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娛樂11月29日訊中國人和外國人,擁有很多共同點,同時也存在著很多文化差異。許多中國人認為簡單的事,可以輕易地把「老外」難倒。而一些外國人擅長的領域,中國人卻未必精通。今晚,《幽默觀察家》要通過兩個有趣的問題,驗證一下這些文化差異。
九九乘法表 中國人才會的口訣秘籍
說起中外數學差異,不禁讓人想起曾經的一則新聞:「英國人出3.5億高價,只為買一張中國的九九乘法表」。看來,外國友人羨慕我國學生的數學水平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本著探尋事實真相的精神,懷揣著幽默觀察的本意,節目組走上街頭,隨機採訪了幾位外國友人。
然而事實是,在採訪了來自美國、英國、哈薩克斯坦等幾位外國友人後,我們得出了驚人的觀察結果。比如用時半分鐘回答出7乘以8等於48的黑人大哥;比如需要藉助小夥伴的後背做「黑板」才能演算出11乘以12的簡單算術;再比如回答出在中國小學裡要被打屁股的「23乘以0等於23」的驚人答案;還比如伸出雙手把5連續加8遍才能得出5*8=40的「黑科技算法」。
「你爸爸的媽媽的爸爸的媽媽叫什麼?」
既然把外國友人給難倒了,咱「自己人」又怎能「放過」。節目組特意請來了幾位外國演員,假裝懵懂地向中國人求助「親屬稱謂問題」。那些在外國人眼中,一個單詞即可概括的相關稱謂,到了中國可就複雜多了。
觀察發現,過程並非想像中那麼「順暢」,對於國人自己的稱謂,我們恐怕還是太過自信了。在面對外國友人的「輪番轟炸」下,觀察對象們的「眾生相」也是叫人捧腹。有二話不說拿起手機就百度的;有想方設法撂挑子的;當問及第四代的稱謂時,還有為了逃避問題,不惜用中國人最忌諱的字眼來開脫的;更有甚者,當外國友人問他:「你爸爸的爸爸叫什麼?」,他居然直接說出爺爺真名……
就在觀察的最後階段,節目組還是有幸觀察到了一位熟知中國傳統稱謂的小哥。面對外國友人的「見面禮」之「你爸爸的爸爸叫什麼?」,小哥這樣回答道:「書面語叫祖父,口頭語喊爺爺。」然後在面對接下裡的一連串「戶口審查式盤問」時,小哥居然像華羅庚背乘法表一樣對種種不同稱謂脫口而出。甚至跟開「百家講壇」一樣對沒有問及的問題也一併回答完畢。最後節目組得知,小哥居然是化學專業出身。
想看看這位小哥的廬山真面目嗎?請鎖定晚21:10廣東衛視《幽默觀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