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太安靜了,科學家:未來或大爆發,150年前就影響巨大

2020-05-01 魔方科學

最近一段時間,我們對太陽的轉變一直在「熱議」之中,包括4月NOAA表示,我們太陽將可能進入到了一個新周期時段。

而根據《新科學》雜誌報告新指出,我們太陽與他恆星相比似乎表現得太安靜了,而這意味它在未來可能爆發出較強的「太陽風暴」,如果出現太陽風暴,最可能影響的就是我們地球上空的衛星系統(通信設備)等,所以觀察太陽的變化我們必須注意到。

太陽太安靜了,科學家:未來或大爆發,150年前就影響巨大

那太陽進入新周期了嗎?

按照NOAA指出的數據顯示,4月我們太陽是可能進入新周期的,但是具體確定時間我們不知道,如今到了5月,我們只需等待公布結果就行,而太陽出現周期性的變化大約是每11年就發生一次。

而2020年就是太陽大變化的一個時間。NOAA指出在太陽出現周期變化的時候,包括南北極的磁場也會發生轉變。而這個時候由於赤道自旋的速度比兩極快,所以它會使磁場變形,這會導致活動增加,黑斑和亮度變化,然後到下一個周期的時候,將會再次進行轉變。

太陽太安靜了,科學家:未來或大爆發,150年前就影響巨大

不過根據《科學》雜誌的一則報告顯示,太陽如今的活躍程度與9000年之前差不多,而且已經具有約46億年的時間了,太陽的安靜表現令人確實不太正常,並且來自哈佛大學研究者阿維·洛布(Avi Loeb)警告稱,在未來100年中,太陽可能是我們最大的威脅之一。所以未來太陽的影響可能會到達一個新的狀態,這是我們都不期待看到的。

太陽太安靜了,科學家:未來或大爆發,150年前就影響巨大

那到底太陽風暴影響有多大?

確實在科學記錄之中,出現太陽風暴的影響,其中在150年前就出現了巨大的太陽耀斑,而科學家們最新研究表明,此類事件很可能在下一世紀內發生。所以100年內我們有可能遇到「超級太陽風暴」

太陽太安靜了,科學家:未來或大爆發,150年前就影響巨大

同時大家應該都知道,在1859年,一場有史以來的首次有記錄的強烈太陽風暴爆發,當時西方地區的電報系統出現了故障,一些報告稱操作員會受到電線上強行通過的大量電流的衝擊,產生了巨大影響。

並且對電網,衛星和通信或造成約10萬億美元的損失,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還對我們地球的臭氧層參數了影響,而如今新研究表明還未在未來發生,並且在下一個10年大爆發發生的可能性為12%,這甚至可能再次對我們地球帶來影響。

但是從如今科學家們研究的情況來說,似乎太陽風暴的爆發並不受到關注,反而小行星可能撞擊地球等太空事件更加的受到關注,所以科學研究者格雷格·勞克林(Greg Laughlin)呼籲,人類應該也要重視太陽的一個變化。

太陽太安靜了,科學家:未來或大爆發,150年前就影響巨大

太陽變化對地球影響還有什麼?

除了我們上面說的一些比較直接的經濟損失之外,其實最重要一個就是對「臭氧層」的破壞,對於地球來說,臭氧是維護我們地球生態系統的必要「物質」,當臭氧出現消失的時候,這意味著我們地球氣候或者生態系統可能出現大變,因為太陽光可以直接照射到我們地球上,那麼氣溫會間接地因此而上升,雖然我們如今說溫室氣體會帶來地球的氣溫上升,但是太陽也是具有間歇性的影響。

太陽太安靜了,科學家:未來或大爆發,150年前就影響巨大

當地球溫度不斷上升的時候,可能連鎖效應就會逐步增強,增多,例如海平面上升對沿海地區或者地外島嶼地區的淹沒,同時南北極永久凍土加速融化,可能釋放出人類最為擔心的物質,因為永久凍土,冰川之中存在對人類威脅最大的「病毒」。這個不是說有就有,而是科學家們真實監測到了。

例如在2003年的時候,南極科考人員在南極永久凍土帶發現了一種前所未見的致命病毒,目前地球上尚沒有任何一種動物可以對這種病毒具有免疫性。

太陽太安靜了,科學家:未來或大爆發,150年前就影響巨大

2007年科學研究者發現冰凍中怪異的流感病毒、骨髓灰質病毒、天花病毒和至今尚未探明的病毒種類,這都說明了病毒在我們永久凍土,冰川之中大有存在,而如今氣候的變化可能正在釋放它們,所以當病毒釋放之後,將可能造成恐怖災難,人類必須將氣候的影響降低到最低。上面說的太陽雖然大多數不是直接的影響,但是「間歇性」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

相關焦點

  • 2011年太陽進入活躍期 太陽黑子隨時可能大爆發
    但是目前,據科學家觀測認為,最近一段時間太陽黑子的運動非常劇烈,隨時有可能發生大爆發,而伴隨著此前一直困擾科學界的「末日準備」理論,一些科學家甚至認為,太陽黑子的劇烈活動,可能會引發地球磁極的變化。  據報導,按照正常的理論和情況,太陽黑子的數量大約是以11年為周期循環增長及減少,當時間進入2011年,越來越多的太陽黑子表明太陽進入了一個最活躍的時期。
  • 義大利Campi Flegrei火山存大爆發跡象:影響150萬人
    刊登在14號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中,科學家警告,火山下的熔巖(巖漿)可能正緩慢地向著大爆發的方向發展,大到足以在火山口上形成一個巨大凹陷。資料顯示,自1912年以來,火山口塌陷在全球總共發生了7起。而坎皮弗萊格裡伊火山歷史上發生過兩次大爆發,一次是39000年前,噴發了近48立方英裡的巖漿,另一次是在15000年前釋放出9.6立方英裡的巖漿。
  • 科學家:有助於了解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科學家認為,地球誕生於45.7億年前。英國生物學家於2017年3月1日稱在加拿大發現了最古老的化石,顯示約43億年前就已經有生命的存在,這證明地球上生命的出現比人類先前的認知的認知更早。自古以來,科學家都在探討生命到底是如何形成的?遠古生物到底長什麼樣?生命到底是何時形成的?而這一切,依然都還在研究中。
  • 科學家們現在可以預測:我們的太陽何時醒來,並開始生氣!
    什麼是太陽風暴?查普曼說:「 太陽電暈在火炬中釋放能量,火炬是含有熱電離氣體的大型結構,它們會傳播到地球,並可能對航空,通訊,電網造成各種影響。」 在太陽日冕是太陽外層,熱的氣氛。「對於未來對空間天氣特別敏感的空間和地面技術,估計未來太陽超級暴風雨風險的能力至關重要。」
  • 太陽耀斑將爆發或影響供電 美科學家望多國應變
    2011年2月16日,太陽釋放出四年來最強烈耀斑這張由NASA「太陽動力學天文臺」2012年3月12日拍攝獲取的圖像顯示,太陽爆發了一次中等強度耀斑(右側亮點區域),該強度足以導致地球極圈內區域無線電中斷。
  • 太陽 X 射線爆發瞬間
    NuSTAR項目組成員、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的太陽物理學家大衛-史密斯表示:「NuSTAR讓我們獲得獨特的太陽觀測角度,從太陽大氣層的最深處到最高處。」早在7年前,研究太陽的科學家就希望藉助NuSTAR望遠鏡對太陽進行研究,當時這架望遠鏡正在設計製造之中。2012年,NuSTAR望遠鏡發射升空。史密斯聯繫NuSTAR項目的首席研究員,加州理工學院的菲奧娜-哈裡森。
  • 太陽X射線爆發瞬間:地球嚇得一哆嗦
    NuSTAR項目組成員、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的太陽物理學家大衛-史密斯表示:「NuSTAR讓我們獲得獨特的太陽觀測角度,從太陽大氣層的最深處到最高處。」早在7年前,研究太陽的科學家就希望藉助NuSTAR望遠鏡對太陽進行研究,當時這架望遠鏡正在設計製造之中。2012年,NuSTAR望遠鏡發射升空。
  • 如果太陽遭到核武器的攻擊會發生什麼?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明白了
    那如果未來有一天,核彈的外殼材料能夠達到可抵抗太陽的高溫,能把核武器送進太陽內部深處,核武器爆炸後會對太陽造成什麼影響?我們想像一下,將一根火柴棍扔進一堆大火中,會對這堆火造成大的影響嗎?答案是不會。兩樣的道理,太陽是無比巨大的,我們的核彈體積太小,雖然爆炸威力巨大,但如果把它送進太陽內部,相比較太陽的質量和體積,它完全是一粒塵埃,這一粒塵埃的爆炸對太陽根本造成不了什麼影響,對於太陽來說,人類的核彈攻擊只是撓痒痒。
  • 科學家說,我們的太陽是一顆懶惰無聊的恆星
    我們大多數人並不會把這些詞跟太陽——這顆熾熱的等離子體聯繫在一起,它使我們所知道的生命成為可能。但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就像太陽一樣的恆星而言,我們的太陽有點懶散。在本周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將我們的太陽與369顆被認為類似於我們太陽系中心的恆星進行了比較,這些恆星需要20到30天的時間在其軸上旋轉,同時具有可比性的化學成分、質量、年齡和表面溫度。
  • 第25個太陽活動周期來了:太陽相對安靜 或不能借力燒掉太空垃圾
    科學家預測,太陽的新活躍期,即第25個太陽活動周期,將在2025年達到頂峰,但總體上是一個不那麼活躍的周期,與12月結束的第24個太陽活動周期非常相似。太陽的天氣以11年為一個活動周期,這是一個需要預測的重要現象,因為它的突然變化會影響生命和地球周圍,有時還會帶來毀滅性的後果。
  • 第25個太陽活動周期來了:太陽相對安靜 或不能借力燒掉太空垃圾!
    科學家們證實,太陽正式進入新的太陽天氣周期已有9個月,它很可能與2008年至2019年的活動周期非常相似。科學家預測,太陽的新活躍期,即第25個太陽活動周期,將在2025年達到頂峰,但總體上是一個不那麼活躍的周期,與12月結束的第24個太陽活動周期非常相似。太陽的天氣以11年為一個活動周期,這是一個需要預測的重要現象,因為它的突然變化會影響生命和地球周圍,有時還會帶來毀滅性的後果。
  • 近期太陽活動劇烈 「暴動」對地球無大影響
    但由於爆發僅限於太陽電磁輻射的增加,沒有顯著的高能粒子增強和物質噴發,所以地球並沒有遭遇10年前的影響。        「相比2003年同一時期的事件,太陽這一陣的活動並不嚴重。」一位NOAA空間天氣預報中心的資深預報員說,「現在的地磁指數比10年前的小了一個量級。」
  • 科學數據顯示:太陽目前處於最安靜的狀態
    歐洲航天局的太陽軌道器太空飛行器於2020年2月發射,執行研究太陽的任務,它於6月開始收集科學數據。現在,它的十臺儀器中有三臺已經發布了它們的第一批數據,顯示揭太陽正處於 "安靜 "階段。據悉,太陽遵循11年的太陽黑子活動周期,目前幾乎完全沒有太陽黑子。
  • 太陽耀斑爆發或影響供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昨日報導,太陽耀斑預計將在本月8日與9日大爆發,影響地球磁場。美國國家科學院擔心,太陽耀斑爆發會影響至少300個變壓站,影響電力供應,因此希望多家政府機構作好應變準備。太陽耀斑爆發後的第一年,損害成本可能高達2萬億美元。  不過,北美電力可靠性公司(NERC)質疑國家科學院的預測,認為太陽耀斑不會造成數百個變壓站受損。今年早些時候,該公司在一份報告中說,太陽耀斑可能會造成電流中斷,但不會損壞變壓系統,因此停電問題不會持續太久。
  • 10億光年外,一顆超新星大爆炸,這不是太陽的未來
    宇宙實在是太大了,大到我們無法想像。科學家監測到不尋常的爆發信號,還以為是設備故障在宇宙中,除了含有各種類似太陽的恆星、類似地球的行星以外,還存在很多物質,中心物質對我們來說,也是很神秘,我們對它們的了解還很少。除此之外,我們時常會監測到來自宇宙深處的各種信號,這些神秘的信號很短暫,想要追蹤它們的來源,比較困難。
  • 太陽軌道器的首批科學數據顯示太陽處於最安靜的狀態
    現在,它的十種儀器中的三種已經發布了第一批數據,揭示了處於「安靜」階段的太陽狀態。眾所周知,太陽遵循黑子活動的11年周期,目前幾乎完全沒有黑子。隨著黑子活動的增加,這將在未來幾年內改變,導致太陽變得更加活躍,並增加了不利的「太空天氣」事件的機會,在那裡太陽釋放了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中的大量物質和能量。彈射。
  • 太陽活動對人類的影響
    今年1月25日,我國南極中山站正在向北京通報「太陽耀斑大爆發」的觀測情況時,廣播通訊突然全部中斷……。   太陽,這一九大行星的「一家之長」,它的「喜怒哀樂」無不影響著人類的生產與生活活.動。近年來,太陽活動處於盛期,據《世界科技譯報》載文說,1991年太陽活動將達到頂峰。
  • 相機捕捉巨大「龍捲風」太陽表面旋轉
    這個造價8.5億美元的探測器2010年2月發射升空,開展一個為期5年的太空任務,研究太陽活動以及它對地球產生的影響。(孝文)  圖集詳情:  北京時間9月2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相機捕捉到一個巨大「龍捲風」在太陽表面旋轉的情景。美國宇航局的太陽動力學天文臺觀測到這個風暴。它在9月1日到3日間持續了40個小時。  科學家將這個龍捲風一樣的形狀描述為「一個很小但很複雜的等離子體團」。它呈現出旋渦狀,在太陽表面旋轉。
  • 太陽表面出現近11年來的最強耀斑
    等待極光的大爆發。在紫外波段上看到的太陽。太陽表面溫度較高的物質看起來比周圍更明亮。
  • NASA發現太陽爆發三年來最強耀斑,太陽要從「沉睡」中醒來?
    太陽誕生至今已46億年,每時每刻兢兢業業地向宇宙輸出能量。和宇宙裡的其他恆星相比,太陽看起來是比較安靜的一顆恆星。雖然在大多數時間,太陽都在經歷劇烈物質噴發,但它偶爾也需要降溫一下。為方便研究,科學家根據耀斑到達地球時的強度進行了分類:A<B<C<M<X(每類威力比下一級強10倍)。據NASA科學家分析,此次爆發的太陽耀斑屬於M級(中等級別),不用太過恐慌。而且它並不是針對地球的,不會直接影響人體健康,不過有可能會影響地球上的衛星通信質量和GPS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