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西伯利亞力量」管道天然氣供應突然叫停,究竟發生了什麼?

2021-01-15 王小平的視角

中俄關係是當今國際關係中最為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兩國關係的好壞,不僅影響到各自的發展,對國際地緣政治格局也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尤其對各自在世界扮演的角色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從中俄數百年的交往史來看,雙方關係錯綜複雜,有過蜜月期,也經歷過兵戎相見。雙方新一輪的合作起因於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中俄形成的地緣安全威脅和政治壓力,促使彼此形成了首尾相衛、背靠背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

這種相互依存的合作關係,決定了彼此在關鍵時期必須攜手前行,共克時艱,以免被共同的敵人各個擊破,造成無法挽回的地緣政治災難。雙方的合作不僅局限於安全領域,在經濟上也有著巨大的互補空間。俄羅斯是全球重要的能源生產大國,石油天然氣儲量豐富。而我國的石油天然氣儲量滿足不了國內經濟發展需要,對外依存度很大,每年需花巨資從境外採購。

目前,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高達70%,天然氣對外依存度也達到了45.3%。為了確保能源供應安全,我國建立了多渠道能源供應系統,避免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危及能養供應安全。同時根據國際石油天然價格波動情況,適時調整國內能夠供應結構。在石油價格居高不下的時候,增加天然氣的進口量,壓縮石油消耗;在天然氣價格過高的情況下,增加石油消耗和儲備,以降低成本。

通過價格調配來穩定國內能源供應,避免價格波動過大影響國計民生。即便如此,2019年我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也達到了310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了10%,這一增長趨勢還將繼續維持至2050年。正是因為對境外能源的過度依賴,我國有關部門正在抓緊建立海外和國內、海運和管道運輸、控股和獨資等多渠道、多途徑、多層次的立體供應系統,以確保能源供應安全。

當前,國內油企除了在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和中亞其他能源生產國之間也建立了廣泛、穩定的經濟聯繫。其中,中俄「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管道為重點工程。該管道線於2019年12月2日開始正式向我國供氣,按照合同約定,每年可為我國提供38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令人遺憾的時,隨著新型肺炎的突然爆發,全球經濟受到致命影響,我國天然氣需求量也急速下降。

加上石油價格的暴跌,使用天然氣的成本已經超過石油,這就需要我國油企及時調整採購策略,降低天然氣消耗,增加石油使用份額,以降低生產成本。為此,我國油氣進口企業不得不向供應方發出不可抗力通知,謀求減少或終止天然氣供應量。據悉,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已經收到我方的不可抗力通知。哈薩克斯坦已將出口至我國的天然氣總量減少了20%-25%。俄羅斯通往我國的天然氣管道也傳來了暫停供氣的消息。

能源輸出是俄羅斯的經濟命脈,也是其重要的戰略武器。為了爭奪石油定價權和市場份額,俄羅斯與沙特發起了新一輪降價競賽。目前,沙特已將石油價格降至每桶25美元以下,這一價格已觸及俄方的預警線。如果油價繼續下跌,俄羅斯經濟很有可能會崩潰。低油價同樣損害了我國油企的利益,我國因地質結構的原因,石油開採成本較高,每多開採一桶油都意味著虧損。長此以往將導致我國油企破產,數十萬人面臨失業風險。同時,低油價將導致全球經濟陷入通縮,壓低各國的資產價格。

美聯儲為了拯救美國金融市場正在大規模放水,疫情結束,這些沉澱在美國本土的海量資金將會湧向全世界進行抄底。沙特主動調低油價,極有可能是在配合美聯儲的放水救市行為。按常理,美聯儲放水只會導致全球通脹,推高資產價格,而資產價格過高又不利於美資抄底,需要沙特壓低油價防止資產價格破裂。從這個層面分析,未來全球陷入通縮的概率很大,其帶來的負面影響甚於新冠肺炎對經濟造成的傷害。因此,在無法擺脫美元控制的情況下,儘量減少外匯消耗,為未來抄底全世界優質資產準備更多的子彈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

相關焦點

  • 「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管道已鋪設99%
    「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管道已鋪設99%俄新社2月26日消息>,截至2019年2月20日,俄羅斯天然氣集團已經完成「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管道項目99%的鋪設任務。2019年2月中旬,俄氣總裁米勒曾透露,2019年俄氣將投入1475億盧布(按當前匯率折合22.5億美元)建設該管道,管道將於
  •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中段投產通氣 每年可向我省供應天然氣53億立方米
    圖為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瀋陽聯絡壓氣站。12月3日上午,隨著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瀋陽聯絡壓氣站進出站閥門徐徐開啟,歷時500餘天緊張施工建設的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中段工程正式投產運營。該工程未來達到設計輸量後,每年可向我省供應天然氣53億立方米,為生產生活提供優質充足的清潔能源保障。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是構建我國四大能源運輸通道的重大工程,對於推動形成「X+1+X」油氣市場體系,提高油氣資源配置效率,實現油氣行業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 人民日報:中俄管道投產國家管網成立 天然氣暖風頻吹
    :12月2日,中俄天然氣管道建成投產;第二天,中石油宣布,旗下23座儲氣庫日產氣量突破1億立方米,創出歷史新紀錄;一周後的12月9日,國家管網公司宣告成立。天然氣領域這三條利好消息替代了往年天然氣供應緊張的消息,會不會預示著今年乃至今後,天然氣緊張局面將成為過去?筆者認為,從長遠看,我們對天然氣行業的健康發展的確可以保持一份樂觀。先看中俄天然氣管道,2020年的輸氣量會達到50億立方米,今後將提升至每年380億立方米,這無疑會大大提升我國天然氣的供應能力。
  •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中段投產運營
    記者周雷從國家管網集團公司獲悉:12月3日,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簡稱中俄東線)中段工程正式投產運營。隨著中俄東線吉林長嶺分輸站出站閥門徐徐開啟,來自俄羅斯的清潔天然氣直接輸送到京津冀地區。
  • 中俄天然氣大單背後的秘密:誰在讓步仍是謎
    同時,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下稱「中石油」)董事長周吉平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下稱「俄氣」)總裁阿萊克斯·米勒共同籤署了《中俄東線供氣購銷合同》(下稱「《購銷合同》」)。  據《購銷合同》,2018年起,俄羅斯開始通過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向中國供氣,輸氣量逐年增長,最終達到每年380億立方米,累計時長30年。
  • 亞馬爾等兩大項目接連傳出,中俄天然氣合作迎來最好時期
    據報導,中俄合作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第一條生產線於12月8日正式投產,預計未來每年將至少有400萬噸俄羅斯液化氣運往中國,在我國液化氣進口中的比重將佔到10%至15%。另據報導,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黑河-長嶺段建設全面提速,北段預計在2019年10月份投產,全線預計2020年貫通。管道建成後每年將進口380億立方米俄羅斯天然氣。
  • 美國或將市場讓給俄,中國買家停購美國石油天然氣後,事情有新進展
    他說:「在俄羅斯發展通過東西伯利亞-太平洋輸油管道的石油出口以及履行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合同情況下,這是個可以實現的指數。不出所料,事情果然有了最新進展。俄羅斯衛星通訊5月21日報導,俄氣能源開採部副經理安德烈耶夫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俄將於8月開始為通往中國的「西伯利亞力量」 管線開採天然氣。而稍早前,俄氣發布消息稱,計劃與9月1日開始向「西伯利亞力量」管線輸氣。
  • 中俄原油管道明年起供油 將首次聯合檢查國界
    溫家寶強調,中俄的務實合作是全方位的,具有廣闊前景。雙方不僅要深化能源合作,還要著力擴大貿易和投資規模,開拓新的合作領域,開展聯合科研和創新合作,推進金融合作,規範貿易秩序和人員往來,注重合理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認真落實《中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遠東及東西伯利亞地區合作規劃綱要》。中方願意積極參與俄羅斯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特區建設,與俄方共同努力,促進兩國經濟和雙邊經貿關係可持續發展。
  • 西伯利亞的離奇巨坑:究竟是什麼?
    究竟是什麼力量導致西北利亞北極地區永久凍土上出現這麼多環形坑洞?這些巨大的環形坑洞又是如何突然間爆發而形成?這很大程度仍然是個無法解釋的神秘自然現象。 很明顯,西伯利亞西北部亞馬爾半島的冰堆丘則不同。朱維林解釋說,這些冰堆丘膨脹得「非常快,會上升到幾米高」,然後冰堆丘會突然被爆開。這個向上推擠的爆發力不是來自凍結成冰的水流,似乎是由地下氣體的積累造成的。
  • 中俄戰略夥伴合作氣衝雲霄
    大資源對接大市場 新合作書寫新格局中俄戰略夥伴合作氣衝雲霄中國商務新聞網 數九寒天,暖氣對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而言,可謂是件奢侈品。雖然需求強烈,但難在能源供應能力所限,還不能普及到大多數。為此,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永清-上海)江蘇段線路第七標段於1月6日正式開工,這標誌著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南段沿線各省線路工程全部進入建設階段。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南段自北向南途經河北、山東、江蘇、上海,預計將於2025年建成投產。屆時,俄羅斯天然氣將直通上海,實現「北氣南下」,投產後日輸氣量超過5000萬立方米,比現有輸送能力提升近三倍。
  • ...隨著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吉林長嶺分輸站出站閥門徐徐開啟,歷時...
    2020-12-03 09:57:56來源:FX168 【俄羅斯天然氣即日抵達京津冀腹地】據國家管網,12月3日9時36分,隨著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吉林長嶺分輸站出站閥門徐徐開啟,歷時500餘天緊張施工建設的中俄東線中段工程畫上圓滿句號,正式投產運營。
  • 管道天然氣進老舊小區,安裝費2100元
    但我市城區432個老舊小區,目前還有八成沒有接入管道天然氣。   昨日,記者從市住建局了解到,瀏陽推進老舊小區天然氣全覆蓋工作目前有了「大動作」——今年3月至12月期間,改造天然氣管道的老舊小區,安裝費將統一定價為每戶2100元。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只要50%居民同意,老舊小區就能接入管道天然氣。老舊小區安裝管道天然氣將更實惠、更便捷。
  • 生意社:2019年液化天然氣十大事件盤點
    生意社12月23日訊   導語:2019即將過去,天然氣行業今年風雲變化,跌宕起伏。回望2019年,天然氣行業發生了很多大事件,國家管網公司的成立,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北段)通氣等大事件對行業產生了重大影響。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回顧,在2019年所發生的重大事件。
  • 美國異想天開要關閉俄羅斯到中國的天然氣管道,它有這個能耐嗎?
    筆者認為美國的想法不僅是異想天開,而且是痴人說夢,俄羅斯根本不可能聽美國的話來關閉到中國的天然氣管道,美國也沒有這個能耐。首先,根據目前國際形勢的發展來看,現在中國與俄羅斯是屬於「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是中俄兩國關係最好的時期之一。兩國都互為對方不結盟的戰略「盟友」,在國際社會上相互支持、協作,有效地減輕了各自的壓力。俄羅斯對中國的幫助主要體現在軍事和政治上,中國對俄羅斯的幫助主要體現在經濟和政治上。
  • 別墅小區至今沒用上管道天然氣,這事兒咋整的?
    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落差? 本周日,《向前一步》和你一起探尋背後緣由。 爭論二 小區為何突然「斷氣」十多年? 節目現場,包括梁先生在內的多名業主表示,最初入住的三年,小區是有天然氣的,但不知為何開發商突然斷供,且一停就是十多年,有些業主家的充值卡至今還有餘額。
  • 船錨破壞海底天然氣管道,直擊「驚心動魄」的1小時搶救
    6月7日9時30分左右,上海石油天然氣有限公司突然報告稱,在浦東蘆潮港登陸的東海平湖油氣管道壓力驟降,初步判斷管道發生破損,系統顯示發生破損的位置在近蘆潮港登陸處以東20公裡範圍,請求海監部門協查……這一幕,是上海首次海底燃氣管道海陸空執法協同應急演練的開始。
  • 美蘇歷史性會晤讓西伯利亞的燃氣照亮紐約
    如果說勃蘭特是一把鑰匙,那麼在勃列日涅夫看來西伯利亞發現的天然氣氣田和那條通往歐洲的天然氣管道可能是連接蘇聯與西歐國家的紐帶,是一條通向和平的陽光大道。1970年12月中旬聯邦德國和蘇聯籤署了第二份天然氣供銷協議,新增30億方天然氣,1971年4月雙方開始討論二十年的長期供應合同,每年供應40億方;1971年8月,法國和蘇聯籤署了第一份天然氣合同,合同期限二十年,計劃每年採購25億立方天然氣,從1976年開始向法國輸送25億方、1980年將達到40億方。
  • 今冬天然氣缺口至少達48億立方米,十幾倍於2009年氣荒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隧道內「中俄過境點」(由中方前往俄方) 環球網 圖12月13日,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境內段全面加速建設。這樣一條行業消息在過去很難引起媒體關注,然而這回卻被各路媒體高度關注。無獨有偶,12月9日,中俄位於北極圈內的全球最大的北極LNG項目亞馬爾合作項目一期工程投產的消息同樣引起國內媒體高度關注。一個是管道的加快建設,2020年才能全線投產;一個是遠在北極,我方參股加起來不到30%的項目,這兩則消息之所以前所未有的引起關注,是這兩個項目背後的三個字:天然氣。這個冬天,天然氣一不小心就又搶了風頭。
  • 日媒:中國天然氣進口量激增 今年或超日本成全球最大進口國
    國際能源署曾在6月份預測,中國將在2019年成為世界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但最新數據似乎加快了這一時間表。亞洲國家的供應來源日趨多樣化,這表明該地區作為天然氣消費國的重要性正與日俱增。能源諮詢公司伍德麥肯茲諮詢公司的亞太區天然氣及液化天然氣高級經理黃妙茹說:「儘管日本仍是最大的液化天然氣進口國,但中國有望在2018年超過日本成為世界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中國的天然氣進口量一直在超過市場預期。」報導稱,對環境汙染的擔憂是中國增加天然氣進口的主要原因。
  • 液化天然氣波浪式持續上漲 能否突破新高?
    液化天然氣波浪式持續上漲 能否突破新高?生意社12月03日訊據生意社數據監測:12月02日液化天然氣均價為4623.33元/噸, 11月25日均價為4350元/噸,7天上漲6.28%,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