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鄰夢
地球是橢圓形的,地球表面有山峰、海洋、沙漠、平原和丘陵,地球賦予生活在其表面生命體的生存資源並不是絕對公平的。因此,所有生命體都遵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然而,自然界中也有一些幾乎絕對公平的事情——生命對所有生命體都只有一次。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作《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人最寶貴的就是生命,生命對於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臨終之際,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解放全人類而鬥爭。」
生命的希望
自然給予每個生命一次公平的生存機會,但同時也賦予了每個生命體更多的差異性:
1、生命的起點不同。每天都有新生命光臨地球,他們出生在陸地上、海洋中,每個生命體都帶著不同的使命、在不同的時刻出生。
2、生命的長度不同。人們常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地球之上的每種生命體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命周期,比如草本植物幾乎為一年生、木本植物則從數年到數千年不等、動物同樣存在不同的生命周期,即使人類不同個體生活的年齡也各不相同。
3、成長曆程不同。「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同樣地球上也沒有兩個成長曆程完全相同的生命體。如果把生命當做一次旅行,同樣行駛在中國的國道上,平原地區的國道寬敞筆直、山區則蜿蜒崎嶇,而且行駛在不同地區您還可能經歷路面施工或者泥濘路段。
成長旅程需要自己用腳步去丈量
4、欣賞到的旅途風景不同。旅行的目的在於賞析沿途的風景,生命旅程同樣在于欣賞生命歷程中可能賞析到的美景。然而,每個生命體都會因為身處的環境、對待生命的態度等不同因素而領略到不同的生命旅途風景。
5、為世界作出的貢獻不同。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生命體來到地球上都帶著自己的特殊使命,由於使命不同自然對世界所作出的貢獻也各不相同,比如發明家促進了人類開發、創造、運用工具的能力,醫學發展延展了人類生命的長度......
6、生命的歸宿不同。司馬遷《報任安書》:「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辭令,其次詘[屈]體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關木索,被菙楚受辱,其次剔毛髮,嬰金鐵受辱,其次毀肌膚,斷肢體受辱,最下腐刑極矣。」毛主席在《為人民服務》 一書中用&34;讚揚張思德為人民服務而犧牲,其死重於泰山,進而教育廣大黨員幹部要向張思德同志學習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生命對所有生命體都只有一次。這是自然賜予所有生命體最珍貴的禮盒,在這個禮盒之中蘊藏著無盡的成長希望。所以,每個人都需要珍重這份禮物,不要隨意輕視自己的生命、侵蝕他人生命的權利。
育鄰人使命: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陪練和顧問。
育鄰人願景:讓天下沒有難育的小、沒有難養的老。
孩子的成長如同百年大樹,需要經歷風雨。對於父母來說,需要您有足夠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護。在很多人為陪伴孩子而選擇回家時,我選擇來北京做一項陪伴更多孩子的事業——育鄰人:以鄰裡友善帶動社會和諧,推進社會德育教化,促進每個人健康快樂成長。探索一套以鄰裡互助方式化解「獨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難題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業,與家長一起「量身定製」孩子的成長計劃,為孩子們提供遊戲、合作、共享成長空間......即社區鄰裡教育服務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