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認識一下中國近代史上培養了三位院士的「最強老爸」

2020-11-26 上海觀察

「我有極通達、極健強、極偉大的人生觀,無論處何種境遇,常常是快樂的。」

「我自己常常感覺我要拿自己做青年的人格模範,最少也要不愧做你們姊姊弟兄的模範。」

「你們有我這樣一位爹爹,也屬人生難逢的幸福。」

回望20世紀初,誕生了一個教育的傳奇:一個偏僻的小山村,誕生了中國近現代史上的傳奇人物——梁啓超;梁啓超子女九人個個成才,其中最著名的是三個院士,1948年中國首次設立院士制度時,梁家的兩個兒子思成、思永同時當選,思禮則於1987年、1993年分別當選為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甚至,梁啓超的弟弟梁啟勳、梁啟雄和侄子梁廷燦也在其引導和指點下成為卓有建樹的專家、學者。

梁氏教育有何秘訣?6月21日父親節,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新書《我們今天怎樣做父親:梁啓超談家庭教育》在思南書局舉行新書發布暨讀書分享會,並在當當網和B站同步直播。該書紙質書和電子書當天在當當網上書店、掌閱、得到、亞馬遜、豆瓣、京東、十點讀書等平臺上架發售。

《我們今天怎樣做父親:梁啓超談家庭教育》收集梁啓超關於家庭教育的書信、文章,精校整理,並加導讀、題解、注釋。該書策劃、責編劉海濱認為,因成就「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佳話,把梁啓超稱作「史上最成功的父親」,這是以後來者的眼光來衡量的。其實,梁啓超家庭教育成功的關鍵恰恰在於繼承以修身做人為本的傳統教育理念,成才是水到渠成的結果。梁啓超的家庭教育是將德育、智育、情感教育融為一體。他首先是一個對子女充滿愛的爸爸,留下了400多封給兒女的家書。《我們今天怎樣做父親:梁啓超談家庭教育》的編選和注釋基於現代人尤其是年輕一代父母的需求,希望對當下教育和家庭教育起到借鑑作用。

同濟大學教授張文江認為,梁啓超的家庭教育從自我的修身擴充到齊家,古人的修齊治平是貫通一體的。在近代人物中,梁啓超會通儒釋道三教而歸宗於儒,其做人做事有鮮明特色,其實就是《易經》所說的自強不息,這也是梁氏家庭教育的根本。

在張文江看來,家庭教育有上中下「三策」:下策是注重知識技能的學習,這是現代家庭最常見的方式;中策是以身作則,即古人說的身教重於言教,家長做兒女的表率,側重於德育;上策是提升家庭的天花板,最好還能開一扇天窗,引領子女走上一條精神的超越之路。梁啓超有意識地走上策之路,所謂「九子皆才俊」之根本在精神層面,但也促成了兒女們在知識技能方面成為專門人才,可見上策可以包含中下策層面的成功,反之卻不能。


梁啓超(左二)、思順(右一)、思成(左一)和思永

「家庭是人類最後的堡壘,但同時也是天下最難處理的關係。」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鄧秉元說,重溫梁啓超家書,或可給時下的傳統文化熱潮提供一點借鑑。「早期儒家所理解的父子關係,是一種以親情相連接但又有所節制的關係。這種關係不是建立在子對父的身份依附的基礎上,而是首先保有獨立的人格。生命的真諦在於自由,而自由的真正基礎,就是這種獨立精神。這是今天重溫古典的家庭倫理首先應該注意到的,也是梁啓超家書最有價值之處。」

延伸閱讀

與孩子們

青年為感情衝動,不能節制,乃是自投苦惱的羅網

題解:這是1926年10月4日梁啓超寫給孩子們的信。前一日,徐志摩和陸小曼在北海畫舫齋舉行婚禮,梁啓超作為證婚人,在婚禮上發表訓詞,對兩人大大地教訓了一番。梁啓超寫信將此事告訴孩子們,並為徐志摩未來的婚姻生活感到擔憂。

孩子們:

我昨天做了一件極不願意做之事——去替徐志摩證婚。他的新婦是王受慶夫人,與志摩戀愛上,才和受慶離婚,實在是不道德之極。我屢次告誡志摩而無效。胡適之、張彭春苦苦為他說情,到底以姑息志摩之故,卒徇其請。我在禮堂演說一篇訓詞,大大教訓一番,新人及滿堂賓客無一不失色,此恐是中外古今所未聞之婚矣。今把訓詞稿子寄給你們一看。青年為感情衝動,不能節制,任意決破禮防的羅網,其實乃是自投苦惱的羅網,真是可痛!真是可憐!

徐志摩這個人其實聰明,我愛他不過,此次看著他陷於滅頂,還想救他出來,我也有一番苦心。老朋友們對於他這番舉動,無不深惡痛絕,我想他若從此見擯於社會,固然自作自受,無可怨恨,但覺得這個人太可惜了,或者竟弄到自殺。

我又看著他找得這樣一個人做伴侶,怕他將來苦痛更無限,所以想對於那個人當頭一棒,盼望他能有覺悟(但恐甚難),免致將來把志摩弄死,但恐不過是我極痴的婆心(便)〔罷〕了。

聞張歆海近來也狠墮落,日日只想做官(志摩卻是狠高潔,只是發了戀愛狂——變態心理——變態心理的犯罪),此外還有許多招物議之處,我也不願多講了。品性上不曾經過嚴格的訓練,真是可怕。我因昨日的感觸,專寫這一封信給思成、徽音、思忠們看看。

十月四日 爹爹


梁思成和林徽因

相關焦點

  • 父親節送鮮花合適嗎?2019奶奶父親節送老爸嶽父什麼鮮花
    2019父親節送什麼鮮花給爸爸合適?本周日也就是6月16日是中國乃至全球多個國家的父親節!很多人會在母親節這一天送花給媽媽,那麼父親節適合送花嗎,送 什麼花好送幾朵?其實鮮花的祝福對象和寓意有很多,紅色或白色玫瑰是公認的父親節的節花。石斛蘭在很多國家被視為「父親節之花」。如果不知道父親節送什麼花好,這篇攻略正好適合你。
  • 父親節快到了,你想對父親說些什麼?
    父親節(Father's Day),顧名思義是感恩父親的節日。約始於二十世紀初,起源於美國,現已廣泛流傳於世界各地,節日日期因地域而存在差異。最廣泛的日期在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世界上有52個國家和地區是在這一天過父親節。節日裡有各種的慶祝方式,大部分都與贈送禮物、家族聚餐或活動有關。中國大陸官方沒有設立正式的父親節。
  • 父親節,帶上老爸遊山玩水!
    所以,這個父親節,帶上爸爸去遊山玩水吧,和父母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稻城亞丁開啟賞景避暑之旅亞丁的六月已是冰雪消融,在陽光的映襯下,湖面散發出星星點點的亮光,猶如鑲嵌在山間的寶石。微風拂過,湖面掀起陣陣漣漪,耳畔響起的山間細語,仿若人間仙境。
  • 中國近代史上十位傑出的物理學家
    今天小編帶你認識一下,在近代歷史來十位傑出的物理學家們吧~王淦昌(1907年5月28日—1998年12月10日):出生於江蘇常熟,核物理學家、中國核科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1999年「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曾榮獲兩項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1982)、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1985),首屆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1994)獎項。
  • 中國近代史上十位傑出的地質學家
    近代歷史上,我國的許多成就在世界上都取得極大的成功,無論在哪個方向,都是令世人震驚的,小編帶你認識以下,近代歷史上十位傑出的地質學家吧~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原名李仲揆,湖北黃岡人,蒙古族,地質學家、教育家、音樂家、社會活動家,中國地質力學的創立者、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的主要領導人和奠基人之一
  • 大師葉企孫:培養13位「兩彈一星」79位院士,晚年卻淪為乞丐
    他從小接受父親的薰陶,接受著良好的教育。在父親的嚴格教育下,資質聰穎的葉企孫,進步很快,小小年紀便修得了一身儒雅氣質。他的父親也比較開明,思想開放,讓葉企孫在讀傳統四書五經的同時,也讓他開始接觸西方科學文化。這讓葉企孫這位「天才少年」埋下科學的「種子」,對他後來的人生奠定了基礎。在1907年,9歲的葉企孫被父親送到上海敬業學堂讀書,開始他的「學霸」之路。
  • 父親節,盤點一下古代對父親的稱謂,這些稱呼你都用過哪些呢?
    「父親節」是起源於20世紀初期的美國,後流傳於全世界各地,為了感恩父親而設立的節日,一般在每年的六月第三個星期日。雖然是國外設立的節日,但不妨礙我們趁此機會向自己的父親表達自己的情感。而且在我國,也曾經設立過「父親節」可以追溯到民國時期1945年8月8日,抗日戰爭勝利後,定「爸爸」諧音的8月8日為全國性的父親節,在父親節這天,人們佩戴鮮花,表達對父親的敬重和思念。從古至今,父親在家庭中總是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是「頂梁柱」、是「當家的」、是「主心骨」……究其根源,不僅僅在於中國封建社會的長久,更在於父親這個角色在家庭分工中所佔的比重較大。
  • 培養出9位兩彈元勳,楊振寧都是他的學生,7歲時父親給修身指南
    這是取自諸葛亮的《誡子書》,靜以修身,非學無以廣才,做人的第一要務是要修煉內在的品質,以高尚的德行作為自己的第一追求,只有修煉好內在的品德,才談得上外在的才華。只有內在有對於德行的認識,學習才能專心致志,才能埋下頭去,刻苦學習。修行要在學習知識之前,才會有對於所學的深刻認識。懂得努力,懂得披荊斬棘。
  • 「圍觀」太陽光也可作為父親節禮物?
    6月21日,一年一度的父親節到來啦!父親節起源父親節,感恩父親的節日。最廣泛的日期定在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世界上有52個國家和地區在這一天同過父親節。節日裡有各種的慶祝方式,大部分都與贈送禮物、家族聚餐或活動有關。中國大陸官方沒有設立正式的父親節,但民眾習慣上使用6月第三個星期日當做父親節。
  • 礦物學家葉大年:他為中國地質屆培養出7位院士
    他開拓了結構光性礦物學的新領域,並著有世界上第一部此領域的專著。近年來,他致力於「城市的對稱分布和城市化趨勢預測」研究,有關見解已成為我國制定城鎮化建設方案的重要參考意見。出生於抗戰期間的葉大年院士,幼時跟隨父母輾轉西南。他親眼目睹了昔日的落後,也因此對中國的建設成就極其自豪。
  • 日環食遇上父親節,就像他總是為你遮擋烈陽
    如果當天月球距離地球較遠,而太陽距離地球相對較近,月球的視圓面較小而不能全部遮掩太陽,就會發生「日環食」從肉眼上看,「日環食」發生時,月球只遮住了太陽的大部分中心部位,露出一圈環狀的太陽邊緣,好似一個「金指環」。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本次「日環食」食分特別大,已非常接近全食,又被稱為「金邊日食」。「中國境內最大『食分』可達0.995,幾乎接近全食。
  • 葉企孫:三入清華,為國培養出百餘位院士,晚年卻精神失常成乞丐
    他,是清華百年歷史上的四大哲人之一,是中國物理學界的一代宗師;他,是「大師們的大師」,是13位「兩彈一星」功臣的直接、間接老師;他,  13歲上清華  葉企孫,別名葉鴻眷,1898年7月出生於一個上海一個書香世家。父親葉景謙謙,曾擔任上海教育會會長一職。葉景謙寵愛孩子卻不寵溺孩子,一直都嚴格教養葉企孫,使其小小年紀就已氣宇非凡。  葉企孫9歲的時候,進入了上海敬業學堂學習,當時他的父親是該學堂的首任校長。
  • 父親節的由來起源、父親節的來歷簡介 父親節的介紹
    關於父親節的由來,我們從未想過去了解,因為我們只要知道,該節日是所有父親的節日就好了,在這個節日,我們要給父親送上最特別的禮物,以表對他的愛。但是,你知道嗎?中國父親節的由來和國外父親節由來很不同哦。
  • 廣視角還是LED 父親節送啥液晶給老爸
    【中關村在線顯示器頻道原創】一年一度的父親節即將到來,為了表達對敬愛父親最深的愛,很多子女都會為父親準備一份神秘大禮。而目前液晶顯示器的售價越來越低,尤其是大尺寸產品或者高端機型,迫於目前市場銷售的壓力,這些產品只能通過降價的方式來吸引消費者的目光,提升自己的關注度。因此,這種類型的液晶顯示器非常適合近期選購作為送給父親的節日大禮。
  • 2020年父親節是幾月幾號 今年父親節是哪一天日期時間
    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是父親節,那麼2020年父親節是幾月幾號?今年父親節是哪一天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2020年父親節日期時間。下面小編整理了一些關於父親節的祝福語,在父親節那天對你的爸爸說句感恩的話吧。  父親節祝福語簡短 父親節感恩爸爸的話  1、爸爸,今天是父親節,這二十多年來 ,您為我付出的太多太多,我這輩子都是報答不完的,盼望您每天都開快樂心,健康平安。  2、父愛如雨潤無聲,父愛如山重千斤,父愛如海廣無垠,父愛如星亮晶晶。
  • 父親節特別版之化學之父!
    世界上的第一個父親節,1910年誕生在美國。  1909年,華盛頓一位叫布魯斯-多德的夫人,在慶賀母親節的時候突然產生了一個念頭:既然有母親節,為什麼不能有父親節呢?多德夫人和她的5個弟弟早年喪母,他們由慈愛的父親一手養大的。許多年過去了,姐弟6人每逢父親的生辰忌日,總會回想起父親含辛茹苦養家的情景。
  • 世界公認的近代史上的十位偉人,看看你都認識嗎(下)
    他是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主要締造者、布爾什維克黨的創始人、十月革命的主要領導人、第一屆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主席(蘇聯總理)。第二位:周恩來總理周恩來(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字翔宇,曾用名飛飛、伍豪、少山、冠生等,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周恩來畢業於南開大學,早年留學日本、法國、德國、英國等地,回國後擔任黃埔軍校政治部副主任、主任。
  • 兩天內,中國痛失三位院士!
    兩天時間內,中國痛失三位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蔣亦元逝世享年92歲 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農業大學教授蔣亦元,因病於2020年2月24日在哈爾濱逝世,享年92歲。蔣亦元,1928年11月出生於江蘇省常州市。
  • 中科大少年班培養出5位院士,其中4人是外國院士
    當中的一些天才是入了外國籍成了外國的院士,這也讓少年班頗受爭議,大家紛紛發問:培養的人才都去哪了?四十多年來,中科大少年班共培養出5位院士:張亞勤,1978 級少年班學生,澳大利亞國家工程院院士,百度公司總裁。
  • 徐秀麗:中國近代史研究70年(1949—2019)
    因此,當時擔任中共中央宣傳部教材編寫組組長的胡繩在上引文章中把這一點作為既定前提。劉大年也說:「根據毛澤東同志的指示,中國近代史從鴉片戰爭開始。」中國近代史(尤其是最為重要的政治史)以鴉片戰爭為劃分標誌,是對歷史大變動節點的正確把握,在學術上完全站得住,至今仍是最為廣泛接受的中國古代史與中國近代史分期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