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視野,觀大國博弈,關注 原子之城,每天為你解讀大國博弈,深度局勢熱評,分享精品文章!讓我們一起見證偉大的中國復興夢!
近期,國內寒流肆虐,北方多地出現大幅降溫天氣,部分地區迎來暴風雪。同時南方氣溫也大幅下降,對於沒有集體供暖地區而言,這是一個嚴重的威脅。
中國多地遭遇寒潮
由於連日來的寒冷天氣,多個省份用電量劇增,比如江浙地區沒有集體供暖,空調製暖導致用電量遠超同期,東北地區更是提前進入嚴冬。
近年來中國特高壓電網發展迅速,西電東輸、三峽大壩等基建工程使中國逐漸擺脫了缺電的困擾。北方的集體供暖在政府協調下普及到了更多地區,老舊房屋改造使一些沒有安裝暖氣的家庭享受到了集體供暖。在中部地區,很多新建小區紛紛普及暖氣,南方地區家庭冷暖空調和個體取暖也在逐漸普及。這些都保障了在嚴寒中,人民群眾有一個溫暖的家,保護了老年人在冬季的脆弱體質。
臺灣寒流來襲
在大陸遭遇寒潮的同時,臺灣島內也遭遇了罕見的寒流,島內氣象局持續發布低溫預警。
臺灣島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長且潮溼多雨,冬季短氣溫也較高。西伯利亞冷高壓南下的時候冷空氣會被海洋調和,冬季氣溫受影響較小。據統計,臺灣中部和北部1月份平均氣溫在12度左右,南部高達18度,最冷的地方也在4度以上。因此,臺灣島內沒有集體供暖的需求,各個家庭都只購買製冷空調,僅有少數老年人家庭需求製冷制熱雙功能。
在這種背景下,臺灣島內這次的寒流造成了嚴重傷亡,據統計在兩天內已經超過百人因低溫猝死,年紀最小的僅16歲。由於對氣溫驟然下降沒有預期,普通家庭也缺乏取暖設施,導致在氣溫最低的半夜老年人出現低溫症狀而無法採取補救措施,最終致使上百人在寒流中猝死。
在此之後,預計臺灣多數家庭會預備一些取暖設備,比如暖水袋、電熱毯等,家庭條件好的會購買帶有制熱功能的空調。這場災難會引發人們對意外天氣狀況的預警,提前做好充分準備,避免再次發生這種情況。
請點一下"在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