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大發現納米材料的新用途,新型雄性避孕方法有望實現

2020-12-05 中國科大新聞網

中國科大發現納米材料的新用途,新型雄性避孕方法有望實現

  生命科學學院和醫學中心孫斐教授課題組與王均教授課題組通力合作,發現通過納米材料的光熱效應,可以對雄性哺乳動物進行高效安全的避孕控制,從而達到降低動物繁殖能力的目的。 


  隨著城市化的進行,人類生活區域產生了許多流浪動物,這其中,流浪貓狗佔據了絕大部分比例,在特大城市中,流浪貓狗的數量往往已經超過百萬。流浪動物的繁殖周期短、數量多、速度快,且長期生存於惡劣環境中,是細菌和病毒傳播的有效途徑。因此,絕育和免疫是目前解決流浪動物這一社會問題的關鍵。然而,除了傳統的閹割方法以外,目前化學閹割等非創傷性療法還普遍處於研發階段,僅有的兩種在歐洲上市的藥物也僅限於特定年齡和品類的動物使用。 


  以納米尺寸的金納米棒為代表的光熱材料,在近紅外光的照射下,可以有效地將光能轉化為熱能,從本世紀初即被廣泛利用於納米生物學,尤其是腫瘤的光熱療法中。光熱療法依靠熱量殺傷腫瘤細胞,結合紅外雷射準確的空間控制性能,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大腫瘤抑制效果,同時避免傳統治療方法的毒副作用。

 
  該項研究突破了納米光熱材料的應用領域,首先提出基於睪丸組織易被高溫破壞的研究基礎,利用納米材料的光熱療實現雄性動物的避孕。通過原位注射金納米棒,結合近紅外光照射,在合理調節注射劑量以及照射強度、時間的條件下,小鼠的生殖能力可以實現短暫可回復或長期永久性的破壞,但並不影響小鼠的性激素水平。該方法還可有效避免傳統熱療方法對小鼠其它組織器官的破壞,集安全、有效、廉價、易操作等優點於一身,對下一步發展新型男性避孕技術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已經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同時,該項研究進一步證實了睪丸局部高溫環境可影響生殖。

 
  該研究成果由我校博士生李文清和孫春陽完成,為共同第一作者,在線發表於2013年5月出版的《納米快報》(Nano Letters)。 


  該項研究得到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 

 

(生命科學學院、醫學中心)

相關焦點

  • 中科大俞書宏院士等人合成新型手性無機納米材料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與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唐智勇研究員課題組、多倫多大學Edward Sargent教授團隊開展多方合作,在新型手性無機納米材料合成研究中取得突破性進展。研究人員首次通過在一維納米結構單元中定點選擇性複合磁性材料,利用局域磁場調製電偶極矩與磁偶極矩之間的相互作用,成功合成了一類新型手性無機納米材料。
  • 新型納米材料有望帶來革命性應用
    近日,研究人員開發出了第一個證明「光子雪崩」的納米材料,有望在傳感、成像和光探測等方面帶來新的應用。相關論文1月14日刊登於《自然》。  「之前沒有人在納米材料中看到過這樣的『雪崩』行為。」該研究負責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機械工程副教授James Schuck說,「我們在單納米粒子水平上進行了研究,從而證明雪崩行為可以發生在納米材料中。」
  • 科學家實現新型手性無機納米材料設計合成—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與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唐智勇研究員課題組、多倫多大學愛德華·薩金特教授團隊開展多方合作,在新型手性無機納米材料合成研究中取得突破性進展
  • 我學者合成新型手性無機納米材料
    最新發現與創新科技日報合肥2月24日電 (記者吳長鋒)記者24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俞書宏院士團隊與同行合作,首次通過在一維納米結構單元中定點選擇性複合磁性材料,利用局域磁場調製電偶極矩與磁偶極矩之間的相互作用,成功合成了一類新型手性無機納米材料。該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自然·納米技術》雜誌上。
  • 我國學者合成新型手性無機納米材料
    原標題:我學者合成新型手性無機納米材料 記者2月24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俞書宏院士團隊與同行合作,首次通過在一維納米結構單元中定點選擇性複合磁性材料,利用局域磁場調製電偶極矩與磁偶極矩之間的相互作用,成功合成了一類新型手性無機納米材料。該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自然·納米技術》雜誌上。
  • 新型生物仿生納米材料問世 有望實現腫瘤診療一體化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特產研究所彭英華研究員團隊利用生物仿生、生物礦化技術設計合成了一種新穎的納米材料,該材料集核磁、CT成像和光熱治療等功能於一身,可實現診療一體化。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化學工程》雜誌上。
  • 中美團隊新型手性無機納米材料研製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教授團隊開展多方合作,在新型手性無機納米材料合成研究中取得突破性進展。 該成果近日在線發表在《自然納米技術》雜誌上。 手性材料在推動生物標記、手性分析和檢測、對映異構體選擇性分離、偏振相關光子學和光電子學應用等領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傳統手性納米材料主要是通過引入手性配體或構造螺旋結構等電偶極矩調控方式構築,但這類手性材料在環境穩定性和導電性方面通常存在局限性,極大地限制了其實際應用。
  • 中國科大新型手性無機納米材料的研製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與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唐智勇研究員課題組、多倫多大學Edward Sargent教授團隊開展多方合作,在新型手性無機納米材料合成研究中取得突破性進展。研究人員首次通過在一維納米結構單元中定點選擇性複合磁性材料,利用局域磁場調製電偶極矩與磁偶極矩之間的相互作用,成功合成了一類新型手性無機納米材料。
  • 中國科大發展一種新型生物合成法製備納米複合材料
    納米材料具有許多優異的性能,將納米材料組裝成宏觀尺度體材料可實現微觀性能向宏觀的「集成」,並實現許多新的且單個納米顆粒所不具備的性質,如光學、磁學、電學及離子傳導性能等。但如何將納米材料組裝成宏觀尺度體材料並保持其納米尺度的獨特性能,是納米材料獲得實際應用的關鍵,也是目前面臨的重要挑戰之一。
  • 新型納米材料種類
    >   信息、能源、新材料被認為是二十一世紀的三大支柱,而納米材料(某一維尺寸在1-100nm範圍內的材料稱為納米材料)在這三個領域的發展中都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如信息---原子開關、磁記錄材料、光電功能材料;能源---納米鉑作催化劑利用太陽能制氫,產率提高几十倍,碳納米管的貯氫燃料;新材料--超塑性陶瓷、隱身材料等。
  • 今日科技話題:高性能電極材料、冰刻研究、新型納米武器、北極航道監測試驗衛星、聚乳酸生物塑料、暗物質
    1科研新發現:小龍蝦殼助力製備高性能電極材料中國科大供圖12月7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科研團隊採用新方法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程科學學院熱科學和能源工程系朱錫鋒教授研究團隊提出「廢棄生物質製備高性能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的新方法,採用農林廢棄物熱解獲得的重質生物油和廚餘垃圾中的小龍蝦殼,通過簡單的合成即可製備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電極材料。
  • 新型納米材料有哪些
    它克服了工程陶瓷的許多不足,並對材料的力學、電學、熱學、磁光學等性能產生重要影響,為代替工程陶瓷的應用開拓了新領域。 隨著納米技術的廣泛應用,納米陶瓷隨之產生,希望以此來克服 陶瓷材料的脆性,使陶瓷具有像金屬似柔韌性和可加工性。 英國材料學家Cahn指出,納米陶瓷是解決陶瓷脆性的戰略途徑。
  • 雪崩時,沒有一個光子是次要的 新型納米材料有望帶來革命性應用
    近日,研究人員開發出了第一個證明「光子雪崩」的納米材料,有望在傳感、成像和光探測等方面帶來新的應用。相關論文1月14日刊登於《自然》。「之前沒有人在納米材料中看到過這樣的『雪崩』行為。」該研究負責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機械工程副教授James Schuck說,「我們在單納米粒子水平上進行了研究,從而證明雪崩行為可以發生在納米材料中。」
  • 中國科大發展一種新型能源載體材料
    中國科大供圖中新網合肥6月24日電(吳蘭 範瓊)記者24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科研人員發展了一種新型離子型氫鍵有機骨架材料,為探索高效能源載體材料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這一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著名期刊《自然·通訊》上。可燃冰,又叫天然氣水合物,一般分布在深海沉積物或陸域的永久凍土中,其外觀像冰且遇火可燃燒。
  • ...重大基礎研究發現利用石墨烯開發零能耗納米器件的新型層狀超導體
    其中,新型鉍基層狀超導體有望成為層狀功能材料的新設計指標。日本首都大學東京研究生院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了一種新型層狀超導體,其導電層由鉍、銀、錫、硫和硒組成。具有二維層狀結構的化合物將表現出多種功能,例如高溫超導性和熱電轉換。它不僅具有功能性,而且可能發生由二維電子態引起的特殊物理現象,這也是具有二維層狀結構的化合物的特徵。科學家們一直期待著發現具有前所未有的新特徵的新的層狀化合物。
  • 中國科學家合成新型仿生納米材料 集核磁、CT成像和光熱治療於一身
    中國科學家合成新型仿生納米材料 集核磁、CT成像和光熱治療於一身  Winnie Lee • 2019-12-29 10:
  • 日本:重基礎研究發現新型層狀超導體 利用石墨烯開發零能耗納米器件
    其中,新型鉍系層狀超導體有望成為層狀功能性材料的新設計指標。日本首都大學東京研究生院的研究小組,發現了具有由鉍、銀、錫、硫和硒構成傳導層的新型層狀超導體。擁有二維層狀結構的化合物會顯示出高溫超導和熱電轉換等多種功能性。
  • 揭秘珍珠母貝殼結構,有望創造新型納米複合結構材料
    揭秘珍珠母貝殼結構,有望創造新型納米複合結構材料珍珠母納米複合結構使珍珠母特別耐久珍珠母一些貝殼的內部是用珍珠母製成的-為什麼這種材料這麼硬?從貽貝殼中獲知的材料由於其特殊的性能而歸因於納米級的特殊複合結構。它允許珍珠母在載荷作用下使複合體變形。在此過程中,最小的石灰薄片會纏繞在一起,從而使壓力均勻分布。如果載荷減小,結構將恢復其原始形式-不會失去其強度或彈性。一些蝸牛的殼和貝殼因其珍珠貝母閃閃發光而突出。這種材料不僅看起來漂亮:研究人員一直對珍珠母著迷,因為它是世界上最硬,最穩定的天然材料之一。
  • 碳納米管行業深度研究:快速崛起的新型電池材料
    材料性質決定了產品用途。與「導電導熱」「力學性能」「潤滑防腐」對應的,碳納 米管被作為導電劑、增強材料、導熱劑在產業界具有廣闊的運用場景,形成了較為 廣闊的市場。 增強材料:碳納米管具有與金剛石相當的硬度、較好的柔韌性。同時其長徑比 很高,非常適合作為「超級纖維」。
  • 新型納米材料被發現 可以消除重金屬汙染
    這使科學界不斷尋求最經濟可行的新的方法,來檢測和清除廢水中的有毒汙染物。       根據最新的水處理材料研究結果,一種新型的納米材料稱為納米二氧化矽被發現,可以用來去除重金屬汙染。納米二氧化矽由於有較大的表面積和規則的氣孔,同時表面存在多種有機配體,這使其可以從廢水中提取重金屬,是一種理想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