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與翁帆是中國最為出名的「爺孫戀」,楊振寧比翁帆多活了半個多世紀的歲月,這樣一段感情被媒體曝光時,人們最開始對他們投之以鄙視的目光。可他們卻將日子過得風生水起,利用實際行動證明,真愛無懼一切目光。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
2004年,楊振寧在中山大學偶然與翁帆見面,這一次,兩人都從對方身上看見了久違的激情。雖然世俗對他們投以異樣的目光,可這兩個人仍然堅定的走到了一起,28歲的翁帆嫁給了82歲的楊振寧。
楊先生寫給妻子的一首情詩:「上帝恩賜的最後禮物,給我的老靈魂,一個重回青春的歡喜。沒有心機而又體貼人意,勇敢好奇而又輕盈靈巧,生氣勃勃而又可愛俏皮,是的,永遠的青春!」
楊振寧對翁帆傾注了全部的感情,其實他也不是不知道兩人結合會引起人們的非議,可他依然執意如此,為的是給翁帆一個名分,不讓她成為一個在背後付出卻默默無名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樣一段感情之中,其實最為尷尬的應當是翁帆的父母。自己的女兒要嫁給一個比自己歲數還大的老頭,可想而知這兩位老人究竟經歷過怎樣的內心掙扎。
在一次採訪之中,有一個記者問到,楊振寧比翁帆父母的年紀都要大,那他究竟是如何稱呼翁帆父母的呢?楊振寧的回答就是顯露出他非同一般的情商。
楊振寧並沒有迴避這個問題,更沒有岔開話題,他直面記者的疑問,表示自己在平常生活當中直接稱呼翁帆的父母為「翁先生,翁太太」。先生與太太都是敬稱,楊振寧使用這樣一種稱呼,實在是再合適不過。
楊振寧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他是有史以來排名前15的物理學家(Quora評),與費曼、朗道奠定20世紀物理學的白銀時代,是繼愛因斯坦和狄拉克之後,20世紀物理學最卓越的設計師(弗裡曼戴森語)。他是華人驕子中的驕子,他的偉大是歷史級別的偉大。
楊振寧在富蘭克林學會排名在前四,而前三個已經去世,唯一活著的就是楊振寧。
在楊振寧獲諾獎之後60多年裡,有7個諾獎得主是因找到楊振寧的「楊-米爾斯規範場論」預測的粒子而獲獎,丁肇中、希格斯就是如此。楊振寧的後輩幾乎壟斷了60多年來的諾獎物理獎的理論物理和粒子物理部分,另外有6個菲爾茲獎(最高數學獎)是研究楊振寧的方程而來。
所以,世人望塵莫及的諾貝爾獎,只是楊振寧年輕時的小目標,不是諾貝爾獎帶給他榮光,而是他帶給諾貝爾獎以榮光。
想當年,雖然身在國外,楊振寧卻一直默默支持著中國的教育發展。憑藉著自己的身份和影響力,他在和中央的多次對話交流中,都強調了教育的重要性。根據中國的國情,楊振寧提出先加強基礎學科的教育,然後建議翻譯一批國外的科研雜誌,了解和學習國外的科研進度,這些談話都深刻影響了中央的決策。為了幫助中國的教育發展,楊振寧自己牽頭建立了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
為了籌措資金,他甚至將自己在美國的房子賣掉,還說動了美國著名金融大亨詹姆斯·西蒙斯給清華大學捐錢。同時,他在清華大學的百萬年薪分文不取,盡數捐給了高等研究所。據不完全統計,楊振寧為中國的高校累計籌措了約20億科研資金,幫助建立的一流物理實驗室超過60所,這些都極大地增強了中國高等人才的培養能力。
除了財物之外,楊振寧還充分利用自己的聲望,吸引了一大批優秀學者前來。像計算機科學家姚期智,物理學家聶華桐,數學家張壽武等等,都是相關領域的頂級科學家,被楊振寧的影響力吸引過來,匯聚在一起。這些頂級學者帶來的智慧火花的碰撞,無不推動著中國在科研領域的進步。
楊振寧在物理學上為何這麼厲害?答案是教育。
在中國浩如煙海的教育家中,我們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他是楊振寧的數學啟蒙老師,讓已經90多歲高齡的楊振寧至今念念不忘。他就是著名的民國教育家劉燻宇。
在中國教育史上,有一所神一般的中學,春暉中學。
語文老師:朱自清,朱光潛。
書法老師:于右任
音樂老師:李叔同
美術老師:豐子愷
數學老師:劉燻宇
在民國數學教育領域,劉燻宇是真正大師級的存在,他為人謙和,只教書育人,不參與政治,因而知名度不如其他人。劉燻宇畢生從事數學教育,培養了中國最早一批的數學人才,不僅如此,他還留下了三本兒童數學的入門經典。
第一本書,叫《馬先生談數學》,在這本書中,劉燻宇以馬先生的身份出現,以圖解法的方式講解一些基本的算術四則問題。
第二本書是《數學趣味》,這是孩子們最喜歡的一本書,在書中,劉燻宇通過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用數學的角度加以解析,通過世間萬物來學習數學,非常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第三本書名為《數學的園地》,這是針對小學五六年級孩子的數,頗有些難度,裡面有最基礎的函數,微積分和總集的知識,講解的方法很巧妙,孩子往往能看懂一些,將來學習的時候就更加輕鬆了。
這個書合適小學生以及初中生,可以作為他們的自學教材。讓他們能夠自我學習。
這套書價格也不貴,三冊只要69.9元,包郵到家。
點下面的連結,這套書能夠啟蒙楊振寧這樣偉大的物理學家,也一定能得到你孩子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