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因為太依賴別人,把獨立和強大的機會都讓給了別人。
張方宇曾經在《單獨中的洞見》中有這樣的描述:多數人所尋求的安全感,實際上只是一種舒適的監禁。
初識不更事,如今細細品味這句話,真的覺得好有道理。
很多時候,我們總以為有個人依賴就可以萬事無憂了,卻不曾想,依賴別人是這個世界上最沒有安全感的事。
01
記得曾經看過的一檔節目,江西衛視《金牌調解》中,有過這樣一個事例:
一名姓李的女子,嫁給了比自己大19歲的丈夫。
婚前,這位丈夫學歷高能力高,管理著5家公司,是女子理想且崇拜的的結婚對象。男方很自信地對女子承諾說會好好引導她,領著她往前走,會好好愛她疼她,各種體貼和細膩圍繞著。
正因為是感到內心的踏實和足夠的安全感,女子年紀輕輕就嫁給了這位男子,心想,最幸福的事應該就這樣開始了吧。
正當婚後女子全身心投入交付出去,好好享受甜蜜溫柔鄉的時候,突然在整理證件時,發現了男子和前妻的離婚證,一下就把自己對丈夫的美好印象全部擊碎了。
但在丈夫解釋說事情已經過去沒必要提起時,女子也沒有過多的糾纏,就此放下了。
然而沒多久,女子又在家中整理物件時,又發現了丈夫和前妻,即已知的上一任妻子的一些往來。丈夫解釋說因為同在一個公司,所以會有一些工作往來,也就是說,自己莫名其妙已經是第三任妻子了,丈夫在自己心中的形象瞬間倒塌。
於是,丈夫為了讓妻子更有安全感,把公司的管理權交給她。
但更可氣的是,女子接手公司的事後,發現丈夫從來不過問公司發票的事,員工上下班也是懶懶散散,甚至一個月領2次工資,而丈夫對這一切全然不知.......
和丈夫溝通的時候,丈夫只是生氣地反駁:為什麼要和員工做對?
後來女子想在北京買房,和丈夫商量時,丈夫只是否定卻沒有一點建議和主見,只是說想去美國買房,但去了美國後,才發現丈夫什麼都不懂,事事都要靠自己。
可以說,婚後的每一件事都讓她抓狂,她甚至嚴重懷疑丈夫工作和生活的掌控能力,心力交瘁的她無數次閃過想要離婚的念頭。
劉同曾經在《誰的青春不迷茫》中有這樣的一句話:任何事情,不要將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無論是情感還是工作,否則唯一的結果便是措手不及,安全感只能自己給自己。
或許在婚姻中,擁有高期待追求極致的完美是不太現實,但也無可厚非,誰不想自己的意中人是蓋世英雄全能達人呢?
儘管如此,婚姻中對另一半的崇拜和欣賞卻是無可避免的,但僅僅依靠崇拜和語言來獲得的安全感其實是不穩定的,也最容易出現問題。
真正的安全感,是要落實到實處的具體行動,而不是看他的承諾,那些靠言語堆積起來的安全感,往往崩塌的最快。
真正的安全感,重要的是他做了什麼,而不是他說了什麼。
02
想起了朋友阿青的經歷。
朋友阿青和老公晨哥是大學認識的,結婚以來,阿青是家庭主婦,晨哥一直在外面工作賺錢,像很多普通小夫妻一樣,他們感情還不錯,日子一直很平順地過著。
前些天阿青突然打電話給我,和我哭訴自己的老公失業了,家裡也欠了不少錢經濟捉襟見肘,兩個人最近一言不合就吵架,身心疲憊,甚至拍桌子想打起來。
據我所知,阿青結婚多年一直在家裡照顧老小,也沒有做過什麼工作,更沒有任何的工作經驗,滿腹委屈卻更多是愧疚和後悔:明明自己條件也不錯,只要努力一下就不至於現在這麼被動,當初為什麼要將所有的希望安全感寄托在別人的身上呢?
陳愉在《30歲前別結婚》中,有這樣一句話,婚姻給人們提供的只是安全感的幻覺,對很多人來說,婚姻是純粹的虧損。
的確,生活中有個人可以依賴是件特別幸福順遂的事,很多人甚至心滿意足心甘情願地沉浸在這片溫柔鄉裡。
或許,如果生活一直如此平靜毫無波動,這樣的狀態也挺好的。
而現實是,在這個瞬息萬變牽了手也不能一輩子的時代,你無法決定也無法阻止生活中的各種意外或者插曲,那個前一天還信誓旦旦許諾用生命愛你疼你一輩子的人,很可能第二天就已經在別人的懷抱裡了。
我們全力以赴或許還能成全自己,為自己爭取一個相對自由快活的話語權,而一旦放棄了所有的追求和希望,放下所有的戒備和努力去信賴去依賴一個人時,安全感的世界裡,往往最先失去的,其實是真實的自己。
當某天那個人不能或不願意一如既往疼愛你保護你的時候,心酸和後悔的只有自己。或許當年老回憶時,生命中最大的遺憾莫過於:我本可以。
所以姑娘啊,請記住,任何時候都不要因為太依賴一個人而失去了自己,把獨立和強大的機會都讓給了別人,到頭來除了吃虧和悔恨,什麼都不剩。
03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話題的討論:你聽過最有安全感的話是什麼?
底下一個回答:
天塌下來有媽。
莫名讓人淚目!
是啊,無論何時何地,媽媽永遠是一個充滿溫暖充滿動力和安全感的代名詞。
因為有媽在,你就真的是一個幸福的人兒,為了你,她什麼都可以。但不是所有人都會如同父母一般,永遠做你的靠山做你的港灣,真正願意為你提供穩定踏實安全感的人,除了父母,就是自己。
如今的職場社會,越來越多的女性不再純粹依賴於男性,因為她們也可以撐起一片天。
女人,一樣可以去砍柴做飯,懷孕帶娃,做家務修家具,搞科研創造,工作賺錢... ...所有男人能做的事,女人也不會有多差。
如今的社會節奏越來越快,越來越多的女人在拼命賺錢,也許是這個社會給女人的安全感太少了。以前覺得安全感是一個承諾,是過馬路時緊握的手,是接你下班時的一個動作,而如今,能給女人安全感的是出門時口袋裡的錢包和鑰匙,手機裡顯示的滿格電......
每個女人都希望找到個很爺們的男人, 最後卻發現自己已變成了爺們!
勵志又無畏。
要知道,所有別人給予的東西都有可能被收回去,只有自己努力創造的,才會留下來。
父母給的安全感,才是最可靠最牢固最原始的情感底色,自己創造的安全感,才會永不退色。
04
《浮生物語》裡,有這樣一句話:所謂的安全感,無非就是有一個地方你始終想回去,也可以回去。
誠然如此。
多少女人一生都在追求心中的安全感,但是,太容易獲得的安全感,會讓人失去鬥志,反而變得不安全。
請遠離那些太容易獲得的安全感。
因為,只有自己踏踏實實打拼出來的成果,才是自己的底氣。依賴別人而放棄了努力和掙扎,不過是另一種生活形式的糖衣炮彈,只有自己打拼出來的安全感,才是內心最平和的來源。
世人皆匆忙,腳下的路,沒人能替你決定方向,心中的傷,沒人替你敷藥治療。在這個人人都缺乏安全感的時代,靠自己的人,命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