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25日,我國南極中山站正在向北京通報「太陽耀斑大爆發」的觀測情況時,廣播通訊突然全部中斷……。
太陽,這一九大行星的「一家之長」,它的「喜怒哀樂」無不影響著人類的生產與生活活.動。近年來,太陽活動處於盛期,據《世界科技譯報》載文說,1991年太陽活動將達到頂峰。
那麼,太陽活動對人類究竟有何影響?
太陽活動存在著一定的周期。據科學家分析,太陽活動周期一般為11年,也有22年和80—90年的。太陽在其活動周期的不同階段,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各不相同。
太陽活動強時,地球上龍捲風、颱風等災害性天氣頻繁出現,並在世界不同地區出現異常洪澇和乾旱災害。如1980年太陽活動異常強烈,長江流域出現了異常洪水,江漢平原出現了歷史上少有的涼夏。太陽活動微弱時,地球上也會出現相應的大氣物理變化。據史料記載,18世紀初期太陽表面相當平靜,我國就出現了異常寒冷天氣,太湖、洞庭湖、漢水及淮河等江河湖泊,多次出現結冰現象。
太陽活動對地面磁場和無線電通訊有較明顯的影響。由於太陽爆發釋放出大量高能帶電離子流,擾亂了地球高層的電離層,可對短波通訊和地面磁場產生很大幹擾,有時甚至使無線電通訊中斷。如1956年2月23日,太陽發生了一次耀斑爆發,我國很多地區收聽不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短波廣播,時間長達半個多小時。又如1979年9月17日,太陽耀斑爆發延續時間達4個多小時,地面短波通訊就中斷了30多分鐘。太陽爆發還擾亂地球磁場,可影響海、空定向航行和地下磁性探礦。
太陽活動與農業生產的關係也很密切。英國科學家分析了1949—1973年間世界小麥產量與太陽活動的關係,發現主要豐產年都在太陽活動盛期。分析我國、蘇聯和加拿大等幾個農業大國的情況,也得出類似的結果。而歷史上的大饑荒年,絕大多數都出現在太陽表面比較平靜的時候。由於太陽活動對世界糧食產量影響明顯,科學家便對此進行了進一步的探索。研究結論是:太陽活動影響世界糧食的平均幅度為10%,最高達50%,而目前世界糧食儲備最高也只有20%左右。這一儲備量,經不住太陽活動的衝擊,因此,如果不注意發展糧食生產,人類將隨時面臨著發生糧荒的問題。
太陽活動異常還對人類健康產生不良影響。據統計,太陽耀斑爆發時,心肌梗塞等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明顯高於正常情況。我國醫療氣象工作者研究指出:導致流感流行的病毒抗原變異與太陽黑子活動的高峰期密切相關。國外還報導太陽黑子活動的高峰與心肌梗塞的發生呈正相關。此外,太陽耀斑爆發還會損壞人造衛星、宇宙飛船等飛行器,並危及太空人生命安全,所以,宇航工作者對太陽活動十分關注。 (來源於1991年2月18日《中國氣象報》 作者:王章敏)