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4月21日
● 地點:徐州市
● 人物:眾志願者
● 事由:救鳥故事
畫外音
這是發生在歷史文化名城、生態園林名城和全國文明城市徐州泉山公園裡剛剛發生的一段真實故事。
網名「茉莉」者,實為陸莉,觀鳥愛好者。觀鳥十餘年,國內觀鳥600餘種,利用業餘時間帶領公眾愛鳥、觀鳥、護鳥。(本文為其採訪時自述後記者整理)
畫外音
生活在綠水青山徐州的市民群眾,珍惜故鄉家園的一切,她們善良勤勞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饋贈和賞賜。她們愛鳥護鳥蔚然成風……
4月21日下午四點多,我去泉山公園觀鳥,走到水杉林往南處有一條大溝,上邊有個木頭橋,站在橋上時,聽到好似鳥類煽動翅膀撲騰撲騰的聲音。
因為經常觀鳥,對這種聲音很敏感,一下子就尋到了它。通過望遠鏡看出是一隻黑領噪鶥,倒掛在樹枝上。那個樹挺高的,覺著有七八米,從溝底下開始算約有10米高。我用相機拍了一下,然後回放看是一條腿勾在那個樹枝上,感覺被鐵絲纏住了,但是後來解救下來,發現是那種比較粗的繩子。
這時應該下午五點了,我就先打114查詢臺,先問到了泉山公園管理處的電話,跟他們管理人員說明情況,對方回復馬上安排人前去查看。但我放不心,於是又在微信群裡發了信息。市野生動物協會秘書長周虹給主管朱玉主任打電話,朱玉主任答覆說:馬上過來去查看。
沒多久,朱主任就帶著兩名保安前來,然後朱主任實地了解情況,判斷解救被困鳥難度不小,因為樹高枝顫,要充分保證施救人員的安全,以及鳥兒不受二次傷害。朱主任因地制宜現場施策,準備用最短時間把鳥兒解救下來。
朱主任一行人分頭去找施救工具,我在原地觀察等候。兩位江蘇師大的攝影愛好者也參與了進來,一起想辦法。一會功夫他們就扛著一堆竹竿子過來,竹竿子前邊綁上鐵鉤子,然後他們就把這些竹竿子依次連接成足夠的長度,偏偏樹又太高,要連接特別長的杆子,舉起來質地顯得特別軟,給施救工作帶來了很多難度,經過幾番施救,終於鉤斷了樹枝,鳥兒連同樹枝一起落地了。
我和兩名保安師傅趕緊鑽過林子去找落地鳥兒。一看,這個鳥兒還在叫呢,說明精神頭很足,力氣也大,證明它身體狀態還可以。正好我隨身帶著小刀,把纏在鳥兒腿上的繩子割斷。
我和兩個保安趕緊的鑽過林子去找這個落地鳥兒,一看,這個鳥兒還在叫呢,就是說精神頭還足,力氣也大,說明它身體狀態還可以,正好我隨身帶著那個小刀,把那個繩子給它 割斷,把纏爪子上的好幾圈線繩割斷。
兩位保安真是挺不錯的,一直都弄到快晚上七點,將近兩個小時,滿頭大汗的,難度那麼大,他們很執著,絲毫沒有放棄,當看到鳥兒安全被救時,他們也特別開心,覺著救了一條生命。
接著他們給我一個黑塑膠袋兒,然後,就把這個鳥兒包起來,覺著不能馬上給它放到野外,因為這個腿部受傷,不能正常飛翔。吊掛的時間太長了,腿有點兒問題,我就把它帶回去觀察一下,再定放生方案。因為我學過鳥類救助的知識,當走到樓下超市的時候,在超市要了一個紙箱子,按照那個野鳥救助的規則,把鳥兒放進紙箱子,然後在高於鳥的眼睛視平線以上的地方,給紙箱掏幾個洞,讓它保證呼吸。
回到家以後,我就給它先補了點兒水,用手指頭沾一點兒水餵它,沿著嘴角讓它喝一點兒水,然後我給了它十根黃粉蟲,就是平常說的麵包蟲,放在箱子裡邊兒給它蓋好,就不打攪它了。
鳥兒一夜沒有動靜,可能是因為天黑了,它還是挺安靜的,第二天早上,打開了一看它那個箱子裡面兒僅剩四根兒麵包蟲,說明鳥兒還是吃了點兒東西。
當天上午,我把鳥兒給送到動物園兒裡邊的徐州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正好周虹秘書長也去了。工作人員現場檢查了一下,感覺還就是那條腿腫起來了。估計是那個繩子捆的時間太長了,又在樹枝上邊撲騰了好長時間,可能關節有點兒問題。工作人員就把它放到那個大的籠舍裡邊兒,它還能活躍的跳來跳去,另一條腿就在地上拖著。
鳥兒很快能去找東西吃了,說明它的狀態還可以。等這個這條腿恢復好的話,鳥兒可以放飛了。我特意叮囑工作人員,到時候研究會會有志願者去對接。然後把鳥兒接走,再送回到泉山公園,讓它儘快地回到自己那個小種群裡邊去,這樣能融進去,會在野外生活得更好。
截止本文發表前,受傷的黑領噪鶥在救治中心狀況良好,待康復後放飛大自然。
策劃:任務 周虹
攝影:程陸
編輯: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