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大虎頭蜂強勢入侵美國,以當地蜜蜂為食,被冠以「殺人蜂」
在此之前,當地昆蟲學家誘捕到4隻這種大黃蜂,然後用牙線將追蹤裝置綁在大黃蜂身上,通過這種辦法它們找到了大黃蜂的老巢。這是美國從去年年底首次發現這種(中國大虎頭蜂)入侵物種以來搗毀的第一個巢穴,整個美國社交平臺都在拍手叫好。
-
美國「殺人蜂」蜂巢住著200隻蜂后,昆蟲學家:我們摧毀得正是時候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英國《衛報》11日報導稱,美國華盛頓州的科學家在上月底剷除的「殺人蜂」蜂巢中發現了近200隻蜂后,以及500多隻成長到不同階段的「殺人蜂」,令當時領導摧毀蜂巢行動的昆蟲學家不禁感嘆「我們趕得正是時候」。
-
美國首現「殺人蜂」,可1分鐘內毒死老鼠,數秒擰下蜜蜂腦袋!
據外媒日前報導,美國華盛頓州發現一種侵略性巨大、號稱「殺人蜂」的亞洲大黃蜂入侵,由於它們能危害人畜,尤其會攻擊獵食當地常見的歐洲蜜蜂,引發了眾多養蜂人的恐慌。加上美國近年蜂群出現銳減,不少科學家表示亞洲大黃蜂的襲擊或會使其滅絕。
-
美國剷除首個「亞洲巨型殺人蜂」巢穴!專家警告須徹底消滅
原創 南方都市報2020-10-26 16:54:34 身穿防護服的美國農業部門工作人員當地時間10月24日剷除了在全美境內發現的第一窩「亞洲巨型殺人蜂」,並將它們從華盛頓州的一棵樹上用吸塵設備吸了出來。
-
美國發現「殺人蜂」蜂巢,有近200隻蜂后,這種蜜蜂有多可怕?
雖然地球上有無數種生物,但這些物種並不是平均分布在世界各地,有一些物種可能遍布世界各地,但是有一些物種是某些地球特有的品種,在其他的地區沒法見到。不管是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地,還是僅分布在局部地區,這些生物都是地球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在漫長的歲月內,這些物種已經適應了當地的生態系統。但是如果有一天,突然有一種來自其它地區的物種到來了,那很可能會給當地的生態系統帶來一些影響。
-
外來物種入侵美國,一分鐘咬死40隻蜜蜂,專家:控制不住了
最近有個外來物種入侵美國,讓美國很多生物學家都感覺到了不安。從國外的一些網站上我們看到,就像這一篇,2020年5月2日-目睹亞洲大黃蜂的到來使人們擔心這種惡性昆蟲可能會在美國定居並摧毀蜜蜂。亞洲大黃蜂入侵美國這個讓人聞風喪膽的 謀殺大黃蜂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可怕物種 今天大何就帶著大家了解一下 讓非洲殺人蜂蒙羞的可怕生物 亞洲大黃蜂 又稱大虎頭蜂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與東南部的溫帶和亞熱帶地區 是亞洲地區最危險的昆蟲之一 昆蟲專家曾在雲南與緬甸交界處發現一隻體長超過6釐米 翼展達到9.3釐米的虎頭蜂 打破了世界體型最大虎頭蜂記錄 因此也被稱為中國大黃蜂
-
美國農業部苦戰亞洲「殺人蜂」!中國人看到笑了...
也正因為如此,當華盛頓州首次出現大虎頭蜂時,美國媒體曾管它叫做「殺人蜂」,大肆渲染其恐怖之處,簡直要把當地老百姓給嚇死...所以,從那時候起,美國農業部就踏上了一條討伐大虎頭蜂的徵途。終於在上周,他們成功搗毀了第一個大虎頭蜂的巢穴,引得各大媒體爭相報導,甚至還將此事放上了新聞頭條...
-
大塊頭「殺人蜂」首次現身美國,引起民眾慌亂?這些大黃蜂的殺傷力真的有這麼大?
我們更願意保護的是你喜歡閱讀、熱愛自然的心意。——《植物保護學報》官方微平臺近日,美國多家媒體報導了「殺人蜂」來襲的消息,讓人光看標題就感覺心慌慌:BBC新聞:「殺人蜂」首次登陸美國CBS新聞:「殺人蜂」現已進入美國,很可能造成蜜蜂數量減少
-
疫情未過,致命殺人蜂又來?這屆美國人民太難了
據當地農業當局公告,這是一種來自亞洲的蜂種,此前從未在美洲大陸出現過。禍患接二連三,不得不說,這屆美國人實在是太難了。美洲史上的「殺人蜂」危機「殺人蜂」對美洲人民來說其實並不陌生。上個世紀60年代,南美洲的巴西為了充分開發當地種類眾多的植物作為蜜源,試圖引進非洲蜂種和本土蜂雜交,以培育一種適應性更強的蜂種 ,來擴張本國蜜蜂養殖業。不曾想,已適應非洲狂野生態的非洲蜂脾氣很大,並且雜交後保留了其強勢基因,加上繁衍周期短,對惡劣氣候和環境適應能力極強,一時間把先前養殖的西方蜂群殺入絕境。
-
疫情未過致命殺人蜂又來?這屆美國人民太難了
」:亞洲大黃蜂 | 來自網絡作者 | 劉強 日本名古屋大學農學院據當地農業當局公告,這是一種來自亞洲的蜂種,此前從未在美洲大陸出現過。禍患接二連三,不得不說,這屆美國人實在是太難了。美洲史上的「殺人蜂」危機「殺人蜂」對美洲人民來說其實並不陌生。上一次的禍源來自非洲。上個世紀60年代,南美洲的巴西為了充分開發當地種類眾多的植物作為蜜源,試圖引進非洲蜂種和本土蜂雜交,以培育一種適應性更強的蜂種 ,來擴張本國蜜蜂養殖業。
-
疫情未過 致命殺人蜂又來?這屆美國人民太難了
據當地農業當局公告,這是一種來自亞洲的蜂種,此前從未在美洲大陸出現過。禍患接二連三,不得不說,這屆美國人實在是太難了。美洲史上的「殺人蜂」危機「殺人蜂」對美洲人民來說其實並不陌生。上一次的禍源來自非洲。
-
亞洲巨型殺人蜂在美國迅速擴散,或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在中國人眼中,蜜蜂往往象徵著勤勞、求實、自律、奉獻和團隊精神,但對於近來的美國人卻似乎不太友好。最近,亞洲巨型大黃蜂(murder hornets)首次登陸北美大陸,並在美國迅速擴散,被這種殺人蜂咬一口便有一命嗚呼的危險。
-
「殺人蜂」乾死老鼠別大意!揚州小虎頭蜂也兇呢
揚州一居民家發現胡蜂蜂巢連日來,一個正入侵美國的「殺人蜂」乾死體型大數倍老鼠的視頻截圖,引發不少市民熱傳,甚至有市民配文:揚州沒有這類致人死亡的蜂,不用怕!揚州沒無「殺人蜂」?張先生說,轉發中,有人稱這是正入侵美國的「殺人蜂」,還提醒大家不用怕,這是外來物種,目前揚州地區還沒有。「我越看它越像是我們見過的馬蜂,非常像!」張先生說,他網上查了一下,美國、澳大利亞等地都正在遭這種厲害的蜂入侵。一個「殺人蜂」,沒想到竟成了全球熱點。
-
瓦特康捉到巨型殺人蜂,科學家粘追蹤器找巢穴,因膠水幹太慢失敗
副標題:殺人蜂,還威脅蜜蜂生存?到了咱們這能給它吃滅絕了瓦特康位於華盛頓州,近日當地居民報告發現了若干只「殺人蜂」,昆蟲學家趕到當地後,成功捉到了一隻活的殺人蜂,這隻殺人蜂體型巨大,初步判斷附近有殺人蜂的巢穴。
-
亞洲巨型殺人蜂入侵美國!美專家警告:遇到請立即逃離,可能發展失控
在中國人眼中,蜜蜂往往象徵著勤勞、求實、自律、奉獻和團隊精神,但對於近來的美國人卻似乎不太友好。最近,亞洲巨型大黃蜂(murder hornets)首次登陸北美大陸,並在美國迅速擴散,被這種殺人蜂咬一口便有一命嗚呼的危險。對此,多家媒體和研究機構發出警告,亞洲巨型大黃蜂的入侵可能使美國本土蜜蜂數量下降,更會對人類造成致命威脅。
-
美國全力捕殺"殺人蜂",專家:2年內不消滅,以後就消滅不了了
美國西海岸和加拿大部分地區2019年11月以來首次發現亞洲大黃蜂,4月起,它們從冬眠中甦醒,再次活躍起來。這種綽號「殺人蜂」的兇猛昆蟲讓美國人十分恐懼,科學家正盡力對其進行全面捕殺。有專家稱,2年內不消滅,以後就消滅不了了。
-
美昆蟲家摘取一個殺人蜂蜂巢,蜂巢大小像籃球,約有200隻黃蜂
在昆蟲世界中,亞洲大黃蜂是頂級獵食者之一,是原產於東亞和東南亞等熱帶氣候地區的一種蜂類,近幾年來,亞洲大黃蜂已經入侵北美地區,成為該地區的一種外來物種。而近日在美國華盛頓州布萊恩市,一群昆蟲學家穿戴全身防護裝備,是全副武裝,才敢靠近蜂巢,才成功摘除了一棵樹上的「殺人大黃蜂」蜂巢,這大黃蜂的蜂巢面積接近一個籃球大小,裡面大約有200隻大黃蜂。
-
美國遭亞洲殺人大黃蜂入侵:毒液可致命 能咬爛蜜蜂的頭
當地時間5月3日,據abc news報導報導,來自於亞洲的「殺人大黃蜂」大虎頭蜂首次在美國出現。它體長超過兩英寸(近5釐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黃蜂,大小是普通蜜蜂的五倍。如果人被它身上的刺多次蟄傷會致命,因為被稱為「殺人黃蜂」。據悉,這種大黃蜂每年在日本導致50人死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若侵權請聯繫刪除美國遭殺人蜂入侵,當地時間5月3日,據abc news報導報導,來自於亞洲的「殺人大黃蜂」大虎頭蜂首次在美國出現。它體長超過兩英寸(近5釐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黃蜂,大小是普通蜜蜂的五倍。
-
美國驚現「殺手大黃蜂」,殺人不見血
美國驚現「殺手大黃蜂」,殺人不見血綜合消息的 吹事班 昨天在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導致美國超過115萬人感染之際,一種可怕的外來物種又在美國被發現,並迅速成為這個周末在推特上被熱議的話題。綽號為「殺手大黃蜂」(murder hornets)的大虎頭蜂已首次在美國被發現。
-
日本大黃蜂,為何叫殺人蜂?長5cm,幾隻大黃蜂可以滅掉整窩蜜蜂
去年年底,美國可謂是禍不單行,在華盛頓州第一次有人遇到了兩隻亞洲大黃蜂,瞬時當地的人們談蜂色變,今天的主角也開始登場,那就是亞洲大黃蜂,也叫做日本大黃蜂。美國人對待日本大黃蜂的態度其實一點也不為過,因為胡蜂經常被人們稱之為殺人蜂,而日本大黃蜂則是殺人蜂中翹楚,它是世界上的體型最大的胡蜂,任何胡蜂在它面前都顯得綆短汲深。它們的體長可以達到五釐米,體表顏色鮮豔,橙黑兩色相間,仿佛時刻對其他生物說:離我遠點,我非常不好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