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關於發布《2020年度國家法治與法學理論研究項目課題指引...

2020-11-30 澎湃新聞

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公告

第 4 號

關於發布《2020年度國家法治與法學理論

研究項目課題指引》及受理課題申報的公告

根據司法部《法治建設與法學理論研究部級科研項目管理辦法(試行)》 〔司發通(2001)057號〕(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和《司法部關於取消部分規章和規範性文件設定的證明事項的決定》的規定,2020年度國家法治與法學理論研究項目課題面向全國公開申報。現將課題申報受理工作的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指導原則

(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圍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和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目標,以國家法治建設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重點,深入開展理論研究,為國家法治建設的立法、執法、司法和法律服務實踐提供理論支持。

(二)堅持應用對策研究為主、基礎理論研究為輔。在注重應用對策研究的同時,適當兼顧法學基礎理論研究。鼓勵開展有針對性的應用對策理論研究和有前瞻性的法學基礎理論研究,注重新興學科研究、邊緣學科研究和跨學科的交叉綜合研究。

二、課題類別和資助經費標準

(一)課題類別

課題類別分為重點課題、一般課題、中青年課題和專項任務課題。

(二)資助經費標準

1、重點課題:最終研究成果為專著、編著、譯著等的,資助經費不超過6萬元;最終研究成果為論文、研究報告等的,資助經費不超過4萬元。

2、一般課題和中青年課題:最終研究成果為專著、編著、譯著的,資助經費不超過4萬元;最終研究成果為論文、研究報告等的,資助經費不超過2萬元。

3、專項任務課題:司法部不資助經費,課題申請人或申請單位自籌經費。

三、申報要求

(一)申報受理範圍

全國各級黨委、人大、政府、政協和司法機關,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法學類社團、企事業單位的在職人員,符合本公告規定的申報條件者均可申報。

(二)申請者條件

1.申請者應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遵守憲法和法律,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2.申請者應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對申報課題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礎,有足夠時間專心研究。

3.申請者(課題組全體成員)應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申請重點課題者,課題主持人須具有正高級職稱或副廳(局)級以上職務;申請一般課題和專項任務課題者,主持人須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或正處級以上職務或已取得博士學位;申請中青年課題者,主持人和課題組成員年齡均不超過39周歲(1981年8月15日後出生),並且均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或正處級以上職務或已取得博士學位。

(三)申報注意事項

1.申請重點課題、一般課題、中青年課題和專項任務課題者,由課題主持人所在單位按照申請者條件要求承擔審查責任。

2.每個課題主持人只能申報一個課題;課題組成員最多可以參加兩個課題的申報(所列課題組成員必須徵得本人同意),否則視為違規申報,參與申報材料無效。

3.申請課題,原則上課題組由不少於兩人、不超過六人(主持人除外)組成;確實認為本人已有足夠的研究成果,有能力和時間按期保質完成研究任務的,可以單獨申報,無需專門組成課題組。

4.專項任務課題的申請者須自籌2萬元以上的研究經費(不含出版經費),由課題主持人所在單位審查經費情況。

5.課題題目:《課題指引》僅為課題申報方向參考,申請者亦可自擬題目。

6.課題不資助博士論文,不能以博士論文相同或相似的內容參加課題申報。

7.課題研究成果形式包括專著、編著、譯著、教材、論文、研究報告、調查諮詢報告或其他。研究成果為專著、編著、譯著、教材的,須正式出版;研究成果為論文的,重點課題的課題組須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發表與課題研究相關論文3篇以上,其他課題鬚髮表2篇以上;研究成果為研究報告、調查諮詢報告的,須有省(部)級以上單位出具的採用證明。

8.課題的研究期限一般為兩年。

9.凡具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人員,不得作為主持人申報本次項目。

(1)正在承擔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司法部、科技部、中國法學會等項目未結項的課題負責人。

(2)曾經主持司法部課題被撤項未滿3年的課題負責人。

10.凡在課題申請中弄虛作假者,一經發現並查實後,司法部有權隨時撤銷已立項課題,追回課題資助經費,兩年內無資格申報司法部課題。

四、申報辦法

(一)課題申報受理工作原則上由申報單位集中辦理。申報材料請從「司法部官方網站」(網址:http://www.moj.gov.cn/)登錄,在機構設置中點擊直屬單位「政府法制研究中心」後下載。

(二)申請者請認真閱讀《管理辦法》、《課題指引》,按照要求填寫《申請評審書》。

(三)課題申請者所在單位應對申請者資格及申報材料進行審核,並按規定籤署審核意見。

(四)申報材料使用WORD軟體錄入、A4紙列印的《申請評審書》一式6份(含原件1份)及電子版1份(發送電子郵件)。

五、申報時間

2020年6月20日開始,2020年7月31日截止(以郵戳日期為準)。

六、材料寄送

收件單位:司法部政府法制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朝陽門南大街6號

郵編:100020

郵寄方式:一律採用中國郵政EMS方式寄送。

聯繫人: 莊春英 鄭麗娟 楊文龍

聯繫電話:

010-65152782

010-65152738

010-65152770

E-mail:

ky2726@sfbyjs.com

附件:

2020年度國家法治與法學理論研究項目課題指引目錄

司法部

2020年6月20日

2020年度國家法治與法學理論研究項目

課題指引目錄

一、全面依法治國理論與實踐研究重點課題(申報方向)

1、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研究

2、法治建設與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關係研究

3、公共衛生法律體系建設研究

4、健全國家應急管理法律體系研究

5、自由貿易港法律制度研究

6、民法典對立法執法司法法律服務的新要求研究

7、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及執行機制研究

8、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律師制度研究

9、推進行政複議體制改革研究

10、中國古代法制建設經驗與優秀傳統研究

11、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法治保障研究

12、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法治保障研究

二、一般課題(申報方向)

1、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法治保障研究

2、長江經濟帶發展法治保障研究

3、構建國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規體系研究

4、完善野生動物保護制度研究

5、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法律制度研究

6、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涉外法律服務人才培養機制研究

7、法治社會建設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8、市域治理與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現代化研究

9、我國城鄉管理立法執法問題研究

10、中國特色法規規章備案審查制度研究

11、重大改革特別授權機制研究

12、人工智慧開發應用相關法律問題研究

13、立法宣傳和輿情應對工作機制研究

14、法治政府建設與行政法體系的完善研究

15、行政程序法研究

16、行政執法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17、行政裁決理論與實踐研究

18、我國現行法律域外適用的標準和程序研究

19、禁訴令制度研究

20、優化營商環境法治保障研究

21、完善我國民商事仲裁法律制度研究

22、構建國際商事糾紛解決中心對策研究

23、構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經貿規則體系研究

24、外國國家豁免法律制度研究

25、構建新時代大調解工作格局研究

26、國家法學教育職能優化配置研究

27、公證制度改革研究

28、司法鑑定公益屬性研究

29、社區矯正法實施研究

30、現代化監獄治理體系構建研究

31、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問題研究

32、我國強制隔離戒毒制度改革研究

33、司法行政(法律服務)案例相關問題研究

來源:司法部(ID:sfb_sifabu)

原標題:《司法部關於發布《2020年度國家法治與法學理論研究項目課題指引》及受理課題申報的公告》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2020年全國法學教育年度新聞正式揭曉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蔣安傑 近日,2020年法學教育年度新聞正式揭曉。本次年度新聞評選面向全國法學院校和相關媒體徵集出24條候選新聞,由法學教育領域專家、相關媒體代表作為評委,經專家評審、媒體投票等流程最終選出。
  • 「公司法重大修訂與商事法治現代化」研討會暨中國法學會商法學...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廈門大學將繼續強化「國家隊」意識,堅持與法治中國建設同頻共振,引導教師紮根中國大地做研究,主動將法學研究融入國家重大戰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羅東川指出,福建的發展離不開法治社會的構建和法學研究的支撐。
  • 「楓橋經驗」理論總結和課題研究座談會在京舉行
    「楓橋經驗」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凝結了毛澤東、習近平等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的思想和心血,是不斷推進和實現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法寶。他表示,人民法院將積極參加課題研究和調研,把人民法院訴訟服務工作和矛盾糾紛解決機制結合起來,特別是與十九大提出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結合起來,為在新時代創新發展「楓橋經驗」作出貢獻。張文顯指出,總結、提煉、推廣「楓橋經驗」是今年中央政法工作的重大部署,也是中國法學會2018年的重點工作。
  • 王其江副會長出席法治研究所年度工作會議
    2021年1月4日,中國法學會法治研究所召開年度工作會議,總結2020年工作,部署2021年重點工作。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副會長王其江出席並講話。法治研究所各部室主要負責人和部分研究人員出席會議。法治研究所黨支部書記、所長尹寶虎匯報了2020年法治研究所完成的工作、取得的成效和2021年擬開展的重點工作任務。
  • 202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申報工作啟動,課題指南已發布
    1月6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於其官網發布了《2021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申報公告》(簡稱《公告》)。《公告》稱,202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課題申報時間為2021年1月6日至2021年3月15日。
  • 《2020年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和青年項目立項結果》公布,49項與...
    《2020年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和青年項目立項結果》公布,49項與婦女/性別研究直接相關課題獲批立項 2020-11-17 09: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法學會法學期刊研究會二○二○年年會在南昌舉行
    ,北大法律信息網(北大法寶)、江西瀛洪仁律師事務所、中國知網、北京大學出版社協辦的中國法學會法學期刊研究會2020年年會在南昌舉行。中國法學會法學期刊研究會會長、《中國法學》總編輯張新寶作年度報告;中國法學會法學期刊研究會秘書長、《中國法學》副總編輯王莉萍作了有關審議研究會章程修改草案的報告以及關於研究會明年換屆的說明,並宣讀了中國法學會黨組關於副會長人事變動的批覆,大會對研究會章程修改等事項進行了表決,各項表決均全票通過。
  • 深切悼念 | 著名馬克思主義法學家和法學教育家李龍先生逝世
    20世紀80年代以來,共出版專著、教材40餘部,在《中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中國法學》及《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數十篇被《新華文摘》等轉載。先後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等各類項目十餘項。獲國家級優秀成果獎一等獎三項、國家教委科研成果一等獎一項、教育部全國優秀教材一等獎兩項、司法部優秀教材一等獎一項、湖北省人民政府科研成果一等獎兩項。
  • ...年度報告(2019年)》司法部相關部門負責同志介紹全國仲裁工作情況
    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商事仲裁司法審查年度報告(2019年)》(以下簡稱「報告」),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長王淑梅,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務管理局一級巡視員姜晶,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副庭長沈紅雨,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審判員馬東旭出席發布會並介紹有關情況,最高人民法院新聞發言人李廣宇主持發布會。
  • 武大經管5項課題獲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
    近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公示了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名單,武大經管5項課題擬獲準立項。名單如下: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名單公示序號擬立項課題
  • 著名馬克思主義法學家、法學教育家李龍逝世,享年83歲
    著名馬克思主義法學家、法學教育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和新中國法理學的重要奠基人、中國法學會「全國傑出資深法學家」、湖北省「荊楚社科名家」、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
  • 深圳市統計局2020年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
    2020年,深圳市統計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和省統計局的指導下,認真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
  • 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中國畫學研究」和「中國...
    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中國畫學研究」和「中國設計智造協同創新模式研究」舉行開題報… 2020-12-30 20: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刑事程序法治的理論發展與制度創新
    2017法學理論研究盤點刑事訴訟法學篇  當前正值舉國上下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之際,認真回顧過去一年刑事訴訟法學理論研究的成果,展望今後刑事訴訟法學研究的方向和重點,既有意義也很必要。  刑事程序法治基礎理論研究  刑事程序是評價國家法治程度的標杆之一,通過程序的監督與約束,能有效保障司法的公正和高效,避免法外因素對司法活動的幹擾,防止公權力的濫用,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和尊嚴,構建司法權威與法律秩序。
  • 司法部2020年法考成績查詢官方入口
    更多關於司法部2020年法考成績查詢官方入口,法考主觀題報名,司法部,2020年法考成績查詢快訊的內容,請關注國家法律考試網!!司法部2020年法考成績查詢官方入口   2020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客觀題考試成績於11月10日公布。
  • 關於2020年度江蘇省科協擬立項調研課題的公示
    根據《關於申報2020年度省科協調研課題的通知》(蘇科協發〔2020〕27 號)要求,經過網上申報、資格審查、網上評審、開題評審等環節並報請省科協黨組會議審議通過,現擬定《「十四五」科協事業發展戰略研究》等14個課題為2020年度江蘇省科協調研課題立項資助項目(詳見附件1),《江蘇省智慧養老產業創新協同發展模式探索》等19個課題為2020年度江蘇省科協調研課題立項不資助項目
  • 關於黨中央的這份未來法治中國建設路線圖,法學大咖怎麼看?
    新華社北京1月12日電 題:關於黨中央的這份未來法治中國建設路線圖,法學大咖怎麼看?新華社記者白陽最近,法治領域發布了一份重磅文件。中共中央日前印發《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對新時代如何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作出系統部署。
  • 法學界探討中國法學研究的問題與方法
    目前,中國處於社會轉型時期,有很多外國不曾遇到過的問題,用外國理論很難解決中國的這些問題,需要運用中國的理論來解決中國問題。  在理論優先還是問題優先方面,多數學者認為,第一,在法學研究的導向上應當強調中國問題意識,問題是理論的先導。當下中國的法學研究應當從基礎性研究轉向以問題為導向的研究,關注國家法治建設中出現的問題。
  • 國自科|7項重大研究計劃2020年度項目指南發布
    9月23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了極端條件電磁能裝備科學基礎等7項重大研究計劃2020年度項目指南。  (6)申請人應當認真閱讀《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中預算編報要求的內容,嚴格按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資金管理辦法》《關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資金管理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關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資金管理的補充通知》《關於進一步完善科學基金項目和資金管理的通知》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金預算表編制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