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神奇!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中,有兩種聲速!

2021-01-18 天文物理


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是物質的一種特殊狀態,其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中有兩種聲速。除了正常的聲音傳播外,還有第二種聲音(第二聲),這是一種量子現象。漢堡大學路德維希·馬埃小組的科學家們為這一現象提出了一種新理論。當你跳進湖裡把頭埋在水裡時,一切聽起來都不一樣了。除了我們的耳朵在空氣和水中的生理反應不同,這是由於不同的聲音在水中傳播。

聲音在水中傳播得更快,在25°C的舒適夏日裡,以每秒1493米的速度傳播。其他液體也有不同的聲速,比如酒精的聲速是1144米/秒,氦的聲速是180米/秒。這些液體被稱為經典液體,是物質一種主要狀態的例子。但是如果我們把氦再冷卻幾度,一些戲劇性的事情發生了,它變成了量子液體。

量子力學的這種宏觀表現是一種超流體,一種沒有摩擦的液體。那麼,如果你不幸地決定把頭伸進這種液體裡,你會聽到什麼呢?令人驚訝的是,你會聽到同樣的聲音兩次。除了液體的正常聲音外,還有第二種聲音的現象。

這種現象源於液體的量子性質。如果有人在超流氦中對你說話,你會先聽到第一種聲音,然後在它以第二種聲音出現時,你會有第二次機會聽到它,儘管聲音很弱。對於超流氦,第二種聲音比第一種聲音慢很多,在1到2開爾文之間,是25米/秒對250米/秒。雖然傳統的第二聲理論已經成功地應用於超流氦,但超老原子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的出現帶來了新挑戰。

漢堡大學路德維希·馬西領導的一組科學家提出了一種新理論,可以捕捉這些量子液體中的第二種聲音,該理論現在發表在《物理評論A》上。對於超流體氦,第二聲比第一聲慢,但科學家訝地發現,這未必是真的,第二聲可以更快。需要一種新的理論方法來捕捉這一點,現代問題需要現代的解決方案。主要作者Ilias Seifie描述了概念上的進展:推廣了費曼路徑積分來擴展超流體理論。

理察•費曼(Richard Feynman)提出的路徑積分(path integral)將量子力學表述為對軌跡求和,這是一個絕妙的構想。新研究修改了這些軌跡的樣子,在路徑積分中,它們包含了量子漲落的信息。想像一個從a延伸到B的泳池面,這是一個對進入費曼路徑積分的軌跡可視化。橫截面或多或少是圓的,沿長度方向的直徑恆定。

但是在新路徑積分中,橫截面的形狀可以改變,它可以是橢圓的形狀,想像一下將池面擠壓在一起,物理學家恰當地將這些量子力學狀態稱為壓縮態。這種方法廣泛適用,它可以應用於任何基於路徑積分的方法。事實上,量子物理和經典物理交界面上的許多現象都可以用這種方法更好地理解。使用這個新框架,會從本質上獲得更多的見解。

博科園|研究/來自:漢堡大學

參考期刊《物理評論A》

DOI: 10.1103/PhysRevA.100.013602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交流、探討、學習、科學圈

請下載我們手機軟體:博科園


①回復「天象預報」可以看日食、月食、流星雨、行星衝日、凌日、掩星及未來100年天象等各種預報數據,有趣天文奇觀及時更新;②回復「每日一天文圖」可以看NASA鏡像譯製更新的每天一張天文照片,美國宇航局各種如哈勃望遠鏡等拍攝的高清大美宇宙天文照片;③回復「科研日報」可以看每日全球權威科研信息及研究論文,如《natural》《science》期刊等,還有「博科園」中文編譯的科研日報;④回復「公式之美」購買人類最美54個公式,人類2600年精髓《公式之美》限量發售;⑤回復「索爾維會議」購買1927年第五屆「索爾維會議」人類科學界「最後的晚餐」高清、絕版、彩色修復照;人類最強大腦的罕見聚會,世界上再沒有第二張照片,能讓人類感嘆至今!⑥回復「DK博物大百科」購買6000多張珍貴照片,5000多個豐富物種,跨越地球45億年歷史,自然界的視覺盛宴《DK博物大百科》!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點「閱讀原文」下載博科園app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

  • 好神奇啊!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中,有兩種聲速!
    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是物質的另一種特殊狀態,其中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中存在兩種聲速。除了正常的聲音傳播外,還有第二種聲音(第二聲),這是一種量子現象。聲音在水中傳播得更快,在25°C的舒適夏日裡,水中的聲速為每秒1493米進行傳播。其他液體也有不同的聲速,比如酒精的聲速是1144米/秒,氦的聲速是180米/秒。這些液體被稱為經典液體,是物質一種主要狀態的例子。但是如果把氦再冷卻幾度,一些戲劇性的事情發生了,它變成了量子液體。量子力學的這種宏觀表現是一種超流體,一種沒有摩擦的液體。
  • 一種新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
    背景大約一百年之前,著名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與薩特延德拉·納特·玻色(Satyendra Nath Bose )預測量子力學會使得大量粒子「齊聲歌唱」,其表現如同單一的粒子。這個現象稱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BEC)。下面詳細解釋一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這一物理現象。
  • NASA創超低溫「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
    為了研究它,科研人員需要將原子冷凍到僅僅高於「絕對零度」的溫度,原子的能量才能趨近最低,並接近絕對靜止狀態。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0月21日(北京時間)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冷原子實驗室(CAL)宣布,其團隊在NASA噴氣推進器研究室成功製造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這對於在2016年底將首次亮相空間站的特殊儀器來說,是個關鍵性的突破。
  • NASA創造出超低溫「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
    原標題:NASA創造出超低溫「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   舞者同臺起舞,動作一致時,妙不可言。當溫度低到了極限,原子的運動也變得像同臺起舞者那樣同步,這種奇異的現象被稱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為了研究它,科研人員需要將原子冷凍到僅僅高於「絕對零度」的溫度,原子的能量才能趨近最低,並接近絕對靜止狀態。
  • 人類首次遠程製作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物質
    在疫情隔離期間,Gadge博士只能在離實驗室約三公裡外的自家起居室裡工作,但她還是用電腦控制雷射和無線電波,創造出了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劍橋大學量子系的研究人員認為,這是第一次有人通過遠程操作,在之前從未製造過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的實驗室裡製造出了這種物質狀態。這一成就或許能為使用計算機遠程操作量子技術提供啟發,比如在太空或水下等難以接近的環境中。
  • 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是個什麼鬼!
    (如兩個氧原子)愛因斯坦將玻色的理論用於原子氣體中得出了一個驚人的推測在非常低的溫度下大部分原子會像練兵場上散亂的士兵當他們聽到指揮官的命令"向前齊步走"的命令後會迅速集合起來,整齊劃一地向前走去如同變成了一個人
  • 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磁性粒子的排斥行為
    大約15年前,德國明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Münster,Germany)的研究人員首次成功地在室溫下實現了磁子的一種新量子態——磁粒子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也被稱為「超光速體」,即通常只發生在極低溫度下的物質極端狀態。從那時起,人們注意到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在空間上保持穩定,儘管理論預測,作為吸引人的粒子的磁子凝聚體應該會坍塌。
  • NASA利用雷射製冷造超低溫「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
    當溫度低到了極限,原子的運動也變得像同臺起舞者那樣同步,這種奇異的現象被稱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為了研究它,科研人員需要將原子冷凍到僅僅高於「絕對零度」的溫度,原子的能量才能趨近最低,並接近絕對靜止狀態。
  • NASA成功製造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
    據媒體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冷原子實驗室(CAL)宣布,其團隊在NASA噴氣推進器研究室成功製造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
  • 太空創造出第五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打開量子世界探索新大門
    其實在我們的物理研究中,還有第五種物質的狀態,這就是著名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相信大家對於這種物質狀態並不是非常了解,也不了解,這其中隱含著什麼深層次的意義。近期科學家有了全新的發現,朋友們可以加我關注和粉絲,美女小倩會給大家推出,更多的最新科學文章,希望朋友們能夠多多支持,不明白的可以留言,美女小倩會第一時間回復。第五種物質形態,對於量子研究,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
  • 「高溫」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研究獲突破性進展—新聞—科學網
    有沒有可能使自然界中不同能量、不同狀態的粒子,變成同一個量子狀態的拷貝?有沒有可能通過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操縱它們來進行簡單的量子計算操作呢? 讓原子「凝聚一心」 大量相同量子態的粒子拷貝可以通過玻色-愛因斯坦凝聚來實現。1925年,愛因斯坦預言,在極低的溫度下,由服從玻色-愛因斯坦統計的原子可能會發生神奇的轉變。
  • 首次證明:曾不可能的超導體,超導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被發現
    有不同的方式可以實現這一點,而這些方式被認為是不相容的。現在科學家們首次在這兩種實現超導的方法之間發現了一座橋梁,這一新知識可能會促使對這一現象的更全面理解,並有一天會應用到這一領域。眾所周知,物質常見的有三種狀態:固態、液態和氣態,還有誒第四種狀態叫做等離子態。
  • 首次證明:曾不可能的超導體,超導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被發現!
    有不同的方式可以實現這一點,而這些方式被認為是不相容的。現在科學家們首次在這兩種實現超導的方法之間發現了一座橋梁,這一新知識可能會促使對這一現象的更全面理解,並有一天會應用到這一領域。眾所周知,物質常見的有三種狀態:固態、液態和氣態,還有誒第四種狀態叫做等離子態。
  • 雷射冷卻及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光明日報-光明網
    1925年,愛因斯坦將玻色的理論推廣到有質量的原子體系中,預言了一種新的物質狀態的存在。根據預言,在極低的溫度下,由服從玻色-愛因斯坦統計的原子構成的氣體可能會發生神奇的轉變,處於最低的能量狀態上的原子數目會隨著溫度的降低逐漸增大,直到幾乎所有的原子都處於這一個能量狀態上,而整體呈現出一個量子狀態。這種狀態後來被稱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是很多實驗物理學家致力實現的預言。
  • 暗物質是由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構成的?愛因斯坦遺產又作重大貢獻
    比如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當1924年愛因斯坦寫下關於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的論文時,他自己還不大相信這種奇異的現象和物質態能很快被人們所發現。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簡稱BEC)是愛因斯坦在九十多年前預言的一種新物態。
  • 遲到的科普:玻色愛因斯坦凝聚
    大家好,我是冷言。昨天剛剛說完遲到的科普這個系列應該做完了,今天冷言就打臉了。本來今天早上起來,本來想著講解一下霍金先生的《時間簡史》,但是突然有一個朋友告訴冷言之前再講玻色子和費米子的時候說過,要在講一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所以冷言今天再填以前的坑講一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是怎麼一回事。在講玻色愛因斯坦凝聚之前,我們還是先回顧一下什麼是玻色子什麼是費米子。(今天主要講的是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所以玻色子和費米子就不做詳細介紹做個比喻就行了。)
  • 物理學家使用中子探測奇特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
    羅斯認為,矽酸鐿是唯一一種基於稀土元素的磁性材料,它顯示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的證據,可能是理解其他基於稀土元素的磁鐵中量子現象的關鍵。通過用中子探測矽酸鐿的樣品,羅斯希望能繪製出這種獨特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的詳細地圖,然後利用這張地圖通過識別其他磁性材料中奇異的量子態來驗證她的假設。羅斯和她的合作者在《物理評論快報》雜誌上發表的論文中討論了他們的發現。
  • 中國科學家成功實現「玻色-愛因斯坦凝聚」
    中新社上海七月七日電(記者孫自法)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獲悉,該所原子光學研究組的科學家們經過三年的努力,已成功地觀察到了銣原子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現象。  「『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專業網站上幾天前已飄起了五星紅旗,認可並向全球發布了我們的實驗結果。」領導這一項目實驗的中國科學院院士王育竹言語欣慰而興奮。
  • 科學家創造出第五種物質形態:玻色 · 愛因斯坦凝聚態
    科學家先是用一枚12米長的無人火箭將這枚薄片送入太空,然後用雷射進行轟擊,直到薄片中的原子被冷卻至零下273.15攝氏度,僅比宇宙中可能達到的最低溫——絕對零度高一丁點兒。在接下來的6分鐘裡,科學家獲得了一個難得的機會,深入了研究這種宇宙中最奇特、最陌生的物質狀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這也是科學家首次在太空中創造出這種物態。
  • 為什麼只有在非常特殊的條件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才會出現?
    博科園:本文為量子物理學類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是物質的宏觀量子相,只有在非常特殊的條件下才會出現。了解更多關於物質的這些階段,可以幫助科學家更好地理解基本的量子行為,並可能對未來的量子技術做出貢獻。矽酸鐿是唯一一種基於稀土元素的磁性材料、矽酸鐿顯示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的證據,這可能是理解其他基於稀土元素的磁體中量子現象的關鍵。通過探測帶有中子的矽酸鐿樣品,研究人員希望生成這種獨特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的詳細圖,然後利用該圖通過識別其他磁性材料中的奇異量子態來驗證假設,其研究發現發表在了《物理評論快報》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