的科學家之一,海外進修學成歸來的他,幫助祖國讓美航母后撤百裡。但在實現這一目標後,他卻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 這兩位日本人被核輻射後,醫生強行為他們續命,最終全身潰爛而亡
    引言‍ 核能源為人類服務多年,它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會有隱藏的危險存在,一旦洩露對一片地區來說就是毀滅性的災難。人類受到核輻射之後會患上難以治癒的輻射病,同時會痛不欲生,只想要快點結束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