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坦白】幾個段子告訴你,為什麼機器人聽不懂人話

2020-12-08 網易財經

鈦媒體旗下的鈦坦白微信課第27期,也是「AI已來」系列分享第1期,請來了6位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鈦客進行分享。本文根據北京諦聽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CEO彭軍輝的分享整理。

彭軍輝在中文語義解析、自然語言理解等領域有14年專業技術沉澱經驗,曾設計出漢語智能拼音文字方案,開發出機器人柳柳web和戀愛機器人柳柳app。創建的諦聽機器人公司目前已獲天使輪融資,並開發出諦聽機器人中文語義理解開放平臺。

以下是彭軍輝在鈦坦白的分享:

大家好,我是諦聽機器人創始人彭軍輝。感謝各位聽眾,感謝鈦媒體能給我這次機會和眾多自然語言處理行業的大佬們同臺演講。

我雖然做自然語言處理十多年了,但還算不上專家,只能算資深從業者。我大學專業是歷史教育,我們有漢語語言學課程。大學畢業後我看到大家用五筆字型輸入漢字非常麻煩,就想做一款純拼音的輸入法。我當時不懂編程,就從語言學入手。在許多輸入法論壇和語言學論壇混了一段時間以後,我發現我要做的輸入法編碼其實就是一套拼音文字方案。後來輸入法沒做成,卻做出來了一套漢語智能拼音文字方案。我把我的方案放在了漢語拼音化論壇,並用我的拼音文字寫了幾篇文章,最後我的方案成了漢語拼音化論壇主推的幾套方案之一。

有一次看到小i機器人,我發現用我的技術完全可以做個問答機器人。大約2008年前後,我做成了第一款問答機器人——機器人柳柳web版。當時的程序是拿ASP寫的。後來這款機器人曾在開心網上線過,現在後臺的連結還在。2011年我得到第一次投資,開發出戀愛機器人柳柳安卓版。當時想做成虛擬情人。但由於其實我除了關注技術,對管理、對產品、對推廣、對經營我都不懂,導致後來公司現金流斷裂失敗了。

2016年重新拿到投資成立了現在的公司,開發了諦聽機器人開放平臺,我們的目標是讓人人擁有自己的個性化機器人。

SIRI並沒有真正理解人類語言

以我有限的經驗,我發現最早的人機互動方式是鍵盤加命令式的,Linux和Dos就是這種方式,後來出現了滑鼠加菜單的交互方式,再後來出現了觸控螢幕加菜單的交互方式。我發現交互方式的革新和產業革新之間有一定關聯性。鍵盤加命令的方式讓計算機進入了辦公室,帶來了IT產業的蓬勃發展;滑鼠加菜單的交互方式讓計算機進入了家庭,促進了網際網路產業的大發展,觸控螢幕加菜單的交互方式是移動網際網路發展的必要條件。

2011年SIRI上線以後,人們驚呼新的人機互動方式誕生了。人們認為SIRI能夠理解人類,不再是人類學習怎麼用IT系統了。很多媒體將SIRI比作第六次產業革命,認為人工智慧時代帶到來了。SIRI確實是新的交互方式,帶來了完全不同的交互體驗。它進一步解放了人,讓人們使用IT系統的難度再次降低了。一些殘疾人、老人和孩子也可以藉助SIRI來使用IT系統。

然而5年過去了,我們發現並沒有發生多大改變。那麼SIRI的主要問題在哪裡?我認為,歸根結底SIRI並沒有真正理解人類語言,所以還沒法和人類進行自然流暢地交流。我們期望不再是人類理解機器的規則,而是機器理解人類的規則。也就是說機器要能聽懂人話。

為什麼機器人不懂人話?

我們先看一段對話,對話的背景是有個小朋友想吃披薩,於是獨自打了輛計程車。

司機:你要去哪裡?

小朋友:我要去吃披薩。

司機:去哪裡吃?

小朋友:披薩店。

司機:披薩店在哪裡?

小朋友:在城裡。

司機:我是問您怎麼去?

小朋友:您不是司機麼?

分析上面的對話,我們發現之所以出現交流上的障礙,主要是因為對話的一方,也就是那個小朋友並沒有理解司機的意圖。司機只想知道乘客想去的目的地是哪裡。

其實任何對話的過程,都是透過語言表達,理解對方意圖的過程。人機自然語言交互的過程也是這樣的過程。當我們產生了某個想法,然後用語言表達出來,只有對方理解了我們的意圖,才是真正理解了我們。但語言不是意圖本身,有時候語言能充分表達意圖,有時候不能,有時候可能語言和意圖是背離的。

我們看一段正話反說的例子:

甲:你們公司那幾個銷售怎麼樣?

乙:好極了。

甲:怎麼好?

乙:來了幾個月一個單子都沒談下來。

我們再看一個錯誤理解意圖的例子:

一富翁正在遛狗,一個殺手從草叢裡躥出來,啪啪兩槍把狗打死了。富翁大怒:你殺我的狗幹什麼?

殺手冷笑一聲:有人花500萬,讓我取了你的狗命。富翁看了一眼殺手,激動地握住他手說:你的語文老師是誰?我要給她發個紅包!

第二天,殺手再次從草叢中竄出來,搶走了富翁的iPhone6s,富豪說:你搶我蘋果乾嘛?

殺手說,因為有人出錢一千萬 要讓我取你的首級(手機)。富翁激動地握住他手說:你的語文老師是誰?我要再發個大紅包!

到了晚上下起了雨,富豪覺得系此乃天意,逃命為上策,拿把大傘想悄悄溜出門,誰知剛到後門口,殺手又冒出來啦!

「嘿嘿嘿!我就知道你要走後門,早等著你啦!」說時遲,那時快!殺手左手奪過傘,右手把傍晚搶的手機直接塞進富豪懷裡!

「我主人真神機妙算,就知道你會拿傘出來,他今天都不想跟我說話,直接給張紙條,叫我來拿傘!」說完拋下紙條揚長而去。

富豪撿起一看,憤筆的狂草:「不要手機,要他的命(傘)!」富豪直接就跪下了「恩師啊,您在哪?!

我們看一段說假話的例子:

曹操 《三國演義》中官渡之戰,許攸投奔曹操,引出一段經典對話,常被引以證明曹操的奸詐。

許攸: 明公現在的糧草還剩多少呢?

曹操: 一年。

許攸: 恐怕未必吧。

曹操: 半年。

許攸因看了求救文書, 不悅, 拂袖而起說: 我誠心投奔明公, 公竟然如此見外, 實在叫人大失所望。

曹操: 子遠(許)請息怒, 待我告知實情吧, 軍中糧草只能支撐三個月。

許攸不怒反笑: 世人都說曹孟德是奸雄, 今日一見, 果然如此。

曹操: 兵不厭詐嘛!其實只有一個月。

許攸斥: 不要再瞞我!你已經無糧草了。然後拿出從信使身上的搜出告急文書。曹操只好保持沉默。

用一個圖來表達語言交互的過程:

在表達者的一側意圖通過語言表達,在傾聽者的一側,透過語言理解意圖。對用戶意圖的理解,就是語言處理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兩個處理方向,一個是基於統計學的,一個是基於語言學的。我們是後者。

總結來說,人話的背後是意圖,處理語言實際是對意圖的處理。目標對了,效果才能好。

深度語義理解技術和關鍵字模糊查詢

很多人認為我們做的就是關鍵字模糊查詢,和搜尋引擎的技術沒有什麼區別。我告訴他們我們深度語言理解技術和關鍵字模糊查詢有本質區別。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

1.我們分語義場景處理,關鍵字模糊查詢不分語義場景

語言離不開語義場景。把語言從語義場景裡孤立出來,語義就會變得不明確。語義處理第一步確定語義場景。比如當用戶說「劉德華」,其實你無法理解用戶的意圖。當我們知道用戶說「劉德華」是在音樂播放場景,我們就明白了用戶是想聽劉德華的歌。

下圖是正例和反例。這裡沒有看輕小冰的意思,我還是很崇拜他們的。

有人說,你這不就是上下文處理麼?這個叫上下文處理也沒什麼錯。但我覺得叫上下文處理是程式設計師思維。我們叫場景處理是從語言角度出發的。場景處理必須是穩定的,要能一直保持在一定場景裡,用戶想跳出再跳出,用戶不想跳出就不能跳出。另一方面要靈活,用戶不想跳出就不能跳出。否則就談不上場景處理。

結論:如果不能讓對話按照用戶意圖保持在一定場景,不能按照用戶意圖任意跳出和轉換,不能算真正的語義場景處理,不是語義處理,是關鍵字模糊查詢。

2.理解語義的細微差別是語言處理第一要務

不能理解語義之間的細微差別,不能算語義處理。我們認為語義=詞+句式。句式是詞的不同組合方式。相同詞的不同組合方式大多數時候語義不同。我們認為句子裡每個詞都有意義,哪怕是句末語氣助詞。

「你家的地得掃了。」——「你掃了。」

「你能幹嘛?」——「你幹嘛的?」——「你幹嘛啊!」——「你在幹嘛?」

以上兩組句子,關鍵字模糊查詢技術分不清,我們語義處理可以。

結論:不能處理語義的細微差別是關鍵字模糊查詢,能處理是語義處理。

3.對一個問題的不同表達方式的理解也是區別語義處理和非語義處理的重要標誌

這一句理解起來稍微有點難。似乎關鍵字模糊查詢在這方面更擅長一點,但關鍵字模糊查詢是用幾個關鍵字來代表語義,很不穩定,很容易把關鍵字相同的但語義不同的句子當成同樣的語義處理。

我們看一組例子:

「商鞅變法是用什麼東西樹立威信的?」

「商鞅變法是藉助什麼東西樹立威信的?」

「商鞅變法是借用什麼東西樹立威信的?」

「商鞅變法是用什麼物品樹立威信的?」

「商鞅在變法中是用什麼來樹立威信的?」

「商鞅在變法中樹立威信的時候用了什麼東西?」

「商鞅在變法中樹立威信的時候使用了什麼道具?」

以上幾個句子的意思完全是一樣的,它們的答案統一是「一根木桿」。

所以在知識庫裡存其中任何一條,換別的問法也應該能得到正確的答案。

有人說關鍵字模糊查詢也都能做到把以上句子當成一個意思處理。我說也許能。但關鍵是他們處理不了以上句子和「商鞅變法是怎樣樹立威信」這句話之間的差別。

結論:如果不是在差異處理的基礎上做的語義相同處理,不是真正的語義處理而是關鍵字模糊查詢。

4.能夠容錯糾錯是語義處理的重要功能,會讓交互更自然

我們的表達有時候會出錯,有時候是錯誤是出在語音識別的環節。語義處理是處理意圖的,應該能根據場景進行糾錯。

就像下圖,在運動控制場景下,用戶說「天津」「後腿」其實是表達錯了。應該按照用戶意圖,按照「前進」「後退」處理。

結論:關鍵字模糊查詢是對字詞的處理,是對信號的處理,不是對語義的處理,容錯性要差一些。

5.只有機器自己說話不前後矛盾,才是真正做好了語義處理

當機器真正理解了語義,它應當理解語言之間的矛盾和衝突,理解語言之間的各種關係。它能產生自己的意圖,並根據語法規則組織語言。這樣它才能準確表達,準備理解用戶的表達。但這個非常難。

結論:語義理解應該能根據語義建立一個有機的知識庫,知識庫裡的知識廣泛連結並相互統一。而用關鍵字模糊查詢技術做不到這一點。

以上就是我說的語義處理的四大原則:

第一:差異原則。區分語義的細微差異。

第二:同一原則。就是把語義相同的句子歸併處理。

第三:模糊原則。要能容錯。

第四:一致原則。就是說話要前後一致,不矛盾。

以上四大原則,我們前兩個原則都做得不錯。第三個原則目前還不太好。第四個難度太大,目前還沒動手。

我們諦聽機器人是一家技術公司,雖然成立9個月了,但是你能拿出來的產品不多,目前用戶也不多。雖然剛剛跟用戶收到了一些使用費,但這不是我們的追求。我們期望讓每個企業,每個個人用戶都使用我們的機器人。讓機器人替代個人和企業在虛擬的世界工作。

有朋友提出了平行人的概念,就是在虛擬世界裡,有一個虛擬的你,「他」替代你在虛擬世界裡完成本該由你完成的工作。比如客服、諮詢、教育,很多在網際網路上完成的活動都可以在虛擬世界完成。那個虛擬世界就是別人說的平行世界吧!我們目前就在建立這個平行世界。

鈦坦白群友互動:

Q1:彭軍輝老師你好,你們的產品什麼時候可以應用於智能管家?

彭軍輝: 智能管家這塊我們去做優勢不明顯。

Q2:為什麼你們做智能管家優勢不明顯?

彭軍輝: 我們嘗試提了一個電視機機器人的方案,這個我們認為是未來家庭的核心。其實機器人未必都是人形的,電視機完全可以變成機器人。電視機機器人的交互就要複雜很多,我們去做才有優勢。人工智慧是很龐大的工程,像我們這樣的小公司,先要忙生存,能做的事情還是很少的。

Q3: 智能管家是虛擬服務,也要要多種模型支撐。不是場景語義可以解決的,是嗎老師?

彭軍輝: 智能管家這個概念很模糊。我覺得單純做一個命令式的智能管家一定是沒有人用的。把電視機做成智能管家,才有機會。

Q4: 彭總,貴公司是不是和圖靈機器人的業務很相似啊?

彭軍輝: 我們和圖靈有很多類似的地方。但我們認為我們是網際網路公司,圖靈可能是個機器人公司。

Q5: 彭總,您認為人工智慧發展到極致的時候真的會有自己的思想嗎?

彭軍輝: 我們自己做過一些測試。機器人完全可以用現有的知識推導出新的知識。比如它看到一個陌生的東西,它不懂,它完全可以憑藉自己已有的知識去對待這個陌生的東西。然後在交互中修訂自己的認識。如果放任機器人自己去思考,機器人真的會獨立思考的,那樣結果真的沒法預測也沒法控制。

Q6: 機器人自己思考是有哪方面的算法?

A: 思考其實有三個層次。在語言層面的思考是最高層次,人類為什麼這麼聰明,就是人類有複雜的語言。機器真正理解了語言,也才能擁有人類的智能。

(本文首發鈦媒體,根據北京諦聽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CEO彭軍輝在鈦坦白上的分享整理)

………………………………………………

昨晚,三位鈦客在鈦坦白人工智慧微信群進行了精彩的分享,乾貨會陸續發布:http://www.tmtpost.com/tag/1508094。今晚7點,分享繼續!

鈦坦白第26期:「AI已來」之讓機器聽懂你的聲音

時間:12月4日-5日

後續鈦坦白「AI已來」系列還將圍繞「計算機視覺」 「深度學習」「智能醫療」「智能交通」等等主題組織分享與討論。

報名入群:在微信公號「鈦媒體」(taimeiti),發送「鈦坦白」

推薦鈦客、贊助、合作:請與鈦坦白負責人佳音聯繫,郵箱jiayinge@tmtpost.com

相關焦點

  • 這年頭不好好讀書,你連段子都看不懂
    臨上車前,我淡淡地說:「我去買幾個橘子,你就站在此地,不要走動。」室友愣了一下,幽幽地望著我:「都快走了,你TMD還不忘佔我的便宜!」很多人表示沒有看懂,看得懂的則長籲一口氣,「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這句話出自朱自清的經典散文《背影》,是朱自清父親送兒子上火車前說的。現在的段子可謂是五花八門,涵蓋了各門學科的知識。這年頭不好好讀書,連別人罵你你都不知道。
  • 【鈦坦白】蘭亭數字莊繼順:在巨坑中創作VR影視內容
    在鈦坦白第24期,我們邀請了六位鈦客分享和探討「泛娛樂時代VR的新玩法」(點擊報名)。本文根據蘭亭數字CMO&COO莊繼順的分享整理。以下是莊繼順在鈦坦白分享的乾貨,由鈦媒體整理:VR與IP的結合不能急從我這邊的定位來講,VR的泛娛樂其實包含幾個分類,一個是電影,另外就是綜藝、真人秀以及明星周邊,包括MV、定製以及明星IP劇。
  • 根本聽不懂,遇到資訊時代「鬼打牆」? 智能客服也要「說人話」
    相信很多人都被只會「背書」的客服機器人給逼瘋過,那種折磨簡直就是遇到了資訊時代的「鬼打牆」。據新華社報導,運用語音識別等技術的智能客服已成銀行和電商平臺標配,但很多看起來高效的智能客服,「答非所問」是常見現象。
  • 汝聞人言否什麼意思 你聽這說的是人話嗎是什麼梗
    網絡用語汝聞人言否是什麼意思 ?汝聞人言否什麼梗?這個意思其實就是最近特別火爆的「你聽這說的是人話嗎」的文言文意思。  汝聞人言否什麼意思?很多人都在說這個梗,一般是出現在彈幕上,一些主播直播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刷屏,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出自哪裡,並且還有啥含義吧!
  • 好些人自稱是上海人,居然說從沒聽到過,完全不懂是啥意思
    近來看了網上的幾個段子,講的幾個滬語的「切口」,這本來就是上海人都知道的市井俚語,一方水土一方人。外來人員聽不懂,正常。居然,好些人自稱是上海人,居然說從沒聽到過,完全不懂是啥意思。有點無言以對的感覺。「差頭」或者「叉頭」。
  • 旅美回國熊貓:曉得英語指令 聽不懂四川話
    旅美回國熊貓:曉得英語指令 聽不懂四川話 原標題: 昨日,「美輪」(左)和「美奐」在熊貓檢疫場 攝影記者 王勤  首次踏上祖國土地,在美國出生長大的「美輪」、「美奐」一時還改不了「洋腔洋味」:不吃窩窩頭,美國餅乾吃得倍兒香;聽不懂四川話,一聲「come here」(過來)卻悠悠爬過來
  • 笑料十足的搞笑段子,精闢而富有內涵,閒時都來樂一樂吧!
    【搞笑段子】一心不可二用,知道嗎昨晚加班,回家時打了個計程車,司機正在用無線聲頻聽笑話段子,一直的在笑,可是他笑著笑著突然停下來,就不笑了。我以為發生什麼事了呢,原來是這司機小哥因為聽笑話,忘記給剛才下車的人要錢啦!他用特別無辜的眼神看著我,說:剛剛坐車那人沒給我錢,怎麼辦?八.
  • 妹子職場飈中英文:我不懂她們為什麼hate me,這種做法真的很low...
    都市熱報消息,「我不懂她們為什麼hate me(討厭我),她們這種做法真的很low(低級)!」彭慧跟記者傾訴自己的遭遇時,還是會時不時地蹦出幾個英語單詞。她說,因為這種中英結合的說話方式讓她成了辦公室的「公敵」,大家都不喜歡她,讓她覺得很鬱悶。
  • 天空城記(5):幾個段子
    天空城記(5):幾個段子2003年03月26日14:35:07 網易娛樂 周周 三月十八日 一個晴天  國際航班最是熬人,動輒就是十幾個小時,倘若沒有什麼段子或是豔遇,保不其就會折磨得人中途跳下去現在的我不太對豔遇這類的事兒抱什麼希望,倒是喜歡看看聽聽講講段子,因為這兩年來我個人的知識進步主要是靠了這些口耳相傳的段子……  今天在飛往韓國的航班上,我看了一個恨是浪漫有趣的民間故事:傑夫請媽媽吃晚飯,在座的還有傑夫大學裡的室友馬克。馬克長的漂亮極了,比趙本山都漂亮。傑夫的媽媽一直有點擔心傑夫的性傾向,見到馬克,心事更重了。
  • 坦白說怎麼查是誰?坦白說怎麼知道對方是誰
    坦白說怎麼查是誰?坦白說怎麼知道對方是誰?大家對這個一直有疑問,接下來我們就來說說。QQ坦白說是近期推出的新功能,如果你不知道怎麼查看收到的坦白說,不妨看看本站提供的詳細步驟,讓你準確明了的看到自己收到了哪些好聽的坦白說。  怎麼看收到的QQ坦白說?
  • 「你學歷多少?」「小學.」「下一個!「「博士.」「終於找到你!來來來我這有個段子你幫我解釋下!」
    前不久一個段子紅遍網絡,很多人表示看不懂。點娘作為一個擁有小學畢業證的人表示看懂毫無壓力這不是朱自清《背影》的梗嘛,讀讀《背影》原文節選你就明白這種「我把你當兄弟,中文博大精深,下面這個段子沒點兒文化是真看不懂。
  • 為什麼聽不懂?——IELTS聽力中的英語讀音規則
    為什麼聽不懂?(系列文章之二)— IELTS聽力中的英語讀音規則   在《為什麼聽不懂(之一)》中,我提到了準確的單詞發音對於提高聽力能力的重要作用。學生的問題緊接著又來了:「老師,我按照你說的做了,在背單詞的時候一直讓耳朵輸入正確的單詞發音,的確慢慢感到能聽懂不少英語了。
  • 中國方言「最難」懂省,同省人都聽不懂,粵語真不算什麼!
    中國是一個底蘊深厚的人口國家,來自幾千年的發展歷程,各地區包括少數民族都有當地各自的方言,但是,方言的難易度,大家都有各自的看法,很多人最感到了廣東的可能性高,然後,浙江的話,然後上海話了,其實這些也可以,只是該省該地方的能聽懂,在中國的這個省的方言,鄰縣也不知道,一起來看看吧。
  • 中國古代的罵人「金句」,句句不帶髒字,沒文化罵你都聽不懂
    而且在我們的印象和電影裡,古代的文化人都是長衫綸巾,手拿摺扇,舉止文雅。特別是古人在說話的時候,先是鞠躬作揖,開口就是之乎者也,沒文化的人聽起來暈頭轉向,雖然可能聽不懂,但是人家說的好聽呀,還是很細歡聽的。而在古代的時候,文人也是有火氣的,但是文人肯定不會像武夫一樣,生氣動手打人。
  • 外國人的地道英語,為什麼聽不懂?
    英語過四六級後與外國人交流,依然聽不懂英文。哪怕自己的水平並不差,聽起來還是很吃力甚至有時候完全跟不上,這讓我們的英語學習十分被動,信心大減。那麼,小編就來給大家總結一下聽不懂外國人說英語的原因。第二:詞彙量不夠與外國人溝通時會發現,有時候某個單詞或短句能很清晰的明白它的意思,有時卻完全不懂在講什麼。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單詞的詞彙量和熟練度,所以要想與外國人交流順暢,就要提高英語的熟練度,就像「hello,thank you」等的熟知度,英語溝通起來就會順利很多。另外,掌握單詞的量也十分重要。
  • 因考慮上市日程安排 鈦米機器人終止上市輔導
    原標題:因考慮上市日程安排,鈦米機器人終止上市輔導   上海鈦米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鈦米機器人」)終止上市輔導。
  • 青聽丨這9首李宗盛的歌:聽不懂是幸運,聽懂了或許就是一生……
    在李宗盛60歲後,記者問他:為什麼你寫的情歌和別人寫的不一樣?他這樣說道:感情不就是你情我願,最好愛恨扯平兩不相欠,感情說穿了一個人掙脫,一個人撿。一生幾十年,總會有「想要不可得」,「該舍的捨不得」。「最後我也想用過來人的身份,告訴年輕的朋友們,生活要知足常樂,珍惜當下。」這座山丘,他越了十年。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山丘,可能5年,可能10年,甚至,更久......但,我們有越過山丘的勇氣嗎?
  • 【搞笑段子】長痘有什麼的 那是我可愛的冒泡!
    【搞笑段子1】我:上大學的時候我是寢室老大。 女友:真的啊?那他們都聽你話? 我:敢不聽我的,我動動腳趾頭就能弄死他們! 女友:是路由器在你邊上還是插座在你邊上? 我:。。。都在! 【搞笑段子2】上學時住的大寢室,人多!老有人借我盆洗腳,不好意思拒絕,就問:你有腳氣嗎? 對方一定回答,沒有!
  • 【國際縱深】你說的英語「聽不懂」?就對了!
    不少母語為英語的人發現,開會時,自己從小說到大的英語竟然還有人聽不懂!更要命的是,聽不懂的人似乎還佔多數,自己反而成了另類。問題到底出在哪裡了呢?  【重新上英語課的美國人】  本·巴倫是土生土長的美國芝加哥人,天天和同胞打交道,從沒覺得用英語與人交流存在什麼障礙。
  • 為什麼年輕員工可以「任性」辭職
    對於現在職場現狀總結,網上有個這樣的段子:00後,領導不聽話我就離職;95後,感覺不爽就離職;90後,領導罵我就離職;80後,有收入高就離職;70後,為什麼要離職?60後,什麼是離職?跟這樣聽不懂人話的人共事簡直就是浪費時間。」一個合格的管理者,都是傾聽高手,同時善於跟員工有話好好說。所以,真正聽懂員工話的管理者,必須要做到:用心聽,耐心的幫員工分析。隨意打斷員工的話,一方面容易做出片面的決策,另一方面使員工缺乏被尊重的感覺。 時間久了,員工再也沒有興趣向你反饋真實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