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看了網上的幾個段子,講的幾個滬語的「切口」,這本來就是上海人都知道的市井俚語,一方水土一方人。外來人員聽不懂,正常。居然,好些人自稱是上海人,居然說從沒聽到過,完全不懂是啥意思。
有點無言以對的感覺。
「差頭」或者「叉頭」。這個在我們小時候就開始這麼叫的了,怎麼起源倒不知道,文字怎麼寫也沒標準,是個發音就是了。
「山瑞」,應該是起源於當年一部新加坡電視連續劇《天涯同命鳥》,後來就成了一個特定名詞。毛猛達、蔡建英幾位在滑稽段子裡引用過。我們這裡日常也會這樣說某某人。
「鐵板新村」,是上海人都知道是啥意思。應該是起源於當年黃永生先生的一段上海說唱。
「宛平南路600號」,這是地域性的特定名詞。類似於趙雷的那首歌《鼓樓》裡的「17路電車」。在上海的地方論壇,比如「寬帶山」上,用得比較多。
我這陣子成了都市頻道《滬語人氣王》的忠粉,周瑾哈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