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法學》2020年總目錄
·歐亞經濟聯盟法制研究專題·
1.歐亞經濟聯盟的多重一體化目標及其法治困境
楊昌宇(1.05)
2.歐亞經濟聯盟框架下海關管控領域犯罪及其刑法規制路徑研究
龐冬梅 Рарог Алексей Иванович (1.15)
3.歐亞經濟聯盟運行機制及其法治化路徑
王海軍(1.27)
·民法典制度研究與理論探索·
4.不當得利法體系之再構成
——圍繞《民法典》展開
陳自強(5.05)
5.買賣之目的及其《民法典》之合同類型的配置
黃茂榮(5.19)
6.「債的一般規範」的識別及其對非合同之債的適用
——以《民法典》第468條為中心
柳經緯、呂辰(5.25)
7.《民法典》中醫務人員過錯規範的限縮解釋
竇海陽(5.36)
8.論法院依職權調整違約金
——《民法典》第585條第2款之評判
孫良國(5.47)
9.《民法典》視域下夫妻共有股權的單方處分與強制執行
冉克平、侯曼曼(5.58)
·區域經濟法研究·
10.中國區域經濟法制發展的現狀與未來
陳婉玲(6.05)
11.區域協調發展的經濟法治新維度
——定位重塑與體系演進
黃茂欽(6.17)
12.區域一體化視域下競爭執法的挑戰與響應
——以長三角地區為例
陳兵(6.25)
13.資源型區域法制建設的日本經驗與中國路徑
——從傾斜性復甦到合理化發展
曹書(6.35)
·理論法前沿·
14.亞歷山大·佩策尼克的法律轉化與法律證成理論
舒國瀅(1.37)
15.解釋是一種「連鎖活動」嗎
——法律解釋理論的費什—德沃金之爭
程朝陽(1.52)
16.親情正義與規則正義的衝突與調和
——基於親情案件引發輿論爭議的思考
王方玉(2.118)
17.「一帶一路」倡議與中國企業承擔人權責任策略探析
李林芳、徐亞文(2.129)
18.試論法理作為法理學的元範疇
——一種法理學學科的維度
錢繼磊(3.111)
19.普遍人權理論的宗教難題
黃金榮(3.124)
20.司法與民主的對衝與平衡:對司法問責的審視
邵暉(4.122)
21.權利的發現
——羅馬法中權利概念的萌芽
薄振峰(4.132)
22.司法執行力的文化影響機理探析
季金華(5.105)
23.論作為「無支配自由」的法治
——合法性原則及法治的條件
張超(5.120)
24.制度變遷史視域下人工智慧法律主體地位的法理詮釋
郭劍平(6.123)
25.議會至上體制的權利保障邏輯之流變
——以英國為分析對象
朱學磊(6.134)
·部門法專論·
26.安全保障義務:屬性識別與責任分配
——兼評《民法典侵權責任編(草案第三次審議稿)》第973條
侯國躍、劉玖林(1.62)
27.民法典視野下生計酌減規範的必要性證成
王磊(1.76)
28.論名譽權訴訟中的公共利益原則
——基於對公眾人物理論的反思
李延楓(1.90)
29.基因信息在保險核保中的應用及其限度
武亦文(1.102)
30.英美刑法辯護理由中的「脅迫」及其啟示
劉士心(1.118)
31.認罪認罰階梯式從寬量刑精準化研究
——兼評《關於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指導意見》
劉偉琦(1.130)
32.格式條款使用人的單方變更之規範構建
吳逸寧(2.05)
33.悖信援引時效抗辯權的法律規制
楊巍(2.16)
34.「生前預囑」概念體系梳理及立法選擇
姚迪迪(2.26)
35.論中國公司法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兼論中國公司法的「服務型」轉向
吳飛飛(2.35)
36.刑法條文理解與適用的證據法學向度
李會彬(2.49)
37.風俗犯罪的處罰根據初論
——以風俗犯罪正當化的考察為視角
胡波(2.65)
38.論被徵收不動產價值評估基準日的確定
——美國模式與中國方案
方澗(2.81)
39.刑事缺席審判程序的理論檢視
趙恆(2.92)
40.FTA中數字智慧財產權保護規則研究
劉亞軍、邵思蒙(2.108)
41.連結之消費者契約
——提供商品或服務與授信
遊進發(3.05)
42.規則「規避」:中國民商法的技術選擇、制度演進與改進策略
董淳鍔(3.14)
43.默示信託理論下的寺廟財產權利限制
吳昭軍(3.26)
44.純粹經濟利益還是生育自主權:錯誤懷孕和錯誤出生訴訟的恰當路徑
唐超(3.39)
45.算法應用的公共妨害及其治理路徑
唐林垚(3.51)
46.刑法中的止害損失研究
張平壽(3.61)
47.論認罪認罰案件證明標準之實踐完善
——兼評《關於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指導意見》
張俊、汪海燕(3.77)
48.論案件事實認定說理的不同維度
——以彭宇案一審判決書為例
曹志勳(3.89)
49.主權財富基金「去政治化」監管的困境與路徑
——以美國國家安全審查對國有實體投資監管為視角
劉禹(3.99)
50.自動駕駛機動車致害的侵權責任構造
劉召成(4.05)
51.預約學說之解構與重構
——兼評《民法典》第495條
林洹民(4.18)
52.網絡服務提供者「避風港」的「中立」前置要件研究
鄭鵬(4.32)
53.論我國創設追續權制度的正當性
戴哲(4.42)
57.法人董事之可能與構建
林少偉(4.56)
55.論妨害突發事件防控犯罪行為的從重處罰
汪恭政(4.71)
56.行政公益訴訟的要件分析
——以要件事實理論為視角
劉本榮(4.83)
57.我國法律制度對商事仲裁性質的誤解
——從臨時仲裁談起
張鐵鐵(4.98)
58.人類命運共同體視閾下海盜罪國際刑事法院構建問題研究
胡城軍(4.111)
59.競業股東查閱會計帳簿的目的限制研究
——《公司法解釋(四)》第8條第1項的法教義學分析
李建偉(5.70)
60.論重大災害事件中的網絡謠言傳播及法律應對
——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為例
陳文(5.80)
61.法官認定事實的心理過程分析
——以我國刑事訴訟為背景
縱博(5.91)
62.《民法典》法源類型的二元化思考
——以「規則—原則」的區分為中心
劉亞東(6.44)
63.機關法人的概念反思與再造:一個財政法的考察視角
張成松(6.54)
64.智慧財產權許可使用權對第三人效力研究
張鵬(6.66)
65.新《證券法》下內幕交易主體範圍確定之構想
李激漢(6.77)
66.營業執照制度的實踐檢視與法理分析
——以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為背景
王妍、王威(6.87)
67.正當防衛時間限度的實證分析
張洪成(6.96)
68.監檢關係視野下退回補充調查與自行補充偵查
陳小煒(6.104)
69.跨國併購中的國家安全審查問題及應對
——智慧財產權的利益考量視角
胡宏雁(6.116)
·中外法史研究·
70.革命根據地法制史研究歷程回顧
——以數據統計為中心的考察
孫光妍、宋鋆(2.138)
71.中國古代的敏速司法研究
蔣鐵初(4.141)
·博士生論壇·
72.民法典恢復「可變更合同」規則之必要性
——圍繞「重大誤解」與「顯失公平」案件的實證分析
蔡睿(1.146)
73.論限售股司法拍賣的法律效果
——以「公開承諾承繼」為視角
袁堅(2.150)
74.虛假結離婚騙取拆遷款行為的刑民規制
楊智博(3.138)
75.反壟斷法規制濫用標準必要專利權之反思
魏德(3.149)
76.中國傳統情理法的法理重識與現代轉化
——以《駁案新編》為切入點
張杰(4.151)
77.二元法治觀的價值困境及方法論應對
馮雷(5.131)
78.刑事法官訴訟角色的再考察
——以審辯衝突為中心
琚明亮(5.142)
79.論別名財產利益的保護
——基於《民法典》第1017條展開
楊凱旋(6.147)
·學術綜述·
80.完善智慧財產權法治 服務國家經濟建設
——中國法學會智慧財產權法學研究會2019年年會綜述
楊健(5.153)
《北方法學》雜誌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面向國內外公開出版發行的專業法學學術期刊,雙月刊,逢單月15日出版。《北方法學》由黑龍江大學主管主辦,稟持開放辦刊之理念,邀請國內外著名法學專家及資深教授組成編委會,打造國內一流法學期刊。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覆《北方法學》的辦刊宗旨為:「繁榮法學研究,服務法制建設,加強學術交流,培養法律人才」。《北方法學》雜誌目前設置的主要欄目有:理論法前沿、部門法專論、專題研究、外國法研究、中外法史研究、實踐論壇、名家講壇、博士生論壇、學術綜述、譯評文叢、學術問題爭鳴、比較法論壇等。《北方法學》自創刊伊始,一直受到學界的廣泛關注與積極支持,名家新秀投稿踴躍,所發文章的引用、轉載和轉摘率均保持較高的水平。
-END-
責任編輯 | 吳珊
審核人員 | 張文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