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稱月球曾是地球一部分 經碰撞飛出地球

2020-12-02 中國日報網

資料圖:月球曾經是地球的一部分,在地球與另外一個物體發生巨大碰撞後脫離。

據英國媒體報導,哈佛科學家近日提出了一項新理論,月球曾經是地球的一部分,在地球與另外一個物體發生巨大碰撞後脫離。

2名科學家在《科學》雜誌發表的文章中稱,他們的理論將可以解釋地球和月球為何擁有相似組成和化學成分。他們稱,在月球形成時,地球旋轉的速度更快,一天的實際時間只有2到3個小時。

由於地球旋轉速度如此之快,一個巨大的衝擊可以讓地球上飛出的物質足夠形成月球。

根據這一新理論,通過地球圍繞太陽以及月球圍繞地球間的引力相互作用,地球隨後達到了目前的旋轉速度。

2位科學家指出,他們的想法不同於現有的主流理論。目前的主流思想認為月球是由與地球相撞的另一物體的物質形成的。

相關焦點

  • 地球曾或被巖漿海洋覆蓋,月球是行星撞擊地球一部分巖漿形成的?
    根據科學報告顯示,似乎科學家們已經找到了月球形成的可能性原因,在一個名叫LA-VA LAND 的研究中聲稱,一個曾經覆蓋我們地球的巨大巖漿海洋,它可能在月球的誕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項激動人心的研究表明,地球曾被熔巖海洋覆蓋,它看起來與美國宇航局(NASA)在2012年發現的系外行星UCF-1.01類似。
  • 抬頭望月,你看到的月球其實是地球的一部分
    抬頭望月,你看到的月球其實是地球的一部分?真的嗎?目前比較流行的月球成因假說有四種:同源說、俘獲說、共振潮汐分裂說和撞擊成因說。同源說月球與地球是姐妹或兄弟關係,月球與地球在太陽星雲凝聚過程中同時「出生」,是各自重力凝聚成的,或者說在星雲的同一區域同時形成了地球和月球。此說的代表人物是若許 (Edouard Roche, 1820-1883) 。
  • 月球曾是地球一部分?形成於撞擊中?月球起源謎團很多!
    目前月球起源假說中,撞擊說是一種較為主流的認識,認為月球曾是地球的組成部分,地球被火星大小的星子撞擊,進而形成了月球。太陽系的形成假說主要認為太陽系及八大行星和它們的衛星,都形成於一片星雲。本身比較平靜的星雲在某種擾動下開始融合聚集,形成了無數的類似小行星的「星子」,它們不斷地碰撞融合,先是形成了太陽,太陽形成後吸引周圍物質在太陽的黃道面上逐漸向太陽聚集,這個過程中一些星子碰撞融合形成行星,圍繞太陽黃道面旋轉。早期的太陽系比現在混沌,天體亂竄,碰撞經常發生。地球形成之後屢次遭受撞擊,有些說法認為,地球上的水就是彗星帶來的。
  • 挑戰大碰撞說,NASA研究:月球的金屬含量比地球的要高!
    月球,是地球的保護神。如果沒有月球的話,地球上的生命將不可能誕生。而有關月球的形成,學界主流理論傾向於「大碰撞說」。這理論指的是,在大約45億年前,有一顆相當火星大小的小行星「忒伊亞(Theia)」和地球正面碰撞,兩者碰撞產生的碎片在地球周圍吸積形成了早期的月球。
  • 如果說月球是地球的一部分,月球有大量的氦3,地球為什麼沒有?
    月球撞擊說認為月球曾是地球的一部分,是地球被一顆火星大小的行星衝擊產生的碎片形成,不過此假說還沒最終確定。月球和地球氦-3含量的差別,是磁場和大氣的差別。太陽由於核聚變活動,氫聚變變成氦,其中一部分氦就是氦的同位素氦-3。由於太陽活動,包含氦-3的太陽風可以吹向地球和月球,太陽中形成的氦-3也是帶電粒子,地球擁有大氣層和磁場,磁場可以偏轉帶電粒子,大氣氣體分子可以和帶電粒子作用,使得到達地面的氦-3就少了。不僅月球,臨近太陽的水星也含有較為豐富的氦-3。
  • 地球曾有兩個月亮? 月球形成的N個猜想(圖)
    原標題:地球曾有兩個月亮? 月球形成的N個猜想(圖)   那麼,對於月球的形成,科學家們都提出過什麼樣的猜想?新證據又是如何支持大碰撞假說的呢?   分裂假說 地球轉得太快把月亮拋出去了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明媚的月亮給古往今來的人們帶來了無數美好的遐想。然而,真正認真思考月球來歷這一問題,大約要到19世紀的末期了。
  • NASA:月球或因45億年前地球與另一顆行星碰撞而形成
    據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9月22日報導,一項對阿波羅任務帶回的月球巖石的研究支持了月球的形成可能是在約45億年前因另一顆行星與地球發生碰撞後導致的這一假說。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休斯敦太空中心的天體材料研究與探索性科學研究處的西蒙和同事託尼·加爾加諾領導了這項研究,並將結果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月刊上。
  • 月球是地球的碎片組合?月球:地球的保護神
    那如果地球沒有月球這顆衛星,我們還會有這樣的生活嗎?如果沒有月球,地球上還會有生命嗎?讓我們一起揭開月球的起源和形成之謎。月球形成於四十五億年前的一次宇宙大事件。這些在太陽系中旋轉的物質形成了後來的地球,後來一個體積相當於火星大小的行星朝地球飛過來,對早期的地球產生了巨大影響,它以四十五度角撞擊地球,根據科學家們的推理,如果撞擊的角度偏正一些,就會徹底摧毀一切。如果撞擊的角度輕微一些,產生的碎片就會小一些。而這個碎片就是今天的月球。並且兩顆早期行星的碰撞也是無法避免。
  • 月球是怎麼形成的?科學家:從地球「噴出」的?靜等嫦娥5號歸來
    古人沒辦法知道月上宮闕是何年,但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我國的嫦娥5號從月球成功「挖土」返回中,雖然說此次只計劃帶回2公斤樣本,但這已經足夠我們研究月球的很多歷史和秘密了,我們會離月球年代與形成真相卻越來越接近。月球起源大碰撞說說起月球的起源時就要提到,天文學界在1970年代至今普遍支持的一種「大碰撞說」的說法。
  • 科學家稱地球上的黃金來源為死亡恆星碰撞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國僑報網7月18日報導,科學家在宇宙中發現的異常發光證明,地球上的重金屬金來自古老的死亡恆星的碰撞。據美聯社報導,天文學家早就知道,恆星內核的核聚變反應可產生較輕的元素,如碳和氧等,但這類反應不可能產生更重的元素,如金。
  • 新研究認為月球或因45億年前地球與另一顆行星碰撞形成
    新華社北京10月8日新媒體專電 據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9月22日報導,一項對阿波羅任務帶回的月球巖石的研究支持了月球的形成可能是在約45億年前因另一顆行星與地球發生碰撞後導致的這一假說。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休斯敦太空中心的天體材料研究與探索性科學研究處的西蒙和同事託尼·加爾加諾領導了這項研究,並將結果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月刊上。
  • 44億年前的行星撞地球,不只撞出了月球,還撞出了地球生命
    44億年前一場大碰撞,不只撞出了月球,地球也在這次大碰撞中獲得了大部分碳,氮和其他生命必需的揮發性元素。 44億年前,地球有點像今天的火星,地核含有揮發性元素,但除了地核以外的矽酸鹽質地層區域(全矽酸鹽地球,簡稱BSE),氮、碳、硫等揮發性元素卻相當貧乏,而地核不與地球的其他部分相互作用,但它上面的一切(地幔、地殼、水圈和大氣)都是相互聯繫的。
  • 月球磁場曾保護地球生命!
    40億年前,月球的磁場曾保護地球大氣層免受活躍太陽輻射的侵害。從月球帶回的巖石樣本顯示,距今42億至43億年間,月球離地球的距離比現在近一倍,月球的磁場曾一度至少像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詹姆斯·格林和同事對地球磁場和早期月球磁場的相互作用進行建模,並得出結論稱,這兩個磁場造就了一個統一的磁層,保護地球免受部分太陽風的影響。「地球與月球相互作用的也許在數億年裡幫助保持了月球磁場的活躍度。」格林稱,「但最終月球遠離了地球,月球的內核冷卻下來,產生的磁場也消失了。」地球和月球曾經共同的磁場或能回答有關早期地球的一個重要問題。
  • 月球的十大秘密:失去月亮地球1個月將有47天
    目前,美國生活科學網站列舉了月球令人驚異的十大科學事實:  1、月球的形成:較大的重擊  科學家們猜測月球的形成源自遠古時期星體間的較大碰撞,很可能是46億年前在太陽系誕生不久,一顆火星大小的星體碰撞地球。
  • 科學家新理論:45億年前地球大爆炸使地月分離
    日前有科學家提出新理論說,45億年前地球地核的一次大爆炸「炸」出了月球。荷蘭學者維斯特倫恩提出,月球原本也是地球的一部分,45億年前地球自身的一次大規模核爆炸將地球和月球「炸飛」分離,進而形成了現在的月球。
  • 地球曾被重啟七次,月球是重啟地球的開關?
    如果我再說,突然有一天,從這個甜甜圈中間冒出一個球星天體,飛到了自己的軌道上,成了月球。估計大家都要覺得我瘋了。但是,這兩句話,可不是我原創的,而是一位天才行星科學家說的,她叫——莎拉·斯圖爾特(Sarah T. Stewart-Mukhopadhyay),正是因為這兩句話,斯圖爾特被公認為天才,她的學說,也正在逐漸被公認為最靠譜的月球起源假說。
  • 曾有美俄科學家提出炸掉月球,這月球能炸嗎
    下面我們先簡單了解一組月球的數據,就可以直觀的計算出「瘋子」們能不能夠炸掉它?根據大碰撞理論,在原始地球形成之後不久,它與一顆火星大小的行星(忒伊亞)發生猛烈碰撞,由此產生了大量環繞地球運動的碎片,最終聚集成為月球。
  • 美俄科學家為什麼要想炸掉月球,地球才會安全,他們發現了什麼?
    根據大碰撞理論,在原始地球形成之後不久,它與一顆火星大小的行星(忒伊亞)發生猛烈碰撞,由此產生了大量環繞地球運動的碎片,它們最終聚集成為月球。然而,一些美俄科學家卻提出要炸月球,而有的俄羅斯科學家甚至聲稱要把月球炸掉,這樣對地球才是有好處。那麼,為什麼美俄科學家會想著炸月球呢?他們是否發現了什麼呢?
  • 科學家曾提出炸掉月球,地球將四季如春,月球對人類是好是壞?
    可以說地球上的萬物能夠安然的生存,也離不開月亮的幫助,但曾經科學家卻提出了一個瘋狂的想法,那就是炸掉月球。科學家之所以提議炸掉月球,是因為他們覺得,月球是造成自然災害的罪魁禍首。比如我們經常看到得潮汐,就是由於月球的公轉導致的。每年出現嚴重的潮汐時,就會出現遊客落水甚至失去生命的新聞,就連道路上的車輛也無法倖免。科學家認為正是由於月球的存在,才導致地球出現了傾斜角度,地球上才出現了四季和分明的溫度。
  • 地球在銀河系中,人類沒有飛出銀河系,科學家怎麼看到銀河系全貌的
    如果沒有特別標註,我們根本就看不到地球所在的太陽系在哪裡。目前科學家測得銀河系的直徑有10萬到18萬光年,估計銀河中包含了大約1200億顆恆星。地球深處浩瀚的銀河系其中,現在的人類根本就沒有能力飛出銀河系。那我們是怎麼拍下整個銀河系的呢? 既然人類無法飛出銀河系,那麼我們看到的銀河系全貌就不是拍下來的。這是科學家經通過對銀河系的觀測用計算機模擬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