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內,中國痛失三位院士!

2020-12-05 上遊新聞

痛惜!兩天時間內,中國痛失三位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蔣亦元逝世享年92歲

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農業大學教授蔣亦元,因病於2020年2月24日在哈爾濱逝世,享年92歲。

蔣亦元,1928年11月出生於江蘇省常州市。1950年金陵大學農業工程專業本科畢業;1957年至1959年在蘇聯師從榮譽院士列多希聶夫教授進修兩年;20世紀80年代初期,在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做高級訪問學者。歷任東北農學院、東北農業大學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

他創造性地進行穀物割前脫粒收穫機的研究,並率先取得成功,推動了我國穀物收穫機的創新和發展;在機械設計相似理論與模型實驗方法方面,對傳統理論作了重大修改,使相似準則的應用更易推廣;推動農業工程教育體系改革,培養了大批專門人才。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蔣亦元自小受「科學報國」的感召,立志獻身農業,出生在江南「魚米之鄉」的他,離開富庶的故土,將畢生心血揮灑在千裡之外的東北黑土地。

回顧一生經歷時他說:「一個人若能夠把自己的一生看做一個整體,就能夠激發出自身潛在的勇氣和能力,就能夠在人生的岔路口作出正確選擇,把握自己的命運。」

中國工程院院士沙慶林逝世享年89歲

中國工程院院士、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沙慶林,因病於2020年2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歲。

沙慶林,1930年5月出生,江蘇宜興人。1952年畢業於交通大學,1957年於莫斯科公路學院獲副博士學位。他曾在同濟大學任教,後曾在亞非六國從事援外公路工程設計施工和科研。1980年後,先後主持「六五」「七五」 和「八五」國家重點攻關項目,各項成果應用已形成我國高等級公路修建模式。1993年,他的「高等級公路半剛性基層瀝青路面抗滑表層成套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8年,他成功研究出國際領先的粗集料斷級配設計與檢驗方法及新施工工藝,為我國長壽命路面奠定技術基礎。沙慶林把一生奉獻給我國公路,只要是他設計的公路,他都要親自走一遍,檢查路面質量。夏天的瀝青路吸熱,地面溫度能達到60℃以上,他穿著四五斤重的特製厚底鞋,一走就是十幾公裡,一年要磨壞好幾雙鞋。他曾說:「我覺得為國奉獻永遠是我的天職,路永遠走下去,讓它在我的腳下不斷地伸延,伸延。」

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同惠逝世享年95歲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周同惠,因病於2020年2月23日在北京友誼醫院逝世,享年95歲。

周同惠,1924年11月8日生於北京,籍貫廣西桂林。194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1952年獲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博士學位。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他主要從事藥物分析與中草藥活性成分分析的基礎研究,開展藥物代謝及代謝產物的鑑定與分析方法的研究。領導研究建立了運動員禁用的五大類100種藥物的分析及確證方法,籌建了中國興奮劑檢測中心,兼任主任。代表作有《紙色譜和薄層色譜》、《中草藥現代研究》等。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等。身邊人覺得他像個老頑童,他也曾說,「玩」與動手是自己的專業「啟蒙老師」,正是「玩」培養了對科學的興趣,也正是動手,讓他除了理論學習外,具備了紮實的實踐分析能力。

上遊新聞梳理發現,2020年以來,已有9位院士去世。

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經藥理學家池志強;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李方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周同惠。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我國著名農業工程學家、農業教育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農業大學教授蔣亦元。

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公路工程領域著名專家,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沙慶林。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我國著名生態學家、中國動物生理生態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華南師範大學教授孫儒泳。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製造裝備數位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家段正澄。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經藥理學家池志強。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李方華。

「先生已去,風骨尤存,

感恩奉獻,中華不忘。」

國之棟梁,一路走好!

(綜合來源:光明日報、澎湃新聞)

相關焦點

  • 院士蔣亦元逝世,中國今年已痛失9位院士,近2天3位大師離世
    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農業大學教授蔣亦元,因病於2020年2月24日在哈爾濱逝世,享年92歲。蔣亦元,1928年11月出生於江蘇省常州市。延伸閱讀:中國今年已痛失9位院士 近2天3位大師離世大師遠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周同惠,因病於2020年2月23日在北京友誼醫院逝世,享年95歲。
  • 流體力學家童秉綱逝世 今年我國已痛失20位院士
    童秉綱從教60餘年,是我國第一批博士生導師,培養了22位博士生。在執教生涯中,他始終堅持「要給學生一勺水,自己就要先有一缸水」。2020年以來我國已痛失20位兩院院士2020年,共和國已送別20位兩院院士。
  • 又一院士離去,2020年我國已痛失了15位院士!
    張乾二出生於1928年,畢業於廈門大學,後來一直在廈門大學任教,1978年被評為教授,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張乾二院士的離去是張乾二院士的辭世,是我國理論化學界、化學教育界和廈門大學的重大損失。
  • 別刷明星了,2020 年中國已痛失 26 位院士,你知道嗎?
    歲月更迭,時光無情,2020年確實是多災多難的一年,別的不說,截止今年9月份,我們已經送別了26位院士!我想大家可能對這些院士都沒什麼特別印象,甚至今年去世的這些院士加一塊也沒有一個明星網紅在網絡上的影響大,但他們都是國之棟梁,國之股肱,每一位的故去都是中國的重大損失。
  • 別刷明星了,2020 年中國已痛失 26 位院士,你知道嗎?
    歲月更迭,時光無情,2020年確實是多災多難的一年,別的不說,截止今年9月份,我們已經送別了26位院士!我想大家可能對這些院士都沒什麼特別印象,甚至今年去世的這些院士加一塊也沒有一個明星網紅在網絡上的影響大,但他們都是國之棟梁,國之股肱,每一位的故去都是中國的重大損失。
  • 兩天內共和國痛失兩位兩院院士 今年已有6位兩院院士逝世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製造裝備數位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家段正澄,因病於2020年2月15日在武漢去世。1999年,由中國「原創」的世界首臺大型放療設備——全身伽馬刀問世。全身伽馬刀可進行旋轉動態聚焦,使伽馬射線焦點對準經過精密定位後的腫瘤,從而殺死腫瘤細胞,大大降低對人體正常組織和器官的損傷,目前已在全國100多家醫院使用,惠及近百萬人。2009年,段正澄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學生們都叫他「機械狂人」,因為他認準的事從不放棄。
  • 流體力學家童秉綱逝世,今年我國已送別20位院士
    2020年以來我國已痛失20位兩院院士2020年,共和國已送別20位兩院院士。今年1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經藥理學家池志強,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李方華4人逝世。
  • 林永健個人資料簡介 林永健痛失愛子是怎麼回事
    林勇痛失愛子是怎麼回事呢?一起來看一下具體的情況。 林永健個人資料簡介 中文名 林永健 外文名 Lin Yongjian 別 名 永健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山東省青島市
  • 九月還差兩天,就已經送走了四位「兩院院士」
    然而到了現在,9月份還差兩天就結束了,馬上就要迎來我們國家非常重要的日子,國慶中秋「雙節」同慶,一個值得大家慶賀歡呼的日子,但有歡樂就會有悲傷,在這個九月份我們國家又失去了四位「兩院院士」。1948年畢業於北京輔仁大學獲理學士學位;1953年任北京有色金屬研究院副院長;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3年來,共和國已痛失102位兩院院士
    2020年以來共和國已痛失38位兩院院士今年1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3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測量學家、教育家寧津生,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李道增,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植物資源與植物化學家周俊,中國工程院院士、骨科專家盧世璧4人逝世。
  • 童秉綱院士病逝】(藏頭詩)
    2020年我國已痛失20位院士【送別! 童秉綱院士病逝】(藏頭詩)付伯平悼懷哲士掃雲天,念記先賢拓廣緣。童韻開題澤世本,老來無悔壽福全。 2020. 07. 10晨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童秉綱因病醫治無效,於7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
  • 15歲少年強忍"蛋痛"9小時才就醫 痛失右側睪丸
    15歲少年強忍"蛋痛"9小時才就醫 痛失右側睪丸發稿時間:2016-09-16 10:15:13 來源: 荊楚網 >中國青年網  15歲的李傑(化名)睡到半夜突然被下身的「蛋蛋」疼醒,強忍9小時後才到醫院就醫,醫生發現他的右側睪丸扭轉壞死,痛惜之餘不得不為其摘除。
  • 北航4位教授、2位校友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北航4位教授、2位校友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宮聲凱教授、電子信息工程學院蘇東林教授、無人系統研究院向錦武教授等3位教師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北航大數據科學與腦機智能高精尖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樊文飛教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我校校友曹建國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校友楊威迦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 四天內兩位院士辭世,共和國今年已送別23位院士
    四天內,共和國痛別兩位院士。據光明日報法人微博消息: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鄭守仁,因病於2020年7月24日在武漢逝世。消息稱,鄭守仁,1940年1月生於安徽潁上,1963年畢業於華東水利學院(現河海大學),水工專業。長江水利委員會原總工程師;1994年至2017年任長江水利委員會總工程師兼三峽工程設計代表局局長。
  • 南京新增三位中科院院士
    □紫金山/金陵晚報記者 陳曦  11月28日,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的規定,2017年中國科學院選舉產生了
  • 中科院院士、著名化學家張乾二逝世!今年我國已失15位兩院院士
    據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消息,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張乾二於5月3日20時33分安詳辭世,享年93歲。南都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以來,我國已失去了15位兩院院士。張乾二。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研究方向為結構化學和量子化學,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二等獎等。此外,張乾二還是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農工民主黨第十、十一、十二屆中央常委,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人民教師獎章獲得者。
  • 「回顧2018」國失棟梁:30位院士離世!
    9月20日,著名隧道及地下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因病去世,享年80歲。他改變了中國百年隧道設計施工方法。11月17日,「兩彈一星」元勳、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程開甲病逝,享年101歲。他牽頭起草了中國首次核試驗總體技術方案,是中國指揮核試驗次數最多的科學家,被稱為中國「核司令」。
  • LOL:因籤證原因,ES痛失前世界第一上單,經理:我們盡力了
    這兩天,網上盛傳前世界第一上單semb即將來到LPL賽區加入ES戰隊。ES剛剛失去了自己的大腿中單cryin,如果能在轉會期籤下semb的話,失去cryin的損失可以被大大縮小。然而,就在人們等到ES官宣好消息的時候,KT戰隊卻在近日突然宣布semb回歸,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 三位院士忠告:飯時吃一物,堅持30天,腰背不痛了,骨骼更堅固
    三位院士忠告:飯時吃一物,堅持30天,腰背不痛了,骨骼更堅固這一物指的是骨脂蛋白營養物,它含有多種中草藥的提取物,骨密度偏低的人及時補充骨脂蛋白中軟骨素,能促進軟骨素細胞的再生和修復,改善骨微結構,從而 加速骨骼生長,防止骨質流失;而它含有的補骨脂和杜仲,
  • 武漢大學痛失院士,我國大地測量學家寧津生院士逝世
    據光明日報消息,我國著名大地測量專家,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寧津生教授於3月15日在武漢逝世。武漢大學又失去了一位院士,在2019年8月,武漢大學一周之內痛失兩位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