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Fullness——至每一個通往夢想道路上的職場人!
保持你的獨立性
陳剛曾是下崗職工,相對別的同樣遭遇的人來講還是比較幸運的。他工作的原單位倒閉之後,他因為技術過硬,性格穩重,為人誠實,而被其朋友邀請加盟到朋友的私營公司裡任技術總監,報酬十分優厚。在許多人看來,他無疑是因禍得福了。
然而,他的煩惱也因此滾滾而來。他以前像一顆螺絲釘,「擰」在工作崗位上,只要做好本職工作便可。而今,他是「眾人之上,一人之下」,很多問題需要他在朋友不在的時候拿主意。他對此深感苦惱,因為多年來他已習慣了服從上級下達的命令,如今讓他對某一問題負責、獨立做出決定、提出方案時,他就緊張不安。「我發覺自己在獨立處理問題時缺乏想像力、判斷力。多年來我習慣於附和領導的意思,全力落實領導的命令,現在,覺得自己特無能。幹不好吧,對不起朋友;想幹好吧,又不知從何處著手。」
陳剛把自己的問題歸因於習慣了執行上級的命令,個人缺乏「創造性思考」的能力。
事實上這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還有另外的原因,就是他過分地依賴別人,而要擺脫依賴心理,就必須培養性格的獨立性。
性格的獨立性,是對人們在智力活動和實際活動中,獨立自主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水平而言的。具有獨立性格的人,遇事總喜歡自己動手,自己思考,能夠標新立異,自圓其說,對傳統的習慣、陳腐的觀念採取懷疑和批判的態度;而具有依賴性的人,則總是循規蹈矩,人云亦云,缺乏主見。在性格品質體系中,對創新影響力最大的,便是獨立性。
具有獨立性格的人,必然也具有創新意識。他們重視書本,但不迷信書本;尊重權威,但不迷信權威。他能在掌握已有的經驗基礎上,標新立異、自圓其說。
而那些缺乏獨立性的依賴心理者,都缺乏自信,極少冒險,不肯探索,也不喜歡變更與反饋。他們在簡單的工作中或許表現還可以,但是,他們是永遠不可能獲得高峰體驗,體會不到巨大成功的喜悅。漢字雷射照排技術的開創者王選院士曾說:「在科學上要有所成就,就絕不能總跟在別人後面,而要處處爭取領先。」
事實上,心理學家指出,由於人自身的惰性和不自信在作怪,每個人都有某種程度上的依賴心理以及附和傾向,而這是發揮創造力的最大障礙。所以,如果不甘於平平庸庸、碌碌無為,那麼,你就要努力去抑制自己的依賴心理,而去培養獨立的性格。
培養獨立性,其實就是「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和「獨立思考」。有許多人並不真正了解自己能做什麼,對於自身的潛能一無所知,於是,在困難面前不知所措,要麼畏縮不前,要麼尋求「外援」。克服依賴性、培養獨立性至關重要,要從現在做起,爭取全面地認識自己,更好地做自己能做的事。
你應該從身邊小事做起,磨練自己的意志。生活中要求自己獨立處理日常事務,安排自己的生活;勇於嘗試,發掘自身的潛能;制定計劃,每周做幾件以前想做但由於各種原因而沒有做的事,如騎車郊遊,應聘某一職務等;定期反思自己,學會獨立思考,一段時間的忙碌之後,靜下心來,審視自己近期的言行,參照過去加以評判,考慮一下今後一段時間的生活;逐步決定自己的事,檢查培養效果。慢慢學會獨立處理與自己關係重大的事,並以自己日常生活中處理問題的能力來評判自己獨立性發展的狀況。
提倡獨立性並不否定生活、工作中的合作精神,相反,現實中我們應力爭充分利用集體的力量。「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只有更好地借鑑他人的經驗,我們才有可能在今後的人生路上取得更好的成績。培養獨立性的實質在於,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小事中磨練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不只是隨大流,盲目地跟著別人走,這種盲從常常導致我們個性的喪失。
我想跟你分享喜樂,陪你成長,也希望你能見證我的成長。
專注於職場研究,用故事述說職場人生(請關注,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