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中段投產運營

2020-12-05 化工網

  記者周雷從國家管網集團公司獲悉:12月3日,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簡稱中俄東線)中段工程正式投產運營。隨著中俄東線吉林長嶺分輸站出站閥門徐徐開啟,來自俄羅斯的清潔天然氣直接輸送到京津冀地區。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在我國境內途經9個省區市,境內段新建管道3371公裡,利用已建管道1740公裡,按照北、中、南三段分期建設。

  據悉,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是我國建設的首條1422毫米超大口徑、12兆帕高壓力等級的天然氣管道,從建設期到運營期採用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管理,是我國智能管道的試點工程。

【版權聲明】秉承網際網路開放、包容的精神,化工網歡迎各方(自)媒體、機構轉載、引用我們原創內容,但要嚴格註明來源化工網;同時,我們倡導尊重與保護智慧財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將版權疑問、授權證明、版權證明、聯繫方式等,發郵件至info@netsun.com,我們將第一時間核實、處理。

相關焦點

  •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中段投產通氣 每年可向我省供應天然氣53億立方米
    圖為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瀋陽聯絡壓氣站。12月3日上午,隨著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瀋陽聯絡壓氣站進出站閥門徐徐開啟,歷時500餘天緊張施工建設的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中段工程正式投產運營。該工程未來達到設計輸量後,每年可向我省供應天然氣53億立方米,為生產生活提供優質充足的清潔能源保障。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是構建我國四大能源運輸通道的重大工程,對於推動形成「X+1+X」油氣市場體系,提高油氣資源配置效率,實現油氣行業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 ...隨著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吉林長嶺分輸站出站閥門徐徐開啟,歷時...
    2020-12-03 09:57:56來源:FX168 【俄羅斯天然氣即日抵達京津冀腹地】據國家管網,12月3日9時36分,隨著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吉林長嶺分輸站出站閥門徐徐開啟,歷時500餘天緊張施工建設的中俄東線中段工程畫上圓滿句號,正式投產運營。
  • 京津冀可用上俄羅斯天然氣
    3日,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中段(吉林長嶺—河北永清)正式投產運營,意味著京津冀地區可以直接使用俄羅斯的天然氣。
  • 人民日報:中俄管道投產國家管網成立 天然氣暖風頻吹
    :12月2日,中俄天然氣管道建成投產;第二天,中石油宣布,旗下23座儲氣庫日產氣量突破1億立方米,創出歷史新紀錄;一周後的12月9日,國家管網公司宣告成立。天然氣領域這三條利好消息替代了往年天然氣供應緊張的消息,會不會預示著今年乃至今後,天然氣緊張局面將成為過去?筆者認為,從長遠看,我們對天然氣行業的健康發展的確可以保持一份樂觀。先看中俄天然氣管道,2020年的輸氣量會達到50億立方米,今後將提升至每年380億立方米,這無疑會大大提升我國天然氣的供應能力。
  • 中俄戰略夥伴合作氣衝雲霄
    為此,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永清-上海)江蘇段線路第七標段於1月6日正式開工,這標誌著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南段沿線各省線路工程全部進入建設階段。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南段自北向南途經河北、山東、江蘇、上海,預計將於2025年建成投產。屆時,俄羅斯天然氣將直通上海,實現「北氣南下」,投產後日輸氣量超過5000萬立方米,比現有輸送能力提升近三倍。
  • 亞馬爾等兩大項目接連傳出,中俄天然氣合作迎來最好時期
    但我國現有天然氣開採能力和進口量無法滿足這一爆發式增長的需要。中俄天然氣合作實現了雙方資源與市場、技術與資金的高效配置,帶動了我國裝備產業「走出去」,提升了相關產業的升級換代和技術創新,為我國天然氣行業提質升級積累了經驗。近段時間,兩則關於中俄天然氣合作的消息先後傳來,給國內日益走俏升溫的天然氣市場帶來了期待。
  • 生意社:2019年液化天然氣十大事件盤點
    生意社12月23日訊   導語:2019即將過去,天然氣行業今年風雲變化,跌宕起伏。回望2019年,天然氣行業發生了很多大事件,國家管網公司的成立,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北段)通氣等大事件對行業產生了重大影響。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回顧,在2019年所發生的重大事件。
  • 中俄天然氣大單背後的秘密:誰在讓步仍是謎
    幾年之後,包括上海在內的中國普通消相關公司股票走勢費者,都能使用來自俄羅斯的管道天然氣  5月21日,官方通報稱,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共同見證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長吳新雄與俄羅斯聯邦能礦部部長諾瓦克代表中俄兩國政府籤署《中俄東線天然氣合作項目備忘錄》(下稱「《備忘錄》」)。
  • 液化天然氣波浪式持續上漲 能否突破新高?
    液化天然氣波浪式持續上漲 能否突破新高?生意社12月03日訊據生意社數據監測:12月02日液化天然氣均價為4623.33元/噸, 11月25日均價為4350元/噸,7天上漲6.28%,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5.88%。
  • 四川盆地獲重大天然氣發現;韓國將建世界上最大液態氫工廠
    好消息:四川盆地獲重大天然氣發現5月5日,從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獲悉,油氣田蓬探1井在地下6376米的震旦系燈影組地層,測試日產天然氣121.98萬立方米,成為盆地內燈影組產量最大的直井這意味著該公司發現一條富含天然氣的新區帶,潛在資源量超萬億立方米,在四川盆地中部開闢出一個新的天然氣戰略接替區。
  • 中俄開通生命線,不再害怕馬六甲海峽被封鎖
    中俄開通生命線,不再害怕馬六甲海峽被封鎖。馬六甲海峽對於日本、中國、韓國,都是最主要的能源運輸通道,是"海上生命線",據了解,馬六甲海峽每天平均通過的船有200多艘,每年通過8萬多艘,成為僅次於多佛爾海峽-英吉利海峽的世界最繁忙海之一。
  • 中俄「西伯利亞力量」管道天然氣供應突然叫停,究竟發生了什麼?
    中俄關係是當今國際關係中最為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兩國關係的好壞,不僅影響到各自的發展,對國際地緣政治格局也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尤其對各自在世界扮演的角色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從中俄數百年的交往史來看,雙方關係錯綜複雜,有過蜜月期,也經歷過兵戎相見。
  • 液化天然氣暴漲10倍!中日韓買家競相搶購
    據ACB News《澳華財經在線》1月11日報導,在亞洲冷空氣影響下,亞洲主要液化天然氣(LNG)買家中國、日本以及韓國正競相搶購天然氣,使得LNG價格飆升至歷史最高記錄,為澳大利亞天然氣生產商帶來暴利。
  • 今冬天然氣缺口至少達48億立方米,十幾倍於2009年氣荒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隧道內「中俄過境點」(由中方前往俄方) 環球網 圖12月13日,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境內段全面加速建設。這樣一條行業消息在過去很難引起媒體關注,然而這回卻被各路媒體高度關注。無獨有偶,12月9日,中俄位於北極圈內的全球最大的北極LNG項目亞馬爾合作項目一期工程投產的消息同樣引起國內媒體高度關注。一個是管道的加快建設,2020年才能全線投產;一個是遠在北極,我方參股加起來不到30%的項目,這兩則消息之所以前所未有的引起關注,是這兩個項目背後的三個字:天然氣。這個冬天,天然氣一不小心就又搶了風頭。
  • 新時期我國天然氣發電存在的問題及運營建議
    近年來,由於天然氣價格不斷走低和燃機規模快速增長,各地區紛紛下調燃機價格水平(見表)。天然氣發電運營存在的問題和挑戰燃機利潤呈現下降趨勢雖然國內燃機發電整體盈利,但是利潤呈現連續下降趨勢,裝機規模逐年增加、利潤逐年降低。
  • 用了這麼多年天然氣,你知道氣費怎麼結算最正確嗎?
    &nbsp&nbsp&nbsp&nbsp跨國天然氣管道貿易以能量計量為主&nbsp&nbsp&nbsp&nbsp歐美地區跨國天然氣管道多採用能量計量的方式,亞洲地區多採用體積計量。
  • 中俄原油管道明年起供油 將首次聯合檢查國界
    溫家寶說,中俄關係經受住了嚴峻考驗,政治互信和戰略互信進一步加深,貿易、能源、金融、人文領域合作進展顯著,戰略協作更加緊密有力。溫家寶表示,中國堅定走和平發展道路,支持俄羅斯復興強國。中俄的現代化不會損害別國利益。一個牢固、強有力的中俄關係,符合雙方的根本利益,也是維護國際戰略平衡、推動世界進步與發展的重要保障。
  • 中俄打通運輸線,不再害怕馬六甲海峽被封鎖
    因此我國這些年一直在尋找合適的地點,以防萬一,而如今我國終於再也不用擔心馬六甲海峽被控制了,因為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應運而生,我國將減少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建立起一條全新的陸上能源運輸通道。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是我國與俄羅斯聯合的項目,共耗資4000億美元,這是用了5年的時間修建完成的超級工程,總長度達到了8000公裡的,是被視為全球距離最長的輸氣管道。
  • 中國首船亞馬爾液化天然氣經北極東北航道運達
    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項目——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向中國供應的首船液化天然氣(LNG)當天抵達中國。本次的液化天然氣是通過北極東北航道運抵中國石油旗下的江蘇如東LNG接收站,交付給中國石油。魯薩諾夫輪在北極地區冰區試航中,測試倒車轉向功能(中遠海運能源 圖)亞馬爾項目計劃修建3條年產量550萬噸LNG生產線,全部建成後每年可生產液化天然氣(LNG)1650萬噸,凝析油120萬噸,其中第一條生產線已於2017年12月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