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寒潮來襲 教您正確使用車內空調取暖

2020-12-05 搜狐網

  12月份開始已經進入真正的冬季,全國許多地區早、晚溫度都已低於冰點。對於許多車友而言,開車是必須要開啟空調暖風的。但事實上,相比起夏季操作簡單的空調冷風,冬季暖風的調節更有講究。

  先熱車再開暖風

  由於外面天氣寒冷,車主進入車中總會下意識的想要馬上取暖,因此往往在車輛啟動的同時打開空調暖風。但其實這樣做只會損耗蓄電池的電能,不僅不能快速提升車內溫度,還增加了發動機負擔,並延誤發動機溫度正常提升。正確的做法是,先啟動發動機預熱,等發動機溫度指針到中間位置後,再打開空調暖風,同時把空氣循環設置為外循環,讓車內的冷空氣排出車外,等待兩三分鐘後,將空氣循環設置為內循環即可。

  暖風的合適溫度

  人體感到最舒服的溫度是20℃~25℃。超過28℃,人就會覺得燥熱;而低於14℃,人就會感到「冷」。因此車內溫度最好控制在18℃至25℃之間。一般車廂內外溫度差在10℃以內為宜。溫度過高,車內外溫差過大,下車容易導致感冒;溫度過低,影響駕駛的舒適度。

  開暖風也需要換氣

  冬天車窗緊閉,車內處於密閉的空間,如果車上人員比較多,大家的呼吸中不斷產生熱量交換,會導致空氣不流通。這時,應該將車窗打開一條細縫,加強空氣流通,使車內一部分汙濁的氣體排除。另外,也建議車友可以間隔一段時間把空調調為外循環,讓車外的新鮮空氣進來,利於身體健康。

  保持乾燥不生病

  在空調車內呆過長時間,在感受到溫暖的同時,也會出現口乾、頭暈等身體不適等症狀。這是因為空調溫度調得過高。如果長時間利用空調進行採暖,會導致室內空氣乾燥,細菌、病毒的繁殖速度加快,容易導致室內塵土上揚,致使人們煩躁不安、頭暈眼花、軟弱無力,對老人、孩子的健康尤為不利。也會對駕駛人帶來危險。

  小編提示:希望通過這些經驗的夠使廣大的車友在冬季駕車時更加得心應手。學會正確使用車內的空調,讓你在這個冬天不再冷。

相關焦點

  • 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天氣來襲,請注意防範!
    寒潮來襲~一場今冬來最強寒潮正在醞釀,據中央氣象臺消息,受強冷空氣影響,南方將現「垮塌式」降溫,北方即將全面入冬,「藍朋友」提醒您,面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天氣,為確保您和家人的安全,以下事項要注意:低溫、雨雪、冰凍防範常識居家安全 以下三點也至關重要
  • 寒潮來襲,電熱毯使用應注意什麼?
    寒潮來襲,電熱毯使用應注意什麼?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電熱毯,主要通過提高溫度來達到取暖的目的
  • 寒潮來襲 | 蘭州鐵路局各單位積極應對最強寒潮
    寒潮來襲 | 蘭州鐵路局各單位積極應對最強寒潮 2020-12-31 19: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實時播報丨最強寒潮來襲 臨沂全力迎戰
    今冬最強寒潮來襲!臨沂市氣象臺發布寒潮黃色預警信號,受強冷空氣影響,預計6日夜間~8日我市將出現寒潮天氣,最低氣溫-15~-17℃,出現在7日早晨。全市已下發緊急通知應對嚴寒天氣,各行各業積極響應,用行動守護臨沂!迎戰寒潮,臨報融媒與您一路同行!
  • 史上最強寒潮來襲 360行車記錄儀行車小貼士
    在南、北陣營民眾還在就「秋褲」與「暖氣」深入交換意見時,史上最強寒潮就這樣悄然來襲——據中國天氣網預報,未來幾天受東移南下冷空氣和偏南暖溼氣流影響,江漢大部、江淮中南部、江南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雪,局地大暴雪(日降雪量20~30毫米)。
  • 冬季汽車空調的正確使用方法
    有車一族坐在車裡、開著暖風可以避寒,但是車內空調使用不當,反而會造成車四周玻璃蒙上一層霧氣,嚴重的影響視線和行車安全!      冬天裡的霧霾天行車,你會正確使用車內空調嗎?取暖、除霧(防霧)。空調的功能按鈕需要你根據說明仔細的一一對應,當然其簡單的圖例是比較通用的。      要普及的是「汽車空調是沒有制熱功能的」——暖風來源於發動機的散熱。這也是需要車的水溫升上來才開空調的原因之一。所以,你就別開著「A/C」開關了,白白讓空調壓縮機做功、還耗油耗電。
  • 寒潮中不要燒炭取暖
    圖說:患者在高壓氧艙忠接受治療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從今天開始,2021年首個寒潮將正式影響上海。雖然降溫幅度、最大陣風和降水量不及上一波,但過程最低氣溫與上一波寒潮相當,郊區甚至更低,可達零下9℃。冷空氣一波接一波,讓人瑟瑟發抖。
  • 浴霸、空調、地暖……寒潮來襲,看重慶動物園動物「花式過冬」
    1月7日,記者來到重慶動物園進行探訪,看到浴霸燈、空調、油汀等各式防寒取暖設備早已投入使用,暖氣開足夥食加料,動物園根據動物們的習性和需求進行了「花式供暖」。寒冷的冬天,對兩棲爬行動物來說是個巨大考驗,在動物園兩棲爬行館裡,黃金蟒、網紋蟒、蜥蜴居住的籠舍裡,溫度計顯示19℃,除了用棉絮給它們保溫,還用到了浴霸、空調、地暖、加熱板等多種加溫電器,確保了蟒蛇、蜥蜴、龜類及鱷魚等安全溫暖過冬。除了溫度,兩爬動物對空氣溼度也有要求,例如蟒蛇和蜥蜴,溼度太低無法蛻皮,溼度太高和太冷又容易患上肺炎,所以在籠舍裡不僅有流水,還有很多綠植。
  • 寒潮來襲 小動物各盡其能禦寒過冬
    寒潮來襲8) "← →"翻頁 1月25日,受"霸王級"寒潮的影響
  • 有中雪,今冬最強寒潮來襲!
    年末寒潮將來襲!  12月28日至31日  將有今冬來最強寒潮橫掃我國  中東部大部將出現入冬以來最冷天氣  此次寒潮影響範圍廣、氣溫低、且大風持續時間長  降溫幅度將超「雙十二」寒潮,  堪比2016年的「霸王級」寒潮
  • 專家解釋:為何一個月內4次寒潮來襲
    今天雲報君為您帶來詳細解讀↓↓↓一個月內,4次寒潮襲雲南1月5日進入「小寒」節氣,當天昆明出現了入冬以來的最高氣溫22.1℃。這是典型的「鋒前增溫」現象,冷空氣一來,就把暖溼氣流擠得堆積在了部分集中的區域。
  • 新一輪寒潮來襲 濟寧火車站米湯暖胃又暖心
    來源:中國山東網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月7日訊 (記者 郝亞松 通訊員 吳亞楠) 近日,山東各地發布寒潮預警
  • 新媒:最強寒潮來襲 中國82地破低溫紀錄
    新媒稱,近20年來最強寒潮自22日來襲以後,大陸地區共82個氣象站監測到的最低溫突破歷史極值。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月26日報導,中國中央氣象臺25日早晨解除了寒潮橙色預警,中國南方地區氣溫雖然仍處於低位,但部分地區的氣溫已小幅回升。
  • 寒流來襲,兩天內臺灣地區超百人猝死,最年輕僅16歲
    中國多地遭遇寒潮由於連日來的寒冷天氣,多個省份用電量劇增,比如江浙地區沒有集體供暖,空調製暖導致用電量遠超同期,東北地區更是提前進入嚴冬。在中部地區,很多新建小區紛紛普及暖氣,南方地區家庭冷暖空調和個體取暖也在逐漸普及。這些都保障了在嚴寒中,人民群眾有一個溫暖的家,保護了老年人在冬季的脆弱體質。臺灣寒流來襲在大陸遭遇寒潮的同時,臺灣島內也遭遇了罕見的寒流,島內氣象局持續發布低溫預警。臺灣島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長且潮溼多雨,冬季短氣溫也較高。
  • 明起寒潮來襲 重慶野生動物溫暖過冬
    據華龍網報導,面對即將到來的寒潮,重慶樂和樂都主題公園野生動物世界根據動物的不同習性,早早地備足了空調、地暖、電暖器、浴霸燈、取暖燈、烤燈、加溼器等取暖設備,讓長頸鹿、非洲象、犀牛、耳廓狐、蟒蛇、烏龜等野生動物「宅」在「家」裡,溫暖舒適地過冬。同時,飼養員還科學調配胡蘿蔔、青乾草、南瓜、甘蔗、豆粕等動物食譜,為動物們提供高熱量的食物和營養品來維持機體熱量,抵禦嚴寒。
  • 「霸王級」寒潮暴擊上海!明天上班哪能辦啊?
    這樣取暖不靠譜 看到這,相信絕大部分的怕冷的上海小夥伴們都已經想方設法來避寒了:暖手寶、小太陽、空調等「禦寒神器」,一個接一個。 via.攝圖網 對於沒有暖氣的大部分南方朋友來說,最為普遍的冬季取暖方式就是空調了。
  • 2016年以來最強寒潮來襲!氣溫驟降伴有8-10級陣風
    冷空氣2020年謝幕表演即將開始——跨年期間有寒潮來襲,將是2016年以來最強寒潮!先來科普下~廣東省氣象局將寒潮標準定義為:一天內日平均氣溫下降8℃以上,或兩日內平均氣溫急劇下降10℃,同時最低氣溫降至5℃或以下。
  • 車內空調溫度調得越高就越費油?別再被誤區引導了!
    那麼,房子裡在取暖,你的愛車也應該有暖風。不過實際上,有時車內取暖也是有講究的,不然不僅傷車還讓我們費油,畢竟根據最近的消息,油價再一次上漲,能省點是最好的。那對冬天開車開空調的一些誤區,你看看有沒有中過圈套!
  • 新一輪寒潮來襲,最低氣溫-10℃
    從明天起新一輪寒潮天氣再度來襲14日至17日自北向南影響我國大部地區期間,北京的最低氣溫可達-10℃對於很多人來說下雪,是浪漫,是出去撒歡兒但小編還是要提醒您雪天出行,要注意安全!2、保持必要的安全距離:冰雪路面與前車的安全距離應保持在正常路面的4倍以上。3、正確轉向:在冰雪路面上轉彎,首先要降低車速,然後緩慢地轉動方向盤,不能猛打方向。4、正確制動:冰雪路面制動要突出一個「早」字和一個「柔」字,制動應早一些輕踩,與減檔制動結合起來使用,避免車輪抱死而導致轉向失靈。
  • 教你空調正確的使用方法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現在買得起車的家庭越來越多。而新手在買車後,由於對車內空調的使用不太了解,所以常常做出一些錯誤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